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采茶戏中茶腔艺术特征研究
2016-03-31张迪
张迪
(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广西采茶戏中茶腔艺术特征研究
张迪
(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本文介绍了广西采茶戏中茶腔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茶腔”的艺术特征,提出了传承与发展的若干策略。
广西;采茶戏;茶腔;艺术特征
广西采茶戏是赣南采茶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外延伸发展的一支,它从江西进入广西后与当地民间小调、歌曲等相融合,在保留了一部分赣南采茶戏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与改变。广西采茶戏的茶腔中仍然存留了一些赣南茶腔元素,但更多地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民俗烙印的新特点。
1 广西采茶戏的发展历程
广西采茶戏的源头在赣南,最初是赣南采茶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南迁进入广西,与当地民间歌曲、小调等相融合后形成了独具广西地方特色的一类民间戏曲形式。最初传入广西时,采茶戏还属于灯彩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年节期间的唱竹马、舞龙、舞狮一起作为闹灯的助兴节目而参与表演。至明清时期,由于民间艺人们的不断推广、普及,这种曾经只能穿插在其他民间戏曲表演过程中的艺术形式终于独立出来、自成一体,并且在清末、民国时期达到了相对的鼎盛时期。
广西采茶戏传统上又被称为“三角班”,也就是表演者中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这三个角色分别对应为“茶公”、“茶旦”、“杂脚”。作为背景伴奏的乐器主要是唢呐、锣鼓、二胡、笛子、木鱼等民族乐器。艺人表演时一般身着彩绸类戏曲服装,除了有歌唱和舞蹈动作外,手中常常会执绢扇、绸带、手帕或钱鞭等道具辅助表演,以活跃舞台气氛、调动表演情绪。概括地说,中国的采茶戏唱腔中包括“茶腔”、“灯腔”、“路腔”、“杂调”等几大类,但广西采茶戏则基本以“茶腔”为最主要的唱腔。广西采茶戏中茶腔的源头是茶歌、山歌、灯调,这种唱腔富于山野气息和长江中下游茶产区地方戏曲的共同特点。茶腔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一般与茶农日常种茶、摘茶、制茶、卖茶息息相关,间或也涉及婚姻、家庭、情感等生活中的琐事和民俗风情等内容。
2 “茶腔”的艺术特征
2.1基本架构
广西采茶戏的源头为赣南采茶歌与采茶戏,这种开始于宋元、成型于明清的地方戏曲根植于岭南广袤的茶叶种植地区,因此属于最土生土长的中国民族民间戏曲。与其他大多数地方戏曲与歌舞一样,广西采茶戏的“茶腔”也基于中国民乐的“宫、商、角、徵、羽”的五音乐式,而其中的“羽”音是广西“茶腔”中数量最多的主要调式,其次则是“宫、徵”调,而“商、角”相对少得多。同时,最初诞生时的曲牌数量也极其有限,随着采茶戏在广大乡村中的普及与推广,这种“草根”气息十足的戏曲腔调也在表演者不拘一格的演唱和对生活与劳作的经验汲取中迅速丰富和扩充,将民间歌曲、小调一并纳入了茶腔及整个采茶戏的表演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包括曲牌与板腔相融合的综合形式的民间戏曲艺术架构。
另一方面,广西与南方多数地区一样,其采茶戏的音乐形式秉承了江南水乡戏曲音乐所共有的相对和缓、悠扬、起伏程度较小的特点。出身于田野乡间的茶腔在表演时给予观众的总体感受是平和、温润,同时富于生活气息、简约而直白。最能展现这种基本架构的茶腔旋律主要为“级进”与“小跳”,其中的主打音型为八分单,辅助以十六分音进行修饰或补充。而为了让相对平缓的唱腔中能够体现出日常生活偶尔夹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在八分音和十六分音中还适当加入了若干切分音,以此表现出演唱内容的愉悦或欢乐情绪。由此,茶腔形成了一种以悠扬、平和的旋律为基调,夹杂着适量的跳脱音符的基本框架,既充分展示着长江中下游茶产区民族戏曲的整体性地方特色,又能够让广西采茶戏中特有的岭南特色有所突出。
2.2艺术特色
探究广西采茶戏中茶腔艺术特色不能离开创造这种戏曲形式的普通茶农们的生存与迁徙的历史。广西地区是大量客家人的聚居区,这些最初为了躲避战乱或灾荒而千里迢迢来到岭南的中原人,在漫漫移民路途中不仅要忍受自然环境的严苛挑战,同时在翻越千山万水抵达两广地区后,还必须适应这里的原住民及其固有的风俗习惯。因此,这一区域的采茶戏曲中融入了许多客家人在移民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平和、包容、忍耐的特点,在其茶腔的表演艺术中体现出节奏相对均匀、旋律整体和缓的基本特色。同时,在移民和后续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这些逐渐与原住民融为一体的客家人同样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着持续的顽强搏斗,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体现到采茶戏的茶腔艺术中,则是穿插于其间相对热烈、欢快的切分音。
在广西采茶戏的茶腔中有一类被作为“母曲”的调式,当地人称其为“老茶婆”。广西境内不同地点的“老茶婆”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比如《大开台》、《十里花》和《正茶》等就是钦州地区的“老茶婆”;而到了玉林地区,“老茶婆”就成了《十二月采茶》。所谓的母曲“老茶婆”其实就是最古老的广西采茶戏茶腔的源头,在其发展初期,这类茶腔的表演特点相对古朴典雅,也是最具古风的旋律。
随着时代演变,大量民间艺人在具体表演过程中为了与日常生活劳作结合得更加紧密,同时让古老的茶腔能够为最大多数乡野的观看者所接受和喜爱,在母曲的基础上,这些民间艺人开始了加工与创新。具体来说,也就是出现了更多有所变化与革新的“衍生型”茶腔变体。比如,钦州地区的“老茶婆”之下就衍生出了“小开台”、“四月天”、“叶落下”和“铜钱歌”等;而玉林在母曲《十二月采茶》之下又衍生出了“开荒”、“点茶”、“摘茶”等。这些衍生出的茶腔旋律较母曲更加轻快、奔放,在演唱更多富于日常生活和劳作内容的唱词的同时,又以更富于节奏感、韵律感的演唱和舞蹈为原本古拙的母曲增添了相当的时代感、生活感。
除了在母曲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衍生出更多生活气息浓郁的茶腔调式外,民间艺人们还大胆地从民歌、小调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形成了又一类“嵌入”式的茶腔唱法。钦州地区“嵌入”了极富地方特点的“木鱼”说唱式表演,配合以切分音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南音”曲牌。由于其中保留了民间小调上下句的形式,“南音”的表现形式比较自由,上下句并不拘泥于相同的字数,比如两句式中上下句数目可以是七字加七字,也可是九字加七字或者八字加七字等。而三句式的上下句数目可以是七字、六字、七字,也可以是七字、七字、六字。四句式的上下句数目则可以是六字、五字、七字、八字或者八字、七字、九字、八字。而玉林地区则充分嵌入了民间小调“剪剪花”,利用“加花”变奏与对比调式等手法创新演绎出《炒茶》,其腔调俏皮活泼,十分讨喜。
2.3唱词特色
除了曲调和旋律,茶腔唱词经过不同时期民间艺人们的加工创造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茶腔与众不同的唱词特色之一就是其紧密联系生活与劳作的特点,可以说就是广西采茶人日常生活与劳动的戏曲化再现。比如茶腔中出现了若干直接反映茶农从开荒至卖茶之间一系列劳动场面的唱腔,具体来说有“开荒”、“点茶”、“摘茶”、“炒茶”、“卖茶”等,仅从唱腔名称就能明白无误地了解唱词具体反映的内容大概。不仅如此,当茶腔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民间戏曲阶段后,在劳动场景的表现基础上,民间艺人们又增加了日常生活更多的内容,如民俗风情、婚姻家庭等。总之,茶腔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贴切地反映着茶乡人民的普通生活与情感。
另一类凸显茶腔唱词特色的就是区域色彩十足的“衬词”的使用。类似于“哪哎哟”、“哪个开哟”、“嘻嗬嘻”、“哪吱个了开哟”等的衬词常见于一段曲调收尾时,目的在于以衬词延续或强化表达之前唱词未尽的情绪或者是用于旋律的丰富与扩展。由于衬词在不同区域的使用有所差异,一些地方的茶腔甚至直接以衬词作为特定茶腔的代名词得以流传。
3 传承与发展策略
与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采茶戏在现代流行娱乐方式冲击下日渐式微的状况相似,广西采茶戏也面临着表演者队伍青黄不接、受众面迅速缩小,喜爱者寥寥无几等困境。作为具有典型广西采茶戏特色的茶腔艺术面临着传承和发展后继乏力的严峻形势,需要政府和社会尽快采取保护与补救措施。2006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桂南采茶戏作为申报源头入选,这可以作为传承与发展茶腔艺术形式的良好契机与开端。有关部门和行业人员应当充分把握这一机会,根据具体情况将桂南或适宜的地区打造为广西采茶戏茶腔艺术传承与发展基地。可以模仿云南“印象”系列,将采茶戏、茶腔表演融入当地的茶文化旅游事业,打造一个或若干广西采茶戏茶腔艺术知名品牌。无论是茶文化旅游或商品推介、展览会都可以介入采茶戏曲演出和茶腔艺术表演等环节,让参与当地旅游和商品交易的游客、客商等深入了解这一“非遗”资产的珍稀性,普及、扩大茶腔艺术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有了“非遗”的号召力,当地政府和行业内部应当积极开展采茶戏和茶腔艺术的多种培训与教育工作,比如在中小学中普及和推广采茶戏,将其作为未成年人美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全力打造采茶戏或茶腔艺术进校园活动。这既能在青少年群体中尽快培养起一批潜在的采茶戏爱好者,又能通过学校和家庭的连带影响扩大采茶戏、茶腔艺术的推广。
[1]冯光钰.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 [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4):5-14.
[2]陈孝余.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6-24
[3]李寿麟.牛田人.客家采茶戏源流考 [J].嘉应大学学报,2003(1):118-119.
[4]钟传志.郭晓莺.中国茶歌考[J].农业考古,2004(4):159-165.
张迪(1987-),女,河北廊坊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