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研究
2016-03-31步召胜
步召胜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 262700)
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研究
步召胜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 262700)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茶”文化以及“茶”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力都是值得人们探讨和考究的。“茶”自身包含着多种化学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下面的文章综合探讨并分析了茶叶功能性成分,“茶”食品的保健应用状况以及我国含茶叶功能成分保健产品的发展趋势。
茶叶;化学元素;健康
在中国老百姓的口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根据大量的史料文献记载,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
1 茶的起源发展与转化
传说第一个发现“茶“神奇功效的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神农氏——炎帝。在中国的汉代以前,以茶入药是中国基本的用茶形式。从炎帝开始,中国人就将“茶道”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茶与我们神圣古老的文明大国历史紧紧相伴。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既是制造茶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的国家。中国是“茶”的故乡。
饮茶至种茶都起源于我国。世界各地的饮茶习惯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地传出去的。茶叶是世界上传统三大饮料之一,其所以被推崇,是因为它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在我国浩瀚的古籍中,饮茶与健康的记载很多,其中有的经过验证确有科学根据。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开始,茶叶就以一种药材的身份存在于人们心中。茶作为一种具有以药食同源的功能性食品而存在,其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从“神农氏尝百草日遇毒,至得茶而解之”后,“茶”就被百姓应用于日常饮食。茶与健康的关系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养生”学说的兴起,百姓对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渐渐的重视起来。
2 茶叶的分类
中国的茶叶历史堪称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叶的分类主要为绿茶、红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白茶与再加工茶等。每个种类的茶叶都各具特色。
绿茶的是中国不发酵的主要茶类之一,它保留着较多的天然营养物质。并且绿茶既可以防辐射,同时还包含着有多种的保健功效。
红茶在茶类系统属于一种全发酵性的茶。经过热水的冲泡后,茶汤不但清香浓郁,且颜色为红色或橙红色等。因此,命名为红茶。较多外国人称红茶为“工夫茶”。红茶能够抗癌抗衰还能够御寒养胃,对身体有着很大的保健作用。
黄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属于是一种微发酵茶。黄茶种类繁多,包括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等。
黑茶因为制造时所需的原料比较粗老,所以在制造黑茶的时候发酵和堆积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出产的茶叶大多数呈现暗褐色,故被称为黑茶。黑茶的品种繁多,三尖、茯砖、黑砖、花砖、青砖茶、千两茶、康砖金尖、普洱茶等都属于黑茶。还有各地有名的黑茶,像湖南安化黑茶、广西梧州六堡茶等。
乌龙茶是一种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茶类,又名“青茶”。当你在品尝乌龙茶时,你既能品尝到乌龙茶自身的甜醇,又能感受绿茶的鲜浓。“铁观音”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乌龙茶,在世界上也是享誉盛名。
白茶是茶类里的奇珍异宝,白茶因全身多毫,呈银白色而得名。茶叶经过冲泡后,茶汤散发出来清鲜甘香,汤色清透,品尝起来更是滋味盈口、回甘余味。在中国的“茶”界里,寿眉、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等都属于白茶。
3 茶叶中功能成分
茶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饮品之一,它所处的地位与它自身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茶叶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包括如下几种成分:茶多酚、茶色素、氨基酸和茶多糖等。目前,在我们国内关于茶多酚、茶色素的功能性成分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他们对身体功能的改善方面。并且,针对现代社会人亚健康的身体状况,“茶叶”所具备的抗氧化性,能够延迟衰老,抗过敏抗癌、降低人体血脂,对防治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作用。
3.1茶多酚
茶叶中的茶多酚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在茶多酚中,黄烷醇类在茶叶中的地位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单宁和茶鞣,它是促使茶叶具备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的抗氧化食品,无异味,无毒副作用。因为茶叶中茶多酚其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对心脑血管疾症的抗菌和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1991年茶多酚就以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身份被列入到国家食品标准。茶多酚对人们身体产生益处的几个方面:
3.1.1抗癌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自带极强的清洁能力。它能够清除人体的有害物质,并且阻断脂质的氧化过程和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程度,从而达到具备抗突变、抗癌症的保健效果。
3.1.2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对人体产生“三降、一防、一抗”的作用。首先,茶多酚能够降低人体的血脂,促进人体脂肪的代谢,增强血液的凝黏度,降低人体的纤维蛋白原,从而达到抑制动脉硬化的效果。其次,茶多酚对降低人体的血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还有抑制和转换酶活性的能力,从而达到降低和保持人体血压稳定的积极作用。然后,茶多酚能够降低人体的血糖。茶叶中的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最后,茶多酚也具有抗血栓和防止脑中风的积极作用。通过血管的舒张促使人体血压值下降,还能够有效地防止脑中风和脑偏瘫。
3.1.3综合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茶多酚通过调节人体内部免疫球蛋白的活性,提高人体的抗菌抗病毒能力和人体免疫能力。同时,能够舒缓胃病,促进人体维生素的吸收以及抗衰老、抗辐射和清除口臭的作用。
3.2茶色素
茶色素是指茶叶中水溶性酚性色素的总称。茶色素具有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茶色素可降低紫外线导致的肿瘤发生的几率。同时,茶色素既对人体的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对人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肿瘤具有较强的转移、抑制、稳定和缓解作用。
3.3茶氨酸
茶叶中的茶氨酸是谷氨酸的衍生物。它能够降低人体血压,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记忆力。
3.4茶多糖
茶多糖是茶叶中所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复合多糖类的总称。茶多糖是一种PH值<7的酸性糖蛋白。茶多糖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为主,还有强身健体等多种保健功能。
4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茶叶中经过鉴定的化学成分,且能够分离的化合物约为500余种。其中,包含450种有机化合物、15种以上的无机矿物质营养元素。茶作为中国人重要的健康饮品的主要原因是:在茶叶中,代谢二级产物能够可溶于热水的成分居多,这也正是人体所需的生理活性成分。茶叶中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但将其进行总结归纳整理,有如下几种。
4.1茶多酚
降脂抗栓是茶多酚的天然作用的代表之一。它自身就具备的抗氧化性,在“茶”的保健品行列中,茶多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新型“茶”功能的代表。
4.2氨基酸与蛋白质
氨基酸与蛋白质属于茶叶中的含氮元素的重要物质。在茶叶中,氨基酸既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也是首要元素。在茶叶中,蛋白质的含量可高达百分之二十二。但茶叶中的蛋白质绝大多数不溶于水,只有“水溶蛋白”对茶汤的滋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茶叶中的氮基酸主要有茶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等。其中,茶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较高。茶叶中的氨基酸易溶于水,并且氨基酸对茶汤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4.3生物碱
茶叶中含有多种的嘌呤碱,主要成分是咖啡碱。除此之外,茶叶碱和可可碱也是茶叶碱性的组成部分。茶叶中的咖啡碱,高温易挥发,易溶于热水。以上特点对茶叶滋味品质有非常大的影响。
4.4芳香物质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虽然种类繁多,但是物质含量少。芳香物质一部分是物质代谢的自然产物,另一部分则是制茶工艺过程中的产物。芳香物质的组成和浓度决定茶的香气。
4.5茶叶色素
茶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及其他茶多酚的氧化产物等。茶叶色素分为酯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酯溶性色素,对茶色泽的均匀程度有很大影响,而决定着茶汤颜色的则是水溶性色素。
4.6碳水化合物
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既包括多糖,也包括与糖有关的物质。茶叶中多糖类物质,一般不溶于水。
4.7有机酸
茶叶中含有数量较少但种类较多的游离有机酸。一类是二羧酸和三羧酸,还有一类是脂肪酸。挥发性的有机酸是茶叶香气的主要组成。
4.8维生素和酶
茶叶中的维生素和酶从他们的化学结构上看,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成分,但却有相似之处。茶叶中的酶为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等等。与此同时,茶叶还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维生素主要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维生素c是茶叶中的维生素含量最高的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4.9无机成分
无机成分指的是茶叶经过高温灼烧灰化后的产物。其中,茶叶中的无机成分含量最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微量成分则包含锌、铜、氮等。
5 总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的重视程度和认知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具有保健药功能的“饮茶热”也随之兴起。含有茶叶活性成分的保健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如今,尽管对于茶与健康已经开展广泛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效的进展。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和发挥茶对人体机能的功效,如何建立完备的防病治病的体制,仍是全球有关人士关心的问题。
[1]李雷,汪东风,周小玲等。茶叶多糖食品功能性研究[J],茶叶科学,2006(2):102-107.
[2]谭振,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溯源与海外传播[D],青岛理工大学,2014.
[3]杨克同,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营养价值[J],食品科学,1984 (6):3-7.
[4]陈睿,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4(5):1031-1033.
步召胜(1968-),男,山东寿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化学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