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融合研究综述

2016-03-31姚志英郜丽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言学隐喻语法

姚志英,郜丽娜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融合研究综述

姚志英,郜丽娜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在理论构建和具体的应用分析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两者如何进行融合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均涌现出一批质量较高的有关二者融合的研究成果,但他们主要是从认知语义视角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学界应加强认知语法以及语料库语言学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融合

引言

1979年,英国语言学家Fowler和Kress出版了合著——《语言与控制》,并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的话语分析方法,这标志着批评话语分析的诞生[1]。批评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语言分析揭示话语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及其影响。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认知语言学基本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30年的迅速发展,它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语言学研究范式,即认为语言来自人类对客观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它所描写的认知过程不仅能解释实际的语言现象,更能揭示语言表达背后的人的认知机制以及很多社会和文化现象。认知语言学可以揭示在意识形态交际中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过程,能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更多的方法选择。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是两个重要且迅速发展的语言研究领域,二者在理论构建和具体的应用分析上分别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一、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及其融合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被视为一种“工具语言学”,是话语分析的有效工具,用于分析不同类型的话语。批评话语分析的目标是通过分析话语中的语言形式来揭示那些隐含的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如何运用语言来实施意识形态控制和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重要理论范式,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描写”话语的形式结构特征;“阐释”话语与话语实践过程的关系;“解释”话语实践过程与其所在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2]。“描写”层是微观层面的纯文本分析,即语言运用和话语交际的分析,属于微观的语言学分析传统。在过去,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源泉。但是,批评话语分析本身尚未形成完整的方法论,只要能用于分析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并产生令人信服的结果的理论都可以应用到批评话语分析中。“意识形态”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尤其重要的概念,它在该领域有其独特的内涵。批评话语分析视阈下的“意识形态”是一个中性概念,是指个人或社会借以理解世界的信念、观点、主张和价值观系统。意识形态概念是把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联系起来的桥梁。

认知语言学以第二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当时的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的。认知语言学坚持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通过语言现象解释人类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看成是人类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有:Lakoff、Johnson和Talmy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我们知道,意识形态以语言为载体,渗透于语言的每一个角落。语言分析,尤其是认知语言学分析,是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工具。认知语言学坚持百科语义观和基于使用的语言观,将百科知识框架和自然语言使用纳入语法、语义框架中来考虑[3]。它和批评话语分析无论在语言观还是方法论上,都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且可以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更多的方法选择(具体地说,可以像系统功能语法一样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分析工具),因为认知理论和概念可以用于分析和揭示政治话语中所操纵的语言和心理策略。

二、国外相关融合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多维度、多学科交叉的话语分析方法,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近年来,学界不断出现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批评和质疑,包括其分析方法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的客观性、过于重视定性分析等问题。一直以来,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语言学分析方法。进入21世纪,随着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迅速发展,一些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过多地依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问题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应该尝试把更多的先进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批评话语分析。以认知语言学为取向的话语分析研究为批评话语分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Van Dijk[4-7]、Chilton[8-11]、Wodak[12-14]。值得一提的是,批评话语分析的国际领军人物Van Dijk很早提出了认知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新趋势。他认为,认知分析和社会因素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把语言、认知与社会过程及行为相联系才能对话语进行合适的分析,但他没有针对细节问题进行探讨[4]6-7。Van Dijk[5-6]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两部著作:《话语与语境:社会认知途径》和《社会与话语:社会语境如何影响语篇与会话》。这两部著作把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引入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中,强调社会认知在话语和社会之间的媒介作用,对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有重要意义。另外,Chilton[9]2-4提出的认知话语分析视角也非常值得关注,他认为认知是很多批评话语分析中丢失的链接。就像以社会认知为取向的批评话语分析一样,认知语言学致力于探究语言、认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能够和批评话语分析结合,共同揭示话语所传达的意识形态。认知隐喻理论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最广泛、认可度最高。尤其是Charteris-Black提出一种新的隐喻分析方法——批评隐喻分析,旨在综合运用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隐喻。通过分析隐喻在政治话语、新闻话语和宗教话语中的语用功能和模式,Charteris-Black发现隐喻能够深刻地揭示话语群体的信仰、态度和情感,隐喻具有意识形态构建功能[15]。学界认为,批评隐喻分析实际上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新的补充方法。此后,批评隐喻理论和方法在国际上不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掀起了一场理论研究和方法应用的潮流。批评隐喻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融合的产物,也是目前发展势头良好的新兴研究方向。

在西方认知语言学界,在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融合领域取得成就最高的学者当属Christopher Hart。他指出认知语言学揭示的概念化过程在意识形态的表达和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文本分析证明认知语言学可以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16-19]。并认为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都坚持以使用为基础的语言观,人类通过语言的使用来识解经验,其中语法结构也是有意义的[19]2-5。Hart[20]分析有关移民问题的媒体话语发现,力量——互动模式和其它认知模式一起构建移民话语并蕴含一定的意识形态。他利用兰盖克的认知语法模式对抗议政治暴力行为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针对认知语法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开展探索性的研究[21-22]。

三、国内相关融合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批评话语分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均不断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国内研究存在理论建设进展缓慢、分析方法雷同或单一、历史渊源不清等问题,学界针对这些问题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了反思和重新诠释(辛斌[23];许力生[24];李桔元[25];武建国[26])。国内一些学者早已敏锐地洞察到认知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缺失,积极探讨认知话语分析的可行性、认知方式与语篇意识形态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的融合路径等问题。洪艳青和张辉[27]在分析认知语言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隐喻、转喻、范畴化和图解参照框架能够描写和揭示语言中所暗含的意识形态。纪玉华和陈燕[28]对 Charteris-Black[15]89-125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引介。张辉和江龙[29]认为,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可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一个工具箱,用于识别和分析政治话语中所隐含的权力关系及意识形态。辛斌[30]指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心理取向,并着重介绍了Van Dijk的语境心智模型理论。他认为,话语分析不仅需要社会视角,也需要认知视角,认知话语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逐步认识到认知分析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重要性,主张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相融合,但是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实践探索融合路径和批评认知分析模式的并不多见。张辉和张天伟[31]通过分析与概念转喻相关的认知识解模式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发现批评转喻分析方法是鉴别和分析话语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之一。李克[32-34]通过分析转喻现象,揭示了转喻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与修辞动机并构建了批评转喻分析模式。批评转喻分析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分析模式”和批评隐喻分析方法,但是他们通常只能涉及话语中的一类或一部分语言现象,即话语中的隐喻或转喻现象。框架理论的意识形态构建功能也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例如:林敏[35]鉴于认知框架在话语的理解和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框架理论对布什对伊宣战讲话进行批评分析,论证了框架理论成为批评话语分析工具的潜力。周红英[36]探讨了一些日常概念化表征方式(隐喻、转喻、注意、构式)的意识形态功能,主张批评话语分析有必要吸收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对意识形态根源的探究从语言层面深入到认知层面。唐韧[37]以英国媒体的移民话语为语料,从多种认知视角(包括认知情态和指示词)分析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张蕊[38]以农民工新闻报道为语料,把“侧重”这一识解操作应用到批评话语分析中,以探讨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的可行方式。

四、二者融合研究的总结及展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主流批评话语分析在语言层面的分析一直依赖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认知语言学为取向的批评话语分析实践依然相对较少。尽管如此,为数不多的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模式往往集中于一个语言或认知层面,因此分析视域比较局限,很难对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以及语话构建者的信念、思想和观点进行系统而全面的阐释。众所周知,认知语言学是一系列经历了相对独立发展过程的理论和思想的集合,主要包括认知语义(例如:意象图式、隐喻、转喻、理想认知模型、原型、范畴化、概念整合、框架等)和认知语法(例如:认知情态、象征、语法识解、指示语、注意凸显等)两大部分,并不是单个语言学理论。但是本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认知语义方面,认知语法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应用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批评话语分析应该对大量语言事实进行分析总结,从中发现典型的语言使用情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些文本片段的采集和分析。学界应广泛开展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因为这样的定量分析能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加强分析结果的信度和广度。总之,学界应进一步提高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构建及应用分析研究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宏观认知视角提出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新颖的、独特的交叉研究,而且也要从微观层面实践认知语言学具体的认知方式在文本分析中的应用,努力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批评话语分析范式,从而更好地通过语言分析揭示话语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及其影响。

参考文献:

[36]周红英.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语言学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1):19-25.

[37]唐韧.批评话语分析之认知语言学途径:以英国媒体移民话语为例[J].外语教学,2014(6):18-22.

[38]张蕊.再论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以“侧重”识解操作为例[J].外语研究,2015(6):34-41.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Integration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at Home and Abroad

YAO Zhi-ying,GAO Li-na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Anhui 239000)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are two different fields of language research,but they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respects of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The study of integration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Some high-quality integration researches have come out in recent years,which mainly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semantics.Therefore,scholars should lay more empha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and corpus linguistic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ognitive linguistics;integration

H0

A

1674-831X(2016)06-0083-05

[责任编辑:葛春蕃]

2016-09-21

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4A33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SK2015B03);滁州学院专业综合试点改革项目(2014zysd03)

姚志英(1969-),女,安徽凤阳人,滁州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郜丽娜(1982-),女,安徽濉溪人,滁州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语言学隐喻语法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