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月,让“课程”飞

2016-04-01顾冬梅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诗文名家柳树

顾冬梅

一、 策划,不再是孤军作战

眼看三月将近,室外一片姣好。于是,兴致勃勃地开始与同学们聊起了春天。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细雨开始沾湿衣襟的早春,我们共同爱上了这位近乎让所有人都能为之驻足的春的使者——柳。

当我将这个富含万种柔情的字在写黑板上的时候,我从同学们的眼里看到了喜悦。“柳文化”课程的落地是一拍即合,是众望所归,是合乎时节,契合喜好的。

在一个空气里弥漫着悠悠花香的上午,我们在教室里讨论课程的构建。四人小组合作依然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就在那样的群策群力之下,组长们记下了一个又一个金点子:研究柳,吟柳,画柳,唱柳,栽柳……或许,最终回到的依然是我们之前怎么做课程的模式之上,但,不同的是,同学们在第一时间成了课程的主人。他们的雀跃,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投入,都告诉我“课程”是什么。课程就是与学生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贡献所有的智慧。

二、 实践,早已是风生水起

围绕“柳文化”这一主题,我们设置了涉及各个学科的实践点,每个同学的参与项目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申报,然后与爱好相同的同学结成同盟,展开同一个领域的学习研究。此举一出,热情空前高涨,喜欢放声高歌的同学选择了“唱柳之歌”“吹柳之曲”;喜欢摄影的同学则三两结伴约好了该去哪里寻觅柳树的芳踪;喜欢动手实践的同学则开始了研究柳条的栽种技术。当然,也有很多的浪漫女孩、诗意男孩开始策划一场盛况空前的“咏柳诗文诵读比赛”。

在我们预定的时间之内,同学们走在了多途径的学习之路上。美术课代表已经联系了美术老师教他们柳树的基本画法,音乐课代表则将需要歌唱与吹奏的与柳相关的曲子提供给了音乐老师,没有曲谱的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音乐老师及时的帮助。而语文课代表则对我说,同学们编撰而成的诗文诵读原稿不是一首,不是一篇,而是多样的整合,有引言,有诗文,有连接语,洋洋洒洒,完整而丰富。诗文诵读比赛是全班参与的一个活动项目,十一个小组提供的稿子都堪称是精心之作。

三、 让位,就这样彼此促进

我们是否可以借用课程,取其语文之味,有系统、有步骤地让它适时地接近,充实,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阅读实践活动内容呢。

这样想了,也这样行动了。当然,与学生的约定就是:课内必须掌握的知识一定要牢固掌握,比如字词,比如优秀段落,比如对于某些章法的感悟与及时运用等等。而身为师者,更是将备课的模式调整为习惯式的单备一课,改为备单元课。哪篇需精讲,哪篇可略读;哪里需细研,哪里可粗疏。这样的调整带给了我们更多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于是,除了文本内容之外,有了更为鲜活的课程内容的及时填补。而本学期,我们就将“柳文化”课程的相关阅读内容移进了,我们赏名家之文,诵名家之诗,还观名家之画,我们尝试依据自己的观察,自主进行诗歌创编活动……

我们在文本与“课程”之间找到了语文学习更大的乐趣。让“课程”小心翼翼地走进,这样的实践已经悄然开启,是师生真正由存在距离走向平等的开始。

(作者单位:海门市三厂小学)

猜你喜欢

诗文名家柳树
名家
名家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