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体、用:高校教学改革的三个层面
2016-03-30彭南生
彭南生
摘 要:高校教学改革涉及三个层面,缺一不可。理念是灵魂,核心是树立“学生中心观”,教学形态是改革的主体,坚持实体课堂、网络课堂与混合式课堂的多元并存。信息技术是手段,以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对该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魂”、“体”、“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剖析不足之处,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关键词:魂、体、用;人才培养方案;层面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推出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其主要特点有:一是减少课堂学时,将旧方案的170左右学分大幅压缩,减至不超过130学分,课堂教学时数相应减少。二是调整课程结构,将大类平台课程放入通识模块,将通识选修课程分为人文艺体、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类。在专业课程平台上,除专业必修课外,对专业选修课按研究方向来设置系列课程模块、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三是强化研讨式教学方式,确定“2+1”的讲授与讨论构成比例,提高平时成绩比重。四是转变考试方式,加大过程考核比重,平时成绩最大可以达到课程成绩的80%。
两年多来,新版人才方案实施效果良好,受到师生不同程度的好评。本文拟对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理念与举措进行系统的梳理,以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理念转换:新一轮教学改革之“魂”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为此,必须大力推行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本着把方法教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的理念,提出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四个维度,即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四个转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转变角色:“在新的教育模式中,老师的角色要转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创造性的活动。教学不在传授,而在激励鼓舞,让学生带着个性愉快成长,享受学习、享受学校、享受教育。”[1]简单地讲,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转向自主学习者,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来设计并展开,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的三大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理解能力、组织与领导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包容、尊重并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现代教育理念还倡导学生自觉、自主、自愿、自乐地学习,以鼓励、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主。但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过程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讲授什么取决于教师有什么。在“满堂灌”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跟从或盲目模仿,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不是建立在自我分析、理解与掌握基础上的深层次创造。
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并且已经上升为一项国策。华中师范大学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思路推出的。
首先,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012年,教育部为落实《纲要》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三十条,进一步明确高校“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落实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意见》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意见》还明确指出信息化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强调“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纲要》和《意见》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攻坚的总体战略和目标任务。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日)
《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提到教育现代化引擎的战略地位,提出要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湖北省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华中师大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更应有所担当。
其次,近年来,华中师大提出了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根本,以信息化、国际化两轮驱动的发展思路,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确定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国际化、信息化,成为学校驱动新一轮发展尤其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两大重要抓手。要充分借助“两化”要素,就必须对既有方案进行调整,将“两化”要素融入教学方案之中,其中全英文专业、全英文课程建设,加强交换生和短期游学等是国际化的重要体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改革尤其是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则是信息化的主要目标。
再次,我校在“学院办大学”的理念下,进行了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进一步下放了办学自主权,包括教学、科研、人、财、物、事等在内的责、权、利相配套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尤其是彰显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差异化、个性化,也是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理念是改革的先导,正确的理念可以成为推进改革的动力,减轻改革成本,相反,则会成为改革的无形阻力。在新一轮改革中,全校教师与学生必须在理念上达成高度共识,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从实施情况看,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能够理解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理念,从而使得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较好落实。
二、教学形态:高校教学改革之“体”
何谓教学形态?简单地说,教学形态是教与学的呈现形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关系的总和。传统教学形态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其主要特点是教师的单向灌输多,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少,教师是知识的加工与搬运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是课堂上的讲授者,学生是课堂上的笔记者。结果,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久而久之,传统教学形态下的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唯教材是奉、唯权威是尊。优秀的学生,基础知识固然扎实,但思维创造性明显不足。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性人才质量,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形态。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课堂一统天下的格局,将从一元化课堂转向多元并存的教学形态,即传统实体课堂、网络课堂(在线学习)、混合课堂(传统面授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并存。传统实体课堂也必须进行改革,尤其是要大力推进研讨式教学,引进网络课堂、混合课堂。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云端一体化”的教育云服务体系),实现交互式、体验式、混合式教学。
实体课堂仍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的基本形态,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授课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与教师、尤其是名师面对面的接触与思想碰撞,不仅可以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名师风采,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怀,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效果。这是其他任何形态的教学方式取代不了的。实体课堂是网络课堂的基础,实体课程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课堂质量的高低,尤其是网络视频资源建设的质量。一个在讲台上授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人,很难想象他的网上视频能吸引学生。但是,实体课堂也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向知识灌输模式,增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强化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主动的知识获取者、知识探究者转变。
混合式课堂是指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结合体。一部分适合于网上教学的单元可以采取录播视频方式,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知识资源方式在网上呈现。网络课堂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以网络课堂方式教学,如操作性强、思想强性的课程,还是以教师在讲台上讲授、讨论为宜。这样可以增加教师的示范性,使学生感知教师思想的脉动,进而形成一种面对面的碰撞与交流。知识更新频率高、速度快的课程也不适合于视频教学。因为等到你的视频上网时,你讲授的知识或你上传的知识资源或许已经过时了,从而增加了巨大的教学成本。政策性强的课程,一般来说,知识的时效性短,也不宜网络教学,强调演算过程、逻辑推导的课程,如高等数学等,也不适合于网络教学。混合式课堂有多种方式,微观上是指一节课内一方面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一方面充分运用讲台艺术;中观上是指一门课程中部分内容用实体课堂、部分内容用网络课堂;宏观上是指同一专业中部分课程用实体课堂,部分课程用网络课堂。至于相互间的比例以及哪些课程、哪些内容适合于哪种教学形态,则应由教师自主掌握。
面授课堂外,我们还需要大力拓展网络课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广泛运用,网络课堂的比例还可逐步增加。网络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总体上包括视频资源与知识资源两部分。视频资源又可分为实时直播课堂(即同步课堂)、实时录播课堂(异步课堂)。在人文通识课中,学校应大力引进、推广一定比例的网络课堂,把那些授课艺术水平高、人文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校外课堂视频化。同时,将我校效果好的人文通识课推向校外,实现校校间优质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知识资源的数字化是网络课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不受时间限制的自主学习的需求,而且节省了实体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从而实现实体课堂的“翻转”,教师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答疑、研讨等。网络课程要成“人人皆师,人人皆生”的局面。
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我们要对现有3 000门课程认真研究,科学分类,确定哪些课程适宜于网络课堂,哪些适合于面授课堂,哪些需要运用混合式课堂。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三者的共存、互渗将成为大学教学的新形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局面,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高校教学改革之“用”
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改革究竟从何入手?经过广泛调研和顶层设计,学校找到了国际化和信息化这两个重要抓手。在国际化方面,加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加大全英文专业和全英文课程建设力度,扩大交换生比例,利用第三学期增加短期游学生人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语言的各类专门化人才(笔者将另文详述,此处从略)。在信息化方面,以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改革,用教学改革进一步检验、完善教育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以“三D”打印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悄然进入工业生产领域,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也大大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教育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可以说,在高校教学改革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已经成熟。学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牢牢抓住信息技术这个“用”,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宏观结合转观念,中观结合调方案,微观结合改课堂。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前夕,学校花了很大精力组织教学骨干集中轮训或选送青年教师出国培训。以他们为“种子”,带动更多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宏观上转变了师生观念,提高了师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信息技术是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它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教学模式变革、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促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丰富了转变教学方式的手段,而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载体。在中观层面上,经过广泛讨论,对旧方案作了大幅调整,压缩学分,缩减面授学时,加大通识课比重,丰富教学形态,引进并加大网络课堂建设力度。微观上,在课堂教学中,加大研讨式教学比重,运用信息技术支持翻转式课堂建设。
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现代化,但信息技术本身并不等于教育现代化。高校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必须抓住信息化这个“用”,但又不可为了技术而信息化,而是要努力促使信息技术这个“用”与教学形态这个“体”的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2]。客观地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PPT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运用,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浅度结合。PPT的功能主要是将粉笔板书换成了电子板书,但依然没有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还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与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学资源的云端化,教师从备课到辅导答疑、学生从预习到考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均发生了彻底变化。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只是问题研讨的引导者,启发式讨论、批判性思维成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核心元素。一年来的运行表明,学校师生观念为之一新,对新方案由不理解到基本支持,并在教学中尝试深度融合。以问题为导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以任务驱动教与学正在部分师生中成为现实。教学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如部分课程的线上学习、讨论一体化,部分课程的网上学习与网下课堂讨论的结合,等等。这些都说明,新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但是,万物之初,其形必丑。高校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还刚刚起步。勿庸讳言,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开发与运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之处。如:现有技术手段(如宽带速度、软件完美度与简洁度、网上监测技术)和教学实践还不能更好地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充分支持,增加了师生教与学的成本,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运用数字技术的基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如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三公”课程改革、教务管理改革)之间的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衔接和完善。当然,这些问题都是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只有通过进一步改革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教学理念、教学形态与教育技术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没有真正树立起“学习者中心论”的理念,教学形态的改革将很难推动。教学形态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而且将促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理念更好地落实。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发展带来动力,助推教育内容、方式和模式的深刻变革。
参考文献:
[1] 周宏宇等.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改革[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124.
[2] 杜占元. 改革创新,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N]. 中国教育报,2013-11-29.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