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文学作品的陌生化翻译

2016-04-03谢文静

文学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花脸青衣毕飞宇

谢文静

例谈文学作品的陌生化翻译

谢文静

“陌生化”原是一个文学术语,后被逐渐应用到翻译领域,演变出了陌生化翻译技巧。陌生化翻译主要指在翻译过程中避免过度归化,保留源语的文化和语言异质性,使审美变得困难。文学翻译可以通过陌生化手段保留原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本文以毕飞宇的小说《青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文学翻译中陌生化手段的使用及效果,以期为文学翻译提供几点思考。

文学翻译陌生化翻译《青衣》

一、引言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递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国门,开启了异域之旅。小说《青衣》的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其英译本曾入围2008年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复评名单。作为毕飞宇创作道路上最具转折意义的作品,《青衣》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葛浩文本着忠实和准确的原则,采用陌生化的翻译手段,最大化地保留了原文的语言和文化风格,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审美快感。

二、陌生化翻译

“陌生化”最初由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意指文艺创作中作者刻意采用陌生新奇的表达方式来描写事物,“使审美主体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杨向荣,2005)

该理论不断成熟发展,逐渐渗透到文学翻译领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尼曾提出:“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当抛弃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使译者确实能够将原作中的差异性传达出来,以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Heaney,1988)在文学翻译中,目标语读者对于译文持有新奇的审美期待,而陌生化翻译手段恰恰保留了作品的异域风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领略到异域文化的魅力,最终达到文化碰撞和交流的效果。

三、《青衣》中的陌生化翻译技巧

小说《青衣》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语言幽默诙谐,机智巧妙,比喻、排比、反讽等修辞手法俯拾皆是,让读者徜徉在艺术和智慧的世界无法自拔。为了给目标读者带来艺术性的阅读感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陌生化的翻译手段,最大化再现了原作的文学性和艺术风格。

3.1音译加注释

(1)“千生万旦,难求一净”。(毕飞宇,2011:151)

“AthousandSheng,ten thousandDan,butagood Jingishardtofind.”(Goldblatt,2009:53)

对于“生”、“旦”、“净”等京剧人物,译者直接音译,并在文后所附的词汇表中一一解释。译者通过音译保留了原文的结构性和节奏感,同时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此为京剧人物,并可以通过文后的词汇表了解这些人物的具体角色划分。

(2) 《奔月》阴气过重,即使上,也得配一个铜锤花脸压一压,这样才守得住。后羿怎么说也应当是花脸戏,须生怎么行?(毕飞宇,2011:115)

TheMoonOperawastoo feminine,containedfartoo muchyin.Iftheyinsisted onstagingit,theyshould havebalancedtheroleswith amalesingingcharacter. AndHouyitheArcherought tohavebeenplayedbya“BrassHammer”,aHualian, notaLaosheng...(Goldblatt, 2009:7)

《奔月》阴气过重,需要男性的阳刚之气来平衡一下。西方读者不了解阴阳平衡,所以译者先用“feminine”解释“阴”,再保留其拼音,让西方读者熟悉“yin”这一表达法。花脸在京剧中主要扮演粗犷豪迈的男性,而老生冷静稳重,不如花脸的武气重。句中“花脸”第一次出现时,译者先解释其为“amale singingcharacter”,对应前文“feminine”一词。第二次出现时,译者将其直接音译成“Hualian”。

3.2直译

(3)病去如抽丝,病来如山倒。(毕飞宇,2011:175)

Gettingwellcanbelike extractingthreadfromasilkwormcocoon,whereasfalling illislikethetopplingofa mountain.(Goldblatt,2009:82)

俗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表示得病容易治病难,英语中也有一个类似表达:“Disease comesonhorseback,butgoes awayonfoot.”但译者没有直接采用目标读者熟悉的这一表达,而是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比喻修辞,使用陌生化的表达方式拉开与读者的审美距离。

(4)闷不吭声的筱燕秋心气实在是太旺了,有吃独食的意思。(毕飞宇,2011:115)

Yanqiuhadhighambitionsandnointentionof sharingthebanquetwith anyone.(Goldblatt,2009:8)

主人公筱燕秋过于痴迷舞台,过度沉浸在嫦娥的角色中无法自拔,因此一直霸占着舞台不肯让给他人。“吃独食”比喻“独占利益,不与他人分享”,但译者没有译出“profit(利益)”,而是保留了“banquet(盛宴)”对应“食”,保留了源语的陌生化。

3.3直译加注释

(5)谁能想到奔月会遇上活菩萨呢? (毕飞宇,2011:121)

Whocouldhavepredicted thatTheMoonOperawould findapatron,itsownbodhisattva?(Goldblatt,2009:15)

烟厂老板主动赞助《奔月》上映,剧团领导乔炳章自然感恩戴德,将老板奉为“活菩萨”。在中国的宗教文化里,菩萨心地善良,解救他人脱离苦难,但西方读者并不了解这一宗教人物,所以译者在此处增译“apatron(赞助人)”,既能保证阅读的流畅性,又保留了“菩萨”这一宗教形象。

(6)夜长了难免梦多。(毕飞宇,2011:139)

Thelongerthenight,the morethedreams;thingshappen.(Goldblatt,2009:38)

译者没有将“夜长梦多”归化处理成“Alongdelaymay giverisetomanyahitch.”而是通过直译忠实地再现其字面意思,继而增补“thingshappen”,帮助读者理解该成语的具体含义,从而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

四、结语

陌生化翻译是一种强调译文的文学表现形式的翻译策略,可以通过对原文艺术表现手法和文学性的忠实再现,在译文中保留异域风情。在《青衣》的英译过程中,出于对原文、原作者和汉语文化的尊重,译者主要采用了陌生化翻译,通过音译加注释、直译、直译加注释等翻译手段再现了原文的艺术特色和文化魅力,为读者带来了新鲜的阅读体验和极大的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陌生化翻译可以让目标读者了解和尊重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花脸青衣毕飞宇
青衣覆雪
花灯和花脸
有猫如弟
青衣
花脸一朵朵
毕飞宇:
谁是谁的眼
毕飞宇《推拿》中的盲人形象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当了一回“花脸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