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科学实验数据的优化策略
2016-03-31周伟军
周伟军
【摘 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实验数据并分析归纳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学生在获取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要直面这些问题,并通过课前排摸特殊数据,做到有的放矢;关注缺失数据,启迪学生多次验证,获得新知;扼制虚假数据,还原科学的本真;巧用另类数据,收获意外的惊喜;理清大量数据,化繁为简出真知。最终修正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实验数据 优化 策略
科学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数据作为探究实验中常见的记录手段,对事物、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时,它能使我们的条理更清楚,结果更精确,有着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实验数据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合理地引导、利用,使简单枯燥的数字转化为优美动听的音符,谱写一首和谐的乐章。
一、排摸“特殊数据”
课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 了解学生、熟悉实验器材, 做好下水实验。预设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特殊数据”, 并对造成这些“特殊数据”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据此规划和设计教学过程。如2014年度省小学科学理事会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五年级下《摆的研究》一课。为了准备实验材料,笔者进行了多次“下水实验”。第一轮是用“添加钩码”的方法探究“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试了几次,并将15秒内摆动的次数统计如表一。
观察这些数据,笔者发现数据与科学理论完全不符,分析其原因是挂钩码存在着问题:一个接在另一个下面,挂成一长条,不是挂成一横排,挂法不同导致了实际摆长发生了变化,当然摆动次数就变化了。于是笔者再次实验,把钩码挂成一排,得到的数据如表二。
第二轮的实验结果较前次在准确度上有很大提升。但不难发现,3倍重量的数据仍有误差。在多次实验后笔者发现,钩码挂在一起时,摆锤的体积变大,外形更加不规则,摆动时有些晃动,从而影响了摆的重力加速度。为了既不改变摆的长度,又不改变摆锤的大小,笔者改进了实验材料,把钩码换成了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一样的实心球。第三轮实验,结果令人满意。从整个下水实验可以得出,要减少“特殊数据”的产生,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下水实验”中排摸了“特殊数据”,找到了影响因素,并有效地进行了改进:从改变挂钩码的方式到改进实验材料。合适的实验材料为学生开展真正的科学探究提供了保障。
二、关注“缺失数据”
实验数据是科学探究过程的见证,更是得出科学结论的依据。没有了这些数据,或者说缺少了部分数据,会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然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得到的数据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着缺失现象,或遗漏,或不全,对此教师应适时引导,关注这些数据,增强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使学生从被动记录到主动分析数据,能自觉运用数据来解决问题,提高探究效率。
如教科版三下《磁铁有磁性》一课,笔者让学生通过实验完成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打“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打“ ×”。笔者巡视到其中一个小组时,发现了如下的实验记录:
笔者发现这个组有两项没有填,觉得很疑惑:“你们还没有完成吗?他们组都好了。”组长迫不及待地回答说:“老师,不是的。我们猜测纸片和泡沫是不会被磁铁吸引的,但实验了几次后发现有些碎纸片和小块的泡沫也会被吸引。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填,就空在这里了。”此时,笔者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磁铁只吸引这些碎纸片、小泡沫呢?”此时,教师邀请他们上讲台再次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小纸片、泡沫原来不是真正被磁铁吸住,是由于天气干燥、磁铁发热等客观原因造成静电现象吸附在磁铁上面,是一种假象。”学生恍然大悟,教师顺势让学生迁移到以前学过的静电现象。
对于此表格数据缺失的原因,主要还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较少,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渠道去观察和体验,因为只有通过比较直观的视觉体验印象才深刻。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原有认知,不武断地作出不合理的判断,以免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启迪学生解决问题,发现真知。
三、扼制“虚假数据”
蹲下身来,深入学生,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了解真实的数据,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至关重要。这个过程,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在实验时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笔者曾经在执教五年级上《蚯蚓的选择》一课时,就遇到过学生“创造”虚假数据的情况。笔者让学生同时探究土壤和光亮的条件。其中有5个组进行了“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土壤观察”的实验。观察实验后,学生反馈数据记录如下:
在参与各个小组的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了解了各组的实验数据,并且根据数据的特征,选择了3个组(第1组、第2组和第8组)进行汇报。其中第8组的数据比较特殊,待在中间的蚯蚓比较多。可是当第8组的代表上台汇报时,笔者却发现他们把数据改了,改得和第2组的一模一样。以下就是第8组前后数据的比较(单位:条):
笔者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如实回答,一位学生说“其他组的结果都是两边的多,我们肯定是错的!”其他组员则红着脸不说话,典型的人云亦云,从众心理。笔者再问“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头更低了!他们的记录是实验的真实反馈,可他们却没有如实面对。对此,笔者没有在课堂上继续追究,而是选择在课后与他们小组进行了再一次的实验探究。
盲目的从众心理会影响学生的判断力,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而科学的探究活动追求的就是真实,发展的是学生的个性,这种因盲目的从众心理而“复制”出来的“虚假数据”,必须加以扼制,抹去浮华,使学生的探究回归科学的本质。当然这种扼制还应该是有节制的、委婉的、机智的,不能适得其反。
四、巧用“另类数据”
科学探究过程中,由于实验方法、实验器材以及每个人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不同,实验观测值和标准值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会出现一些另类的数据,有可能是错误结论,也有可能是另含玄机。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这些信息,善于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数据之后的科学知识。
例如六年级上《做框架》一课,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正方体框架。各小组完成了设计图之后便开始实验承重能力。几分钟后,小组探究结束,教师将各组数据一一展现在课件中。
接着,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在静静地思考1分钟之后,有学生发言:“斜杠越多,承载能力越大。”教师追问:“你是根据哪些数据找到这个规律的?”这位学生继续以第3组、第5组和第8组的数据进行比较。此时,有学生进行了反驳:“我不同意你的说法,如第2组和第4组比较之后,斜杠少的反而承载能力更好。”此时,教师巧妙利用这个生成点,让第2组的学生现身说法,上台展示作品,当场实验(斜杆架在正方体框架的对角线上)。实验后的真实情况让学生心服口服。接着教师再次追问:“第2组的作品为什么承重力就大了呢?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纷纷举手,概括出了“三角形框架越多,承载能力越大”的结论。教师从“另类数据”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考,引发了冲突,继而合理地利用了这个冲突,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特级教师章鼎儿曾指出: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犯“错”是难免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越出“错”反而越真实、越科学、越全面、越深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另类数据,同样是真实的、科学的,是现实状态的反映。当科学课堂中出现另类数据时,教师要勇于直面意外,引领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重视事实根据,合理怀疑;倾听和考虑他人的不同观点或解释;多次实验,根据新的证据,怀疑、修改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在质疑、改进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五、拾撷“繁杂数据”
数据收集的过程亦是学生实验、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收集的数据有时会特别多,看上去会有些凌乱,它们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只有通过整理、分析——去粗取精,才能集成一串,成为项链,才能发挥数据应有的作用。同时,当学生面对大量数据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教师此时就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按照一定的方法厘清关系,寻找真知。例如在2015年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的研讨活动上,有教师执教了三年级下《磁铁的两极》一课,教学过程中该教师采用了磁感应传感器,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得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续表)
以上数据对于学生来说,烦琐难懂。就连台下听课的教师也为这些学生担心。课堂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该执教教师进行了恰当的引导:“我们可以竖着观察一列数据,也可以横着比较一行数据。大家再观察比较一下。”方向明确了,方法了解了,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接下来的小组讨论非常热烈,汇报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学生不仅明白了不同的磁铁磁力大小不一样,而且还发现了同一块磁铁中,两端的磁力最大,中间的磁力最小。
面对数量众多的数据时,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点拨引导,把有关联的数据放在一起比较,使这些“零珠碎玉”发挥价值,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找出数据中隐含的规律、联系,串成更有价值的珍珠项链。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用数据说话,用数据验证”这一观点贯穿于整个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使学生通过探究寻求正确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自觉运用数据解释相关的问题和现象。用数据说话,有助于学生寻找规律;用数据验证,有助于学生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科学的结论,也能使探究活动变得更真实、更准确、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吴利坚.不该被漠视的数据[J].科学课.2007(4).
(浙江省龙游县桥下小学 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