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差异性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2016-03-31依布拉音·巴斯提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良性发展

依布拉音·巴斯提

内容摘要: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金融行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城乡收入水平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不一使得金融的发展水平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文章探讨金融差异性发展对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而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以期进一步改善当前出现的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文章指出通过健全农村现有金融体系,不断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创新金融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等对策,进一步缩小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最终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金融差异性 城乡收入 差距影响 良性发展

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城乡收入的差距持续拉大,由原来的2.57(1978年)倍不断扩大到7.86倍(2013年),进而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现阶段农村的金融发展结构与发展规模、发展效率远低于城市地区,使得城乡的收入差距因金融的差异性而不断拉大。文章通过探讨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差异性对城乡收入的差距现状以及影响机理,进而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提出有效对策,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的体制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最终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金融差异性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一)金融发展特征影响收入效应

金融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调配资源的作用,同时作为有效的市场交易机制能够全面提高市场经济效率,有效调节分配国民经济的收入与再分配。金融发展过程中享受其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收入较低的人群由于受限自身资本的影响而难以跨过金融服务的门槛,因此就不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导致其难以得到高收益的回报;反之,富人由于具有一定的储蓄与资本积累,进而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由此带来的高收益回报。加上信贷市场制度与发育的不完善,因此财富不同的人的筹资能力也会不同,初始财富高的人可以享受到较高的借贷服务,而对于初始财富比较少的,其筹资能力微乎其微。因此可见金融发展自身的门槛效应,会对民众享受由金融服务带来的各项收益产生影响;对于多数农村居民而言,难以享受到因此带来的收益与回报,使得社会出现贫富阶层,最终导致城乡收入的较大差距。

(二)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

在各地区或各城乡之间的金融资源出现配置失衡现象,即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由此导致各区域享受金融资源时造成机会的非均衡。例如金融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中,从而使得金融资源不断流向城市并积聚起来,使得城市在得到优惠金融的资源以及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快速且明显优于农村地区。城市金融、工业等各个行业获得金融资源,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更多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并得到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于农村地区而言,获得较少的金融资源导致农业发展水平与发展效率提高缓慢。由此可见,金融发展的失衡效应会对城乡的经济收入水平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三)金融发展降低贫困效应

金融的健康发展较快地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当中,穷人可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使贫困水平降低,或者金融直接为贫困居民提供服务也会降低居民的贫困水平,最终金融的发展会对社会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到较为成熟时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因此經济的增长能够降低贫困,对于金融而言,其发展又推动社会经济增长,进而不断发展小额信贷业务,较好地为贫困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由此降低其贫困水平。可见金融的不断发展有助于降低贫困水平,从而进一步缓解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我国金融差异性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一)金融发展现状

1.全国金融发展现状。当前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金融机构和从业人数大幅增加,金融规模明显扩大,保险机构、证券机构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初步形成证券、银行以及保险等功能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同时由于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与壮大,进而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全面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1997年我国货币类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的总量中,所占比例为 79.55%;同时保险业的资产总量不断提高,1997年保险类的金融资产总额是1080亿,而到了2011年是14339亿,提高了13259 亿元,占金融资产总量的1.11%;证券类金融资产获得不断发展,其在金融资产总量中比重由1997年的19.50%提高至 2011年的33.09%,可见上升的趋势迅猛。

我国的金融体系改革不断深化,进而形成了丰富的金融中介结构,较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与稳定发展。2003年我国保险业机构数量为62 家,发展到2011年为153家,而保费的收入由2003年的3849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4339亿元,逐年不断攀升。此外截至2012年底,国内银行业法人机构约3747家,从业人员达到336.21万人;截至2013年6月,国内证券投资咨询公司93家、证券公司约126家,可见我国金融机构的数量不断迅速增长。

2.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导致金融发展呈现很大的区域差异性。以金融机构的网点数量为例,东部及沿海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因此金融网点数量较多,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少。横向看,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分布呈现出由东至西部递减的趋势,例如2006年东中西部金融机构的数量分别为41469、36534、33299,其占全国比重分别约为38%、33%与29%。纵向而言,东中西部金融机构数量较为稳定,其各自在国内总金融机构数量的占比也趋于稳定,但金融机构数量有下降趋势,到了2010年才有所提高。

(二)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1.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现状。改革开放至今,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迅猛提高,人民经济收入水平也获得较大改善与提高,然而也出现地区经济收入水平失衡现象,即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比农村地区要高,而且城乡的收入差距也比较明显。

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城镇以及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均获得不断提高,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一方面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由343.4元(1978年)提高到739.1元(1985年),而到2012年,国内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4566元,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7918元,可见国内城乡收入的差距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从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差距绝对数而言,1997年的绝对差额是3070.2元,到了2011年变成14832.5元,可见绝对数的差额在逐年拉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和谐均衡发展。

2.区域差异分析。城乡收入而言,中东部地区发展优于西部地区,而且存在较大发展差距,从而使得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失衡,进而影响到社会的长远发展与整体福利的提高。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比中西部地区高,其中1997年东部地区城镇家庭人均纯收入是6382.6元,而农村为3107.85元,城镇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农村的2.05倍;中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是2002.80元,而城镇居民收入是4365元;而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是1480.61元,城镇居民收入是4405.25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近2.98倍。

2011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地区,是农村地区收入的2.36倍;中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的近2.9倍;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的3.41倍。

总之,以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来看,东部地区城乡收入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中西部地区为城乡收入差距不平衡的主要区域,而且收入差距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金融差异性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例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一)湖南省金融发展现状

湖南省金融业发展较为快速,金融水平有很大提升且金融组织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在人民银行的调控指导下,各金融监管部门积极配合,逐步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作为发展主体,同时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以及保险等多个机构和谐发展的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截至2013年底,湖南省共有中小金融机构141家、各类银行25家以及小额贷款公司62家、证券公司5家、保险公司40家,各金融组织有序和谐发展。湖南省金融产业的发展对该省的生产总值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生产总值的贡献也在逐步提高。由2000年的88.90 亿元提高至2010年的463.20亿元,11年间增加了近5.2倍;2013年湖南省金融业增加值已经超过450亿元,为479.23亿元,同比上涨15.05%,高于该省GDP增速4.93%,占该省GDP的2.90%。可见湖南省的金融业良好发展,从而较好地拉动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当前湖南省农村地区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以及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产值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与提高,城乡收入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

图1中,湖南省1978-1990年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的差距较小,基本维持在相同水平;从1991年到2003 年,这三者有了较快发展,而且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发展最为迅猛,人均产值发展速度次之,而农村人均纯收入发展水平最缓慢。从2004年开始,三者发展水平开始出现变化,人均产值获得较快发展且发展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農村人均纯收入依然是发展最缓慢的。

湖南省城镇企业具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各企业纷纷借助资金、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要素提高生产能力,使得城镇居民的工资水平也获得很大提高。湖南省城乡居民的工资收入情况如图2所示。城乡居民由于城乡企业的发展能力各不相同,使得企业以及居民获得的收入也不同,进而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很大差距。

由图2可知,湖南省各地区中,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存在一定的差距,2009年株洲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是最大的,为10931元;而邵阳市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小的,城乡收入差距是7121元,衡阳市次之,是7584元。长沙市是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为58238元。可见湖南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其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的绝对差异越大,相对差异越小。

(三)湖南省金融差异性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1.湖南省城乡信贷资源配置与城乡收入差距分析。信贷资源的配置非均衡作为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体现,湖南省信贷资源的配置对该省的经济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

湖南省很多小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度基本维持在20%-25%左右,小型企业产值比例大约在35%,相比之下,小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度有所不足。图3为2010-2011年湖南省小型企业信贷支持度对比情况。

金融信贷的高低影响到农业以及小型企业的资源配置情况,金融机构存在的信贷偏好,会对农村居民的收入产生影响,同时也会进一步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经济的和谐均衡发展。

2.湖南省保险市场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湖南省多数保险公司在承接农业方面的保险业务很少涉及,因此保险公司在农村地区开展的业务也较少,最终使得湖南省农村地区的保险市场显得十分低迷。但对于湖南各城区而言,很多保险公司开设了多种保险业务种,促使湖南省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保险服务。表1为1991-2006年湖南省农业保费的收入比重情况。

表1中湖南省农业保费逐年减少,2003年最低,农业保费的比重仅有0.13%,比重趋势逐渐提高,但仍未超过1991年的比重。由此表明湖南省保险行业在农业方面的现象—“嫌贫爱富”十分普遍;城市地区获得更多的保险与贷款机会,而农村地区则难以享受这一优惠,一旦出现损失,城市地区居民财产有保障,而农村地区的居民农业经济受到损失后,其收入大大减少,从此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居民存在的经济收入不平衡问题。

缩小湖南省金融差异性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较好促进农村金融良好发展

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就要加大力度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完善农村金融的各项体制,全面发挥现有金融资源,从而带动农村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一方面适当丰富农村金融业务的范围,降低农村地区农民的贷款条件,更好地满足各农户的生产与消费以及加工、运输等全方位贷款需求,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增加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积极探索适合农户以及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担保制度,在不断健全中小企业的融资法律体系基础上加大农村地区的融资力度。

(二)加快金融创新并全面提升农村居民融资能力

优化并创新农村金融行业制度及其内部结构,一方面积极鼓励正规金融机构进驻农村地区市场,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帮助农村的金融机构能够顺利、长久的稳定发展,保障湖南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湖南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最终全面提升其经济收入,从而进一步缩小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三)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引导并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进一步优化当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投资结构以及财政分配制度,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等项目的扶持与资金投入,切实为农村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就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优化我国现阶段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财政分配体系结构,有效减少出现的金融分配不公现象。此外政府还应进一步发挥其在农村金融资金流动等方面的指导协调作用,全面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实施有效的金融货币区别化政策

对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实施有差别的金融货币区别化政策,有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对西部贫困地区,适当降低其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而对于东部地区,提高其准备金率,有利于缓解东西部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另一方面制定有差别的再贴现或再贷款政策,从而较快地充分发挥资金的调节与导向功能。此外积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促进该地区企业的顺利发展,进而带动该地区金融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最终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该地区的金融不断平衡、健康发展。

(五)促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合理竞争与发展

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与服务质量,促进其合理发展以及良性竞争,进而完善金融制度与體系,充分积营造良好、健康的金融市场环境,促进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繁荣稳定发展。此外,积极在农村地区普及农业保险以及证券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通过积极鼓励保险公司或者证券公司不断进驻农村市场,通过设立保险或证券网点,有效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大缩减农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

总而言之,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需要不断深化并创新当前金融体系与制度,一方面实施区别化金融政策,推行金融创新、健全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另一方面还需促进其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有序竞争,提高农村地区居民收入,从而全面带动经济的和谐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周宏.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差距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4(12)

2.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2)

3.胡宗义,刘亦文.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0(5)

4.李志军,奚君羊.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倒 U 型关系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2(9)

5.刘渝琳,滕洋洋,李后建.FDI的流入必然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吗[J].世界经济研究,2010(8)

6.廖杉杉.我国城乡金融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西部经融,2012(3)

7.杨新铭,王博.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13(13)

8.罗文波.金融结构深化、适度市场规模与最优经济增长[J].金融与经济,2010(2)

9.温涛,王小华,董文杰.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西部地区 40 个区县的经验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2014(3)

猜你喜欢

良性发展
大学生手机阅读良性发展的思考
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政府责任分析
构建小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论“专车”模式及其良性发展
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
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探讨
促进鹰潭市旅行社业良性发展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