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影响
2016-04-03姚向红
姚向红
(山东省禹城市中医院妇产科,山东 禹城 251200)
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影响
姚向红
(山东省禹城市中医院妇产科,山东 禹城 251200)
目的 总结中医护理干预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7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n=36例,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常规组(n=34例,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1.67%、护理满意度94.44%、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21.3±4.1)d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5.0%、76.47%、(27.4±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对其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对异位妊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护理干预;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主要指女性在妊娠时期,受精卵在其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的一种状况,着床位置主要有卵巢、输卵管及阔韧带等,该类孕妇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几率非常高,必须要对其采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影响[1]。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期间,对其施以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疗效[2]。对此,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确切,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36例和常规组34例,观察组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2.56)岁;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2.14)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1)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住院以后,按照保守治疗标准,分析并检查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以选取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医务人员根据医生的叮嘱给予患者肌肉注入1 mg/kg甲氨蝶呤杀胚,每隔一天注射一次,待患者注射后24 h,再给予患者注射0.1 mg/kg亚叶酸钙,同样是每隔一天注射一次,持续治疗7天。
(2)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将用药的目的与用药后会引发的副作用告知给患者,并仔细查看其腹痛、阴道出血、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
1.2.2 观察组
(1)治疗:医务人员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之上,根据医生的嘱咐,给予患者服用中药,可起到活血散结、破瘀消癥的功效,且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
(2)施以中医护理干预,第一,情志护理干预:中医认为,“凡情志之属,唯心所统”,异位妊娠的发生和情志间的关系十分紧密[3]。情志护理主要指,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患者的情绪,进而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心绪舒畅,进而消除心中的烦恼与困惑。护理人员自身行为主要包括:行动、态度及语言等,经为患者讲解困惑,使患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高血压疾病,以增强对治疗该病的自信心。
第二,饮食护理干预:在中医饮食护理过程中,重点强调护理人员应按照不同患者的病情与体制,对患者实行“药食同源、食药同治”,进而调节患者五脏六腑内的阴阳平衡,进而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针对血淤患者,护理人员需告知其多食用山楂粥、海带等食物,以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多食用维生素高且粗纤维食物,不可食用酸、冷、生类食物,且所按摩患者的太冲、合谷等穴位;对于湿热患者,给予其食用扁豆、白果粥等食物,可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其饮食需清淡,不可使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给予患者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按摩。
第三,心理调节护理干预:中医学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惊恐伤肾,忧愁思虚则伤脾”。当代医学心理学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和患者一同分析护理分析治疗方法,鼓励患者说出引发烦躁、焦虑的因素,以便稳定患者的情绪,以免患者情绪激动或是过度紧张,让患者由配合治疗转变成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提升护理质量[4]。
第四,健康教育指导护理干预: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需告知其注意休息,确保睡眠充足,尽量避免做大量运动,以免腹部受压。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以使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并对其宣传防治妇科疾病方面的知识,对于生育期的妇女需告知其采用相应的避孕措施,向其讲解避孕知识。此外,还需注意经期的个人卫生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疾病所产生的影响,尽量做好早发现、早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每周测定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直到其恢复到正常状态,并记录恢复到正常时间,应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两组成功的例数。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分析且记录下两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成功率
观察组入选的3 6例患者中,治疗成功3 3例(91.67%);常规组入选的34例患者中,治疗成功27例(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入选的36例患者中,满意34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4.44%;常规组入选的34例患者中,满意26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
护理后,观察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21.3±4.1)d;常规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27.4±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异位妊娠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最大的特点是发病时间比较突然,且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如患者未及时治疗,则会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近年来临床采用保守治疗,主要给予患者服用相应的药物,目的是避免术后损害患者的腹腔与输卵管解剖的完整性,充分保留其盆腔,从而满足患者的生育要求,且在治疗期间尽量缓解异位妊娠对患者的影响。
异位妊娠属于中医学“癥瘕”的范畴,发病机制主要是血瘀,比较常见的有胎孕异常、气滞、冲任失调、脉受损及气血运行受阻等,治疗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针对气滞患者,可给予其气导滞中药;痰湿者给予化痰、利湿类中药。临床常用的中药方中主要有桃仁、丹参、赤芍药,均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5]。
在临床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除给予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外,对于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病情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期间经护理人员对患者施以情志、饮食、心理调节等中医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临床护理效果,而且中医护理方法操作起来较为简便,疗效切确。此外,护理人员可根据异位妊娠高的发病机制,按照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原则,对其施以中医护理干预,以疏通其经络,消除引发该病的因素,确保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此外,护理人员还需熟知异位妊娠初期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护理,针对B超检查的报告及血β-HCG的结果需要一定的认识,以便在患者治疗期间,为其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中,异位妊娠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对其施以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满意度、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叶红梅.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护理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10(21):1974-1975.
[2] 李淑君.优质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4-1576.
[3] 徐芳芳.创伤评估对异位妊娠急救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4):516-518.
[4] 龚春迎,任 杰.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0(11):3107-3108.
[5] 李凤君,李 丽.人文关怀在异位妊娠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5):3-4.
本文编辑:鲁守琴
R248.3
B
ISSN.2095-8803.2016.13.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