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茶”话之比较研究
2016-03-31丁润昕青海大学基础部英语教研室青海西宁810000
丁润昕(青海大学基础部英语教研室,青海 西宁 810000)
中英“茶”话之比较研究
丁润昕
(青海大学基础部英语教研室,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茶文化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对茶的种植也有丰富的经验,并被人们传承下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在17世纪时传入欧洲,受到西方国家人们的热爱,一开始茶在西方是作为奢侈品而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传统茶与西方当地文化相结合,饮茶的习惯在西方风靡至今,并出现了很多有关于“茶”的词汇。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为英语的习语增添了新的元素。英语里出现了许多有关于的茶的谚语和单词。本文将通过分析英语中有关茶的语句,来探讨茶语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茶文化;中西文化;茶;英语
17世纪的威尼斯商人将中国传统的茶和茶文化带到欧洲,并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从此饮茶的风气在欧洲开始,随之而来的是有关于茶的谚语和单词,人们逐渐将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单词中有很多关于“茶”的词汇,这对于我们了解西方的茶文化有较大的意义。在《茶经》里曾提到过茶,而在当时,茶仅仅是南蛮之物的存在,是什么原因让茶的地位变为了现在的雅品?这篇文章将围绕茶语和茶文化进行分析探讨,在中西方“茶”话对比中,引发读者对中国茶文化传播方式的思考。
1 中英文化的基本情况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的清香也让我国的茶在英国受到人们的热爱。我国的茶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饮茶是中国人的一种爱好,在人们的交流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关于茶的用词和句子。我国是茶叶种植和出口的大国,种茶的人会根据农历日期对茶的生长期进行归纳和总结,由此得出很多关于茶的习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种茶是一个生财之道,大家对茶的热情便更加高涨,这为茶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十七世纪,我国的茶叶被茶商带到欧洲后,引起了人们的追捧,开始出现奶茶这一词。奶茶是用牛奶和奶酪混入茶中,将其制作成为新的茶饮品。一开始,茶类商品在英国的售价很高,被称之为奢侈的商品。在经济的发展下,饮茶的习惯被带动起来,加入英国当地文化后的茶饮品更具符合人们的需求。起初茶的盛行源于英国的贵族妇女,她们在下午四点左右时会感到十分无聊,于是自己制作了一些小曲奇饼干,并冲上一壶清香的茶,邀约自己的朋友来家中做客,以休闲娱乐的话题来打发百般无聊的时光,这就是下午茶的由来。
2 由中英“茶”话引起的对比研究
2.1中英茶文化的现状
中英两国的饮茶方式不同,因此在茶文化上也有所不同。在唐朝的中国,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爱好添加糖,陈皮,桂圆等在其中,这是一种混饮的方式。而现在汉族人主要以清饮为主,这种做法就是将茶原本的味道用开水泡制出来,沿用了明清时候的茶传统。混饮的方式多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藏族的酥油茶;回族的三香茶都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
英国人最初是以绿茶为饮品,后来在自己本国文化的发展下,开始喜欢上味浓的红茶,其原因在于红茶有丰富的营养,比绿茶更易保存。另一方面,绿茶的属性为寒性,红茶性暖,在英国这个地处高纬度的地区,加上四周临海,气候阴冷潮湿,需要红茶为其暖暖身体。英国人会在红茶里加入糖和牛奶,以去除掉苦涩的茶碱味,取而代之的甜味更让英国人觉得满足。此外,英国人还热衷于自己搭配,他们会加入蜂蜜,黄油等家用食品到茶里,让创新的茶饮品诞生。伯爵、阿萨姆奶茶都出自英国的创新搭配,还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并享誉全球。英国人对茶的研究还不止如此,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片片茶用茶袋代替,更方便人们的携带,还自带过滤的功能,因此被称为速溶茶。
2.2中英茶文化在“茶”语中的运用
在中国,与茶相关的习语有很多,这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分析。茶叶的产地十分重要,好的产地决定了好的品质,品质才会决定口碑。提及龙井茶,人们都会联想到西湖,这就是“高山出名茶”的道理,说明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表达出茶能带给人安然舒心之感,在唐朝,人们以品茶来渡过自己的悠闲时光,喝上一杯清香的茶,会让人神清气爽;“茶为万病之药”是在说茶的药疗性,它不仅仅可以当做普通的植物来泡制茶叶,还可以用于治病。
虽然茶不产于西方,但茶在英国的发展使得茶文化得到很好的推广。all the tea in China在西方茶文化中代表的是十分巨大、昂贵的财富,所以在当时的西方茶文化中,茶叶只有皇家贵族等身份比较高的人才能使用的商品。在1657年茶叶首先被英国当地一家卖茶广告提出,在当时茶叶并不是叫做“tea”,当时在中国称之为“tcha”,而其他国家把茶叶叫为“tay”,还有的国家叫它为“tee”。这是最开始的“茶”语。随着西方社会文化地不断发展,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茶文化词语也在进行变化。比如在英国tea cake的含义是指茶点心,但是在美国这个词语就是指一种小甜饼;午餐食品也被人们称为tea basket,而不是装茶叶用的篮子;英国人热衷的下午茶被称之为high tea;而将我国的茶文化带入英国去的茶商叫做tea dealer。
3 在“茶”语在中英文化中的来源
3.1构思背景
中英的茶语有很大的差别,语言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被视为是文化的差异性,因此,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双方的茶文化表现出来。在茶文化的发展上有一个先后顺序,一开始只是对茶的发现,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待茶饮被广泛流行开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茶文化才算出现。换句话说,茶文化的出现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形成的。过去的中国是农耕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式。农业主要依赖于大自然的力量,讲究“天人合一”的道理。在我国的农历里很多的节气都是跟大自然有关联的,这样是为了方便农耕时的天气,温度等情况,以此来判断农作物的是否可以得到好的收成。而在英国几乎没有与茶叶相关的习语,中国的茶叶被运到英国的时候已经是成品,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茶叶的生产方式,也不用去关注制茶的过程,所以在习语上显得比中国茶语少得多。英国的茶语主要是在茶饮品普及后才有的,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英国的茶语有着浓浓的异国文化。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得到发展,也是值得我国骄傲的事。
3.2构思的必要性
中英茶话的背后蕴含的了人文和社会的交流,在这个领域里茶文化的传播涉及到了艺术、哲学等多种领域,通过两国的茶话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茶文化已经融入进了我们的生活里,并结合了两国的文化差异后,将茶文化发展得更具魅力。中英茶话的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两者的文化发展过程不同,在英国,主要以农耕文明为主,“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有哲学依据的,所以在中国提倡心灵的感悟;英国的茶属于舶来品,本就与工业文明还有伯爵世家相关联,在注入了工业和宫廷的文化后,英国的茶文化显得丰富多样。在传统的茶文化与创新的茶文化之间,茶语的表达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在茶话的精神方面来看,中国的茶语中有更多的哲学道理,它反应出的是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并提倡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情感。在我国的茶话中更多的是一种对茶道的追求。英国的茶话精神则比较个人主义,通过对茶具的选择和凭借个人爱好去调试不同的茶味中可以发现,英国茶文化以下午茶为中心,红茶是英国茶文化的核心表现。正因为英国讲究一种绅士的文化,因此英国的女主人为了表现自己,他们会将好瓷器来盛茶,男士则偏重于绅士的风度。这是他们对自我的满足,以及务实性的体现,通过研究中英的“茶”话,我们能很好的感知两国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类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经济文化的交流,文化对经济有推动作用,同样的,经济发展可以带动文化的前进。各国在把握好自身文化后,紧跟全球化的脚步,将Tea演绎的更具特色,也让茶文化的魅力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4 结束语
中英两国“茶”话里的巨大魅力让我们不禁感叹茶文化竟然蕴含着人文思想,原来饮茶不仅仅可以让身心放松,还能助推社会的发展与交流。中英两国的“茶”话在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成为了中英两国文化的纽带,是重要的媒介。在两国的“茶”话中,我们可以体验不同的地方特色,两国的发展历史,以及传统的中式茶文化如何得到发展与传承。通过对茶话的分析,我们更好地学习英国地道的精神文化,这为今后两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小月,彭华.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6-118.
[2]赵淑萍.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 [J].农业考古,2013(2):313-315.
[3]萧致治,徐方平.中英早期茶叶贸易——写于马戛尔尼使华200周年之际[J].历史研究,1994,03:136-152.
[4]仲伟民.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2):99-113+143.
[5]仲伟民.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观察19世纪中国危机的一个视角[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1):96-105.
[6]黄淑美,欧阳中一.《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农业考古,2005(4):297-387.
[7]李亦桃,朱晓东.英语中“茶”话探微——兼议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2007(6):211-213.
[8]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 (1):118-121.
[9]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196.
作者简介:丁润昕(1977-),女,甘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