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身疾病用药共性规律探析※

2016-04-01吴宏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心身疾病数据挖掘

吴宏赟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济南 250014)



心身疾病用药共性规律探析※

吴宏赟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济南250014)

摘要:目的探索心身疾病用药的共性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近10年有关高血压病、甲亢、偏头痛、荨麻疹、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治疗文献,对筛选后文献中方剂用药进行清洗后建立数据集,采用药类频数和百分比分析心身疾病用药特点。结果5种疾病的治疗药类非常集中,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是5种疾病共有的高频药类。结论心身疾病治疗用药存在共性规律。

关键词:心身疾病;共性规律;形神一体;数据挖掘

心身疾病是一组与精神应激和压力有关的躯体疾病,其特点是既具有躯体器质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硬化、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或具有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如高血压、偏头痛等),而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又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是心理与躯体同病[1],属于中医形神共病的范畴。心身疾病由心理因素诱发或加重,据此可以推断,心身疾病的治疗存在稳定的、核心的共性规律。共性规律易于推广,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拓展用药思路。选择经典心身疾病高血压病、甲亢、偏头痛、荨麻疹、胃溃疡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共性的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检索中国知网中近10年有关高血压病、甲亢、偏头痛、荨麻疹、胃溃疡治疗的文献,并进一步筛选。纳入标准:原始文献为收集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论文,研究类型为临床试验;原始文献内容中干预措施为中药内服;不同的临床试验采用同一基础方,研究者不同,处方加减思路不同,算不同处方;相同作者的、处方相同的文献,纳入发表年限最新的1篇。排除标准:主题为经验与理论阐释、文献综述、动物实验研究等类型的文章;治疗组、观察组干预方式中未采用中药处方干预的。

1.2研究方法数据清洗。修改不规范数据,将中药名称标准化。参照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内容对药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该教材未收录药物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功效分类归为其他。

1.3建立数据集及质量控制运用Microsoft Excel2010建立数据集,方剂录入时,将方剂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从1开始,若同一研究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方剂,则算两种处方,加减的药物一并录入,若有重复药物,只录入1次。数据集包括方剂编号、组成药物、药物归类和来源文献。数据录入采用双人独立完成,利用IF函数进行复查,修正录入错误的数据。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频数采用实际频数和百分比。

2 结果

2.1获得方剂数量经筛选,共获得高血压病方剂780首、甲亢方剂64首、偏头痛方剂454首、荨麻疹方剂448首、胃溃疡方剂86首。

2.2 5种心身疾病用药药类结果见表1。

表1 5种心身疾病用药药类结果 [例(%)]

续表1 5种心身疾病用药药类结果 [例(%)]

3 讨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本”是指阴阳,引申为一般规律和普遍法则,提示治疗疾病应抓住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心身疾病涉及领域非常广泛,见于临床各专业,具体疾病种类丰富。把握其共性的发病机制,有助于从根本治疗疾病。一般认为,应激源通过生理、心理、社会等中介机制引起心身疾病。生理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病的基础,包括先天(遗传物质和遗传特质)和后天(如营养、运动、生活方式等)两个方面;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情绪障碍、行为习惯、认知因素等;社会因素复杂,包括各种生活事件、环境、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形成个体不同的外部环境;应激源是刺激事件。在应激源、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关键节点中,应激源和社会因素难以通过药物干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也是中药治疗心身疾病的切入点。

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用药前6位的药类为补虚药(22.59%)、平肝熄风药(17.54%)、活血化瘀药(13.61%)、清热药(13.11%)、利水渗湿药(7.79%)、解表药(5.83%),累积频率达到(80.47%);甲亢用药前6位的药类为清热药(28.35%)、补虚药(25.50%)、化痰止咳平喘药(11.25%)、活血化瘀药(5.70%)、理气药(5.41%)、解表药(5.13%),累积频率达到(81.34%);偏头痛用药前6位的药类为解表药(24.01%)、活血化瘀药(20.10%)、平肝熄风药(18.55%)、补虚药(16.92%)、清热药(7.19%)、化痰止咳平喘药(3.00%),累积频率达到(89.78%);荨麻疹用药前6位的药类为补虚药(29.79%)、解表药(24.83%)、清热药(18.39%)、活血化瘀药(6.39%)、平肝熄风药(5.38%)、利水渗湿药(3.20%),累积频率达到(87.98%);胃溃疡用药前6位的药类为补虚药(29.32%)、理气药(11.80%)、清热药(11.32%)、活血化瘀药(11.08%)、止血药(6.56%)、解表药(6.32%),累积频率达到(76.40%)。分析可知,5种疾病的治疗药类非常集中,其中偏头痛前6位(6/11)治疗药类累积频率达到89.78%。以方测证,这些药类反映了相应疾病最核心的病机特点。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是5种疾病共有的高频药类。

补虚药普遍应用较多,源于因虚致病和因病致虚之分。《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反映中医病因学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理虚元鉴·虚症有六因》将导致虚症的病因归纳为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和医药之因。心身疾病往往病程较长,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受内外因素影响,甚至治疗偏差,损伤正气。因此,无论是因虚致病还是因病致虚,均可以出现气血阴阳亏损,补气养血、滋阴温阳调整个体内在偏颇是取得疗效的基础。

解表药辛散轻扬,一般用于病位在上、在表的疾病,如偏头痛和荨麻疹。而统计显示,解表药在高血压病、甲亢、胃溃疡治疗中也属于高频药类。《医贯·郁病论》认为:“惟得微风一吹,郁气即畅达。盖木喜风,风摇则舒畅”,风药条达气机,使逆乱之气机归于升降有序。解表药有良好的理气疏肝作用,如柴胡治“肝经郁证”(《景岳全书》),藁本“疏达厥阴郁滞”(《本草正义》),《本草新编》言“木得风乃条达,薄荷散风”,《神农本草经读》认为紫苏“气温达肝,肝疏散而脾亦健运”。古代治疗肝郁方剂中往往使用解表药,如痛泻药方用防风辛散肝郁、半夏厚朴汤用苏叶芳香疏肝。而且,理气药在甲亢和胃溃疡治疗中都是常用药物,与解表药合并来看,解除气机郁滞的药物占了相当大比重。高血压病、偏头痛、荨麻疹中平肝熄风药属于高频药类,说明气机上逆也是常见于心身疾病。包括气郁和气逆在内的气机逆乱是心身疾病的重要病机。

血和津属阴而主静,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对血而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对津液而言,庞安常认为:“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而且湿与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无论气虚或者气郁都导致瘀血、痰浊、水湿等病理因素形成,故数据显示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为高频药类。若患者为阳性体质或失治误治,迁延日久,逐渐转化为瘀热、痰热、湿热为患,故清热药为5种心身疾病共有的高频药类。除此之外,清热药兼夹功效也是其广泛应用的原因,如生地养阴、丹皮凉血活血、夏枯草平肝散结、石膏除烦等。

《临证指南医案》多次提及“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心身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初起以肝气郁结为主,日久邪气入络,瘀血阻滞,故见常用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以川芎、红花、桃仁、丹参为主。川芎为“血中理气药”(《本经逢原》),上行头目、下行血海,非独常用于头痛,甚至在高血压病中使用频次达168次,从侧面说明高血压病并非都是肝阳上亢证。《医林改错》载方33首,桃仁、红花共用者12首,其作用可概括为活血化瘀和补气防壅[2],活血之外兼用理气之功。“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丹参养血活血,祛瘀而不伤正,对于病程较长久病入络者尤为适宜。

《灵枢·本神》云:“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因此,心身疾病多用安神药物,如重镇安神的龙骨和养血安神的酸枣仁。除此之外,很多具有安神作用的药物应用广泛。另外,许多药物本身具有不依赖于疏肝作用的调整情绪功效。如《神农本草经》载木香强志、巴戟天增志、人参定魂魄、茯苓安魂养神,《名医别录》载白鲜皮主治“欲走大呼”、石膏主除“烦逆”、乌梅除“烦满”,都具有除烦安神的功效。这些作用不依赖于后世所谓理气、清热、收敛等功效,是药物对心理情绪的直接干预,目前应用较少,值得在心身疾病中深入研究。

《医学心悟·杂病主治》曰:“杂病主治四字者,气、血、痰、郁病也。”有学者认为心身疾病的基本病机是以气滞、气逆为主的气机失调和由此而产生的瘀血、痰湿、寒结、热结、寒热互结等合而为病[3]。从常用高频药类分析也发现,心身疾病总以气机紊乱为触发点,生痰、成瘀、聚湿、化热、致虚等。中药治疗心身疾病共性特点为重在调理气机,兼顾化痰、祛瘀、渗湿、清热、补虚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其病机特点。下一步将采用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用药规律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放如.心身疾病的病因、分类、诊断及其综合防治[J].中国医刊,2005,40 (7):57-59.

[2]胡志强,侯书伟.浅析《医林改错》中桃仁红花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33.

[3]梅妍,龙鲸,韩静.试论心身疾病的中医病机[J].医学与哲学,2011,32 (7):67.

Analysis on the Common Regularity of the Psychosomatic Diseases

WU Hongyun
(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mon regularity of th e psychosomatic diseases.Methods Literatures of hypertension, hyperthyroidism,migraine,urticaria and gastric ulcer were searched in China Knowledge Network.Data sets were established after data cleaning,and then drug adminis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somatic diseases were analyzed with frequency and percentage. Results High frequency drugs were concentrated on deficiency-nourishing drugs,diaphoretics,antipyretics and promoting-circulation drugs in all five diseases.Conclusion Drug adminis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somatic diseases possess common regularity.

Keywords:psychosomatic diseases;common regularity;holism of body and spirit;data mining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李海燕本文校对:李海燕2015-11-02)

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No:2013-038)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4.025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4-0057-03

猜你喜欢

心身疾病数据挖掘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您了解心身疾病吗?
数据挖掘技术在打击倒卖OBU逃费中的应用浅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身疾病的探索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现阶段心身疾病诊断及防治研究
高级数据挖掘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
高级数据挖掘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