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016-03-31张艳开封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开封475001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中国

张艳(开封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 开封 475001)



论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张艳
(开封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伴随着中国传统茶业的不断发展,茶文化由物质层面升华为精神层面,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茶道”精神,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之下,中国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吸收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内蕴有“纯、雅、礼、和、怡、真、敬、廉”的茶道精神,同时也浸润和融合了儒家“中和”的思想,具有深邃的精神内涵,显现出中国茶道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中国;茶道精神;思想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是盛产茶叶的国度,也是最早提出茶道精神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灿烂长河中,茶文化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唯一能够将其文化上升到“道”的境界和层次的,中国的茶道精神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吸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了博大精深的儒家、道家、释家三大家的文化,并将儒家思想的“中和”思想作为了茶道精神的内核,可以说,中国茶道精神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它在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茶道精神符合现代“和”文化的形势下,具有值得探讨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中国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

中国茶文化是茶叶生产和发展历程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这里,我们注重探讨中国茶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内容,中国的茶道精神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注重道德修养和品性修为,是集茶、道德、艺术为一体的精神文化内容,涵盖了真善美的文化精髓。中国茶道精神是一种与茶艺相结合的境界和层次,是一种规律、精神、本源,是在茶事活动中感悟的哲理、伦理、道德内容,是人们在茶艺之美的享受中而生成道德修为和品性修养的和谐安乐之道。

中国饮茶兴于唐朝,历代文人柳宗元、白居易、朱熹等人经常赋诗论茶,在品茗的过程中超然物外,提升其思想境界和人格,为社会带来了祥和与安宁。中国的陆羽是开宗立派的始祖,他著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首创了中国茶道,赋予了茶道特殊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现代茶学专家学者也对于中国茶道进行论述,认为中国茶道精神是“廉、美、和、敬”,而“和”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髓所在。

中国的哲理研究学者赖功欧从哲理的角度对中国茶道精神进行哲理诠释,认为中国茶道精神可以从哲学意义上的茶格、茶境、茶蕴三大范畴进行概念阐述,其中:一、茶格。体现了茶道精神的以茶论道内容,首先是“友道”概念,它是指茶道精神中的茶格,可以首先通过“友道”的方式加以认知,显现出茶道精神中的人际关系滋润剂的作用。其次是“信道”概念,它是指人无信不立,在茶道精神中提倡至真至信的理念。再次是“协道”概念,这是指茶道精神中的协同之道,也同于儒家所倡导的“和”的概念。再有就是“品道”意识,它是中国茶道所推崇的茶品精神取向。二、茶境。从哲学范畴而言,它是指中国茶道推崇茶之境界,即:简约之境、淡雅之境、清纯之境、空灵之境、休闲之境、深邃之境、茶“禅”融合之境。三、茶蕴。这是指中国茶道内蕴之德,这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品德,内蕴的终结归于天人合一。

2 中国茶道精神中“和”的内涵

中国茶道精神汲取了儒家的“中和”思想和精神,在“精行俭德”的中国茶道精神之中,倡导和谐、推崇天人合一后的和谐之美。儒家思想的“中和”思想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髓和灵魂,它追求的是中国茶人的最高人生境界和审美意趣。中国茶道精神的“和”的思想内涵涵盖了诸多了元素,如:和谐、宽和、和勉、和合、调和、和善、和乐等,中国茶道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显现出端庄典雅的中和风范,我们可以由历代茶人对中国茶道的描述中可以获得“和”的启迪,诸如:“洁性不可污”、徽宗的“致清导和”、陆羽的“谐调五行”之道、斐汶的“其功致和”、刘贞亮的“以茶可行道之和”等。由此可见,中国茶道精神中的“和”思想内涵内蕴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以茶为媒介的文化、哲理、伦理、道德的表达方式,在汲取中国儒道释三家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和”与“敬”、“俭”与“廉”在中国茶道精神中的闪耀光芒,通过中国茶道精神中的“和”思想内涵,可以品味人生、参禅悟道,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 中国茶道精神“和”的现实意义

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讲究的是个人自身的体悟,注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修为和高尚品性的养成,寻求的是一种平常之心,在审己、自省的同时,认识别人,在心存和睦、心胸开阔的茶道之中,修身养性,增进友谊,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尤其是在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使社会呈现和谐相处的局面。

3.1弘扬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

在现代和谐社会之中,人们的物质欲望的满足前提下,还需要关注个人的精神内容,需要达到个人身心全方位的和谐状态,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强调在品茗茶叶的过程中,保有一颗平常心态,在优雅、舒适、恬淡的茶事活动中,寻求自由、空灵、恬淡、平和而真实的自然观,找寻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人生真谛,体悟世界的奥妙精髓,在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引领下,个人突破了自我界限,跨越了宗教和哲学的界限,得到了茶道精神浸润之下的清静、优雅和无为的启迪,在茶香袅绕中感悟自由与人生的含义,实现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升华到“悟我”的最高境地。

3.2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可以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全球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受到利益的驱使,现实需求显得难以填补,在竞争加剧、节奏加快的社会现实状态下,人们的心理难于达到平衡的状态,易沦陷于浮躁、功利、自我膨胀的“怪圈”之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显得淡漠而功利化,显现出紧张、利欲、短视的人际关系和现象。

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倡导“中和”哲理和伦理观,在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的过程中,可以成为一种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茶事活动,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的新型人际关系,在以“和”为礼的中国茶道精神中,多一份关心和理解,多一份宽容和体谅,人们之间的交流便在茶杯交错中减少了陌生感和距离感,多了份开诚布公,在茶道精神“和”的思想熏陶之下,创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人们在茶馆、茶楼、茶文化主题酒店中得以协同与合作,在“以茶会友”的理念之下融合成新型的社会人际关系形态,促成了“天下茶人是一家”的格局。

3.3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可以推动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家庭的安宁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中国茶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饮料方式之一,已经普遍为国人所接受,家庭在品茗茶叶的过程中,也领略了中国茶道“和”的思想,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了茶文化内涵,在无形中促成了家庭的安宁与和睦,也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尤其是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下,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为社会的和谐创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思想资源,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精神和传统,在天人合一的茶道精神倡导之下,讲究协和成邦、兼收并蓄,体现出中国茶道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容性特点,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同时也表现出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博大宽厚的和合思想,在两者目标相一致的理念之下,我们看到中国茶道精神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3.4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推动中华民族之间的团结

在中国茶文化之中,包含有许多少数民族的茶文化内容,如:云南德昂族的“成年礼茶”、“媒茶”、纳西族的“龙虎斗”、苗族的“三道茶”、侗族的“米花茶”、贵州的“状元笔茶”、藏族的“酥油茶”等,形成了瑰丽多彩的中华民族茶文化,在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容中,少数民族之间以茶待客、以茶致敬,显现出少数民族关系之间的和睦和团结,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5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和稳定

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极力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具有高雅之美、恬淡之美、宁静之美的中国茶道文化之中,“和”的思想关注生命的健康和文明的延伸,形成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软实力”的力量,对于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茶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精神文化纽带,中国茶道精神中“和”的思想内涵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深刻地印在国人的意识形态之中,由饮食文化升华为精神文化,在创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现出天、地、人、茶相统一的和谐局面,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昌盛富强、人民的稳定安宁,提供重要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宁静,谭正初,李健权.论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茶业通报,2009(2):77-78.

[2]胡凤仁.中国茶的精神养生及其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3]董慧.禅茶文化研究综述[J].农业考古,2012(5):215-222.

[4]王俊暐.生态视角:中国茶文化研究创新的可能[J].农业考古,2011 (5):9-16.

[5]余悦,陈玲玲.唐宋茶诗哲理追求综论[J].农业考古,2010(5):153-170.

[6]张杰.论中国茶道和茶道精神[J].茶叶通讯,2001(4):37-39.

[7]刘方冉,梶野诗织,蔡碧凡,周新华.中日茶人对茶道精神的印象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13(5):92-97.

作者简介:张艳(1977-),女,河南开封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中国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论影片《铁皮鼓》对原作思想艺术价值的保留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发展应用及思想内涵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