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夏寺院经济研究述论

2016-04-03安北江

关键词:门第河西僧人

安北江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宁夏银川750021)

西夏寺院经济研究述论

安北江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宁夏银川750021)

西夏寺院经济研究是西夏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独特经济形态,对西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西夏寺院经济并非是西夏寺院与社会经济的简单融合。西夏寺院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当前研究进行梳理,不免存在些许不足,究其现状及原因,以便更好地把握西夏寺院经济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西夏;寺院经济;僧侣;佛寺;西夏文献

寺院经济,即古代宗教寺院的封建经济,是相应宗教存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古代寺院经济以佛教寺院经济为主体,初步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一度膨胀。与北宋同时期的西夏政权,崇尚佛教。佛寺一时风靡于塞北及河西,西夏的佛教寺院经济也随之兴起。

目前关于西夏佛教寺院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发展、佛寺制度,寺院法律法规,西夏佛教寺院经济来源,僧侣赋役、义务及西夏时期河西地区佛教等方面,以下作一简要概述。

一、关于西夏佛教发展及相关佛寺制度的研究

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西夏佛教信仰、寺院分布、佛经,以及宗派等情况。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史金波先生的相关论著。其著《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高屋建瓴,从西夏早期的宗教信仰谈起,论述了佛教在西夏的发展、西夏的寺庙和僧人、西夏境内不同的佛教宗派和艺术、西夏汉藏佛经的翻译印施和流传及西夏灭亡后党项人的佛教活动等。同时也对西夏佛教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它在西夏文化中以及我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作了具体论述,最后对西夏碑碣铭文及其佛经序、跋、发愿文等作了附录,也对所藏西夏文佛经目录作了翻译。总括全书,其对西夏佛教的发展及相关制度的运行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概述。另外在《西夏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十三章《宗教信仰》中,分别从西夏佛教政策、管理、僧人成分及数量、僧官、宗派、佛经、寺庙、法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也看出西夏佛教的发展离不开官方政府的支持。西夏中后期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也起到重要影响,不仅在宗派、佛经,甚至是意识形态。当然西夏佛教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汉地中原及周围少数民族政权文化的影响。同时,史先生的相关论文《西夏的佛教》(上、下)(《法音》2005年第8、9期)、《西夏佛教与儒学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7-15)、《西夏佛教新探》(《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等亦对西夏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以及西夏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对佛教经卷、管理、寺院建设、寺院僧官设置等问题作了具体说明与论述。另外,西夏时期并非专崇佛教为至上,相比之下儒学也是十分被推崇的,尤其在夏仁宗李仁孝时期,尊孔子为“文宣帝”。如此,言其佛教为西夏之“国教”,实为绝对化。此外,日本学者野村博的长篇论文《西夏语译经史研究》(文载日本《佛教史研究》第19卷2号,1977年)也勾勒出西夏佛教发展、传播、兴盛、衰亡的特点。

二、西夏法典对西夏寺院、僧侣规定问题的研究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天盛律令》)是夏仁宗天盛年间所刊的一部重要法典,其中涉及寺院僧侣相关制度的主要有:第1卷第1门第1条,关涉僧侣勿连坐;第9卷第2门第17条第5款,关涉僧人官案办理;第10卷第2门第6条,关涉国师、法师、禅师定师告变;第10卷第3门第19条,关涉佛僧司印;第10卷第4门第1、16、18条,关涉僧人、出家功德司职位换遣;第11卷第9门第1、2、14条,关涉童子出家,其中第2条也关涉僧侣再还道及其赐衣;第11卷第9门第5条,关涉寺院职官升用;第11卷第9门第16条,关涉僧人纳策;第11卷第9门第17条,关涉僧侣还俗。法典中有关僧人举赏方面的主要是:第7卷第3门第3、5条,第11卷第9门第16条等。法典中有关涉及僧人犯罪惩罚的主要有:第2卷第3门第1条;第3卷第2门第4条;第3卷第13门第1条;第7卷第3门第3、5、7条;第11卷第9门第1、3、7、8、12、14、15、16、18、20、21、22、23、24条;第12卷第3门第46条;第14卷第1门第39条;第15卷第1门第8条、第4门第4条等等。基于此,Е.И.克恰诺夫先生的《The State and the Buddhist Sangha:Xixia State(982-1227)》(The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V.10(2000))一文通过对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有关西夏佛教的法律条令的考察,讨论了西夏国对西夏境内僧侣的管理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西夏前期归属寺院的农、牧民是不用向国家交纳税款和费用的,这种特权直到西夏中后期,才被禁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其一、西夏中后期寺院所占耕地比例急剧增多。西夏一国,实际农耕区面积本来不多,庞大的寺院群体与政府所控耕区发生冲突。仅护国、圣容二寺,土地占有竟达835亩,祐国寺、圣永寺依然如此。所属情形类似于唐中后期,使得西夏统治者以此为鉴。其二、蒙古外族入侵,国家更需人力物力财力。西夏寺院有自己内部的经济运行体系,就护国寺而言,其管辖的327亩土地仅税收高达584950钱。国家征税御敌,理所当然。其三、为了更好地控制寺院经济的发展,防止社会性垄断。姜歆《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佛道法考》(《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表明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对佛教道教在法律上地位的确认、管理体系的完善、僧侣道士的法律保护、主要犯罪及刑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又细致的规定,进而对其归类分析国家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扶持与利用佛教道教。崔红芬《〈天盛律令〉与西夏佛教》(《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一文,又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西夏寺院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三、关于西夏佛教寺院经济来源、僧侣赋役和义务等问题

在这方面的论述,主要是崔红芬先生。其在《试论西夏寺院经济的来源》(《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一文中,初步探讨了西夏寺院经济收入的几个来源,主要源于政府的资助,不同阶层的施舍,寺院自身买卖与兼并土地,寺院自身的高利贷经营,宗教活动的纳助及纳钱度僧等。《西夏僧人赋役问题的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一文,从僧人赋役这一问题入手,讨论了西夏僧人在西夏社会负担的义务和在寺院经济活动中起到的作用。西夏僧人拥有大量土地、牧场以及一定数量的依附人口,寺院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从而西夏政府把僧人的管理纳入世俗法律范畴。僧人有度牒、寺籍和户籍。在寺院的管理中,一些僧人在向国家纳税赋役的同时,还受寺院役使,成为寺院廉价的劳动力。赵焕震《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五“租地夫役”条文释读与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发现西夏寺院有“以钱代役”、“以钱代草”的役、草方式,并且有些寺院享有特权,譬如祐国寺、圣永寺等。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西夏法典《天盛律令》里并没有记述此类现象。在《西夏僧人的管理及义务》(《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中,具体分析西夏僧人虽然享有一定的特权,但是西夏时期的僧人并非完全是社会的寄生阶层,他们为了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也相应地承担一定的赋役和社会义务。

此外,还有杜建录先生的《论西夏的土地制度》(《中国农史》2000年第3期)认为西夏土地制度大致分为国家土地占有、贵族土地占有、寺院土地占有和小土地占有等形式。其中寺院土地的占有比较特殊,寺院土地关系是世俗土地关系的缩影,其生产者也主要由依附民组成。

四、关于西夏佛教寺院数量和帝师问题

寺院是传播宗教的主要场所,也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关于西夏佛寺的数量,史先生著《西夏佛教史略》中共列出27座,赵焕震硕士论文通过对西夏文《亥年新法》前半部分的考释,又得出50多所。这也是首次对这50余所寺院作了释读,进而看出这些寺、庙并非是单纯的佛教寺院,还有部分道教寺庙。其后梁松涛《西夏时期的佛教寺院》(《西夏研究》2015年第2期)一文重新对西夏时期的45个寺院名称进行了译释,认为西夏时期的寺院主要有官寺及家寺,家寺主要有皇家寺院及高僧大德所设立的私家寺院,官寺主要为帝王或国家举办全国性佛事活动佛教法会,西夏时期的官寺享有特权,并且规模浩大。

在西夏帝师研究方面,上述史先生《西夏佛教史略》第六章第二节有专门的论述,其后崔红芬先生《再论西夏帝师》(《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一文对其继续深入探讨,认为西夏政府效仿中原僧人的封号制度建立了自己较完备的僧人封号体系,任用吐蕃、天竺高僧担当帝师之职,总领全国佛教奉务,充任功德司正,并参与佛经的校勘和译释等工作,为西夏佛教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进而通过对西夏佛经和藏族史料的整理,对西夏帝师相关问题重新考证。西夏时期所封帝师多为噶举派下不同分派,这也表明西夏政权对藏传佛教不同教派一视同仁,兼收并蓄的态度。

五、西夏时期河西佛教寺院经济及藏传佛教问题

以党项民族为主体的西夏无论从族源信仰还是建国后的地理区位,都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河西走廊及河西大部分地区对佛教东传的接收、融合、传播及文化保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夏所辖一时,佛教文化推及兴盛。河西地区悠久的文化底蕴,对西夏的佛教文化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探讨西夏河西佛教兴盛缘由方面,主要是有刘建丽《西夏时期河西走廊佛教的兴盛》(《宁夏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崔红芬《浅析西夏河西佛教兴盛的原因》(《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等。两文对西夏时期河西佛教兴盛之因有共同的见解,认为河西地区在历史上就有佛教传播基础,并且与西夏政权的大力支持以及区域民众的信仰分不开。刘文还对西夏河西地区,尤其甘州、凉州等地区佛寺石窟的分布,佛经及僧众礼佛等做了比较清晰的说明。崔红芬先生著《西夏河西佛教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是对西夏时期河西佛教研究比较详细的论著。著者对河西地区所存的西夏时期石窟、碑刻、出土佛教文献等进行系统梳理,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重点论述西夏占领河西前的诸政权及夏政权对诸州占领情况。对河西地区的寺院和佛事活动进行考证,说明西夏的佛事活动与归义军时期是一脉相承。同时对西夏时期河西寺院经济和寺院依附人口等问题作了尝试性探讨研究。利用黑水城、凉州和敦煌等地出土佛教文献探讨了河西地区高僧及其相关佛事活动。对西夏僧尼管理机构、僧官设置、僧人师号和赐衣体系等予以关注,认为西夏帝师封号是受吐蕃僧人师号的影响而出现的。西夏实行“计亩输赋”政策,寺院和僧人占有土地也要纳税服役。这使我们对西夏时期河西佛教寺院经济发展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

在西夏藏传佛教方面,主要有史金波《西夏的藏传佛教》(《中国藏学》2002年第1期),梁继红《西夏时期藏传佛教在凉州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王军涛《西夏时期藏传佛教在河西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郝振宇《西夏佛教区域差异比较研究》(《宁夏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等。从不同层面对西夏时期河西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作了具体性论述,首先考虑到河西与吐蕃地理因素,进而推及到藏传佛教对西夏中后期的僧官制度及寺院经济影响。

六、余论

综观目前研究,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若干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西夏佛教的发展传播以及西夏法典对佛寺的管理规定上,而在西夏佛教寺院所占土地的数量、经营模式、寺院农业经济领域生产诸关系、商业和高利贷、寺院经济的地域差异等方面着墨微略。第二,研究层次有待深入。譬如,佛教寺院的阶级结构及依附关系,寺院财产的占有性质、寺田的经营剥削方式、寺院经济内部的变化、僧尼赋役蠲免征纳等深层次问题。另外,缺乏对同时期北宋、辽、金等政权寺院经济的横纵比较研究。第三,研究中的硬性问题有待解决。譬如,西夏境内寺院到底有多少,寺院僧众有多少,寺院所占耕地面积有多少,寺院所纳赋税比例为多少,僧人承担赋役和社会义务何时开始,出现的以钱代役、以钱代草方式何时开始、具体原因是什么,西夏佛教寺院经营是否和中原王朝佛教寺院经济一样存在各种手工业经营活动等系列问题。第四,相关材料有待进一步考释。西夏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离不开对西夏文文献的解读,尤其是涉及到寺院经济社会契约文书的草书西夏文献,进度迟缓。目前已有的论述多数仍旧基于前人所释读的二手资料。第五,迄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西夏佛教寺院经济研究专著出版。

西夏寺院经济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西夏佛教社会的全面认识与把握,同时也能相应地填弥补我国古代佛教史研究的缺陷。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地发掘与释读相关西夏寺院经济文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借鉴唐宋寺院经济的研究,综合把握西夏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The Comment of Study on the Temple Economy of Western Xia

AN Bei-jiang
(Institute of Western Xia,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Ningxia,750021)

Study of temple economy in Western Xi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economic history.This unique form of economy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politics,culture and society of Western Xia.Western Xia temple economy is not a simple fusion of Western Xia temples and social economy.Study of Western Xia temple econom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We analyzed the current research,but there are some shortages.The paper explor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in order to better grasp the research on Western Xia temple economy.

Western Xia;temple economy;monks;Buddhist temples;Western Xia literature

B948

A

1674-0882(2016)05-0021-03

2016-06-05

安北江(1988-),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夏历史与文献。

〔责任编辑 马志强〕

猜你喜欢

门第河西僧人
承启门第之仪的门钹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南京翠贝卡河西旗舰店
煮竹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
白云深处
河西行(组诗)
当老鼠变成虎
生意人的“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