社区产后随访问题之对策探讨
2016-04-03周素华许燕燕
周素华,许燕燕
(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9)
社区产后随访问题之对策探讨
周素华,许燕燕
(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不断在发展。随着新生儿的诞生,产后如何护理成为关键问题,不仅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产妇自身的健康恢复。作为产后医院护理方式的延伸,社区产后随访应运而生。本人在随访经历中,虽然体会社区随访给产后家庭带来帮助,但是遭遇产妇和新生儿两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在随访中遇到的难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以期能为社区产后随访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产后随访;护理;产褥期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接近或恢复至未怀孕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为6周,即42天[1-2]。一般情况下,产妇如果是顺产,3~5天后即可出院;产妇如果是剖腹产,5~7天就能出院。出院后产妇如何护理成为每个产后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产后随访制度能够较好的帮助产后家庭解决此难题[3]。通过产后随访,专业助产士或者妇产科医师能够尽早发现产妇和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产妇尽早恢复自身健康和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产后随访制度开始于生产的医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产后随访专门由医院来开展遇到了障碍,社区产后随访应运而生,社区产后随访更方便与产妇和产后家庭沟通联系。
1 社区产后随访的概况
1.1 社区产后随访的范围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产后随访随着社区护理发展起来,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方发展较为迅速。一般社区随访的范围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范围,包括所辖区范围内的居民和非居民。
1.2 社区产后随访的形式
用入户随访、家庭随访、网上微信咨询三者结合,为产妇和产后家庭提供产后保健、合理营养、科学育儿、母乳喂养等指导服务,为产妇尽快恢复健康和新生儿养育提供科学意见,延伸护理服务。结合本卫生社区的特点,入户随访是主要的社区产后随访的方式,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有助于产妇和产后家庭的沟通,取得较好的效果。
1.3 社区产后随访的内容
一般情况,本社区于产妇出院后第3天,第14天,第28天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入户随访。了解产妇子宫复原情况;会阴部切口和剖腹产切口愈合状况;观察恶露情况;指导产妇做好会阴的护理;检查乳房的情况,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有出现硬结的处理方法;了解新生儿的吃奶、睡眠等健康情况,督促产妇于产后42天做好回医院复查。
2 社区产后随访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2.1 产妇的困境及对策
产妇经过怀孕、生产的过程,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不管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每次产后都面临身心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不仅关系到产妇自身的健康,也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发育,甚至关系到家庭的和睦。本人的随访经历中,产妇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1)产褥感染。在随访过程中,最常见的是外阴伤口的感染,也包括剖腹产伤口的感染,表现为局部会有压痛、疼痛甚至是硬结的情况出现,更严重者为灼热、红肿、脓性分泌物甚至是伤口的裂开。同时有些产妇会有急性阴道炎、宫颈炎,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分泌物增多并呈脓性;有些产妇患有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轻者表现为恶露量多,浑浊有恶臭味,下腹疼痛;还有些产妇有贫血、乳汁少、乳腺炎、筋骨疼痛、腰酸、头痛、腹泻、便秘等问题。
各种各样的产褥感染是产妇们面临的第一个关卡,社区随访的工作人员一般由相应护理专业人员组成,工作人员会给予相应的指导,轻者给予相应的指导,重者建议到相关医疗单位治疗。同时根据随访的进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随访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因为需要面临复杂多变的产后情况,社区产后随访人员的专业培训亟需加强,才能更好提高产后随访的质量。
(2)产后饮食不合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做月子”的传统。不可否认,“坐月子”对产妇自身健康的恢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作用重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坐月子”的古老传统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比如月子期间不能洗头,不能喝水,不能吃蔬菜水果等等。但是中国一般坐月子面临两家长辈的各种经验,据统计,坐月子不吃水果蔬菜,不喝水,只吃肉类食品的占31.42%。这种高蛋白、高脂肪、少纤维的饮食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产妇便秘,上火,新生儿腹泻,皮肤过敏等问题。更由于两代人在“坐月子”观念上的差异严重甚至带来家庭矛盾。
在社区随访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与产妇和产后家庭的沟通,指导产后家庭做到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改变旧观念,增加高纤维,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做到科学饮食,健康度过产褥期。
(3)母乳喂养困难。众所周知,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母乳容易消化和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完全符合新生儿的生长需求,同时母乳中还含有丰富的抗感染因素,例如免疫球蛋白、巨噬细胞、双歧因子、分泌性免疫球蛋白等,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能力。特别是产后的初乳,其含有更丰富的营养,极大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鉴于母乳的诸多好处,产妇和产后家庭更愿意采用母乳喂养,但是在实践中母乳喂养总是遇到很多难题,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母乳喂养姿势不对,新生儿吸允困难;产褥期饮食结构不合理;乳汁分泌少;部分产妇畏惧母乳喂养的困难;有些产后家庭过早采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方式等等。
面对社区产后随访中遇到的母乳喂养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向产妇和产后家庭解释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益处,指导产妇和产后家庭做到科学喂养,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鼓励产妇不怕困难,增加新生儿吸奶的次数,促进乳腺泌乳,增强产妇做好母乳喂养的信心。根据社区随访的实际情况,可以增加相应的随访次数,达到较好的效果。
(4)社区随访模式单一。一般情况下,社区产后随访针对的是无产科合并症的产妇随访,主要负责产妇和新生儿的常规检查。但是,随着科学护理理念的深入,很多有产科合并症的产妇的出现对社区产后随访提出新的挑战。例如妊娠糖尿病产妇的产后随访;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的产后随访;妊娠合并肺结核产妇的产后随访;母婴传播疾病产妇的产后随访等,这些有产科合并症产妇的产后随访不仅需要社区产后随访增加产后随访的次数,而且还对随访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社区产后随访的发展进程中,应该丰富产后随访的模式,采取不同情况分别对待。针对有特殊情况的产妇随访,除了增加产后随访的次数,同时还应该和相应的医疗结构建立共同治疗机制,使产妇得到尽早和更好的救治,有利保障产妇恢复健康和新生儿的良好发展。
(5)产妇心理问题。产妇经过巨大的努力,终于完成分娩工作,消耗巨大的体力。产后家庭的关注力一般会由产妇转移到新生儿上。产妇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同时分娩结束后,自身体内荷尔蒙激素的变化,也带来不适,导致产妇的心理波动极其厉害。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食欲不振,不愿意接触新生儿,甚至严重者有抑郁症的倾向。产妇因为产后忧郁导致悲剧发生的案例时有发生。
近年在社区产后随访中,相关工作人员越来越重视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时和产妇和产后家庭沟通,特别是让产后家庭了解产妇在产后有情绪波动是正常,指导产后家庭如何做好及时疏通工作,有发现问题,尽快和社区随访工作人员联系[4]。通过电话、网络与产妇和产后家庭保持联系。情况严重者可以请相关的心理工作人员的介入,更好提高社区产后随访的质量,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发展。
2.2 新生儿的问题及对策
(1)新生儿护理方式不合理。这种现象在社区产后随访中最常见,多见于长辈负责产褥期的家庭。老人们一般担心新生儿感冒,给新生儿穿得过多,导致新生儿满脸通红,甚至食欲不振,脱水,更有甚者导致窒息死亡。同时在社区产后随访中,新生儿脐带红肿、出血、有分泌物也是常见的问题。导致新生儿脐带问题,主要是尿液浸湿污染脐带造成。
随访工作人员会及时与产后家庭沟通,特别是让家庭老人们了解过分保暖对新生儿的危害,指导产妇和产后家庭如何给新生儿合适的穿着。教导产妇和产后家庭对新生儿脐带的护理,告知产妇和产后家庭要经常给新生儿更换尿布,保持脐带清洁干燥,用2%碘伏消毒脐带。
(2)新生儿黄疸、湿疹和溢奶现象。在社区随访中,新生儿的这三种现象是最常见。新生儿的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告知产妇和产后家庭尽早到医院就诊;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指导产妇多给新生儿喂水以及适当接触自然光线,第7~14天可自然消退。
新生儿的湿疹一般在产褥期的后期新生儿开始出现,指导产妇和产后家庭如何护理湿疹,调整产妇的饮食结构,尽量少吃或不吃容易引起新生儿过敏的食物,改变母乳的成分,使湿疹得到较好的处理。指导产妇和产后家庭正确的哺乳、拍嗝方法,使新生儿喝完奶后打过饱嗝后取侧卧位,可以减少新生儿溢奶的现象。
(3)新生儿闹觉问题。在社区产后随访中,困扰众多产后家庭是新生儿闹觉问题。新生儿从母体的子宫来到一个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空间,会有很多的不安全感存在。由于新生儿个体因素变化多样,有些新生儿适应较好,有些新生儿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方式来适应。在社区随访中,工作人员会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另一大优点就是可以安抚新生儿的情绪,使之与产妇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这个方式看似简单,实则影响深远,甚至延续要成年或更久。同时教导产妇和产后家庭学会新生儿抚摸操,可以每天相对固定时间和新生儿做抚摸操,通过肢体上的联系,让新生儿更好的适应环境,得以健康成长。
3 结 论
社区产后随访延伸产后护理的方式,通过入户随访等方式,使产妇得到更好的指导,不仅有利于产妇自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恢复,更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是广受欢迎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当然,社区产后随访也在实践发展中,发现一些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比如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配套设施有待加强等等[5]。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
[2] 欧有良,周燕莉.我国开展产后随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护理学报,2012,19(04):36-40.
[3] 张 颖.产后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 2327-2328.
[4] 汪 芳,刘洪霞,候 赛.社区产后访视工作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5):107-108.
[5] 阎 元.基于社区的产后忧郁筛查技术及干预研究[J].复旦大学,2010.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72
A
ISSN.2096-2479.2016.08.1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