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就是“老有所依,病有所靠”
——“幸福中国”八大创建要素之社保托底篇

2016-04-01单一良

21世纪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幸福感公平

文/单一良

幸福就是“老有所依,病有所靠”
——“幸福中国”八大创建要素之社保托底篇

文/单一良

如果对于年轻人而言,最低程度的幸福是充分就业,“吃了这顿,不愁下顿”,那么,退休之后的老年人,显然无法通过就业劳动获得这一最低程度的幸福,而是需要社会回报来使自己得以安度晚年,享受幸福。

况且,获得“吃饭”这样的底线幸福,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多大难度,加之年轻身体好,也多不会担心看病的问题。可是,如果你是一个没有社会保障的老年人,这一切就会变成个人生活中的“噩梦”。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反映中国旧社会或者美国黑奴时代的影片中看到这样的片段:为地主扛活大半辈子或侍奉庄园主一生的长工和家奴,在晚年干不动活时被主人赶出家门、病死街头。用以体现过去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卸磨杀驴”的冷漠社会现实。

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和预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从7%增长到14%所经历的时间,法国、瑞典、美国、英国、日本分别为115年、85年、68年、45年和26年,而中国大致只需要花27年的时间。

不能依赖创造价值获得社会回报的老年人“活着”的底线幸福,需要社会保险的支撑与保障。然而,当前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中,社会养老保险“有账缺钱”,企业年金“有名无实”,商业养老保险“有心无力”,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然悬起。人社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在剔除财政补贴后,全国养老金“亏空”正在逐年扩大。而目前在全国30多个省份中,其实有18个省的养老保险征缴收入是大于支出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缺口将达1.21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则认为,中国在2035年会进入超老龄社会,而超老龄社会会存在经济增速下滑,养老金、医保缺口巨大等特征,中国在2019年就会出现医疗保险缺口,203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会达到4.1万亿。

以上数字实实在在,一定会让现在的老年人和青年人、中年人这些将来的老年人惊出一身冷汗:到那时,我们还有自己的养老金吗?不仅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这样的问题,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社保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高社会福利国家也开始忧虑这样的“底线幸福”,经济基础的成熟和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势必让各国社保体系建设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到追求国民的持久幸福感的较高目标上来。

我国社会保障思想最初就已显现追求人们幸福的理念,但随着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本来作为提高幸福感的手段却成为目的,致使社会保障的指导思想远离了幸福。在新华网与《半月谈》杂志社联合推出的十八大“每日调查”之“怎么提高我们的幸福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网友投票选择“有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位居各选项票数之首。涨工资固然能提升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是一时的,要让幸福感持续提升,就需要国家的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让百姓解除后顾之忧,能够放大胆子“消费”各种物质和精神体验带来的幸福。只有当我们越过解决温饱的层次,并了却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我们才能真正体现出活着的意义,从而活得更有尊严。中国的一些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制度特别重要的职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于社会,它为经济社会正常有序地运行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帮助经济社会平衡、稳定、牢固发展;对于公民个人,它保障弱势群体拥有最低的生活标准,减轻劳动人民及其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对于企业,它可以提供竞争优势,为人才竞争战略建立机制,提高劳动效率。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认为,“十二五”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改革力度最大、投入规模空前、发展速度最快、惠及民生最广的时期,也是作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转型的重要过渡时期,已经建立的普遍性养老金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制度、综合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和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的福利措施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表明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证。

但是,问题也一样突出。《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认为,中国社会保障当前的问题主要有:发展理念存在迷雾,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公平性不足与效率不高并存,责任不清与责任失衡,这些问题导致了制度变革长期无法定型,不仅未能为全体人民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而且损害了制度的公信力。特别是在当前,往往因过度关注经济指标而迷失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追求的社会公平、分配正义与文明进步目标。前30年我们解决了社保的底线基础问题,后30年也许我们更需要解决社保的价值提升问题。

中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保障能力随之提升,达到如此的成绩理所当然。但是,从社会发展的长远来看,社会保障已不能再满足于“雪中送炭”,而是要成为全面解除人们后顾之忧并确保相应生活质量,进而成为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日益重要的价值提升机制。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梦”的内涵之一就是让所有中国人都能过上富裕公平的生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已经成为实现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及十八大社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渠道,也必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要持久解决社会保障这样的“底线幸福”问题就要考虑公平、共享、可持续这几个底线问题。首先,社保要公平,必须覆盖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区分身份、性别、民族和区域;其次,社保要共享,参与社会保障的人数必须庞大,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公平正当地实现;最后,社保要可持续,立足当代人的社会保障,在分层次、有差别地建立、完善的基础上做到广覆盖,使保障项目更加完备,功能衍生更加强大,保障方式更加灵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公平、共享、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就是建设“幸福中国”的重要因素。能够建设全覆盖、统一、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就能够建设公平、稳定的社会,化解社会矛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稳固的基础,把改革开放成果与社会保障利益惠及全体中国人民,让他们走上温饱幸福的道路。换句话说,完善、公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成为实现“幸福中国”的重要途径。

认识到位了,还需要积极的行动。“十三五”(2016-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期与决胜期,也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从长期试验性改革状态经过全面深化改革走向成熟、定型的决定性时期。据悉,“十三五”期间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具有先进建制理念、明确发展目标、完整体系结构、合理分担责任机制的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符合制度客观规律与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决策、监管与运行机制,确保全体人民的福利水平持续得到提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才可能让老年人无后顾之忧,在晚年享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回报,他们“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及幸福生活才能真正到来!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幸福感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笨柴兄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公平比较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