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音乐生命力之源
——《贝多芬32首变奏曲》节点演奏探究

2016-04-01廖欣欣

黄河之声 2016年22期
关键词:强音变奏曲重音

廖欣欣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茂名 525200)

寻找音乐生命力之源
——《贝多芬32首变奏曲》节点演奏探究

廖欣欣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茂名 525200)

在现代钢琴教学中,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条简单的旋律,很多学生只知按照节拍一板一眼地弹奏,很容易陷入一种“形尽思穷”的困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节拍记号的核心是传达音乐以何种律动何种韵律进行,律动的节奏循环才是音乐根本生命力所在,而节奏律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节点。本文以《贝多芬32首变奏曲》为研究的具体对象,通过对音乐中的节奏、和声、旋律等要素的分析,揭示它们对节点安排的影响及节点在音乐中的呈现意义,从而掌握音乐的律动和提高音乐表现力。

钢琴教学;节点;节奏结构

一、贝多芬32首变奏曲背景分析

“乐圣”贝多芬是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他的音乐内涵丰富、思想深刻。《c小调32变奏曲》是他中期阶段创作的著名钢琴作品,着重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斗争性,是很具研究价值的一部作品。

《c小调32变奏曲》作于1806年,即在贝多芬36岁那年完成,是他中期阶段创作的著名钢琴作品。这首曲子的主题旋律是贝多芬的原创,主题由八小节形成,左手弹奏的低音部显示和声进行,能给听众一种相当庄重、严肃的印象。在理解和把握作品丰富的音乐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之上,需要演奏者从音质、音色、踏板的技术运用及音乐理解、结构等多个角度研究分析这一作品。

该曲主调为c小调。小调在音乐中通常较大调音色更暗淡、更低沉。在贝多芬的音乐中,英雄性与哲理性为两种主要音乐形象。而在这首作品中,贝多芬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勇往直前、向命运抗争,最终走向胜利的英雄形象。

二、节点的含义

(一)节点

节点是一个很抽象和应用很广泛的概念,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在电路系统中,任何两电路元件之间的联接点叫做节点。在装修构造中,一种或多种材料组合并通过某种造型所形成的连接点称作节点。而在音乐中则指构成节奏结构的主要音符。它是一个节奏结构里占主导地位的音,其他音围绕着它为中心形成一个节奏分组。更直接地说,节点就是一个节奏分组里的起始音,作为一个节奏分组的开始、一个和声的开始、一段旋律的开始等等。

(二)节点与节拍重音的区别

节拍重音和节点同属于重音,但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节拍重音就是每小节处于正拍的音,它的位置是相对固定和有规律的,且受到“节拍号”的限制。“节拍重音的这种中心的作用,使得在一个小节中,可能有若干个非重音拍出现在这个重音拍的前面和后面,但节拍重音只能是一个。”①而节点在音乐中的位置比较自由,它可能存在于一个小节中,也可能存在于一个乐句,或更大的区域。从某种意义上讲,节点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加重的“强音”的意思,它还与节奏的分组有密切联系的。

很多人容易把节点单纯地理解为“强音”,其实它并不只有“强”这么简单,它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我们对重音的演奏往往停留在按照“节拍号”演奏的那种弹奏方法,但事实上,重音是有各种不同的类型的,如:和声产生的重音和节奏产生的重音是不一样的。而且,在音乐的发展中,这些不同类型的重音会互相对抗、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音乐的律动。因此我们对节点的理解应该以一种更开阔、更长远的方式来看待。

三、《贝多芬32变奏曲》中的节点演奏探究

在音乐的演奏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节点的安排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不同类型的节点会使音乐节奏运动产生不同的分组和不同的意义,从而改变着音乐的律动;反过来说,由于音乐中和声、旋律等各种因素会对节奏运动产生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直接改变了节点的安排②。

影响节点安排的因素很多,而且是多种音乐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独把一种因素当作判断的绝对标准。音值的组合、节奏型的更替、和声的改变、旋律的变换、谱面上或人工加上的力度、等都对节点的安排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它们在性质上和对音乐的作用上是完全不同的。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一)节奏型

节奏型是音乐得以发展的载体,当这些相同或不同的节奏型在组合的过程中,必然产生新的节点,节点在音量、时值上处于相对被强调的状态,引导着其它音共同构成一个节奏分组,它与其它音的关系存在一个相对的比例关系。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音值平均的节奏型

谱1 《贝多芬32首变奏曲》变奏XXXIIssss

在变奏XXXII前三行中,三、六、七连音、六十四分音符等各种不同节奏型的频繁转换产生了一系列的重音(节点)。第一小节中,由于七连音和六十四分音符节奏型各自不同的律动特点,在七连音转换到六十四分音符时就会自然形成一个节点,并以此为主导音形成节奏分组(如图)。以这些节点为主导音引领的音乐律动感也更加符合音乐此起彼伏的形象。

2.音值不平均的节奏型

在节奏运动中,音值的组合往往是不相等的,长时值的音具有一种稳定性,对短音有阻碍进行和吸引的作用,长短音是构成音乐张驰的基本因素,而长短音值的组合也会促成新的节奏分组,引领着音乐的律动。

谱2 《贝多芬32首变奏曲》主题

在主题的旋律中,我们明显地看到旋律中的长音并不在三拍子的第一拍上,而是位于三拍子的第二拍。当重音与节点不一致时,如果我们还按照“节拍号”为出发点观察往往会偏离音乐的原意。而如果把三拍子的第二拍(长音)当作节点来处理,节点虽然导致原来的节拍结构的功能感减弱,却打破了小节线的限制,两者互相抗争,又互相作用,推动音乐线条的发展,突出主题的斗争性的性格。

(二)和声

在调性音乐中,和声对音乐的推动作用是关键性的。在调性中基本的和声转化形成和声框架,能很好地巩固音乐的调性;另外,一些不协和和声的出现,形成了新的音响效果,这两种重音都会形成一种听觉上的重音效果。这种重音的效果,可以对节奏的分组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和声产生的节点的探究对我们把握音乐律动至关重要。在该作品中,以下两种情况的和声会产生节点:

1、和声的转换

谱3《贝多芬32首变奏曲》变奏XXIII

在变奏XXIII中,由于左右手声部都是相同的织体,没有明显的旋律线,我们只有通过分析和声的变化来判断音乐的律动。根据和声产生的重音,节奏的分组也显而易见(如图)。此处的和声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情绪,刻画了音乐形象的个性特征。把握住这些重音,对我们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大有帮助。

2、不协和和声的出现

谱4《贝多芬32首变奏曲》变奏XII

在变奏XII中,出现了几处不协和的七和弦和声,由于不协和和声独有的的紧张度和在运动中的不稳定性,使音乐在有节拍重音的基础上还产生了节点。这时,节拍重音应该服从于节点,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音(如图)。与按照“节拍号”演奏出来的效果相比,按节点的律动演奏显然更连贯、更完整。

(三)旋律形态

旋律的发展是影响节奏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音乐实践中,因旋律而形成的节奏分组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对节点的安排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情况是节点位于最高点或最低点,这个最高点或最低点往往形成一个节点。

谱5 《贝多芬32首变奏曲》变奏VII

在变奏III中,有五个模进的小乐句,旋律线条的走向是缓慢向下的,每条旋律的最顶端(最高音)都会在听觉上形成一个重音(节点)。如果以节拍重音为主导来弹奏,音乐缺乏流动性,旋律也不那么清晰,但以节点为主导来弹奏(如图),增强了音高的落差感和音乐的律动感,让音乐更流动、更富有歌唱性。

(四)力度(强音)

力度是作曲家或演奏者为了表达一些特定的情绪而做出的强调,强音往往造成旋律的高潮与紧张度,进而成为了节点,使节奏分组的律动感更加的明显。这种形式常常表现在带有加强性的力度记号,如“sf”、“〉”等。

谱6《贝多芬32首变奏曲》变奏XXII

在变奏XXII中,“sf”落在了三拍子的第三拍上,它的频繁出现与节拍重音形成对立,颠倒了原来节拍结构的强弱关系,形成新的节奏运动规律。在这里,强音给音乐带来了高潮和紧张感,使得节点的主导地位甚至超过了节拍重音。节点,直接改变节奏的分组状态,使左右手两条交错进行的卡农式旋律线的更有力地进行,音乐的紧张感和动力感更强。

四、结语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没有节奏的韵律便不成音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的演奏缺乏生命力的原因。因此节点的安排至关重要。在实际演奏中,节点的安排不是绝对的,具有不确定性和灵活性,演奏者需要根据不同作品、不同的音乐情感的需要,运用不同触键、发力方式等来进行二度创作。在不违背作品风格的前提下,不排除一个节点有多种安排方案。另外,音乐是各音乐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独断地把一种因素当作判断的绝对标准。因此我们很难判断,到底哪个因素对节点有绝对的决定作用,它往往是受到两个或以上因素影响。本文中提到的节奏型、和声、旋律、力度等音乐要素只是影响节点的一小部分,还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

注释:

① 张巍.节奏结构的重音[A].上海音乐学院,2005:28.

② 张巍.论音乐的节奏结构[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12.

猜你喜欢

强音变奏曲重音
民歌主题变奏曲
聚全球合力 奏时代强音
桃棚红谷荡强音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单词重音
前辈栉风沐雨奏会计强音 吾辈继往开来谱时代新曲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创新实干促发展 开放崛起奏强音
心情变奏曲
春日条纹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