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对于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促进作用分析

2016-03-31贺贤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西藏林芝860000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西藏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

贺贤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西藏 林芝 860000)



茶文化对于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促进作用分析

贺贤春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西藏 林芝 860000)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作为一种积极的理论文化,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意义。本文以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为例,对茶文化的思想道德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论述了茶文化对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应用中将面临的问题,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茶文化;西藏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

1 茶文化对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促进作用分析

1.1促进西藏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序性开展

茶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对于西藏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所谓“知行合一”,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其在生活中的实践是紧密相连的,而不是对立分离的关系。简而言之,理论与实践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不是绝对地割舍脱离关系。而茶文化中的“知”所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意义。“行”是指西藏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高度发达的“知”对于社会生活中“行”的促进性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1.2推动西藏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向多样化迈进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茶诗、茶画、茶艺以及茶书法都是其常见的艺术表达手法,在寻常不经意间绽放着夺目的艺术之光。而异彩纷呈的茶文化元素引入到西藏高校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中,犹如一股清泉涌进了平静的水潭中,为其带来不期而遇的欣喜,注入新的活力与朝气。据了解,西藏高校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大多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思想单一的大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这些政治观点,从而导致西藏高校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效果微乎其微。而在茶文化走进西藏高校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后,西藏高校可以通过茶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以及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对茶文化的认同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同时,五彩缤纷的茶文化表现形式是丰富西藏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不竭动力。

1.3加快西藏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各大高校进行了广泛地普及,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接受与认可。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而创建的一种教育模式,其重在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以及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一种人文主义教育观。近年来,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在各大高校中的理论化应用也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现在高校掀起了一股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尤其是西藏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更是风起云涌。茶文化元素对于西藏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改革而言,正如一场及时雨。茶文化的文化内涵深厚广博,其“中庸”、“尚和”、“清廉”的思想,不仅能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促进其结构体系的完善,而且对于西藏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2 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在引入茶文化过程中将面临的问题

2.1茶文化未能充分发挥其对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性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茶文化知识经天纬地,其潜藏着丰厚的文化寓意,蕴含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散发着鲜明的民族气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茶文化,其魅力势不可挡,教育部更是直接提出了“茶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口号。但是,我国高校在引入茶文化这一元素时,却忽略了对茶文化深层含义的挖掘。西藏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时,并没有适时地对茶文化进行深入分析。由于茶文化是以汉族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较少地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而西藏高校是以藏族少数民族为主导的文化教育,导致了其对茶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的局面,从而也抑制了茶文化思想的指导性意义发挥。

2.2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不紧密

茶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意识,其包蕴的思想教化感召作用已经为大众所公认。但是,西藏高校在进行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时,并没有将茶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联系。简而言之,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并没有吸收茶文化元素的文化要义,更没有利用茶文化的教化功能来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知识框架体系。首先,西藏高校在构建思想道德体系时,对于茶文化所持有的态度是质疑甚至是不认可。所以,其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知识完全没有借鉴茶文化的任何因素。其次,西藏高校在发展思想道德教育这一理论时,对于茶文化内容并不熟悉,连茶文化的基本精神都不曾知晓,这也导致了西藏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茶文化元素的缺失。

2.3茶文化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过于单调

自从茶文化走进校园后,各大高校的茶文化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也是如火如荼地火热进行中,浩大的声势火热的场面着实让茶文化一跃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但是,这些繁华的背后却掩盖不住其实践活动的单一性。西藏高校在引入茶文化进行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时,其茶文化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都很单调。一来形式上,西藏高校的茶文化实践活动仍然沿用传统校园实践活动的形式,并没有结合茶文化特色进行突破性创新,使得茶文化实践活动的特色不够鲜明,既没有凸显出茶文化的独特气息也没有新意吸引不了参与者。二来,内容上,西藏高校开设的茶文化实践活动的主题不够突出,其浓厚的茶文化色彩并没有在思想实践教育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甚至一度被湮没。

2.4西藏高校对于茶文化实践活动的不重视

西藏高校在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建设过程中,虽然引入了茶文化思想内涵,但是其却没有真正地对茶文化进行重点性关注,即其是基于教育部的号召才勉为其难地将茶文化应用到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中,对茶文化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是直接轻视了茶文化实践活动的意义性。西藏高校对于茶文化实践活动不仅没有投入相应的关注度,更没有给予足够的引导与支持,使得其茶文化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3 解决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中茶文化应用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3.1以茶文化德育功能为导向引领高校的思想教育活动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历史演变中,其早已深深地扎根于我国肥沃的传统文化思想土壤之中,尽吸传统文化的精髓,集儒家、道家与佛家的思想精华于一体,融合了儒家的“仁爱”、佛家的“空灵”以及道家的“洒脱”,而这些贤明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德育教化作用。因此,西藏高校在进行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时,应充分发挥茶文化的教化感召功效。一方面,西藏高校应该致力于对茶文化内涵的研究与剖析,对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字义文化上;并从茶文化的基础知识着手,探究其隐含的哲学内核与文化精髓。另一方面,西藏高校也应该以茶文化的德育功能为切入点,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茶文化德育功能对于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导向作用。

3.2将茶文化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有机融合

“万丈高楼平地起”,思想道德教育是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石,只有根基扎实牢固,万丈高楼才能拔地而起,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对于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而言亦是如此。因此,夯实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也是极为必要的。那么,就得先以茶文化为突破口,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中,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充分剖析与探索,主动积极地向知名茶文化专家学者交流取经,将习得的茶文化精髓应用到西藏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中。而后,对思想道德教育理论进行创新性完善,树立兼容并包的观点,基于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特点,对茶文化进行选择性地吸纳,最后促进茶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成熟化。

3.3在高校内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实践活动

西藏高校在应用茶文化元素开展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时,应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不能拘泥于传统模式之中,要与时俱进根据茶文化与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特点进行创造。一则,在形式上,茶文化实践活动应该敢于跳出固有的模式,基于茶文化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例如,西藏高校可以组织高规格的茶文化诗画大赛、茶书法作品展览以及茶文化辩论赛与茶艺表演大比拼等各种形式的茶文化实践活动以丰富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二则,在内容上,西藏高校举办的茶文化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应是以茶文化思想教育为宗旨,可以以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为契机来促进西藏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4西藏高校应加大对茶文化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

西藏高校茶文化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所依靠的最原始动力是本校的支持与引导,任何一个实践活动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孤军奋战的结果,其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援。因此,西藏高校在开展茶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时,各大高校应该提供最基本的物质财力支撑,配备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基本器材与道具,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茶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规格水平。此外,西藏高校也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中的茶文化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与民间茶文化团体的联系,鼓励学生参加茶文化知识论坛、茶文化思想教育峰会等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曾斌.茶文化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20-21.

[2]赵燕燕.试论素质教育体系下如何绽放茶文化教育的独特魅力[J].杭州文博.2011(1):57-58.

[3]谷飞.中华茶文化在中学的推广实践及效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10):20-28.

[4]周亚军.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3(5):32-35.

[5]李翠英;余有本;周天山;王荣花.基于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73-174.

作者简介:贺贤春(1974-),女,四川射洪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西藏高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
浅谈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