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经》英译的研究
2016-03-31王欣彦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王欣彦(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对《茶经》英译的研究
王欣彦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茶经》是陆羽的传世名作,集合中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在中西茶文化交流中,《茶经》具有很大的传播价值。在本文中,笔者从文化翻译和传播的角度,针对《茶经》英译本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效果进行探究,并客观评价译文中的得与失,以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
《茶经》;英译本;得与失
关于《茶经》英译本很少,再加上中西文化差异,在译文中经常出现歧义乃至错误。本文以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茶经》英译本为例,从文化翻译和传播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1 《茶经》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1.1《茶经》的文化内涵
1.1.1体现儒家思想中的“礼仪”和“度”
在茶文化中,饮茶前后都是有着一套严格的仪式。仪式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还能够反映出他的道德行为与道德信念。追求仪式同样也是西方各国力求的行为目标。在《茶经》中,陆羽提到饮茶仪式中水要煮透,且在炒茶、泡茶、品茶以及茶具等方面也要严格遵照步骤要求。
虽然“度”只是简单用于衡量“礼仪”与“秩序”被接受的程度,但由于茶是“度”的精髓,饮茶能够平息人们心中的七情六欲,人们一旦控制住了欲望,就会走向中庸,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因此在《茶经》中,陆羽提到在饮茶时,缓流的活水是最佳选择,且要适量,除非口渴,否则饮茶不过三,要细细去品味每一口茶,记住其味道,真正体会茶之美。
1.1.2体现道家的自然天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道法自然。”这是告诫人们万事万物都应该自然而然,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超出事物的自然限度,如同“上善若水”。即便是生命的死亡,也是回归自然的一种外在表现,是自然发展的一种过程。中国茶文化浓缩了中国人的思想与态度,认为品茶过程是品茶人的心灵与茶之间的一次对话,审美是为了提高品茶人的修身养性,引导品茶人返璞归真。茶是一种摒弃睡意的药物,饮茶能够帮助人们回归自然,回归起点。正因为茶有以上特性,在《茶经》中,陆羽不吝笔墨,将品茶的每一细节当做巨著来写,仿佛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陆羽认为品茶过程需要在“美”中进行,即茶具、周围环境、茶的种类、泡茶的配料等都要进行充足准备,都要讲究外在形式的和谐美。例如在茶具选择上,不管该茶具外形多精美,价值多么不菲,只要颜色鲜艳,就一定不会被品茶人所接受。给人一种和谐之感的茶具才是最佳选择;茶水应选择纯净、甘甜的;茶叶也要精挑细选。此外,道家“自然天道”的思想还体现在茶的煮法和对人的行为要求。《茶经》中强调煮茶要吸水慢煮,做人要按照“精行俭德,令正,守中,务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1.1.3体现佛教的“坐禅修行”思想
茶与佛教结合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悟”是茶道与禅道的共同点。佛家弟子修行的法门则是茶道,对真善美的追求是茶道与佛教弟子的一致思想。二是佛教弟子在修行时,饮茶能够帮助他们提神醒脑,促进修行,即茶道是佛教弟子修行的一种方法。虽然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并在茶文化中根深蒂固,但《茶经》在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行俭德,令正,守中,务远”的做人标准,这些要求反映出我国人民内心的道德标准和外在行为。
1.2《茶经》文化内涵翻译
《茶经》英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是将一个国家的文化移植到另一个国家的过程。这种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还是一种跨文化差异的沟通行为。由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其所形成的茶文化也会大有不同。如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茶经》蕴藏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吸收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精髓,在《茶经》英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具有广博深邃的人生哲学、人格美学、宇宙观,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真谛,才能将《茶经》的精神精髓有效传递给世界。在翻译中时刻思考如何才能既保持原民族文化的特征,又能消除读者与译文的理解障碍,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交流。
2 《茶经》英译过程中的“得与失”
2.1《茶经》英译过程的“得”
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茶经》译本主要包括前言、引言和注释三部分。其中引言50多页,注释也达20多页。译者凭借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母语的灵活运用,准确把握了《茶经》精髓,减少了文化内涵的变形和亏损。
2.1.1准确把握道家“自然天道”思想内涵
陆羽在讲述煮茶风炉的制作时,在《茶经》写到“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病。”这句话意思是“水在上,火在中间,风在下;茶能让五脏调和,使百病消散”。陆羽将自然规律与茶性结合起来,强调煮茶要遵循自然规律,遵循“阴阳五行说”。即煮茶时唯有有效平衡五行,才能达到消散百病,利于身体健康的目的。关于采茶时间、煮茶火候、水质优劣、茶汤浓淡等方面,陆羽都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求每一细节都体现和美原则。Francis在翻译时,为了填补文化信息的缺失,采用注释方法讲解八卦来源,阐述“坎、巽、离”是中国《易经》八卦中的其中三卦,其对中国人意义特殊,塑造和体现中国人的生活面貌。又如《茶经》中提到“设服荠尼,六疾不瘳。”,原文中的六疾是指人由于遇到风、雨、阴、阳、明、晦而产生的六类疾病。在译文中,译者也是采用注释的方法解释六疾的文化内涵。并在注释过程中必要时借助直译,有效传播了道家的思想内涵。
2.1.2准确把握儒家“度”的思想内涵
度是茶的精髓,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中庸,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的度做出如下阐述:第一则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毋,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即饮茶要不过“三”。在译文中,为了达到形和、达意的目的,译者考虑到汉英不同的语序,对原文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如使用由if、who、when、unless分别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定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在译文通顺、简洁方面,译者也借助了遣词造句或祈使句。如在翻译“非渴甚莫之饮”时,笔者用“not…more than”结构,即After the third cup,one should not drink more than a fourth or fifth cup unless he is very thirsty。这一表达方法简单、明了,衔接紧密、自然,将陆羽对中国文化的“仪式”和“度”的理解生动传递给读者。
2.2《茶经》英译过程的“失”
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茶经》译本虽然能准确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与信息,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深层次的跨文化交流中却略显不足,造成了文化变形、失落现象。
2.2.1文化内涵的变形
如《茶经》写道“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这句话出自晋代诗人张孟阳之作。其赞美香茶美味胜过六清,即古代的“水、浆、醴、凉、医、酏”六种饮料。九区指九州,也泛指全国。但在译文中“六清”和“九区”被译为“six passions”(六种情感)和“nine provinces”(九个省),导致“六清”和“九区”真正文化内涵的变形。
2.2.2文化内涵的部分失落
陆羽在强调茶的药用功效时,在《茶经》中做出论述:“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意思是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其中“醍醐”源自胡人,盛行于唐朝,是从牛奶中提取出的精华。甘露是指“甘甜的露水”。译者在对两个词语翻译时,只译出了“甘露”,忽视了“醍醐”,造成了文化的部分缺失。笔者认为由于佛教是东方文化,译者受到西方《圣经》影响才导致文化意象缺失。建议译文可作如下修改:Its liquor is like the sweetest layer of fat on top of a refined milk drink or the most wonderful morning dew。
2.2.3文化内容的完全失落
在《茶经》中,陆羽对煮茶所用的器具提出明确要求,即“方其耳以令正,广其缘以务远,长其脐以守中”。要求煮茶器具除了实用性外,还需要具有“务远”,“令正”、“守中”的思想,体现儒释道的共同思想。但在译文中,其停留在字面意思翻译上,没有充分体现儒释道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行为标准。为此,笔者认为“the ears of wok is square,guaranteeing an upright position.The rim of the wok is wide,suggesting a broad content.The navel of the wok is long,ensuring heart-warming power”是极好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茶经》的英译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译者不仅要考虑表面意思,还要充分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和相关历史背景,才能将《茶经》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历史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促进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1]龙明慧.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茶经》英译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15(2):98-106.
[2]金珍珍,龙明慧.信息论视角下的《茶经》英译与茶文化传播[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2):65-69.
[3]董书婷.论《茶经》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英译再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4-46.
[4]刘静.陆羽《茶经》的传播与接受[D].华东交通大学2011.
王欣彦(1983-)女,河北保定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