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文本价值 促进言语习得
2016-04-01陈鑫颖施建平
陈鑫颖++施建平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课前随着乐曲播放奇趣大自然的图片)课前,我们跟随画面走进大自然,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海底美丽的珊瑚。
生:我看到了浩瀚的宇宙。
生:我看到了三叶虫化石。
生:我看到了清晨挂满露珠的小草。
师:是啊,大自然多神奇多有趣啊!它召唤着我们去观察,去研究。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不仅美,还提供着丰富的信息。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写了一篇科学小品文,形象地将它们称为——“大自然的文字”。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
【评析】课前随着乐曲播放美妙大自然的景象,既巧妙引出了课题,又舒缓了学生的情绪,还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可谓一举多得。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结构
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师:课文读完了吗?谁来说说感受?
生:大自然中的事物形态各异,真是鬼斧神工。
生:大自然真奇妙,现在是一片平地,很久很久以前却可能是一片汪洋。
生:我觉得大自然是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它神秘而绚丽。
师:神奇、神秘、绚丽的大自然的文字召唤着我们去研究,去阅读。在阅读大自然文字之前,我们先认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出示本课生字词:小熊星座、预兆、耸立、铁砧)
师:“铁砧”,同学们见过吗?(出示图片)这就是铁砧,两头尖尖,是用来打铁的。在伊林生活的年代很常见。课文中提到的“砧状云”,顾名思义,就是——铁砧形状的云团。出示表格:
师:伊林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它们分别提供了怎样的信息?请同学们对照表格,默读课文。
(学生默读,对照表格概括)
师:北极星和砧状云写在天上,是天书;石灰石和花岗石写在地上,是地书。他们都是大自然的文字。再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哪几段具体介绍了这些大自然的文字?其他段落分别讲了什么?
生: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第1自然段讲了大自然中有许多文字,第7自然段讲了怎样读懂大自然的文字。
生:我帮他补充,第4自然段是从天书到地书的过渡。
师:你们不仅关注到了课文的内容,还关注到了它的结构。这篇课文先总起,再分述,最后总结。条理清楚,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板书:条理清楚)
【评析】教者对课文内容的梳理,方法得当,高效明快,使学生一下子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三、 创设情境,深入探究
师:原来大自然的文字能提供这么多信息!你
想读懂它们吗?今天,我们就成立一支少年科学考察队,跟随伊林到茂密的森林去考察。
【评析】让学生担当科考队员跟随伊林进入森林考察,学生心中充满新奇感,他们带着期待开始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师:(图片、音乐带入情境)在茂密的树丛中,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幽深曲折的林间小道。我们就从这条小路进去,走向森林深处。队员们,小心脚下,注意睁大眼睛,惊喜随时都会出现。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块巨大的花岗石。
师:他注意到石头的大小了。
生:我发现这块花岗石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青苔。
师:你比他的观察进了一步。
生:我看到这块花岗石在树林里。
师:你注意到了周围的环境。
【评析】在学生汇报观察所得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评,引导他们关注别人没有注意的地方,寻找不同的观察视角。这种在学习过程中相机渗透的点拨,不漏痕迹,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师:和我们同行的伊林也在科考日记中描写了这块石头,他是怎么介绍的?(生读)
师:你觉得伊林介绍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伊林介绍得很精确。他把花岗石的位置、形态、颜色都写出来了。
师:对,伊林和我们一样,观察得特别仔细。
生:我还觉得伊林写得特别形象,他把青苔说成像毛皮一样,还说“披着”,让我们觉得石头似乎有了生命。
师:这块大石头被伊林这么一描述,变得多有趣啊!看到这么一块巨大的花岗石忽然矗立在我们眼前,队员们,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它是怎么来的?从哪儿来的?
生:它是怎么形成的?是运过来的还是本来就在这里生长出来的?
生:是什么力量把它运到这里来的?
生:为什么我们只在森林里看到,在大城市里看不到呢?
师:提得好,对于专业的科考队员来说,好奇心特别重要。和我们一起考察的大科普作家伊林她提出了问题?
师:(引读)伊林那么的好奇,他特别想知道这块石头——(生读)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
他还想知道——(生读)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
他更想知道——(生读)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
【评析】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将研究推向深入的方法。教者启发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以问题统领后面的学习,顺学而导,自然巧妙。
师:提问是探究的开始,这些问题指引着我们的研究方向。我们开始研究:是谁把它搬来的?
师:(出示示意图)在我们队员培训手册里有这样一张图,告诉我们大自然中搬运岩石主要有三种力量——风、水、冰。看看这块花岗石的大小、质地,根据你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你觉得什么最有可能搬运花岗石?
生:我觉得冰最有可能。因为这块岩石巨大,风不可能把它卷到森林里来;而且这片森林非常茂密,水不可能湍急地流淌进来。只有冰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
师:她从岩石的大小以及周围的环境推理出冰最有可能搬运岩石。
生:由水搬运的岩石一般会被磨得很平,棱角都没有了。而这块花岗石全部被青苔覆盖,而且棱角分明。所以我也觉得是冰搬运的。
生:我是用排除法推断的。第一个排除的是风,这块石头看起来有几吨重,是不可能被风搬运的,石头又不像小花小草那样过几年就能长大;当然它也不可能是被水冲过来的,如果是这样,它应该像鹅卵石一样光滑,而且不可能这么大。
师:太棒了!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思维是人类最美的花朵。你们精彩的推理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你们都是会读大自然文字的人。
【评析】课文因篇幅所限,只能直接给出石块“是冰搬来的”这一结论。教者此处巧妙地引入“培训手册”中的一张图,将相关知识融入学习过程,使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自主推导得出正确的结论。
师:石头不会说话,我们却读懂了它的来历。那么冰到底是怎么搬运这样巨大的石块的呢?让我们
再次细细端详这块花岗石,我们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生:我想象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还是冰河时代。
生:估计是某年的三四月份,春季刚刚来临,北极还是狂风呼啸,但是很多冰川开始融化,大片大片地碎裂,流入了北冰洋中。在风的推动下,从大海漂过来,推着一块岩石历尽千辛万苦搬运过来。
师:他的想象有具体的时间,科学知识也让他的想象走得更远。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如果是冰河时代的岩石,那么石块也会结冰,等到冰块融化,下面就会潮湿,青苔也可以解释了。
师:大胆想象也是阅读大自然文字的方法。那么事实和我们科考队员的猜想一样吗?我们来看一段科学视频。(播放科学视频)
师:你们看了有什么感受?
生:这块石头就是这样由冰块带着到这里来的。
生:我感觉很神奇,觉得不可思议。我不知道大自然有这么伟大的力量!
生:我非常惊叹,大自然用自己强大的力量将这些石块聚集到了一起,并且把它们推到另一个地方。
师:队员们啊,所有的震撼、惊奇、赞叹都是这块静静的花岗石带给你们的呀!
【评析】教者没有满足于让学生得出石头是由冰搬来的这一结论,而是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冰是如何搬运石块的。因为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冰“搬”石块依然令人费解。教者利用一段科学视频一下子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惑。有些知识光靠说难于说清,利用网络上的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师:关于这个问题,百科全书中还有这样一段科学的表述:(出示)冰川可以搬运大型石块。一部分碎石被冰冻在冰川内部,一部分则是在冰川表面,它们都随着冰川一起运动。冰川运动的速度,日平均不过几厘米,多的也不过数米,以致肉眼发觉不出冰川是在运动的。当冰融化时,这些大块的碎石就留在了原地。
师:谁来读给队友们听?(生读)你听懂什么?
生:我听懂了冰川运动的速度非常缓慢,以至于人们根本无法觉察它的移动。
师:你读懂了冰川移动的速度。
生:我读懂了冰川是把碎石冰冻起来,然后带着它们一起运动的。
师:你读懂了冰川搬运岩石的方法。
师:通过观察、提问、推理和查阅资料,我们终于弄懂了冰是怎么搬运花岗石的。伊林也解开了心中的谜团,他在科考记录中兴奋地写下了自己的发现,我们一起来分享。
师:(出示: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这两段文字都解答了我们的问题,请你把两段对比着读读,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伊林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上面那段比较精确和具体。伊林用了拟人的手法,除了用“爬”来形容缓慢,还说石块是冰“搬”来的,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
师:除了“搬”“爬”,还有哪些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还有“带”“走”。这么一说,就像一个大型旅游团。
师:拟人手法,尤其是这些动词的精心选择,使得伊林的文字更加生动形象。语言生动也是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板书:语言生动)
师:伊林的科考记录是写给我们小队员看的,所以他用生动的语言传递科学知识。等到我们的专业知识积累得更多些,再读读上面这种严谨、准确的文字,一定能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我们再来完整地阅读伊林的科考记录。
【评析】学生通过比较具体感受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也对科学性表述的严谨准确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教者引导学生明白了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需根据阅读的对象来确定,不应一味否定科学性表述。
师:别人看来特别普通的石头,在我们小队员眼中竟然像一本故事书,像一部动画片。回顾这一次的探究历程,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觉得大自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会观察、会发现的眼睛。
生:我觉得大自然的文字不仅要从表面上去看,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合理的解释。
师:说得真好!我们不仅要细心地观察,还要深入地思考。(板书:观察思考)
生:大自然是个神秘的世界,蕴藏着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评析】在探究完花岗石后,让学生及时交流考察感受,可以让同学们分享科学探究的收获,为下面家乡岩石的探究做好铺垫。
四、 延续情境,继续探究
师:(出示图片)我们的家乡南通濒江临海,五山环抱,其中狼山被称为南通的名片。狼山上的岩石叫作“沉积岩”,它也是大自然的文字。我们该怎样读懂它呢?
生:我们可以看看它上面有没有什么奇特的斑点。
生:我们可以滴一点盐酸,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师:(出示图片)这块沉积岩长什么样儿?
生:这块沉积岩外形非常奇特,上面向上突起,还有斑驳的印记,显示出它饱经沧桑。
生:石头上的线条层层叠叠的,像一本厚厚的书。
师:面对它,你有哪些问题?
生:为什么这些石块是一层一层的?
生:这块石头是谁搬来的呢?
师:许许多多问题指引着我们不同的研究方向。老师针对其中一个问题查阅了资料。(出示狼山岩石成因的科学解释)狼山岩石层层相叠。大约在四亿年前,岩矿被风化成碎屑。流水把这些碎屑一层又一层地沉积,逐渐成为坚硬的岩石。岩层表面上有时还保存沉积构造——波痕。
师:谁来读一读?读懂了吗?
(学生有些迟疑地点头。又默读了一遍,肯定地点头。)
师:我们是专业的科考队员,所以能读懂,怎样让所有人都能了解沉积岩的形成原因呢?
生:我们也像伊林那样,用上拟人和打比方的方法,把这段文字变得浅显易懂。
师:请你选择一处改写在作业纸上。(圈画,点评,选取优秀句子合成一段完整的话)
师:看,你们不仅具备了科学家的视野,还拥有了文学家的情怀!科学小品文正是科学与文学的结晶。
【评析】将学生身边相似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引入教学,使情境得到了延续,打通了教学与生活的壁垒,而探究家乡的事物也使学生感到格外亲切。这样的迁移性训练扎实、有效。
五、 总结全课,拓展课外
师:少年科考队员们,今天我们探究了地书上的花岗石和沉积岩,掌握了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观察、思考,还学会用生动的语言记录科考发现。下节课我再去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总评】《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浅显生动、颇有情趣的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以科学为骨肉,又使其具有文学的形态,是科学与文学的美妙合奏。教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根据这类文章科学、文学并重这一“双栖”特性,深挖其特有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科学的天空下习得语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1. 利用结构的条理性引导学生梳理概括,让大自然的文字清晰起来。科学小品文的主要作用是介绍相关的科学知识,为了将知识介绍清楚,往往每个自然段讲一个意思,因而这类文章的结构较为明了,条理特别清晰。《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正是如此。根据这一特点,教者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要求他们标上小节号,为概括意思做好准备。在学完生字词后,教者出示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理清作者向大家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又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接着,教者又引导学生浏览课文,看看除了介绍天书的2、3自然段和介绍地书的5、6自然段,课文其余的小节分别写了些什么。通过表格的填写和对全文的梳理,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有了大致的了解,对这篇文章选材的典型合理与构思的严谨巧妙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课文中介绍的大自然的文字在学生脑海里渐渐显现出来,清晰起来。
2. 依托行文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大自然的文字真切起来。科学小品文在具体介绍某一事物时,特别重视知识的科学性,注重句意之间的承接关系,从而在行文方面体现出较强的逻辑性。本课中,教者指导学生学习的是介绍“地书”花岗石的一段。教者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让学生担当地质科考队的队员,跟随伊林走进森林,“亲历”探寻的过程,并与课文中的描写进行比较,提出问题,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探寻。在情境中,学生经历了发现巨石、观察外形、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寻找答案、交流体会等过程,他们沉浸其中,获得了切身的感受。通过在情境中探究,大自然的文字在学生眼里变得真切起来,奇妙起来。
3. 凭借语言的形象性引导学生体悟运用,让大自然的文字鲜活起来。科学小品文是科学与文学融合后结出的“并蒂莲”,它娓娓道来,充满情趣,强调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教者正是利用科学小品文的这一特点,在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神奇美妙的过程中理解运用语言文字。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教者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描述、科学说明性文字进行比较,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用上比喻、拟人等方法后语言面貌的变化。而且,教者没有将教学停留在感受理解上,而是出示了家乡的“沉积岩”,引导学生描述、提问,还选取了相关论文中的片段,让学生弄懂沉积岩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模仿着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不仅课文中列举的大自然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连学生自己笔下的大自然文字也灵动起来了。
(陈鑫颖,江苏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获得者,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施建平,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