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活数学模型“变”出数学本质
———《相遇问题》教学实录

2016-04-02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格子小芳小华

王 洁

一、复习导入,激活经验

(小丽每分钟走55米,10分钟到学校。小丽家到学校一共多少米?)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55×10=550(米)。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到了哪个数量关系?

生:速度×时间=路程。

师:小丽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就是小丽10分钟走的路程,所以用速度×时间=路程来计算。这是过去学习的一个物体运动的问题,我们今天一来起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问题。

二、情境表演,建立模型

1.模拟两个物体运动的过程,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

(出示:小华和小芳同时从家出发走向学校,小华每分走60米,小芳每分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第一次表演:初次尝试。

生:我觉得他俩出发的时候不齐,一个先走,一个后走。

师:那应该怎样演?

生:要一起出发。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

生:“同时”,说明两人要一起出发。

生:小华和小芳的速度没演好,应该小华慢一点,小芳快一点,最后还要同时到达。

生:“小华每分走60米,小芳每分走70米”,说明两人的速度不同。

生:“4分钟”,那说明小华走了4分钟,小芳也走4分钟。

生:我觉得“走向学校”也很关键。

师:说明两人的行走方向是怎样的?用一个词表示?

生:“相遇”,最后相遇了。

师:相遇的地点在哪里?

生:学校。

第二次表演:把握关键。

师:学校为什么不在两人正中间?

生:因为小华和小芳都走了4分钟,而小华的速度慢,4分钟走的路程就短一些,小芳的速度快,4分钟走的路程就长一些。

师:首先演出哪个词?

生:同时。

师:接下来要演出哪些关键词?

生:速度,时间。

师:两人的速度不同,时间却都是4分钟,准备怎么演?

生:我觉得可以让小华的一步跨小点,小芳的一步跨大点,每人都跨4步表示4分钟。

第三次表演:“演”“画”结合。

师:请观众们把表演过程记录下来。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怎样记录既准确又简洁?

生:画线段图。

师:同学们的记录都很有个性,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师:用这种记录方式,你们能看懂吗?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记错了,两个人都走了4分钟,他两边都画了3个箭头,只记了3分钟。

师:看得真仔细,记录的时候准确是前提。

师:这里的 1、2、3、4 的小格子是什么意思?

生:小华那边的小格子表示小华的速度,小芳那边的小格子表示小芳的速度,1到4表示走了4分钟。

生:图画得很好,但是小华和小芳的速度不知道。

师:说得对。记录的时候要不仅要把图画准确,还要尽可能把速度、时间等关键信息记下来。

师:再看这位同学记录的,位置正确吗?关键信息都有吗?

师:对比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理由是什么?

生:第三种。因为第三种记得对,而且把关键的信息都记下来了。

师:是的,画线段图的时候要将题中的出发点、相遇点、关键的条件和问题都表示清楚。

2.解决问题:明晰道理。

师:看着图,你能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吗?

生:70×4+60×4=280+240=520(千米)。

师:70×4 算的什么?60×4呢?280+240指什么?

生:280是小芳4分钟走的,240是小华走的,把它们加在一起就是一共走了多少米,也就是他们两家的距离。

生 :(70+60)×4=130×4=520(千米)。

师:70+60算的是什么?

生:70+60算的是小华和小芳1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师:为什么还要乘4?

生:因为走了4分钟,就是4个130米。

师:70是小芳的速度,60是小华的速度,把两个速度合起来,就是两人的速度和。他们一起从出发到相遇,共走了几个速度和?

生:4个速度和。

师:仔细对比一下,观察两种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生:乘法分配律。

师:看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由一种方法得到另一种方法。

师:像这样,两人所走的路程和就等于相距路程的问题,称为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师: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觉得解决相遇问题的过程中,哪个环节让你印象深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是什么给了你帮助?

生:我感觉表演印象很深,因为表演很有趣,还帮助我们找到了关键信息。

生:画了图列算式更方便。

师:通过表演,抓住了题中的关键信息;通过画线段图,找准了数量关系;通过分析线段图,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还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习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三、变式辨析,深入理解

1.线段图变式。

师:这是刚才的线段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方向变了,速度和时间没变。

师:刚才两人是相对而行,现在呢?

生:现在是相反而行。

师:也可以称为相背而行。什么时候两人会相背而行?

生:放学的时候。

2.对比深化。

师:(出示两幅图)两个故事,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速度和时间是一样的,问题也一样,但是走的方向不一样。

生:算式是一样的。

师:行走方向不一样,为什么解答方法是一样的?

生:因为条件没变,问题也一样。

生:因为都是求两人一共行多少米。

师:虽然两个故事中两人行走方向不同,但是数量关系是一样的,都是把两人行走的路程相加求路程的和。(手势比划)所以这样的相背问题也属于相遇问题的范围。

3.简化线段图。

师:(将题中的问题改成经过30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还是放学的故事,什么变了?

生:时间变了。

师:30分钟怎样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生:画30个小格子。

生:我不同意,这样太麻烦了,可以先每人画一个格子,中间用省略号,就不用一个一个都画出来了。

生:可以把小格子去掉。

师:好主意,这样清楚又简洁。瞧,现在我们得到了一张比较简洁的线段图。其实线段图的画法没有统一的格式,只要基本能将学校、小芳家、小华家的位置关系、条件和问题准确、合理、简单地在图上表示出来就可以了。

师:看着图能列出算式吗?

生:60×30+70×30=1800+2100=3900(米)。

生:(60+70)×30=130 ×30=3900(米)。

猜你喜欢

小格子小芳小华
遇见小华妈妈
Half-metallicity induced by out-of-plane electric field on phosphorene nanoribbons
百变小格子魔方
百变小格子魔方
求婚
安慰
卖 兔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
城里有个姑娘叫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