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具设计中感性极简主义的应用研究

2016-03-31霍磊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茶杯茶汤茶壶

霍磊(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茶具设计中感性极简主义的应用研究

霍磊
(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本文简要叙述了茶具基本配置,同时分析了感性极简主义的风格,从色彩以及人机分析两个方面分析了感性极简主义在我国茶具设计当中的实际运用,以便提高我国茶具设计质量,增加茶具的艺术美感。

茶具设计;感性极简主义;具体运用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当中极为重要的文化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叶具有清肺解渴、提神醒脑的功效,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历史不断发展,茶具设计理念也发生变化,由注重实用性转化为实用性与美观性并重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开始将感性极简主义运用于茶具设计当中,以便自身设计的茶具更加具有新意,也促进了我国茶具设计水平的提升。

1 茶具设计

1.1茶具种类

茶具包括以下几种基本工具:其一,茶壶。茶壶是茶具当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主要用于泡茶。由于茶壶应用了物理学连通器原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令壶口与壶嘴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以便茶壶拥有更多容量。壶柄的设计需要与人手相适应,方便使用者持握以及把握茶壶重心。其二,盖碗或是盖杯。盖碗以及盖杯不仅是喝茶工具,同时也是泡茶所用的工具。盖碗与盖杯的基本构造相同,由杯盖、茶杯以及杯托三者构成。泡茶时,杯盖能够留有一定茶的香气。茶杯与茶碗使用目的不同,分类也有所区别,具体有以下三类:品茗杯。使用者主要用其喝茶,造型多样,小杯常被用作品尝功夫茶、乌龙茶等茶叶的茶具;闻香杯。使用者主要用其闻茶叶的香气。该类茶杯特征为外形狭长,杯口收缩;茶盅。主要负责分茶,能够令茶汤浓度更为均匀,茶盅的设计应与茶壶相配,容量也应接近茶壶的容量,以便沏茶者能够将茶壶内的茶汤一次性倒光,同时可以将茶汤中残存的茶叶过滤。之后沏茶者便可使用茶盅将茶汤等量分开,均匀的分如各个茶碗或茶杯当中。

1.2茶具搭配

茶具设计者需注意,不同茶叶所搭配的茶具也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常用搭配有以下几种:

第一,绿茶。品绿茶应选用透明玻璃杯,或是选用青瓷、青花瓷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杯子,且在品茗过程中无需使用杯盖。玻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按照要求塑造成多种形状。玻璃制品价格低廉,但质量较高。不仅如此,玻璃茶杯透明效果好,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相比瓷器,玻璃制品硬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品茗者在品茗过程中,能够看到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纵横交错,也是一种艺术享受。沏茶者使用玻璃茶具的目的,是希望品茗者能够欣赏茶叶在水中的姿态以及茶汤色泽,而无盖的白瓷、青花瓷能够达到相同效果。

第二,红茶。沏茶者在沏红茶时,应选用白瓷以及红釉瓷等整体呈暖色调的盖杯盛放茶汤。白瓷内部颜色纯白无暇,能够真实地反映茶汤的实际颜色,品茗者在饮茶的过程中,也会得到视觉享受。不仅如此,暖色调与红茶茶汤的色泽更为协调,红茶茶汤颜色较红,散发清香,与暖色调的茶具相得益彰。除此以外,白瓷茶具表面往往绘制人物、时间、花鸟鱼虫等图案,部分茶具外侧还绘有著名的书画作品,提高了品茗这一活动的档次,使得茶具更为具有艺术价值。

第三,乌龙茶。乌龙茶适宜用紫砂壶做为茶具。紫砂壶材质较为紧密,但其材料的结构当中,存在极为细小的孔,能够将茶香贮存于茶壶当中,即使之后不在壶内放置茶叶,只倒入沸水,依旧能够感受到之前残留的茶香。紫砂壶保温效果良好,其传热较慢。因此,使用者在泡茶过程中不会烫伤,同时在温度急速变化时紫砂壶也不会产生炸裂的现象。

2 感性极简主义简述及其风格

2.1感性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中后期的设计流派,也可称之为“极少主义”或是“ABC艺术”。极简主义指运用单纯的色、形代替原有的绘图元素。画面由基本的几何原色与图形构造而成,同时将空间画面转化为二维画面,剔除所有与表达主题无关的绘图要素。大部分人认为,极简主义是理性且冰冷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人类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心理与艺术作品相融合,欣赏者成为自身与作品连接的纽带,人类通过与艺术作品之间互动,使得艺术作品产生美感。因此艺术作品本身并不存在理性与感性,而是由欣赏者自身进行判断。极简主义作品能够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人们的情感体验在面对艺术品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与感受。由此可见,极简主义只是拥有较为理性的外表,但依旧传达着设计者自身的思维,同时也表达了艺术情感,极简主义同样拥有感性的一面。

2.2感性极简主义风格

第一,触感。感性极简主义对触感有一定要求,认为触感同样可以帮助设计师传达情感。触感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人类通过指尖能够感受温度、滑度以及压力等物理特点,对物体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判断。设计人员可通过触感进行情感传达。玻璃、石头、金属等材料表面温度不高,相比之下,木材、纸张塑料等温度便较高。人们在触碰过程中,材料差异使得人们的感受也有所不同。

第二,有机曲线。感性极简主义往往使用有机曲线构成艺术品,为欣赏者呈现造型美。圆润的造型能够为人们带来舒适的感觉,而圆润的物品也象征着美好与和谐,更为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由有机曲线设计而成的物品不仅产生装饰作用,且能够减少部分阻力,使得物品设计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以目前轿车的主流设计为例,大部分轿车基本以流线型为主。感性极简主义的设计特点及通过对人体学的研究,使得艺术品更为符合人体的需求,方便使用者使用。

3 感性极简主义在我国茶具设计当中的实际运用

3.1色彩方面

色彩的运用是感性极简主义艺术品设计的常用手段,色彩以及线条的运用能够使艺术品充满美感与美丽。色彩的运用能够平衡人文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使得艺术品既具有强烈的时代信息,同时也不缺乏人文色彩。设计人员在茶具设计过成中应注重色彩与光之间的关系,使得茶具更加有特色以及艺术美感。

设计人员在设计茶壶时可在茶具表面添加色彩,使得茶具的色彩表现更为丰富。感性极简主义运用色彩能够使得新技术设计而成的茶具更加柔和,欣赏者感受更为舒适。设计人员在设计茶杯时,可运用色彩对茶杯进行调节,令茶杯感性且活泼。如利用黄、成、红等色彩作为茶杯的主色调,饮茶者透过茶杯可以联想各色水果,带给饮茶者双重享受。例如某茶杯以绿色为主调,造型简约。绿色象征的生机与健康,同时也象征着自然,与茶叶这一来自自然的馈赠融合为一体,能够令饮茶者将自身置于自然当中,使得自身得到放松。不仅如此,内部的绿色能够令茶汤的颜色更为浓郁,搭配嫩绿的茶叶,使得饮茶者感官也得到一定的享受。由此可见,感性极简主义在茶具设计当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茶具的质量以及艺术感,同时也为饮茶者提供美的享受。

3.2人机分析

感性极简主义不仅强调茶壶设计的美观性,同时也注重茶壶的实用性,即使用者在持握茶具时的手感。茶壶设计符合使用性,则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较为舒适,同时也能把控茶水的流速以及水流的方向。若茶壶设计忽略了实用性,使用者则需要运用额外的力气方能对壶身进行控制,水流速度与方向也不易控制,难以将茶水完整地倒入杯中。因此人机学在茶壶设计当中的运用极为重要,以茶壶为例,使用者直接接触的部分是茶壶壶柄,因此设计人员对该部分的设计应格外注意。壶柄的外形、长度、重量都需与人手结构、触觉相匹配,以便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设计人员在设计茶壶壶柄过程中应注意,人手掌心部分并没有过多的肌肉,而大鱼际肌、指球肌含有较多肌肉,能够为人手缓解大部分压力。因此,壶柄设计不得与人手握持空间完全贴合,而是应与指肚以及大鱼际肌相贴。手掌是人手部分的薄弱部位,若是与壶柄长期贴合,受到壶柄的压力,容易引发手部痉挛、疲劳,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茶壶时出现难以控制的现象。手指指肚当中分布着大量的神经末梢,因此触觉十分灵敏。设计人员在设计壶柄时,应最大限度地将触觉感知零件放置于使用者所能触碰的地方。

壶柄的长度也需要精心计算,长度应与手宽基本相同,甚至可以超出一部分,以便手掌能够在壶柄当中灵活运动。壶柄直径不得超过手握直径。壶柄若是过粗,必然会影响手感。同时也不能过细,否则难以支撑整个壶身,使用者也难以控制。通常情况下,男子手宽约为8cm,女子则在7cm左右,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壶柄可控制与9cm左右,以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如乐怡茶具当中的一款茶具壶柄的着力点便位于指肚之上,而人手掌并没有受力点,这便利于使用者对茶壶进行控制,也使得茶壶在使用时更为稳定。

4 结束语

极简主义兼具理性与感性,其本身为理性的外观,但自身所表达情感却是感性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按照感性极简主义进行设计,使得茶具不仅具有现代气息,同时也具有艺术价值,蕴含我国茶文化,以便提高我国茶具的设计水平。

[1]王涛.感性极简主义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

[2]曾力,耿伟潮,孟君.新时期茶具的创新设计及发展趋势浅谈[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7):176-178.

[3]Leeble,Lissoni Association.感性极简主义[J].设计,2013(7):84-89.

霍磊(1981-),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茶杯茶汤茶壶
茶杯里的风波
开在茶杯上的花
翻转茶杯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带孔的茶壶
一字蚀骨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茶汤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研究
茶汤养出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