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的前世今生
2016-04-01王晓冰
王晓冰
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寨卡(zika)病毒的爆发和传播已经构成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吁国际社会联手应对。如果说此前中国人还觉得寨卡病与己无关或无关痛痒,那么,2月9日中国出现第一例输入性寨卡病就既让中国人产生了地球真小的感叹,也多多少少产生了恐惧,当然,更多的是担心。
寨卡病是什么病?
寨卡是非洲乌干达南部一片丛林的名字,由于最早在该丛林的恒河猴体内发现和分离到一种导致与登革热相似疾病的病毒,今天人们便称由这种病毒引发的疾病为寨卡病。
寨卡病是一种蚊媒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但致死率不高,其症状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临床表现与登革热类似。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疫苗和有效治疗手段。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纳米,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寨卡病毒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现在在美洲流行的寨卡病毒为亚洲型。目前研究人员还不清楚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黄病毒属病毒,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黄病毒属病毒。
人们最初对寨卡病毒的宿主并不清楚,一般认为该病毒是在蚊子和野生灵长类动物之间循环。1947年研究人员首次在乌干达通过丛林黄热病监测网络在恒河猴身上发现寨卡病毒。随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居民中出现了寨卡病患者。
在历史上,寨卡病毒的活动一直比较隐匿,只是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的散发病例。寨卡病较早和较大的一次流行于2007年发生在大洋洲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雅浦岛(Yap),有185人染病。此后,2013~2014年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了更大的寨卡病流行,约32000人被感染。2014年2月,智利也在复活节岛发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
2015年5月,巴西发现首例本地寨卡病例,其后疫情持续发酵,直到发生大规模疫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疫情最严重的是美国以南的拉丁美洲地区,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洪都拉斯、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多米尼加等国家。
现在,寨卡病也传到了中国。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2月9日通报,中国确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为34岁男性,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患者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回国,6日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专家组确诊该患者为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此外,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于2月15日也通报了广东省确诊1例输入性寨卡病人,这也是中国确诊的第二例寨卡病例。
寨卡病有多严重?
现在看来,寨卡病对成年人的危害不大,属于一种轻型病症,大约80%的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是,寨卡病对于新生儿危害较大,因为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可能导致小头畸形儿的出生。
寨卡病毒从进入人体到发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尚不清楚,可能有数天到两周。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出轻微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肉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另外少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黏膜溃疡和皮肤瘙痒等。
感染者症状通常较温和,持续不到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一般人染病不过是发烧、头疼、皮疹、眼睛泛红等。有些人染病甚至没有症状自行痊愈,也不知道自己曾被感染过。在2013年和2015年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巴西寨卡疫情流行期间,有报告表明,寨卡病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
不过,在2015年巴西的寨卡病流行中发现了很多小头畸形新生儿(出生的新生儿头围与匹配的相同性别和孕龄的孩子比,低于平均值超过了两个标准差)。在2015年5月~2016年1月间,巴西共报道4000多例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分娩了小头畸形儿,与往年小头畸形儿的比例相比,上升了20倍。
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巴西的4000多例疑似寨卡病毒导致的小头畸形儿只有404例被确诊为小头症,其中76名新生儿死亡。这些确诊病例分布在巴西9个联邦州的156个城市,巴西东北部地区特别是伯南布哥州的病例数量尤其多。
研究人员对巴西35例小头症新生儿的头颅进行CT和超声检查发现,小头症患儿存在弥漫性脑组织钙化,主要发生在侧脑室旁、薄壁组织旁、丘脑区域和基底节区域。小头症患儿的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萎缩造成的脑室萎缩也能见到。同时,一些小头症患儿出现关节挛缩,表明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周围神经系统也受到损害。
小头症是婴儿头部异常小的一种罕见病症,是婴儿在子宫中或婴儿期大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小头症患儿在成长过程中大脑发育可能会出现障碍,但结果也因人而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约15%的小头症只是脑袋较小,对婴儿并没有什么其他影响。但在其他小头症中,患儿的大脑在孕期就没有发育完好,或是在出生头几年内会停止生长。这些孩子将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发育迟滞、智力障碍或是听力丧失。
寨卡病危害人的新发现
过去的情况只是说明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可能有关,迄今研究人员还不能完全解释寨卡病毒是如何通过胎盘屏障并损害胎儿神经系统的。而且,小头症还可能由梅毒、弓形体病、风疹、巨细胞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多种原因引起。
由于担心生出小头症患儿,南美多个国家的卫生部门已要求女性暂缓生育孩子,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恐慌。而且,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寨卡病毒可能会在美洲迅速传播,将导致三四百万人染病。
不过,新的研究又把寨卡病毒感染与小头症相关的关系更拉近了。近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在美国众议院一个听证会上说,该机构与巴西科研人员合作,在两名出生不到24小时死亡的巴西小头症婴儿的脑组织中发现了寨卡病毒,研究人员认为这是迄今表明寨卡病毒导致小头症的最有力证据。不过,弗里登也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临床数据以及流行模式,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这说明,要完全明确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关系还需要大量的研究结果。
与此同时,最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研究人员已在一名流产畸形胚胎的大脑中发现寨卡病毒,这项新证据显示,寨卡病毒与胎儿缺陷病例数激增有关。这项研究是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他们对1名住在巴西的欧洲妇女流产的胎儿解剖后,发现胎儿小头畸形与严重脑损伤有关,胎儿头颅中的寨卡病毒浓度超过一般在血液样本所检测到的浓度。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项发现强化了寨卡病毒感染与小头症之间的生物学关联性。
另外,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的鲁本斯·贝尔福特博士等人对巴西萨尔瓦多的罗伯托·桑托斯综合医院出生的小头畸形儿进行研究,发现在29例畸形婴儿中有10人出现了眼睛损伤。他们的视网膜和视神经存在异常或疤痕。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婴儿的母亲很可能在怀孕期间感染了寨卡病毒,她们大部分都曾出现皮疹、发烧和关节痛等症状,结果寨卡病毒也损害了她们所孕育的婴儿的眼睛。
不过,历史地看,染上寨卡病毒的孕妇也可能因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有的女性会分娩小头儿,有的女性却不会生下小头儿。例如,大洋洲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雅浦岛于2007年爆发寨卡疫情,有很多人染病,但让人吃惊的是,该次疫情没有出现小头症的初生婴儿。
大洋洲法属波利尼西亚2015年又一次爆发寨卡疫情,有11%的人口共2.8万人染病并接受治疗,其中17名孕妇虽没有病症,最终却诞下小头症婴儿。
研究人员尚不清楚为何这两地女性染病却有不同的结果,这需要深入研究才能解释。
此外,过去人们认为寨卡病对成人的致命性不大,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一种误解,因为寨卡病导致的并发症会致成人死亡。2016年2月11日,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首次承认,委内瑞拉已有3人死于寨卡病引起的并发症。这也是这个美洲国家首次报告与寨卡病相关的死亡病例。迄今,委内瑞拉全国共发现5221名疑似寨卡病毒感染者,确诊319人,其中68人因寨卡病引起的并发症而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
与委内瑞拉同一天,巴西卫生部也宣布,感染寨卡病毒会引发致命的并发症,并证实2015年巴西有3名成年人死于这种并发症。这3名成年人分别于2015年4月、6月和10月死亡,在他们的遗体中均检测出寨卡病毒。其中一人死于寨卡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另两人死于寨卡病毒引起的其他并发症。
研究人员发现,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伊蚊传播的寨卡病也接踵而至。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其后。此外,2013~2014年间,法属波利尼西亚爆发寨卡病,同时爆发的还有登革热,而当时报告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也异常增多。无独有偶,2015年巴西首次爆发寨卡病时,也出现了格林-巴利综合征增多的相似状况。格林-巴利综合征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攻击部分神经系统,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四肢麻痹,而且患者不分年龄。
这些同时和先后发生的疾病说明了它们可能有某种联系,但具体是哪种联系还不清楚。
寨卡病毒如何传播?
寨卡病毒通过雌性埃及伊蚊叮咬传染,这种蚊子也能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
现在新的研究发现,除了蚊子叮咬传播寨卡病毒外,人际接触方式也能传播寨卡病毒,而且人际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多样性也在增加,包括性行为、接吻、医源性(如输血)以及哺乳等行为方式都有可能传播寨卡病毒。
美国已出现两例寨卡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病例。2016年2月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县卫生与公众服务局宣布,美国发现了一名在本土经性接触染上寨卡病的患者。这名患者来自美国南部达拉斯县,最近一直未离开美国。他(她)与一名从委内瑞拉返回美国的染病者发生性接触后,感染寨卡病毒。鉴于医疗保密原则及个人隐私考虑,卫生局没有公开患者的具体信息。
这是美国确诊今年首例在美国本土传播的寨卡病例,也是有史以来第二个有记录的性传播寨卡病例。美国第一个经性接触传播的寨卡病例是在200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微生物学家福伊在非洲的塞内加尔染上寨卡病,回国后将病毒传染给妻子。因为福伊的妻子没有离开科罗拉多州北部,也没有接触到任何携带病毒的蚊子。研究人员认为,是福伊通过性行为让妻子染病的。
此外,在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爆发寨卡病时,研究人员在一位塔希提岛的44岁男子的精液和尿液样本中都发现了寨卡病毒,但是他的血液样本中没有发现寨卡病毒。现在,研究人员对于寨卡病毒在精液中的生存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现。近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报告称,一名英国病人在感染寨卡病毒后第27天和第62天接受的精液测试中都发现了寨卡病毒。
过去认为,寨卡病毒造成的症状往往比较温和,而且病毒会在两周左右消失。但是,从英国这名病人染病后两个月的精液中都发现了有存活的寨卡病毒说明,寨卡病毒会潜伏在人体中较长时间。但是,研究人员尚不能确定,精液中的病毒是否还具有传染性。不过,病毒在精液中长期存活也说明了它具有通过性行为传播的长期潜力。此外,这也说明,寨卡病毒可能擅长于把自己隐藏在不受免疫系统攻击的地方,也意味着要杀灭寨卡病毒并不容易,病毒传播的时间也会较长。
这些情况都说明,寨卡病毒可以经过性接触传播。所以,性传播途径是需要特别防范的一个环节。
医源性途径同样可以传播寨卡病毒,例如,通过输血传播。2月4日巴西卫生部门已确认两名因输血而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一名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出现了发热等症状,检测显示是感染了寨卡病毒,追溯病毒来源表明,患者接受了一名感染寨卡病毒的献血者的血液。另一名输血染上寨卡病毒的男子因枪伤而亡,在持续数月的抢救期间曾大量输血。现在发现血液来源者之一曾感染寨卡病毒,对该死者留下的血样进行检测发现,死者也因输血感染了寨卡病毒。
因此,医疗部门提出,曾到过寨卡病毒流行区域的人献血需谨慎,最好在离开疫区一个月后、没有异常症状再去献血。同时,如果寨卡病已经进入中国,随后的输血是否需要检验血液中的寨卡病毒需要明确,如果实施,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当然也能减少寨卡病毒的传播。
输血可能染上寨卡病毒只是影响范围较小的一个传播途径,因为这只是一种医源性感染,需要输血的病患者是少数。但是,另一种生活方式传播就可能扩大到全民的范围,即接吻。
研究人员在寨卡病患者的唾液和尿液样本中发现了活的寨卡病毒,这让人担心,通过接吻可能让人染上寨卡病。当然,专业人员并没有肯定,只是认为接吻可能增加传播寨卡病的风险,因此不必有禁止亲吻的政策。这显然是针对巴西、南美或欧美国家而言,例如,在巴西进入狂欢节季节(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人们通常会在大街上亲吻陌生人。
对于中国人来说,亲吻当然不是那么随意,但恋人间的亲吻已属平常,还有父母对孩子、祖辈对孙辈的亲吻也极为平常。当不知不觉染上寨卡病毒时,亲吻传播寨卡病毒的危险性就增加并扩大了。
还有一个担心是,从寨卡病患者的乳汁中也发现了活的寨卡病毒,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可以通过哺乳传播。当然,也不排除寨卡病毒通过体液传播的可能性。
如何防治寨卡病?
对于寨卡病,现在既没有疫苗预防,也没有特效药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并不提倡任何特殊的抗病毒疗法。目前,医生只能提供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患者应该多休息,多喝水,如果有疼痛或发热的情况,服用退热净(一种替代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药),但是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2月3日公布了《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提出了一些治疗和预防措施。其中的治疗是,以对症治疗为主,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治疗。对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基酚。伴有结膜炎时可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滴眼液,1~2滴/次,每日4次。患者发病第一周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三四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预防寨卡病的最佳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建议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流行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也于2月10日发布了针对女性的预防寨卡病指南,建议女性睡觉,特别是白天睡觉时最好使用蚊帐,还应使用纱窗或关闭门窗防止蚊子进入室内,因为全世界吸血的蚊子有按蚊、库蚊和伊蚊三种,能传播乙型脑炎的库蚊和传播疟疾的按蚊多在夜间活跃,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则在白天活动较多。
对于在寨卡疫情流行地区居住者或旅行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们尽可能别让皮肤暴露在外,穿着浅色、长袖、稍显宽松的衣裤,衣物面料较为紧密最为理想。因为蚊子更容易被蓝色、绿色、黑色等深色吸引,紧身且面料稀疏的衣物可让蚊子有可乘之机。
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即使是少量水)的容器排空,使其保持清洁或加以遮盖,让蚊子无处孳生。此外,可在皮肤或是穿着的衣物上使用驱蚊剂,驱蚊剂中应当含有避蚊胺(DEET)这一成分。
【责任编辑】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