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万物皆平等
2016-03-31陆建华
构成世界的自然万物千差万别,正是这种千差万别塑造了自然万物各自的本性与形态,使自然万物相互区别,也塑造了自然世界的万千气象与盎然生机,令自然万物既不感到孤单,也不感到枯燥。自然万物的这种千差万别不仅包括自然万物之间内在的本质层面的差别,也包括外在的形态层面的差别;不仅包括不同种类的自然万物之间的种类差别,也包括相同种类的自然万物之间的个性差别。在庄子看来,自然万物虽然千差万别,本性与形态各不相同,但是,这千差万别只是自然万物彼此不同的标志,而不是尊卑贵贱、高下优劣的依据。相反,自然万物之间无论差别有多大,无论强弱有多明显,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都有相同的获得生存、获得尊严的权利。人们过于看重自然万物之间的差异,常常忽视自然万物之间的同一,从自然万物之“不齐”也即差异性入手,论证自然万物的不平等。庄子提出“万物一齐”(《庄子·秋水》)的主张,强调自然万物之“齐”,并从自然万物之“齐”也即相同性入手,论证自然万物的平等。这正如韦政通所云:庄子“所谓齐物,即万物平等、万物一体之义”“要人了解宇宙万物是平等的,一体相关的”。此与孟子所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所强调的自然万物之“不齐”,旨趣大异。
以“道”观物,本原平等
庄子不仅在其名篇《齐物论》中论述“齐物”,而且其齐物思维也贯穿《庄子》全书。庄子云:“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德充符》)。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普遍性;自然万物之间既有不同或者说相异的一面,又有相同的一面;自然万物的特殊性构成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自然万物的普遍性构成了他们之间相同的一面。如果仅仅抓住自然万物的特殊性,那么,所看到的仅仅是他们之间的差异,也即“不齐”;如果仅仅抓住自然万物的普遍性,那么,所看到的仅仅是自然万物之间的相同和同一,也即“齐”。可是,在庄子看来,自然万物之间虽然既“不齐”又“齐”,但是,在自然万物的“齐”与“不齐”之间,“齐”是绝对的、本质的,“不齐”是相对的、现象的。因此,自然万物究其本质上看是“齐”的。
为何千差万别的自然万物是“齐”,而不是其所呈现的“不齐”?庄子从自然万物的本原、自然万物的构成以及自然万物的自身等维度加以证明。我们先看庄子从自然万物的本原维度所作的证明。
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有其共同的本原,这本原是道(无)。庄子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庄子·大宗师》),“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庄子·则阳》),“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庄子·庚桑楚》),所表达的即是此意。在庄子看来,包括天地在内的自然万物虽然形态各异,各有其独特的个性,并通过这些确证自己。但是,从道的高度审视自然万物,从本原的维度看待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是从“无”到“有”,都由道所生,且都是道所生出的“物”,这是自然万物相同、一致的地方。正是在此意义上,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是“一”而不是“异”,是“齐”而不是“不齐”。所以,庄子从道的维度论述自然万物之“齐”、之“一”曰:“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这是以经验层面形体、形象等差别巨大的莛与楹、厉与西施等为例,说明在道的视域中千差万别的自然万物都是自己所生之“物”,在被道所生、在“物”的意义上是相同的、不分彼此的。
庄子认为道虽然先于自然万物而存在,但是,在生出自然万物之后并非外在于自然万物而存在,而是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比如,“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就是以举例的方式表述道无处不在,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即便人们心中所谓低级的蝼蚁、稊稗、瓦甓等自然物,也是道存在之处。基于此,庄子曰:“物物者与物无际”(《庄子·知北游》),言明道这种“物物者”与其所生之物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没有界限的。这说明,自然万物既是道的存身之所,也是道的承载者、体现者,在自然万物承载道、体现道的意义上,自然万物是相同的、不分彼此的。
既然从道的维度看自然万物,自然万物在被道所生、在“物”的意义上是相同的、不分彼此的;既然自然万物在承载道、体现道的意义上是相同的、不分彼此的,那么,自然万物不论自身的状况如何,不论现实处境如何,其在本原上、在承载和体现道的意义上都是平等的。换言之,在道物关系上自然万物是平等的,从道的高度看待自然万物,自然万物是平等的。既然从道的高度看待自然万物,自然万物是平等的,那就意味着自然万物之间并无所谓贵贱之分别。用庄子的话说,即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至于自然万物之间的所谓贵贱之分别,纯属自然万物以自我为中心,看待自己、看待他物的结果,纯属自然万物自己的偏见。用庄子的话说,即是“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庄子·秋水》)。
物由“气”成,构成平等
从构成论的角度分析自然万物,庄子认为道生出自然万物,又赋予其相同的构成成分。自然万物虽然表面上千差万别,但是,就其构成、就其组成部分来说,都是由“气”所构成。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虽是在论述人之生死及其原因,认定人之生死乃是气之聚散所致,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从气的角度看,人之生死“一也”,也即“齐”生死。其实,也是在论述人之构成,认为人由气所构成,从气的角度看,所有的人“一也”,也即“齐”众人。扩而言之,庄子也是在以人的构成为例,讨论自然万物的构成,认为自然万物皆由“气”所构成,而且其“气”相同,庄子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认为自然万物在种类、数量上虽然繁多,在形态、形式上虽然不同,但都是由相同的气所构成,甚至从构成的意义上都可以称作“气”。万物皆“气”,当然是相同的。
既然从构成论的维度看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只是气的不同的凝结形式而已,其实皆由相同的“气”所构成,在构成的意义上是相同的,没有任何质的差别,那么,自然万物不论其种类如何,不论其个体状况如何,在其构成上是平等的。
从自然万物自身的维度看自然万物,自然万物是有差别的,并以彼此的差别凸显自我,但是,一方面,自然万物都有正相反对的两面,另一方面,自然万物的大小、寿夭等的差别都是相对的。例如,人们总以为泰山大而秋毫小,不知道泰山和秋毫皆有“大”和“小”的特性。虽然从日常经验的角度、从泰山和秋毫比较的角度看待泰山和秋毫,无疑泰山“大”而秋毫“小”,可是,从“大”的角度看待秋毫,秋毫就是“大”的存在;从秋毫以外自然物的“小”的特性看待秋毫以外的自然物,秋毫以外的自然物就是“小”的存在,那么,“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庄子·齐物论》)。从“小”的角度看待泰山,泰山就是“小”的存在;从泰山以外自然物的“大”的特性看待泰山以外的自然物,泰山以外的自然物就是“大”的存在,那么,“大山为小”(《庄子·齐物论》)。所以,庄子云:“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庄子·秋水》)。
自然万物中没有绝对的、真正的大者、长寿者,也没有绝对的、真正的小者、短命者,换言之,大物也“小”,小物也“大”,长寿者也“夭”,短命者也“寿”。这表明,“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秋水》),自然万物在大小、寿夭等所有方面,本质上都是齐同的。而自然万物在大小、寿夭等所有方面本质上的齐同,意味着自然万物在形体、寿命、种类与个体特性等所有方面的平等。
强弱相对,彼此平等
最为重要的是,即便自然万物之间的差别是绝对的、确定的,任意两种或两个自然物之间的大小、长短等是不可忽略的,但是,这只是表明自然万物的形状、本性等的不同而已,绝不是自然万物之间不平等的根据。大者、长者并不因其高大就强大、高贵、优越,小者、短者并不因其矮小就弱小、卑贱、低下。相反,大者、长者也有其比小者、短者更弱的弱点,小者、短者也有其超出大者、长者的优点。
庄子曰:“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庄子·齐物论》),就是以人与泥鳅、猿猴为例说明这一点。在通常情况下,人似乎比泥鳅、猿猴强大,泥鳅、猿猴似乎是弱小者,可是,泥鳅能生活于潮湿的地方,而人却做不到,会半身瘫痪,猿猴能生活于树上,人也做不到,会吓得胆战心惊。这是看似弱小的泥鳅、猿猴优越于人的地方。庄子曰:“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豪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庄子·秋水》),则是以骐骥骅骝与狸狌、鸱鸺(猫头鹰)与其他鸟类为例说明这一点。在通常情况下,骐骥骅骝等骏马能够一日千里,似乎比狸狌强大,可是,狸狌能够捕鼠,而骐骥骅骝却做不到,这是看似弱小的狸狌优越于骐骥骅骝的地方;鸱鸺能够夜里捉住跳蚤,明察秋毫,似乎比其他鸟类强大,可是,其他鸟类却能够在白天看到自然万物,而鸱鸺却做不到,这是看似弱小的其他鸟类优越于鸱鸺的地方。
既然任何看似强大的自然物都有其弱小的一面,而且这弱小的一面并非仅仅是同自己其他方面的强大相比而言的,主要是同比自己似乎弱小的自然物强大的一面相比而言的;既然任何看似弱小的自然物都有其强大的一面,而且这强大的一面并非仅仅是同自己其他方面的弱小相比而言的,主要是同比自己似乎强大的自然物弱小的一面相比而言的,那么,自然万物之间即便有绝对的差异,绝对的大小、长短等的区别,也没有绝对的强弱。
既然自然万物中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这意味着任何自然物即便是较为强大的自然物也有其可以战胜的地方,也有其能力上的局限,即便是弱小的自然物也有其不可战胜的地方,也有其能力上的优势;也就是说,没有一种自然物可以越于其他所有自然物之上,从而可以主宰自然世界,可以统治自然万物,可以为所欲为。那么,任何自然物无论强大还是弱小,都会被他物所牵制,所以都应平等地对待他物,同时,只有平等地对待他物,才有可能获得他物对自己的平等对待。这么说,平等地对待他物未尝不是平等地对待自己;这么说,自然万物即使是为了自己也应该平等地对待他物。
退一步说,即便自然万物之中有绝对的强者,有绝对的强弱之分,绝对的强者也不可以轻视他物。自然万物之中绝对的强者在人类看来莫过于人类自己——人类优越于其生存、生活环境中的一切自然物,可以役使任何自己视域中的他物。暂且不说人类以为自己是绝对的强者是仅就人类目前可知的有限的自然世界而言的,在人类尚未认知的领域未必就没有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物。仅就人类已经认知的领域而言,人类也许最为强大,但是,人类毕竟不是不需要他物的孤立存在,人类的生存、生活离不开他物,需要他物作为朋友,需要他物作为生存或生活资源。即便人类能够忍受寂寞,不需要朋友,但是,至少也需要生存和生活资源。如果人类不能平等地对待他物,而是残暴地役使他物,其结果必然是造成他物的受害,造成他物的反抗,造成自己生存和生活资源的匮乏,从而伤及自身。所以,即便人类在其可以认知的领域是最强大的存在,也要善待他物、平等地对待他物。这么说,自然万物无论强大还是弱小都应是平等的。
再说,仅就人类可以认知的有限的自然世界、有限的领域而言,人类认为自己是最强大的存在,其实并非如此。比如,人们所熟知的太阳、月球就是人类不可能战胜的。至于人类所能认知的其他所有的星球,无论距离人类远近,也是人类不可能战胜的。只是太阳、月球以及人类所能认知的其他所有星球因其到目前为止没有对人类造成直接伤害,而被人类有意无意地忽视,未被列为人类所谓的“敌人”而已。既然如此,人类就更没有必要、没有资格轻视比自己弱小的存在。人类只有将弱小的他物视作平等的存在,才有可能被比自己强大的自然物视作平等的存在。
庄子曰:“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庄子·达生》)。从自然万物的本原、构成以及自然万物的差别和强弱的相对性来看,自然万物是平等的,同时,自然世界中的自然万物即便有所谓最强者,也需要平等地对待他物。平等,对于自然万物来说是与生俱来的。
【陆建华,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