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英译与茶文化传播
2016-03-31吴全生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吴全生(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茶经》英译与茶文化传播
吴全生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茶经》是我国的第一部系统描写茶事的典籍,在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茶叶从17世纪传入西方国家后,世界各国人民开始逐渐认识了中国茶文化,并逐渐建立其属于自己国家的茶文化体系。可以说茶文化发源于中国,对世界文化体系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茶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典籍,更是被很多国家所关注,并翻译了很多版本。本文主要以《茶经》的英文翻译以及茶文化的传播进行几点论述。
关键词:信息论;翻译;《茶经》;茶文化
茶文化是融合我国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精髓的综合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现代茶文化的内涵是追求生态、健康的生活,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英译《茶经》必然会更加凸显中国文化的普世性,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会更加深远。
1 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
《茶经》翻译首先要给予英语翻译的大前提,合理选择翻译策略,以《茶经》实际内容以及翻译的需求,灵活运用翻译原则。具体如下:
1.1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是英语翻译的基础原则,它要求翻译者要准确翻译出词句的本身含义作为前提,做到为读者提供等值的原文信息,同时在语法、标点、词汇的拼写以及使用上都要严谨、准确。
1.2简洁性原则
英译典籍的过程中,简洁性原则就是在保障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尽量少用多余的词汇,越是精炼的语言,读者越容易理解,凡是能够以最简方式翻译出来的词句、段落,就不要选择增加注释,或者其他多余的解释,那样反而会增加阅读者的负担。
1.3专业性原则
是指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翻译人员针对某一个特殊领域进行翻译时所采用的原则,根据该领域的特殊要求,选择恰当的技巧,帮助读者从翻译中获得等值的专业信息。
1.4约定俗成性
文章中有许多固定名称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容易破坏人们习惯上的理解,甚至造成严重分歧。这个部分的翻译主要是针对英语体系中那些经过漫长生活积累,由群众实践作为基础而形成的词汇,这些词汇如果严格来看,有很多是不符合规则的,或者是没有规则的,但是它们就是这样的存在着,人们习以为常地使用着,这就是约定俗成。
2 《茶经》英译与茶文化传播
分析了英语翻译原则之后,根据这些原则,对《茶经》的翻译以及文化的传播进行如下分析:
2.1翻译策略
2.1.1拓宽信息容量
这种翻译的方式,是建立在尊重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的文化背景进行补充,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这种方法增宽了信息传播的通道,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能够理解,都可以读懂,减少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丢失或者变更问题。由于这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背景阐述,所以在读者理解和领会茶文化的时候也更加方便和快速。茶经中涉及很多茶学知识的翻译,在添加了文化背景翻译之后,西方读者在阅读和理解的时候会更容易。
如在翻译“茶之器”中刻在火炉上一句话时:
原文:体均五行去百疾。如果是中国读者,本身对“五行”的含义比较熟悉,“五行”具体指“金、木、水、火、土”,道家认为五行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共同发展,进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茶经》——“茶之器”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上坎下巽离于中”,并对其进行解释:“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这句话的解释必须要参照我国另外一部著作《易经》,根据《易经》的记载,可以将以上的句子解释为“在煮茶的时候,煮茶的水在最上面,要从下吹风,中间烧火,在这个过程中,五行中的金是风炉和釜,木指木炭,水指煮茶的水,火为炉火,土指茶具(古代茶具使用泥土烧制),这样一看,煮茶的过程,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过程,最终必然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所以古人认为煮沸的茶可以“去百疾”的说法。天地合一是道家的核心思想,陆羽在《茶经》中这个思想充分的继承了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和谐思想对于中国茶文化的重要。
但是如果是国外的读者,他们对于中国“五行”认识并不会如此具体化,系统化,甚至连最基本的五大要素都弄不清楚。所以在进行英译的时候,有必要增加解释性的信息,这就是一种信息容道的拓宽,其作用就是帮助读者更加完整的领会原文的意思,实现茶文化内涵的有效传播。
又如在第六章“茶之饮”中,有关绍兴饮茶文化的介绍,有这样的句子:
原文:两都并荆俞(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
《茶经》中有所记录,我国最大的茶叶发源地是重庆和湖北,因为如此,茶文化也最先在这两地区起源并发展。这个信息非常重要,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应该加以注释,西方读者在了解了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之后,对下面的阅读才会理解得更透彻,并且这些地名都是古代的叫法,因此更加晦涩难懂,从大量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到,翻译人员进行充分的解释补充,将“荆”和“俞”分别翻译成了Jiangling in Hubei 和Chongqing,而译文2的翻译者,怎么没有提供任何注解,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中国人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更何况是国外读者。这种翻译不仅有利于读者了解原文的意思,也有利于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样的情况在翻译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茶之器”中的“碗,越州上,鼎州次,婴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这句话,将其中的“越州”“岳州”分别译成“Yuezhou in Zhejiang”和“Yuezhou in Hunan“,才最合适,这样的添加是非常正确而且必要的,如果在翻译的时候不做任何解释,那么则会为读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2.1.2信息删减
《茶经》是一部以茶事为主的文学典籍,包括茶叶品种、茶学知识,非常系统的将中国茶文化总结了出来,但是典籍内容中也涉及一些与茶相关性不大的内容,一般为了更加清楚的解释一些文字的出处,对于并不是十分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西方读者来说,接受大量无关的信息并不利于他们阅读,翻译者在不影响翻译准确性的前提下,是可以适当进行删减的。但是译文必须要紧扣主题以及茶学知识的两大要点,其他无关的内容可以不保留。不同的翻译版本,翻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同,信息删减内容不同,最终呈现给读者的译文也不尽相同。
如在第一章“茶之源”中,介绍产茶的土壤时,
原文: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按: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
将(按:栎字当从石为砾)这个部分进行删减,这个部分对于外国读者来说意义不大,他们可能本身也不知道有这样两个字,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以及茶学知识,能够丰富头脑,传承民族文化。而对于外国读者来说,读懂是最基本的,过多的内容会带给他们理解上困难,并不利于文化输出。
又如在第二章中,有对茶具的描写:
原文: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实际上,我国古代有一种茶具就叫做“穿”,“穿”字在古代属于多音字,多音字在翻译的时候比较特殊,因此要加上注释,便于读者理解。但是后面的“磨、扇、钻”等解释可以省略,这是作者进行的拓展,与茶文化本身关系不大,翻译中逐一翻译会增加西方读者的阅读难度,这样看来,译文1虽然翻译周全,但是却有些画蛇添足,译文2则比较简明,并且主旨突出。
2.2注重《茶经》中各种思想文化内涵的翻译
以《茶经》中的中庸思维为例,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应该在充分了解“中庸”思想的前提下,合理选择翻译的方法,以求最大限度还原我国茶文化的精髓,体现茶文化美丽。“中庸”一词,最初是我国伟大学者孔子提出的,它属于伦理哲学范围,提倡“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茶经》中,中庸思想蕴含其中,一个简单的句子,也可能含有信仰、道德等文化内涵。有的学者提出了语义翻译以及交际翻译的策略,茶文化中的“和”就是中庸思想的体现,“和”的思想也是《茶经》的核心思想,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和”也象征“和谐”
原文: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翻译的过程中,针对“梅雨”这个词,译者采用了交替翻译的策略,直接译成“rainy season”,并对其中模糊不清的内容进行了注释,这样一来读者阅读的时候,理解更加容易,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翻译者还可以利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向译入语读者阐明中国茶事的基本情况,比如种植和采摘的时节,茶的生长习性,这些都渗透了中庸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很多学者都认为“廉美和静”就是中国茶文化的茶德,这种思想不仅在我国茶文化领域有深渊影响,在世界很多其他国家中也有所渗透,比如日本茶道,讲究“清静和寂”,其中的“和”与中国茶道中的“和”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翻译者在翻译《茶经》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茶文化中思想精华体现出来,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传达给读者,人作为一切人类活动的主体,在进行种茶、采茶等茶事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这个客体,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注重气候、时节,这就是所谓的茶中的天道与人道。同样也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加以重视。
3 结束语
《茶经》作为第一部以茶事描写为主的文化典籍,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以及中国文化输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翻译《茶经》的过程中,翻译者必须要遵守翻译的原则,自己要对《茶经》有全面的了解,再从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理解能力入手,合理的进行翻译内容的增加或者删减,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推动我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金星,卢涛,龙明慧.《茶经》中的生态文化及其在英译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1):12-13
[2]董书婷.论《茶经》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英译再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24-26
[3]王钰,姜怡.《茶经》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翻译中的美学重构[J].外语教育研究.2014(03):14-15
[4]汪艳,姜欣.浅谈《茶经》中生态文化的英译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45-46
[5]袁媛,姜欣,姜怡.《茶经》的美学意蕴及英译再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17-19
作者简介:吴全生(1969-),男,四川广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