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2016-04-01张红
张 红
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张红
摘要:论文结合西部农村的人文环境与区域性独特资源,阐述了现实中的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中西、城乡与区域之间三大差异,分析指出三大差异实质上反映了空巢老人身处的社会环境迥异。在“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结构下,论文分析了当前西部农村养老服务呈现的失衡现状。基于此,论文尝试构建了“三社联动”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以期回应西部农村养老需求,为地方政府制定合理的老龄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西部农村三社联动
张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凌712100)。
在中国,目前正经历着深刻的“银色革命”,变革的态势呈现: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老老人社会。其中,6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经济基础薄弱、居住分散的农村。老化中的农村空巢老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代老人,当他们年轻时,经历着费孝通笔下的养老“反哺模式”(费孝通,2005);当他们步入中年时,含辛茹苦积累财富并倾其所有用于子女的房子与婚礼;当他们进入老年时,却赫然发现身处的养老环境及价值取向与其年轻时所熟知的经验截然不同。在西部,经济欠发达使得农村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出地,流动是家庭成员达成共识的家庭策略,演进的路径是:进城务工→留守老人增多→主干家庭减少→空巢老人增加→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死不出潼关”、“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不再成为年轻人寻求发展的禁锢,也不构成老年人养儿防老的理由。“留守”已使老人面临诸多困难,而“空巢”更是加剧其劣势处境。
本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切入,将农村空巢老人置于区域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探讨社会环境对农村空巢老人产生了哪些影响?作为资源的社会化服务怎样输送到人?空巢老人与社会系统间存在的结构性与相互性关系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提出切实有利于农村空巢老人“就地老化、在地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以期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作出有利于服务对象的政策调整和体制创新。
一、已有研究述评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研究大多是从老年社会工作入手,从农村社会工作着眼的研究还有待拓展;关注的理论视角主要是人口学、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在关注的主题方面,西方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子女迁移相结合的著述并不多见”(叶敬忠、贺聪志,2014)。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养老的影响因素、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国内学者将目光锁定在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经济供养、心理重建、社会支持、养老困境、解决对策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但有三种研究动态值得注意。
第一,在研究框架上,现有成果一是缺少经验事实分析的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体现中国区域特色的理论解释。较大范围的调查统计,倾向于将空巢老人视作有着相似属性与生活体验的同质群体,遮蔽了群体间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二是缺乏将农村空巢老人置于一个由宏观社会空间结构和微观经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整体的基础上展开,没有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做出解释。三是现有分析框架,很少能够综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即,学术界仅关注理论研究,实务界流于操作。造成的结果是理论研究成果缺乏现实指导性,实务操作趋同于工作总结。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从构想上展开的实务介入缺乏学理反思与效果反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一是农村社会中的空巢老人与生存环境中的社会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时,将遭遇来自个人、家庭、社区的转折问题和需求;二是建构干预模式,以使个人需要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契合达至平衡。针对在发展水平低和社会保障方面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的西部农村而言,深入分析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怎样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为老人提供必要照顾而存在的社会关系机制以及政府对于社区居家照料的政策扶持能在何种程度上体现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第三,在研究视野上,长期以来存在的局限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侧重从缺乏视角看待老人的需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仅是缺失能力和优势的“问题老人”,而不是把目光投向老人的可能性。“当采取输血式的策略自上而下地供给服务时,作为主体的农民被客体化了”(张和清、杨锡聪,2008)。二是照搬西方现代化理论及社会工作发展经验,但在规范的现代西方社会科学概念中没有发现中国经验的切实表达路径,所得结论的实效性不强。三是研究视域偏向点上的“状态”图景,缺乏整体上的“系统”观照。鲜有学者对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的应对策略以及老人获得的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做出分析。
二、理解差异:社会环境与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工作是西方历史上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产生的社会问题而诞生的专业。作为一种舶来品,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和嵌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领域,必然存在一个本土化的调适和创新过程。基于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中西差异,社会工作知识分别建构在“个体—社会”与“个体—家庭—社会”不同层级的社会结构中。在中国,家庭一直是农村养老的重要载体,传统孝道文化虽然日渐式微,但养老行为也只是由传统的养儿防老转变为配偶养老或自养。客观来讲,这种养老方式不可持续,而且并不是对所有老人都适用。如何促使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福利体系有机协调?中国式养老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革。
农村空巢老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守护家园、维持农业、抚养孙辈的留守者,同时也是面临许多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的照顾需求者。但是,基于人口众多、未富先老等基本国情,养老资源重点向城市倾斜。当前虽有“应保尽保”的农村低保、新合疗、新农保等举措,但仍然存在覆盖率及替代率低等“去福利化”特性,养老服务难以抵达偏远乡村,服务资源存在明显的不足及不均,城乡差异悬殊。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一带凭借地域上的优势率先走上了市场化、商品化的发展道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新兴小城镇崛起,集体经济实力强大。但是,在西部农村,分田到户后,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公共服务与公益事业只能依靠政府支持,杯水车薪;在青壮劳动力“倾巢而出”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农村基层组织也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基于梯度的地域差异,西部农村养老表现为社区能力不足。
三大差异实质上反映了空巢老人身处的社会环境迥异。本研究认为,西部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地方性知识”的建构关系。一是彼此间动态的、连续的在地互构。服务模式在应用中常常受到当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脉络的形塑;但其在应用中也持续地重构着与之相关联的社会系统。本文根植于农村的“社区情理”以及差序格局的关系特征,探讨西部农村老人在特殊空间上的生活史及资源依赖系统。二是两者间的互构在多层面上展开。既表现为干预方法在互构中的改变,也表现在意识形态与组织制度的革新(王思斌,2010)。形成的互构效应不仅需要对实务模式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制度约束进行深度反思,也应在实践中不断地检讨两者间契合的可能或阻抗性因素。这样也就实现了源于西方文化模式与价值基础的社会工作在中国语境下的创造性转换。本文结合西部地区特有的人文环境与区域特征,一是从宏观上提出适应老龄社会来临的政策建议,促使政府将社会工作纳入社会治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的制度架构中。二是构建规避养老脆弱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从中观上优化社区服务设施及培育社会组织。归根结底,宏观与中观的改变直指微观“人的服务”。
三、“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结构下的西部农村空巢老人服务失衡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环境中”。西部农村空巢老人身处的社会环境分为微观层面的家庭、中观层面的社区和宏观层面的社会。三个层面对于空巢老人均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同时,空巢老人作为行动主体又有其自身的生活体验及应对策略。
社会工作实践的焦点是人。由于不同类型的空巢老人在居住安排、婚姻状况、健康状况、隔代抚养、劳动负担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该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与多元性。但是,作为“环境中的人”,其需要产生于和环境的互动过程,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在生物需求上,子女外出务工在影响空巢老人日常照料可获得的同时也降低了照抚质量;心理需求上,空巢老人面临精神慰藉区隔化。老龄阶段的发展性任务大多属于心理性的,急需在变化中学会应对“失去”;社会需求上,在一个青年导向的社会,老人都是老年歧视的受害者(查尔斯·H·扎斯特罗,2005)。总之,社会角色的转换让老人感到社会价值的终结;生理老化的不可逆性导致老人不可控的“失能”,进而感到自身价值的失去;丧友、丧亲、丧偶是不可回避的人生事件,带来的是对生命价值的困惑。
在西部农村,长期以来,养老都以家庭为主,子女即便成家后也会与老人同住或住在附近,“一碗汤不会凉的地方”,不仅可以帮助老人处理生活中的基本需要,而且会给他们带来一种被爱感与归属感。但是,始于20世纪末期大规模的人口外流导致传统赡养关系中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直接造成家庭养老真空。传统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的变化导致养儿防老的家庭功能弱化。如此一来,西部农村空巢老人面临艰难而艰巨的“双转换模式”:既要经历个人生命历程的转变,也要经历家庭生命周期的转型。老龄社会和老人边缘化同时到来。
社区背景是社会工作关注的重点,当前时空情景切换下的社会巨变对于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产生了强烈冲击。农村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活动空间高度重叠于社区。但村庄空心化与人口过疏化导致“空巢社会”的显现(陆益龙,2015),邻里亲友的互助日趋理性化与农村基层组织养老的缺位意味着“在地养老”的社区力量减弱,“社区中的老人”在悬殊的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面前,面临“老无所养”的状态。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大多发生在个体、家庭和社区等领域,但问题的根源则在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层面。快速转型的乡土社会呈现四个特征:文化趋于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家庭结构趋于核心化和小型化;过时的老人知识与经验;社会地位低下。这一切均诏示着社会在“离开”老人。三种力量影响养老资源的配置,即国家作用、经济力量和社会行动。国家作用决定了向什么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经济力量关联着谁为服务买单;社会行动涉及谁来提供服务。但是,目前西部农村面临“养老结构”的断裂和堕距,即为空巢老人提供的公共服务明显缺失,供给的服务之间缺乏协调机制。
四、“三社联动”下的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构建
社会变迁背景下既可延续文化传统又可扩展养老能力的最佳模式是什么?怎样运作?本文尝试构建的“三社联动”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在干预策略上,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合作与共治;在服务分类上,生存型和发展型模式满足不同类型的老人需要;在介入层次上,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在介入结构上,居家养老、社区支援、村级互助三者间相互补充。
(一)服务模式目标
“三社联动”是指充分调动社工、社区、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实践,构筑联动的社会支持网络,并贯穿落实于服务目标、服务规划与服务践行中。其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理念和方法,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技术化服务;社区搭建互助平台,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深入发掘在地化志愿服务,让老人在熟悉的生活圈内就近获得关怀与照料;社会的社会性职能在链接养老资源、募集养老基金、营造敬老文化氛围等方面发挥作用。
根据“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的架构,将服务模式目标设定在四个层次。针对个体,以延续人生价值为核心理念,发展农村空巢老人的应对策略及成长能力。针对家庭,寻找在地可用资源,将农村空巢老人所需服务和机会链接起来。针对社区,结合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营造社区共同体意识,增强社区服务能力。针对社会,发挥政策倡导功能,促进经济改善和社会公正。
(二)服务模式规划
介入模式及方案规划建立在实地调研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除了总览地广人稀的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的人口密度与老龄化率外,还要通过客观描述空巢老人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个人需求、家庭结构与社会支持,全面深入地认识空巢老人的常规性问题与个体化需求。具体的服务规划体现为“1+2+3”。“1”是指一个策略:政府主导,社会与市场多方参与,三大力量在资源整合中扮演多元供给角色。“2”是指两种类型:根据空巢老人需要及社区经济实力,将服务模式分为生存型和发展型。在内涵上选择层级式扩散,从生活照料起步,渐次向医疗健康、精神慰藉等方面延伸;在思路上秉持治疗—预防、救助—发展的社会工作理念。“3”是指三个面向: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导向;以社区日间照料、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和短期托养为重点;以行政村为基点,实施互助养老。①国务院办公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民政部网站(2011-12-28).http://www.mca.gov.cn/见下图。
图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构建
(三)服务模式发送
服务模式的落地实施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构建区域性服务体系。依据空间策略,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首先了解西部农村空巢老人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将服务布点从行政规制的僵化束缚中解放出来,纳入服务布点规划的是“需求密度”概念。进而绘出社会问题、社会需求和社会差异。其次,将点(服务对象)、线(交通线路)、面(服务范围)连接成服务输送网络。在此脉络下,开展康复巴士、送餐服务等业务。再次,可在西部偏远农村设立卫星式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建成空巢老人档案信息库与服务资源查询系统。据此制订社区照顾计划、个案管理计划和驻村服务计划。
二是构建功能性服务体系。通过治疗性、预防性、发展性项目完整回应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的服务需求。作为社会中的老人,会受到包容的或隔离的社会影响;作为个体,在生活中体验到的老化具有差异性和共同性。本研究以老人身体状况为标准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提供不同形式的功能性服务。第一类,身体状况良好、年龄在60~75岁之间的低龄老人,实施发展性服务。这部分老人本身就是社区里的人力资源,鼓励他们做义工照顾高龄老人。挖掘潜能,关心社会、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第二类,身体虚弱、年龄在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实施预防性服务。这部分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老人的日常起居,需要他人辅助照料。老人清晨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午在中心午餐午休,晚上回家休息。第三类,对于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实施治疗性服务。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这部分老人无人照料,应送到敬老院,饮食起居由专人护理。尽量避免老人与社会脱节以保持健康心态。
三是充分发挥居村养老的自我保障和互助作用,以小成本惠大民生。相比城市老人嘎然而止的“退休”,农业是一项慢慢“退休”的行业(查尔斯·H·扎斯特罗,2006),所以,农村老人具有逐渐“离开社会”的优势。对于体力尚可的老人,鼓励他们进行土壤改良,引导科学种田,实现老有所为。对于社区内不能自理的独居老人,通过牵线搭桥寻找可以照顾他们的中年妇女,作为回报,服务者可以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转型期的西部乡村依然延续着传统社会的“人情”,互助养老具有社会基础。身体精力状况较好的老人可充当保洁员,识字的“精英老人”通过给大家念报纸、讲国情等可以丰富老人们的生活。
五、总结与思考
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为老服务体系在理念、方式及模式上值得西部借鉴,但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做法,必须充分考量当前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和社会组织发育不强。怎样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消解供求矛盾,采取什么方式组织空巢老人,值得进一步深思。
“三社联动”模式应与其应用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互构关系,服务目标具有针对性,服务内容具有层次性,从而体现出服务的系统性,一定程度上回应西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从空巢老人个体来讲,老年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一段,外人眼中的老人是依赖、痴呆、孤独、无用的,但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下的老人则是有价值的。“三社联动”模式以“人生价值”为服务理念,帮助老人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发现自身价值。从老人所处的环境来说,通过协调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加强非正式资源与正式资源的最大化整合,以及对老人生活状况的改善及自身能力的建设,解构政府因养老供给不足而产生的结构性限制。
“三社联动”模式应跳出乡村视域,寻求更高层次上的政策调适。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导致的福利差异广泛存在于城乡与区域之间,但人们往往注意到了经济上的差异而忽视了地方性文化差异。因此,老龄政策应根植于西部农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基础,全方位、多层次地考虑不同类型老年群体的利益需求。当然,公平合理的老龄政策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老年群体等多方主体的通力配合。在此格局下,“三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才可能落地生根,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将伴随着老年社会工作的深入开展而发生深刻变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社会治理”概念,而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服务。社会工作的本质即是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由此看来,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的目标高度相关,只是分工各有侧重。具体来讲,国家在西部农村养老上的社会责任应着重体现在公共投入方面,重点在于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应拓展农村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对当下的西部农村而言,最迫切的是将在地民众组织起来。社会工作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专业工作方法与技巧,服务老年弱势群体、重塑社区意识,这对走出乡村治理困境不失为一项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查尔斯·H·扎斯特罗,2005,《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孙唐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查尔斯·H·扎斯特罗,2006,《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师海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费孝通,2005,《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陆益龙,2015,《农村的劳动力流动及其社会影响——来自皖东T村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6]叶敬忠、贺聪志,2014,《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2008,《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社会学研究》第6期。
[5]王思斌主编,2010,《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北京: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编辑/陈建平
DOI:10.3969/j.issn.1672-4828.2016.01.010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16)01-0084-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变迁研究”(10BSH017),2014年杨凌示范区科技局软科学项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2014RKX-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