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下水探究”化解教学窘境

2016-03-31陈安顺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6年3期
关键词:化解

陈安顺

【摘 要】所谓“下水探究”,就是为了上好科学课,教师在课前把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亲自做一遍。这一做法能够有效化解小学科学兼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小学科学教师通过“下水探究”来长知识、提效率、树威信、定规范,并且通过有效整合“下水探究”带来的成果促进自身的能动性,是化解科学兼职教师窘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下水探究 化解 教学窘境

所谓“下水探究”,简单地说就是为了上好科学课,教师在课前把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亲自做一遍。这在《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30条》中有明确要求。“下水探究”后才可保证学生实验活动的有效开展,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器材的适配性、操作步骤的正确性、动作的规范性等,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而“下水探究”所保证的内容正是现在很多小学科学教师所欠缺的。

究其原因,笔者发现这与科学教师专业知识底子薄,对科学教材研究不深入,特别是在许多农村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的匮乏,科学课程的教学多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如笔者所在学校,一所24个班的中心小学,仅有专职科学教师1人,兼职科学教师8人,这8人不是以教学语文就是以教学数学学科为主,兼职教学科学学科,并且均非科学教育、化学、物理、生物专业毕业。环视本地区的其他学校,情况也是如此。久而久之,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下水探究”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通过“下水探究”练硬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是可以通过教材、课件或者其他一些书面资料,很便捷地得到本课的知识点,或者说是实验结论。但是这只是增加了照本宣科的材料而已,一节课七拼八凑地完成,学生学习的兴趣蔫蔫,觉得教师可有可无,这就是教学最大的失败了。

(一)以“下水探究”来长知识

科学兼职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弱点,放下身段,以学习者的角色定位自己,用“下水探究”来长知识,不失为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如六年级上《拱形的力量》一课中提到“古代城门为什么都做成拱形?”一般无专业基础的科学兼职教师自然想到,拱形牢固。那为什么拱形就牢固呢?教材后面介绍了“拱形承重的秘密”,并用西瓜皮搭建了一个瓜皮拱来举例,例子是供学生拓展实践用的。前面的纸拱实验,教师必做,做后就会发现比“拱形承重的秘密”更为简单的秘密:“抵住拱形的拱足,可以增强拱形的承重能力。”这样的结论是建立在前两课的知识基础上的,学生更加容易得出,相比课本最后关于“拱形承重的秘密”的解释也更易理解。

(二)以“下水探究”来提效率

学生的学具袋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主要材料来源。如果教师课前是以实验室所具有的实验材料或者根据教材的实验材料来进行探究的话,可能跟学生利用学具袋内的材料进行探究获得的结果大相径庭,这会给兼职科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另外,实验室为学生准备实验材料,课后整理收归实验材料的时间可远不止一节课那么简单。

其实,兼职科学教师在进行“下水探究”时不妨好好利用学生学具袋里的材料。如六年级上《电磁铁的磁力》这一课的实验活动,学具袋中提供的材料是一枚铁钉、导线。导线长度、铁钉大小都适合本课实验探究,如果教师在“下水探究”时用的是学生学具袋中的材料,那就完全避免了学生对异材料替代的概念转化,而且这个实验材料是学生自己的,不会因为实验室的材料收回而使得实验被迫终止,得不到充分的体验。有兴趣的学生甚至可以在课后反复地做这个实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实验探究的效率,同时提高的还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下水探究”来树威信

亲其师,受其道。特别是在科学课中,学生对教师教授知识的接受程度往往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对教师个人的信服程度。当然威信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下水探究”可以让科学兼职教师更有底气地指导学生探究,日积月累,威信自然树立。如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 “下水探究”就必须做,不然还真发现不了问题: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红萝卜在水中是沉的,而教材中萝卜在水中是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埋个伏笔,在学生面前“挑衅”教材,跟学生打赌,然后让学生发现教材中的问题,教师的威信随之而立,同时学生的质疑意识也会相对增强。

(四)以“下水探究”来定规范

众所周知,很多兼职教师不想做科学探究,其一是因为费时,前期准备和后期整理都需要时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导致科学兼职教师不仅自己不做,而且不想让学生做探究实验,那就是探究的安全性。如《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中,在“让物质发生变化”这个环节,如果给学生纸片,学生会采用烧的方法,纸快烧完时,一些学生会吹,一不小心火苗还会飘到学生的衣服上……这些情况实在是让科学教师颤栗,也就浇灭了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的想法。其实教师只要自己多次“下水探究”,改进探究方法,让纸片变小,小到小号便笺纸的四分之一,再放在高为20厘米的水槽中进行“烧”的实验,在实验时控制好探究顺序,先写方法,后提要求。规范操作之后,学生在课堂探究中的负面因素将随之消散,当然这都是建立在科学兼积教师多次有思考的“下水探究”基础上的。

二、下点“蜜”,让教师爱上探究

科学兼职教师,因为大多身兼其他课程的教学,有的甚至是语文、数学等主学科教学,精力与时间都有限,因此要调动起科学兼职教师的能动性,还应该下点“蜜”,让我们的科学兼职教师尝到甜头,意识到“下水探究”的好处,有了动力自然也就更加愿意去探究一番了。

如《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的“下水探究”,教师可以在做好前期探究准备如踩点布置之后,后期要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形成报告。此报告不仅是这一堂课有效性的体现,更因为真实有效、具有地域特性,所以可另作它用。如某调查小组的报告《关于××镇×村×湖的调查报告》《关于×镇中心小学食堂污水情况的调查报告》,教师将其推荐到各级别“五水共治”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果显然是建立在教师“下水探究”的准备与预防及规范布置上的,也终将成为教师继续“下水探究”的原动力。

另外,作为教师我们常常会为课题研究犯难。课题研究的问题哪里来?从教学中发现,当然也可以从教师的“下水探究”中来。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前做了“下水探究”,结果发现红萝卜在水中是沉的,这个结果有违教材,他尝试用白萝卜来替代,再次进行“下水探究”,发现白萝卜是上浮的。但是第二天却在学生的探究中发现了不一样的结果:四个小组发现沉,五个小组发现浮。这结论怎么下呢?后来此教师针对教材中器材的正确使用问题申请了一个省级课题研究,受到肯定。

知己短处,苦练硬功,小学科学兼职教师方可尝到科学教学的甜头,这是需要坚持的,也会是一种良性循环。在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下水探究”。让我们的科学兼职教师从自身出发,变“要你探究”为“我要探究”,那“下水探究”才会成为一种职业习惯,而小学科学兼职教师的尴尬和窘境也将有效化解。

参考文献:

[1]高燕红. “下水探究”:小学科学有效备课的必要环节[J]. 江苏教育研究,2015(1).

[2]贾洪波. 小学科学教师“下水探究”之我见[J]. 广西教育,2014(33).

[3]张紫娟. 下水方知水深浅——小议小学科学课前下水探究的重要性[J]. 浙江教育技术,2014(1).

[4]苏明霞. “下水探究”与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J]. 教书育人,2011(22).

[5]王俊卿.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 课程教学研究,2014(4).

[6]陈志强,程伟锋. 教师课前“下水探究”的五个关注点[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3(6).

[7]王兴林,盖玲. 让“下水探究”成为实验教学的前奏[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

[8]周小芳. “下水探究”让实验更高效[J]. 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10).

(浙江省玉环县芦浦镇中心小学 317608)

猜你喜欢

化解
如何在刑事申诉中发挥控申职能促成矛盾化解、息诉罢访
从城濮之战看参谋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
班主任如何化解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之间的矛盾
化解我国房地产库存对策研究
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困境及化解
闽台旅游业合作制约因素及其化解
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及化解
化解学生之间矛盾的几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