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野下的紫砂壶艺术设计探究

2016-03-31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合川401520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紫砂壶艺术设计茶文化

梁 真,张 翔(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0)



茶文化视野下的紫砂壶艺术设计探究

梁真,张翔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0)

摘要:紫砂壶在我国茶文化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能够使品茶过程更具有美感。紫砂壶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品,整体造型大方雅致,同时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国内外人士的称赞,同时也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以及收藏。本文简要地阐述了紫砂壶在制作工艺上的三大特色,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设计师在茶文化的影响之下的设计理念,深入地探讨了紫砂壶在造型和色彩这两方面的设计工艺,以便深入地研究茶文化,发掘紫砂壶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茶文化;紫砂壶;艺术设计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我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接受了中国各个哲学流派思想的影响,形成富有特色且韵味深长的茶文化。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且在茶文化当中,三者并不冲突,反而相互补充,为品茶人营造一个茶文化世界,使得茶文化内容得到扩充与升华。紫砂壶是茶事活动当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其造型与装饰的设计都会受到茶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茶文化的精髓。不仅如此,其制作方式也受到文人墨客的影响,紫砂壶的发展已不满足于作为实用品存在,已然发展成为一件艺术品,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

1 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特色

1.1手工成型的制作方法

如今,我国科技发展迅速,紫砂壶制造工艺随之增多,然而我国制作紫砂壶的工匠依旧倾向于使用手工制作。工匠通过手工使紫砂壶成型,虽然方式普通,但能够使得紫砂壶造型种类更为丰富。不仅如此,工匠依靠手工制作紫砂壶,便可将自身的思想以及情感投入其中,这种思想与情感是无形的,而这种无形的东西能够赋予紫砂壶一种人性与灵性。此时,紫砂壶以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品,其中蕴藏着制作工匠的主观情感与审美情趣。因此,不同的紫砂壶存在的意义与蕴藏的精神内涵都有所不同。工匠如使用手工成型法对紫砂壶加工,需运用明针将对紫砂壶坯件表面实施整体压光,经过这一工艺加工的紫砂壶,外表光滑质感温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正因如此,我国在2006年将紫砂壶手工成型法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该种施工工艺进行保护。

1.2天然无毒的制作工艺

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无论是壶内还是壶外,工匠都不会为其上釉,仅仅是将不同泥色进行糅合,通过控制比例,使得紫砂壶能够呈现不同的色彩。部分工匠虽然为提升紫砂壶的视觉效果而选择使用着色剂,但也只是在天然泥料当中添加少许无毒氧化物着色剂,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事实上,在紫砂壶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部分工匠为紫砂壶上釉已达到装饰效果的情况,如炉钧釉装饰,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发现,由于该类紫砂壶中的釉料本身含有毒素,根本无法泡茶。若仅仅作为装饰品,也并不可取。故而,该类紫砂壶只在市场出现一段时间便消亡殆尽。

1.3文化综合型的设计工艺

紫砂壶制作工艺中还融合了中国其他文化,如书法文化、绘画文化等。部分紫砂壶壶面中雕刻着清新雅致的诗词歌赋,淡雅脱俗的山水画作等,这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与美感的艺术品雕刻于紫砂壶之上,不仅能够与紫砂壶质朴淡雅的气质融为一体,同时也令工匠的思想、感情以及观念展露无遗,这也正是紫砂壶对人文精神的体现。工匠在紫砂壶壶面上雕刻诗词与画作,也并非只是将上述要素随意雕刻上去即可,需要工匠安排诗词与画作在紫砂壶壶面之上的布局。工匠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能够通过紫砂壶的形状判断其适合哪种风格的字画,从而使得紫砂壶更有意境。因此,紫砂壶壶面的雕刻内容没有固定的要求,往往是通过工匠的自我感受与审美能力,这便使得紫砂壶更加具有灵性。

2 茶文化视野下的紫砂壶设计理念

我国茶文化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认为人在品茶中的最高境界,是将自身、万物以及精神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精神通过两方面表现:一方面通过茶事活动展现。而另一方面则通过其他文化如茶画、茶诗等对茶的描写以表现品茶境界。大量文人墨客都在自身的作品当中体现了这一精神,如苏轼的《汲江煎茶》、唐寅的《品茶图》、文徵明《树荫煮茶图》,都展现了文人墨客在大自然中品茶的情景,表达了文人墨客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而这一思想对我国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产生了影响,工匠开始将大自然当中的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雕刻于紫砂壶壶面之上,部分紫砂壶直接按照自然当中某一物品的形态进行制作,令紫砂壶更加贴近于自然,造型也更为美观。以树瘿壶为例,其整体形状便像古树当中的一个瘿瘤,壶身也按照树瘿的纹理进行设计。树瘿壶是我国紫砂壶仿自然形态当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工匠在设计紫砂壶过程中,极为重视紫砂壶与自然的结合,往往将自然事物融入紫砂壶的造型之中,令制作的紫砂壶更具风格。紫砂壶当中最为常见的是松、梅、竹三种植物,由于上述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依旧能够保持较为顽强的生命力,人们便认为其具有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格。工匠将其雕刻与紫砂壶当中,也能够给人以相同的情感,令人感受到内敛稳重,质朴顽强的思想感情。以束柴三友壶为例,该壶造型设计以松枝、梅桩以及竹干所构成,展现了以松枝、梅桩以及竹干的形状,体现了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情境,表达了自身希望与其他品茶人和谐共处的愿望。除此以外,还有《高风亮节壶》,该壶的壶嘴、壶把以及壶身都按照竹子的形状进行设计。不仅如此,工匠将壶嘴上方竹节连向壶身,使壶把与壶嘴形成视觉上的平衡,令紫砂壶的形式更加具有美感。此外,竹子代表了清高与坚韧,如郑燮《竹石》中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种清高与坚韧也正是品茶人该有的秉性。故而,该紫砂壶在紫砂壶的制作当中应用这一素材,能够更为突出茶文化的内涵。

3 茶文化视野下的紫砂壶设计工艺

3.1简洁美观的紫砂壶造型

紫砂壶本身的外观造型就是一种装饰造型的审美体现,其壶身表面并不需要用釉进行喷绘或装饰。这种简洁美观的真实造型是紫砂壶装饰设计中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核心。自然型紫砂壶的造型虽然是以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世间百态为创作对象的,但依然会给人以源于自然但是超越了自然之美的升华性的造型之美。在已经成型的紫砂壶作品中,清新雅致和疏密有序的壶身造型并不仅仅以其古色古香的色彩来博人眼球,更是以其精致古朴的造型和蕴含在造型之下的神态气质和文化底蕴来展现自身的艺术造诣和文化价值的。筋纹型紫砂壶的整体外观和壶身上的纹样都较为规则和统一,但是每一条纹路都会随着壶盖、壶颈、壶身和壶嘴等部件在整体形态上的变化而产生深浅宽窄的一些细微的变化。单纯的华丽和洗练的细节在紫砂壶的造型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给人以精巧饱满的视觉美感。几何型紫砂壶的造型装饰是建立在简化的轮廓基础之上的。通过一系列考究的线条设计可以有效弱化这种简单轮廓给人带来的粗糙感和简略感,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美观的造型美感。比如,上粗下细的线条装饰会给人以安定稳重之感。在壶身上横向设计的凹槽线条在增添了壶形形态优美秀气的同时也加固的壶身的接口部分……由此可见,简洁美观的紫砂壶装饰造型既是设计紫砂壶外观的根本原则和基础特征,也是鉴赏、评价紫砂壶作品艺术造诣和人文价值的基本标准。

3.2平朴雅致的紫砂壶色彩

紫砂壶作品的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装饰色彩风格。制作紫砂壶所使用的泥料颜色和烧制成型后的壶身颜色是有一定色差的。为了设计阶段就能对紫砂壶的色彩效果进行预测和控制,紫砂艺人就必须要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泥料颜色来进行调兑配比。如果对调配过后的泥色在烧制过后真实的色彩效果下不了定论,可以在泥料中加入少量无毒的氧化物来作为紫砂壶原材料的着色剂,以此来保证烧制成型的紫砂壶能够产生理想的色彩效果,从而提高紫砂壶作品在色彩上对人们视觉的吸引力。在选择泥料进行配色的时候,可以遵循自然界物体天然的固有颜色来达到自然朴实的艺术色彩效果,例如生梨紫砂壶、青椒紫砂壶和茄段紫砂壶等,都是壶身颜色和生态泥料颜色浑然一体的典型代表,尽显自然含蓄之美。当然,也可以根据特殊的设计要求而选择几种不同色彩的泥料来进行组合构图或是混合调配,进而产生另一种视觉魅力。在组合构图方面,以红绿相间的彩蝶紫砂壶为例,壶身是统一的朱红色,而雕刻着卷叶的壶嘴、浮雕着藤蔓的壶把和象征着蝴蝶与花朵的壶钮则是翠绿色。素雅的朱红搭配灵动的翠绿,既平淡无华又生机盎然,描绘出了一副完整的花蝶生态图。在混合调配方面,以色相各异的御玺紫砂壶为例,先将红色和紫褐色的泥料搅拌混合,打片镶接。再利用纯度和明度的调和来构成温润协调的雅致色彩。

4 结束语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处处都体现着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这种思想在泡茶的紫砂壶作品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紫砂壶在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浸润于茶文化思想精髓,同时也受到了不同时期审美观念的影响,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而一脉相承。茶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紫砂壶的发展,而紫砂壶也使得茶文化内容更为丰富。

参考文献

[1]蒋彦.时代背景下紫砂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的创新思考[J].财经界,2014(19):100-102.

[2]何岳.横看成岭侧成峰:杨彭年紫砂壶艺的审美价值重估[J].创意与设计,2012(4).

[3]戴志华.从“如意祥云壶”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征[J].江苏陶瓷,2014(4):48-49.

[4]高英姿.因穷得变,意至器生——由《宜兴瓷壶记》探究紫砂艺术的工具设计与运用理念[J].创意与设计,2012(2).

作者简介:梁真(1986-),女,重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建筑装饰设计。

猜你喜欢

紫砂壶艺术设计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星.云.海》
《花月夜》
茶文化的“办案经”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