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叶包装上英文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2016-03-31刘鸿雁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英文翻译译者茶文化

刘鸿雁(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茶叶包装上英文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刘鸿雁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茶叶包装的英文翻译是国外消费者认知我国茶叶产品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促进产品营销、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茶叶包装翻译的目的,而后分析了我国当前茶叶包装上英文翻译领域所存在的几个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策略:茶企业应当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和形象意识,高度重视翻译工作,加速翻译标准的统一与规范;译者应当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准确把握东西方文化及语言的差异,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以目的语消费者所能够理解与接收的方式完整传达原文的深层内涵,实现茶产品和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茶叶包装;英文翻译;目的;问题;方法

茶叶原产于中国,于十六世纪传入欧洲,随后远销至世界各地,深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国与出口国,在国际茶叶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茶叶市场摆脱了原先由几家大型企业掌控的局面,众多中小型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供人们自由选择。不过,由于东西方在语言表达、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中国茶叶产品光凭原有的包装设计很难令外国消费者理解内部茶叶是什么品种、产自哪里、有哪些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典故。为此,茶企业就要借助翻译所独有的跨文化交际作用,将包装上的语言文字翻译成西方消费者所能够接受的表达形式,运用专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充分把握中西方之间在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达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吸引关注、促进营销的效果。

1 茶包装英文翻译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流的频次与深度都在日益推进,在这一过程中,翻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根本目的在于,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下,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翻译工作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准确传达。只有将我国的特色文化内涵传播出去,才能让全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乃至认同我国的文化,才能真正巩固我国的文化大国地位,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史册中永放光芒。

翻译是我国茶文化走出国门的唯一途径,而茶文化翻译的重点在于茶包装上茶名及其内涵的跨文化传递。众所周知,茶叶是一种能够为人们身心带来健康与享受的绿色饮品,象征着中华民族所崇尚的自然文化、绿色文化、至简文化和健康文化,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茶叶的分类与命名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以色泽、形状、产地命名,有些则以历史、典故命名,每一款茶叶的含义都极具层次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使用能够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全面地展现茶的含义、美感与深层价值。倘若译者只将眼光停留在字面含义而忽略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使用字字对译的方式进行翻译,那么就会导致译文颇为肤浅;倘若仅仅关注茶文化内涵而不考虑对字面意义的对应传达,那么将会加大读者的阅读难度,造成理解困难,从而阻碍我国茶产品及茶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针对跨文化翻译的难点,我国文化部门提出,中英翻译应当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因此,结合我国茶产品与茶文化的特色,可以将茶叶包装英文翻译的目的归结为两点:其一,增强外国消费者对我国茶叶命名方式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其二,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2 茶叶包装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

我国茶叶包装翻译中最为重要的是茶名的翻译,消费者对产品的首要关注点和认知点是包装上的产品名称,通过对茶叶包装上的产品名称进行翻译,可让国外消费者明白是啥产品,继而决定了解乃至购买与否。然而,我国茶叶品类非常多,在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这六大类下,又有成千上万个茶品,且命名形式丰富多彩,产地、形状、茶色、茶香、茶味、茶树品种、采制时间、历史典故等都可作为命名的依据。对翻译而言,那些带有单一显性属性的茶名比较容易处理,而那种带有多重属性以及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茶名则有较大难度。纵观当前我国茶叶包装的英文翻译,很多都存在望文生“译”、断章取“译”的问题,造成内涵传达不准确、读者理解有困难的局面,严重制约了茶产品的销售以及茶文化的传播。具体来说,我国茶叶包装的英文翻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茶叶品牌与品名混为一谈,翻译缺乏统一标准

我国茶叶种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叶对外传播也可追溯到几百年以前,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取得了迅速发展,从 2004年至2014年,我国茶园面积及茶产量连续十年保持增长。但是,我国的大部分茶企业是由小型手工作坊发展而成,生产模式与管理模式都较落后,在国际营销中缺乏先进理念指导,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并未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与形象意识。我国有很多茶叶都是以原产地命名的,比如武夷岩茶、云南普洱茶、日照绿茶、信阳毛尖茶、黄山毛峰茶、安吉白茶等,大部分中小茶企业在为自己的产品命名时就直接使用茶叶本身的品类名称,而没有开发和注册企业所独有的品牌名称与商标,从而出现品牌与品名没有区分的混乱格局,几十家甚至几百家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在同一个名称之下,而现代市场上鱼龙混杂,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不明真相的国外消费者一旦购买到低质量产品,就会对整个茶叶品类产生不良印象,最终导致全部相关茶企业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我国茶企业的开发眼光仅仅局限在自身之上,没有规模意识和合作意识,在翻译上各自进行,没有统一的标准予以规范化处理。例如,福建安溪铁观音自古以来便位居我国十大名茶之列,这种茶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是一种半发酵茶类,独具观音韵神韵,清香雅致,冲泡后呈现出天然的兰花香气,滋味醇厚,香气馥郁,享有“七泡之后仍有余香”的美誉,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也是茶企业专心打造的一大茶叶品类。然而,由于茶企业翻译方面“各自为政”,导致目前国际市场上铁观音的英文翻译高达数十种之多,包括“Tie Guan Yin”,“Ti Kuan Yin”,“Tit Kwun Yum”,“Iron Goddess”,“Iron Buddha”等,造成了茶叶市场的混乱,混淆了国外消费者的视听,不利于他们准确判断产品的实质与内涵,削弱了我国茶叶的整体竞争力,不利于我国茶叶与茶文化在国际领域的发展。

2.2忽略东西差异,一味字字对译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译者既要立足于原文,尽可能完整地传达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表达风格,又要无限地接近读者,使用能够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原文与译文在内容和效果上的高度一致性。茶叶包装英文翻译是我国茶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译者必须充分考虑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俗。一方面,译者应当把握东西方对产品命名方面的特色与差异,使用恰当的翻译方式。以红茶的命名与翻译为例,我国将红茶以“红色”命名,所关注的是冲泡之后茶汤的色泽,鲜红而明亮;西方人则关注红茶本身的颜色,暗红发黑,所以翻译时不能译为“Red Tea”,而是“Black Tea”。

另一方面,译者应当明确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习俗差异,避免使用文化禁忌词汇。比如,大红袍是我国传统名茶,红色在我国是吉祥如意、喜庆欢乐、高贵典雅的象征,但是在英语语境下,红色是暴力、凶残、危险、革命的代名词,倘若字字对译为“Big Red Robe”,不仅会引起国外消费者的心理反感,还会产生理解困难,因为他们并不能凭空想象出红色的袍子与茶叶之间的关联,造成无法从包装上看出产品属性的情况,影响产品的营销。再如,龙井茶也是远销各地的茶叶品种,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传达着高贵、权威、财富的意味,深受国人尊崇,然而在西方,龙却是一种贪婪、邪恶的动物,以“Dragon Well”作为茶叶翻译,容易造成国外消费者的心理不适。笔者认为,这两种茶叶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直接音译为“Dahongpao Tea”和“Longjing Tea”,避免文化层面的误解对茶叶销售及茶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3翻译技巧死板,翻译方法不当

目前我国茶叶包装上品名的英文翻译大都采用音译的方法,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茶企业不具备高度的国际意识,没有专业的翻译团队专门从事产品的对外宣传工作,便采取了这种看似最简单的翻译方式。然而,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单纯的拼音翻译很难让国外消费者判断出包装内究竟是什么产品。这种“音译+Tea”的翻译方式仅仅适用于那些已经在国外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传统名茶,不能应用于那些小众或细类的茶名。

还有很多翻译只是停留在字面意义,并没有深究品类之后的文化内涵,导致意义传达不完整甚至错译的情况发生。例如,生茶与熟茶在许多包装说明中都被翻译为“Raw Tea”和“Ripe Tea”,国外消费者看到以后难免会产生茶叶与水果一样有成熟程度的区分。实际上,生茶所指的是未经发酵的茶叶,熟茶则代指发酵茶,应当翻译成为“Unfermented Tea”和“Fermented Tea”才能与原文相对应。

3 茶叶包装英文翻译的改进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茶叶包装在英文翻译方面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纠正和改善。

第一,茶企业要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和形象意识,与文化翻译部门和行业内兄弟公司相互合作,结束品牌与品名的混乱格局,生成统一的翻译标准。茶叶品牌是茶企业的文化符号与形象代言,在拥有良好质量支撑的基础上,可以起到吸引关注、帮助识别、广告宣传、促进营销的作用。因此,茶企业应当创立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和商标,以个性鲜明、优美悦耳、简单易记的形式为产品命名,将自己的产品与同类产品区分开来,方便消费者记忆与选择。与此同时,应当注重统一翻译规范,针对不同的茶叶品类形成统一的翻译形式,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更新翻译语料库,保证译者在翻译茶叶品类名称的时候有所依据。

第二,译者应当充分把握东西方之间的语言与文化差异,采用符合国外消费者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词句表达,避免由于词汇使用不当而对茶叶销售造成消极影响。译者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力争成为中英语言与文化的专家,特别是要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具体内涵,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另外,茶企业应当创建一支专门的翻译团队从事包装翻译工作,将翻译提升至企业发展的层次,高度重视翻译工作的开展和翻译质量的提高。

第三,译者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采用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茶叶包装英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其中直译涵盖字句对应翻译和拼音翻译两个细类。译者应当根据翻译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翻译方式:对那些源语与目的语的认知环境几乎无异,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观念和价值取向趋于一致的内容,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对那些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茶而又带有显著民族文化色彩的内容,可以采用音译的方式;对那些文化背景、民族心理、语言表达、认知环境等皆有不同的内容,则应当基于交际意图选择变通的处理技巧,采用意译的方式予以处理。当然,直译与意译并非绝对区分,译者可以根据现实需求将两者统一结合,生成内涵传达准确并且为目的语读者喜闻乐见的翻译结果。

[1]陆羽.姜欣,姜怡译.茶经[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王佐良.翻译与文化繁荣[M].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刘鸿雁(1983-),女,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英文翻译译者茶文化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古诗词英文翻译,一起领略中国文化之美
茶文化的“办案经”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英文摘要
Digest
接受美学理论在陶瓷会展宣传册英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