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河北茶具为例谈设计服务业与传统陶瓷业的融合

2016-03-31王年文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设计

王年文(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以河北茶具为例谈设计服务业与传统陶瓷业的融合

王年文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北陶瓷业曾经久负盛名,以邯郸磁州窑、邢台邢窑、唐山多缸窑、保定定窑为代表的河北陶瓷在国内曾引领风骚,尤其是在茶壶、茶杯、茶碗等相关茶具的制造上得到了国内外的好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意识发生了改变,科技手段不断更新,河北省的陶瓷业渐渐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无论是在销售还是在品牌经营上都出现了下滑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跟上时代的步伐,勇于改革,将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设计与陶瓷大胆融合,将是河北陶瓷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以河北茶具为例,分析了设计业与陶瓷业的结合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河北陶瓷;设计;发展方向

就市场而言,目前河北陶瓷产品自身的优异性能已不能满足商家及消费者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受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等地的瓷器冲击,河北陶瓷的地位岌岌可危。陶瓷业要想在市场中屹立于不败地位,除了其优良的质地外,包装设计及造型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刺激或削弱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购买需求。如果把握住设计和产品的契合点就能大大提升陶瓷产品的形象,促进其传播与销售。近些年河北陶瓷业在市场的冲击下,逐步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以陶瓷茶具为试点,大胆尝试与设计服务业的融合,以期打开销售市场。

1 河北陶瓷行业的兴衰成败

作为北方陶瓷生产大省,河北省陶瓷行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河北境内既有古老的定窑、邢窑、磁州窑,还有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大放异彩的邯郸、邢台、唐山陶瓷生产基地。曾几何时,陶瓷制品尤其是陶瓷茶具制品曾经是河北省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之一。

1.1历史上的河北陶瓷。具体来讲,历史上的河北省陶瓷行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元前540年至公元420年,这一时期河北陶瓷行业的陶瓷技术处于不断创新的阶段,无论是磁山文化遗址和南庄头遗址亦或是北朝时期白瓷与青瓷都体现出了河北陶瓷行业所具有的发展活力,而这也为河北陶瓷行业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第二阶段为公元618年至公元960年,这一时期河北陶瓷行业处于产业振兴阶段,无论是形成南北分立格局的邢窑、北方规模最大的磁州窑还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等,都是河北陶瓷行业走向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让河北陶瓷行业确立了自身在国内陶瓷发展历史中的地位;第三阶段为公元1271至公元1912年,这一时期我国陶瓷行业的中心逐渐向南方转移,河北陶瓷行业逐渐式微。虽然定窑与邢窑等北方陶瓷行业支柱逐渐消失,但是磁州窑却仍具较强的发展生命力,且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在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之后,受到战争的影响,河北陶瓷行业发展进入停滞不前,直到建国之后,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好转,河北陶瓷才又一次展现出了自身的生机。以唐山陶瓷为例,其在发展中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如海格雷公司、隆达公司以及唐陶集团等。这个时期,河北陶瓷成为了河北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1.2现阶段的河北陶瓷经营状况。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形势的转变,南方陶瓷业迅速崛起,以广东佛山和江西景德镇为代表的南方陶瓷大胆尝试技术革新,在产品质量和产量上都得到迅速提升,在产品造型和工艺方面也有显著提高,一时间南方陶瓷成为了国内陶瓷业的领军人物。提到工艺精良、造型精美的陶瓷器具,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景德镇一带。相对而言,河北陶瓷业由于品牌意识不强、营销观念落后、传统加工为主等而遭到重创。以茶具为例,河北陶瓷存在重美术瓷、观赏性瓷,轻日用瓷的情况;茶具突出实用功能,忽视造型、工艺及独特性的创造,对茶具的外包装更是忽略不计。相对而言,江西瓷对茶具的烧制十分考究、精美,对外包装的设计和制作水平也不断提升。从河北石家庄南三条的茶具批发市场看,大多数茶产品的外包装盒产地来自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而本地产的外包装少之又少。

2 从茶具谈河北陶瓷业的落后原因

2.1设计人员水平落后。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茶具设计自然也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国茶具具有多样化的造型与种类,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从材料方面来看,茶具可以分为竹木茶具、玻璃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陶瓷茶具等,但在社会生活中,普通大众饮茶主要器具就是陶瓷茶具。因为陶瓷茶具具有耐高温、美观、价廉等优越性能,故而不同时期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时至今日,茶文化的复兴使社会大众对陶瓷茶具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但是受区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河北陶瓷茶具设计业的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偏低,河北的陶艺大师多集中在唐山,河北其他地区如邯郸、高邑、邢台等地区的设计人员在专业化、知识化层面水平低,其技艺很难走向国际视野,不具备与大品牌设计水平竞争的实力。

2.2茶具设计过于传统、与新技术没有进行有效融合。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计手段融入到了企业当中。尤其是在诺尔曼·贝尔·盖茨创造的现代工业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之后,先进的设计流程和程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但可惜的是,河北陶瓷业的设计师大多独自完成调研、出图、模型制作,缺乏市场定位和设计精准度。

2.3河北茶具陶瓷业缺乏品牌意识。提到茶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景德镇,是佛山,是福建,是潮州,很少有人想到河北。这和河北陶瓷企业大多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有关。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维持生存是其主要目的,将产品品牌化、高端化对其有点勉为其难,无法从长远角度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也不懂得知识产权的保护。

3 设计服务业带动传统茶具陶瓷业的必然性

3.1大众审美的审美需求。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让社会大众对陶瓷茶具的需求除了实用性外,增添了精神层面的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就曾指出,当社会个体的生存需求得以满足之后,就会产生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而茶文化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对于社会精英阶层而言,饮茶能够满足他们的风雅,而对于平民百姓而言,饮茶也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因此,茶文化具有了良好的生存土壤,而社会大众对陶瓷茶具的旺盛需求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茶具要想打开销路就必须更好的满足社会大众对茶具的审美需求,也就是说设计服务业与传统陶瓷业必须进行有效融合,才能奠定坚实的受众基础。

3.2高端市场营销的需求。从国际视野来看,高端的茶具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而许多国内陶瓷厂家也只能选择成为国外品牌的贴牌生产商,这对于提升我国陶瓷行业竞争力与利润获取能力是十分不利的。事实上,即使我国陶瓷企业中所具有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材质等因素与国外相比差距并没有太过明显,但是生产出来的茶具,价格却相差很大。国外高端茶具产品价格能够达到上万元,而国内高端茶具产品价格却可能仅为千元,并且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行为来看,前者受到了趋之若鹜的欢迎,而后者则并不会得到太高的关注。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设计”。一个产品在品质相当的情况下,设计水平决定了其市场价格。

4 以茶具为载体推动设计服务业与传统陶瓷业相融合的举措

在河北省传统陶瓷行业的发展中,设计服务业与传统陶瓷业的融合并不仅仅局限在茶具这一个方面,但是显然,茶具能够作为传统陶瓷业与设计服务业进行融合的试点与突破口,因此,陶瓷企业可以选择以茶具为载体与设计服务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甚至共建茶具生产基地。这种融合对于推动传统陶瓷业的创新、陶瓷设计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乃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4.1打造茶具陶瓷创意园区。以陶瓷茶具为主的创意产业园,旨在发展茶具工艺,茶具设计、弘扬茶文化传播。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产业园,陶瓷茶具创意产业园,重点突出创意二字,是设计服务行业与茶具陶瓷业的完美结合。在这个产业园区中,应突出陶瓷茶具的主体地位,辅以会展、广告、包装设计、造型设计等服务型产业,实现制造业向“服务制造业”的转变。为进一步提升茶具制造业品质,可邀请专业的设计团队进驻产业园,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从税收、房租等角度给予适当减免,以促进河北陶瓷茶具的早日升级和完善。

4.2建立行业间的创新合作机制。因为设计服务业作为一个专业领域的行业,必然拥有尖端的设计人员和设计技术。传统陶瓷行业则掌握着茶具生产的技术。两种技术的互通和融合,是两个产业共同发展的基础。在基于茶具技术创新的设计服务业与传统陶瓷业的协同发展方面,有一点值得一提,即设计服务业与传统陶瓷业之间的融合与两个行业在各自领域里独立发展的现状,为避免两个行业出现各自为政的对立局面,则需要一套完善的合作机制,而这种机制的构建需要当地政府来引导。作为河北省政府部门,应当重视设计服务业与传统陶瓷业的融合,也应当关注设计服务业与传统陶瓷业在各自领域的独立发展,从而使二者同时具备单独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充足的技术研发动力,并使二者能够在技术研发中实现优势互补与合作,以便推动研发融合的实现。

具体来讲,在合作机制的构建中,调研、评估机制的确立是前提条件,陶瓷业和设计服务业,都需要对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做出评估,并以茶具市场需求为依据进行产品开发,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各个层次的产品;其次,以市场为导向的任务机制的确定。即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传统陶瓷企业需要负责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内部交易成本的降低,设计服务业负责设计方案的更新和时尚资讯的把握,从而确保设计工作体现出创新性,并迎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4.3以地域为特色打造品牌陶瓷茶具。在企业自身的设计人员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与另一个行业即设计服务业相融合,是解决河北陶瓷业现阶段所遇瓶颈的有效举措。不过,双方的合作应抓住特色,找准产品市场定位。现代河北茶具陶瓷既没有西方茶具的奢华,又缺乏南方陶瓷茶具的时尚气息。要想在市场夹缝中获得突破,需牢牢把握地域特色,突出地域特征。将本土化的文化色彩经过现代设计手段的加工,融入到传统的茶具中来,实现传统与现代,地区与国际的结合才是发展之路。

总之,河北省传统陶瓷行业在我国陶瓷文化历史中占有着重要位置,要想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得到发展和突破,需以茶具制造为突破口,积极寻求与设计服务行业之间的合作机会,并通过与设计服务行业协同创新茶具技术、满足茶具市场需求,来实现二者市场竞争力的协同提升,从而为自身带来更大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4):26-35.

[2]刘纯彬,杨仁发.基于产业融合的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9):69-73.

[3]张建刚,王新华,段治平.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3-78.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 (项目编号:15457625D)

作者简介:王年文(1979-),男,湖南株洲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品策划与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