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师的责任和义务
2016-04-01王国强
关于教改、课改之类的话题,丰富多彩,像个万花筒,大家在实践一线,哪个有价值、哪个真正管用,取舍都很自如。但是,作为来自于名校的名师,不能自己懂得取舍就完事了,还应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名校、名师都是历史和现实需要的产物,也都是学校成功、教师成长互为主体和客体关系发展的产物。由此决定了名校名师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应认清自己的方位,不断地发展自己,还应不忘自己的担当,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做出应有贡献。
一是实现“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目标已成为新使命。为国民提供“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已成为全球共识。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就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进行了新的部署,我国“十三五”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将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促进公平为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次大会发布的、世界全民教育目标《教育2030年行动框架》,要求“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建议各成员国“确保提供12年免费的、公共资金资助的、公平的、有质量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其中至少包括9年义务教育,且能产生相关学习成果”,这集中体现了全球教育,政策共同的价值取向。去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每一个学生成功法》,其重要目标和主旨内容,也是确保教育质量提升和促进教育公平。
以往,在党和国家重大方针与政策性文件中谈及的提高教育质量,是一般目标要求,是内涵建设的必然结果。《建议》所提教育质量,是站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是作为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直接提出来的。这既表明“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切工作,都要有质量要求、都要为提高质量服务,又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教育质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讲教育公平也是讲了多年,但大多是讲宏观、中观层面上的教育公平,用词以“平等”“均等”“均衡”为多。即使讲教育公平,更多是反映在理念上的追求。而在《建议》中提出来,并紧随“提高教育质量”之后,前所未有。
现代化的教育一定是公平的教育。我理解,把“质量”和“公平”相继而提,一方面表明,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教育公平将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工作都应体现教育公平的要求,要为促进教育公平奠基;另一方面表明,这里讲的公平,是有质量的公平,是要逐步实现全社会渴望的“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仅仅是“人人有学上”,而且是人人能接受到质量基本均等的教育。
可以想见,在“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这一新的历史任务面前,整个教育系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新要求。但是,归根结底,无论是通常所言的教育质量、还是“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在各学科的每一节课的课堂里。而小学语文教学在提供“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上不仅责无旁贷,而且作用独特。
二是实现语文学科的“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目标。我曾就“小学语文课堂的追求”,与参加第十六
届全省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的老师们做过交流,其中追求的首要目标就是“真正面向全体的课堂”。
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整个教育系统中,最为隐蔽而又触目惊心的不公平现象,存在于班级教育中。我国学校班级中,学生学业水平的“橄榄型”结构成因,大家比我了解得真切。学科老师关注多、鼓励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潜能一般会得到充分调动,随之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比其他学生强,这些学生也最有可能成为“好学生”;而由于班额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老师往往很少顾及属于中间层次的多数学生;此外的一小部分学生则无暇顾及,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成了“后进生”。我以为,这种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关注度的分布格局,至今还是大致如此,在我们名校的大多数老师的课堂里,估计也是大体如此。当然,我充分相信在座各位名师的课堂里,这种格局已经改变或者正在改变。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是我国学校体系的基础学段。因此,小学语文更是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乃至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学科。小学语文课堂也因此更加需要无条件地关注“后进生”“中间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公平的、和谐的,才可能有效地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进而提高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当然,在我们的班额,尤其是名校的班额,还将长期居高不下的现实面前,这是给老师们出“难题”。但正因为是难题,解决它的意义和价值更大:这是教育公平的需要,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基石,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永续的根本。为此。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要以更大的耐心全面了解学情,以更高超的艺术驾驭课堂,努力实现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空里,赋予每个学生应有的基本均等的成长机会。
三是实现名校名师与一般学校普通老师的共同发展。作为承担同一社会责任的学校,其本质规定性决定了学校之间不应有优劣之分、好差之别。由此,我们就容易理解西方发达国家公立学校标准化的缘由。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群体中的名校的形成,总体看是历史的产物。当然,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特殊要求的产物,还是调动政府持续发展教育、社会持续支持教育积极性,推动整个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策略选择的产物。一度有人认为,缩小校际差距、实现教育公平要“削峰填谷”,特别是分流名校的名师。看似不无道理,实质是“损本”而又无法“达标”。但是,我们在承认历史的同时,既不能无视现实也不能罔顾未来,否则,我们都将犯新的历史性错误。逝者已逝,但眼下可为,来者可追,具体怎么办?简单讲就是:推进名校名师与一般学校普通老师的共同发展。
我们的每一所名校一般讲都集聚了一批名师,而名校和名师是相得益彰的。名校以包容为基本特点的文化滋润、哺育,成就了名师;个性特点各异,但“归顺”在名校旗帜下的名师,丰富了名校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名校文化的品位。最终,名师云集的名校造就了具有独特个性特征和精神气质的学生。
一般而言,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名校,既是一所普通学校,也是一所不一般的学校。“普通”是在于它具备作为学校的所有特点,“不一般”是在于它的文化不一般:包容性,在统一性原则要求的基础上容纳个性。只有具备丰富个性的群体才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学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群体,我们的教师群体何尝不是?
从我的视角看,造成普通学校与名校的分野,根本在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不同。就如通常所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看你怎么教?我们说,没有不能成长、发展的老师,就看你信不信任他。当然,这种信任,在当下的情形下,不仅是校长的、老师之间的,更是家长的、社会的、政府的、舆论的。
基于以上我对名校名师的理解,推进名校名师与一般学校普通老师的共同发展,就无需一一列出途径、办法、措施、机制了。只有一句话:名校名师要用适宜的方式,传输自己学校文化的生成机制,促进一般学校原有文化的改良、新文化的形成。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名校名师与一般学校普通老师的共同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名校与一般学校的和谐发展、共同发展,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所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至此,建立在目前“人人有学上”格局基础上的“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目标也才可能实现。
(王国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本文是作者在江苏省名校名师小学语文主题观摩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