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元素在传统竹器具文化中的传承研究
2016-03-31刘莉,潘展
刘 莉,潘 展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0)
中华茶元素在传统竹器具文化中的传承研究
刘莉,潘展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0)
传统竹器具文化融汇了中国多种“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髓,广泛吸取了古代哲学、艺术、美学和养生等学科领域的理论成果,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当前传统竹器具作为带有独特功能特征的传统文化,正逐步在世界民族文化领域中被需要。一些民族文化交流、民间使用收藏、旅游产业开发等,无不说明传统竹器具在经济全球化中所体现的巨大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
竹器具;设计;中华茶元素;传承
我国传统竹器具在美学、手工制作、艺术等领域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启迪,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审美情趣,给人以愉悦的享受。现阶段,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怀,加强民众的爱国教育,是实现习近平主席在十八大上给我们描绘的中国梦的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想培养爱国情怀,不能靠抽象的概念,必须要培养民族自豪感,大力提倡和发展我国传统手工业便是培养民族自豪感不可或缺的原料,充分发掘传统竹器具文化中的中华茶元素更是对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1 中国茶文化对竹器具发展的影响
在当今知识文化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竹器具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担负着向世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使命。若我国能在竹器具充分发挥中华茶元素的优势,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更是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的重要方面。中国的茶文化植根于古代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之中,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由此,中国的茶文化思想应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东周春秋时期。儒家哲学闪烁着教育思想的光辉。
茶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学作品中就有提及。孔子在《孝经·圣治章》中曾提出过一句名言警句,“天地之性,人为贵”,提倡人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孟子的仁政思想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综观儒家学说,其文化中心主要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因此也有人称儒学为人学,甚至将茶文化中的雅文化视为儒家思想的直接传承。此外,道家、禅宗对竹器具文化的影响也非常大。道家老子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养形”到“养神”,再到“形神兼备”,宽容大度、淡泊宁静。佛教认为,通过参禅悟道,体会生命的充实与幸福,以平常心去品味生活、超越现实的矛盾。这些都是茶文化在不同学术流派中的具体体现。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哲学思想的阐述,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文化教育思想,到道教、佛教宗教观中关于文化教育思想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在文化教育内涵上有着一定的模糊性,缺乏一些学术上的界定用语。各学派及宗教的文化教育观点不可避免带有一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直观而不能够抽象出一般原理,故未能上升为当代学界所认同的文化教育。然而,两千多年前先知们的朴素思想不能不说是当今竹器具文化的宝贵思想来源。
2 我国竹器具工艺设计与制作现状
我国竹器具文化包罗万象,单纯从竹器具的内容和形式设计细节中就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的地方。现阶段,竹器具设计工作主要是按照千篇一律的主题,统一挑选和精简作品背后的各项信息,创作思路缺乏文化创新。本文分析我国传统竹器具文化的现状,并总结直观性、多元性、精简性、变换性和互动性五个重要发展趋势,为未来我国竹器具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并引起设计者和手工制作者对于竹器具文化的关注。
2.1文化表现形式单一
我国竹器具须将各类图画、文字载于竹器具面上,多以矩形样式来体现,让人从视觉上感受更为规整和严肃。但是,根据竹器具自身主题我们常常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的设计方式。比如,字体大小、组合方式、规整形式、书画形式、载体色彩、载体形状、载体肌理和载体花纹等等。以上均为细节设计,对说明竹器具的文化传达具有良好的拓展功能。
2.2过偏重实用功能,缺乏基本的灵动性和文化性
当前竹器具文化主要都是围绕整个竹器具的功用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表达层次方面。很多竹器具文化者仅具有自身专业性强等特点,很大一部分作品名称不为人所知,其名称的表述往往仅适用于极少具有一定专业背景或认知基础的观者,它并不具有对所有观者的宣传教育功效。因此,更贴近生活和朴实,同时又具有中华茶元素的设计才是竹器具不可或缺的。
2.3中华茶元素明确性不足,信息表达不够充分
我国竹器具文化在信息表达方面如样式、名称、灵感、实用、工艺等方面明确性稍显不足,但基本上可以将作品信息概括清晰。但是,创作的作品往往对当前环境独立性的联系不够完全。这种无法清晰表达文化内涵的做法,虽然可以简单阐述作品信息,却不得忽视作品背景信息大量缺失的状况,诸多可联系的知识点无法得到直面传达,由此也可能导致观者直面作品却无法获得更多有效的文化信息,能够为观者留下深刻记忆的东西并不多,呈现一种知其表面不知其理的情况。
3 中华茶元素在竹器具文化中的应用
我国的竹器具工艺品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并且承担着为人们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多重属性。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更多体现的是人与文化之间越来越陌生的现状。社会因素和缺乏相互交流的平台是造成人们对传统文化冷漠的主要原因。人与文化工艺品之间的来往活动不但可以维系良好关系,还能保证拥有一份开朗舒畅的心情。竹器具可以提供人与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场所,从而增多人与人来往的机会。现代竹器具文化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从茶客生活需求考虑的探索过程,对人文的关注是其核心,仅有如此方能真正确立设计价值与设计方向。
3.1更为生动有趣的变换感受——增加更多的趣味性
文字表达往往给人以枯燥无趣的感觉,进入到基于中华茶元素的,每一位观者应该享受寓教于乐的氛围。可事与愿违,一般的竹器具文化恰恰无法满足这一点,大篇幅单调乏味的文字表述无形之中给人以视觉疲劳压力。基于中华茶元素的竹器具文化遵循文字内容设计通俗易懂,表现形式更为艺术,增加了很多生动性和趣味性,引起观者广泛的心情,他们从中轻松获取中华茶元素,对于观者以往粗略观展和快速观展的情况有所改善。所以为了保证设计出来竹器具效果良好,我们要把它们当作是一个小的细节来处理,比如说表面图案,简短的文字,简单的字体,一定要并保持整体简洁。
3.2更为突出的作品多元化——设计形式的灵活应用
基于中华茶元素的竹器具的设计形成多种多样,简要说明可放置于作品附近,而作品背景和其他相关中华茶元素说明则可利用其他形式予以放置。多元化的设计形式往往可以承载较多的作品中华茶元素,从而弥补作品形式单一、富含中华茶元素量不足的问题。竹器具多元化设计介绍也可另辟获知手段,如应用多媒体、二维码扫描等,也可以用查找网络的方式,保证观者可以从现场中寻得良好的认知途径。多元化竹器具文化形成,直接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外延更为广泛的作品知识,使得不同知识层次的观者都能从中满足需求。造型是竹器具中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工具,在竹器具中,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靠造型阅读来获取的。为了使表面图案生动,在竹器具文化中添加一些装饰形象进行衬托,这些形象包括传统文化中的点、线、面以及图案元素等。
3.3更为突出的直观表达——快速定位查找
基于中华茶元素的竹器具文化需要突出直观性,主要有竹器具作品摆放位置注重直观性、竹器具的设计直观性和展示形式的直观性三种。以上三种直观性能够保证观者快速定位作品和理解展示中华茶元素,按照竹器具作品自身中华茶元素并以观者自我认知需要着手,选用一些具有显著代表性、认知重要性和作品相关性的基础中华茶元素,促使观者可以以点带面,从作品中获取自我思考。中华茶元素的收集是进行竹器具文化的第一步,收集中华茶元素所得的需求素材是设计竹器具的来源。可以说收集元素的质量影响着设计说明的质量。按照中华茶元素主题,果断剔除与主题无关或关系甚少的中华茶元素,保证每一位观者都能从竹器具中华茶元素中不断串联多个作品。
3.4更为精简化的实体设计——中华茶元素传达更为有效
竹器具富含中华茶元素量很大,按照传统文化主题剖析作品最为突出的代表中华茶元素,利用具有关联性、连续性和系列性的手段将其中特定的中华茶元素通过竹器具形式予以体现,设计者则对中华茶元素进行严格筛选并最终展示表达出来。此节所讲精简化的作品实体设计,不单单指的是文字表述的精炼程度,最终目的应该是保证观者的认知思路由一条主线引导并贯穿始终,充分认识与理解中华茶元素下的竹器具展示的主题意义。要设计竹器具,一定要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无论它们有多大,它们都存在一个两难之处:在以一定距离观看时,它们其实显得很小。所应用中华茶元素的数量往往取决于竹器具大小和设计布局,两个元素之间要布置合理的间距,让人们从头走到尾不觉得竹器具文化太过于意象空旷,又不能让人感觉到视觉疲劳,这是一种“紧”与“密”之间的平衡关系。
4 结束语
我国传统竹器具文化包罗万象,单纯从传统竹器具的内容和形式设计细节中就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传统竹器具文化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经济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可,在世界范围内也应当受到各界的重视。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竹器具直接体现着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亲切适宜的竹器具文化、意境非凡的中华茶元素无疑是大家的心理追求。应该说,在竹器具文化中注重物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在竹器具感受到舒适典雅的韵味是设计者需要把握的重点。
[1]王安霞,王应.江南传统竹编器具的再生设计研究[J].装饰.2014 (3):104-105.
[2]王安霞,王应.江南地域文化下的传统竹编器具[J].美与时代(上). 2014(1):47-49.
[3]陈君.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承与当代“再设计”[J].文艺研究.2012 (5):137-139.
[4]张福昌.中国传统工艺产业的现状与设计振兴战略思考[J].美与时代(上).2011(2):9-15.
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江西客家传统竹器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S1347)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莉(1981-),女,湖南常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和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