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再造
2016-03-30杨子帆
杨子帆
内容摘要:城镇空间结构创新和商贸流通业再造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城乡一体化内涵及总体思路进行简要分析,继而分析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镇空间结构建设现状,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镇空间结构 商贸流通业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城乡一体化背景
(一)城乡一体化内涵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基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将乡村与城市结合,实现以城镇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资源环境以及市场为彼此所利用,从而完成城乡两地经济、空间、社会以及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来讲,城乡一体化并非是指城乡之间要达到无差异,而是要将区域的各生态群落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生活、生产活动的合理分配。虽然城乡之间的收入、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是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在于使得农村和城市在经济发展、政治权利以及生活质量等个方面在整体上相差不大,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各要素在两地之间自由、平等的互换,形成以工惠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乡关系。当下,我国已经在整体上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进程时期,同时,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时期。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现状
首先,在城镇化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关键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明显提升,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来说,无疑是一大推力。截至到2010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49%,城镇的人口数为6.6亿,较之欧盟要多1/4,是美国全国总人数的两倍之多,城镇化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已经近中期水平,且其发展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明显提升。公共交通以及轨道建设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住房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速度加快,居民居住环境和住房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城市住宅的成套率现已高于80%。
其次,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已初显成效,农村面貌大大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快速发展,自2006年起,中央在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投资了590亿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十一五”期间,农村的公路新改建总计达156万公里,至此农村的公路通畅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电网覆盖率方面,农村现已大于了95%,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居民以同等价格用电。此外,在能源节约、危房改造、义务教育普及以及新型医疗覆盖等方面,均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城乡一体化与城镇空间结构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建设现状
首先,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不能够适应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空间结构主要有域面、通道和节点三个要素。其中,域面主要指的是经济作物以及农作物;通道主要包括信息网络以及交通网等技术设施建设;而节点包括有乡镇、城镇企业的聚集地以及乡村聚落处。这三大要素的自身在空间上的排列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形成了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对我国的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对城镇的空间结构进行创新尤为必要。
空间节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的重要保证,并要求各区域内的节点要有一定功能分工以及等级规模。但是,我国目前的大部分乡村地区仍旧保持着绝缘配置局面,彼此之间关联很小,约束了农村的节点规模,使得城镇与农村二者之间不能够均衡发展,弱化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作用。
其次,村落的在空间面域上呈现碎片化。由于我国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按照农村户口来对土地进行平均分配,使得农村的可用土地被进一步碎化。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0.14公顷,如果按每户四口人来计算,那么每个农户的耕地平均少于0.7公顷,且这0.7公顷的土地还会分布在4、5处。农村生产的这种分散化以及小规模化,使得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很大阻碍。一方面,土地的分散不仅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同时由于地少,农户对于新技术的需求很低,加大了农业类新技术的研究动力和推广的难度。另一方面,小面积的土地分布使得农户普遍形成候鸟式在乡间和城市之间的迁徙,以求土地劳作和打工两不误,农户劳动力没有办法无顾虑地顺利转移向第二、三产业,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此外,当下的城乡之间的空间通道联系仍不够密切。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村镇存在较多的历史欠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约半数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7%的农户还没有配有卫生间,2%的村庄还没有通上电,57%的行政村还没有公路通达。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通信以及道路设施大多只与一等级的城市和网络形成衔接,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城镇空间结构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山西省为例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之上,轮廓分明,山西省全境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1.6%。山西省南北间距较长,最南端为芮城县张村南,为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同时山西省也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地型地貌是山西省的特征,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当前山西省共有11个市,119个县(市、区)以及1215个乡(镇、街道)。
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山西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62.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3.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85.6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1%。由此可见,当前山西省的居民更多的分布在城镇当中,城镇化率达到53.79%。由城市常住人口分布及城乡人口分布情况数据可说明山西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表明山西省已经逐步向城市型社会的社会格局进行转变,城乡一体化进程得到了较为深入地推进。
1.受地势影响,城市呈分散式布局,影响流通效率。山西省的特征是山地型地貌,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二分川,八分山”,由于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的空间布局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情况。山西省山脉多,地势不平坦也对山西省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阻碍。山西省全省75%的城市分布在中部的盆地中,而东部和西部虽然占地面积大,但是由于多为山区,而只分别有3个地级市和1个地级市。全省城镇分布呈现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散型的分布形式,中部区域流通节点密集、东西部流通节点少,极大地制约了城镇商贸信息流、物资流和物流的相互流动和发展。
2.人口分布不均,城镇发展水平各异。根据山西省政府2014年进行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2014年底乡镇人口分布和各地级市常住人口分布如图1、图2所示。
由山西省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数据看出,当前山西省11个市人口分布略有不均,运城市、临汾市、太原市常住人口分布最多。其中忻洲市、朔州市、阳泉市人口分布最少。因这三市所分布的区域正好位于山脉多发之地,因此常住人口大大少于其他位于平原、盆地或地域相对平坦的城市。山西省是能源大省,这些大中城市多为工矿业城市,因此人口多,城镇建设快,商贸流通快;而中小城镇的发展水平较低,商贸流通业也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农村地区,商贸流通发展极其落后,甚至没有。
3.乡镇交通设施十分落后,空间通道建设不足。受到山地丘陵山区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相比中小城镇而言,山西省大中城市的城市交通建设较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对于地处东部和西部的城镇以及乡村来说,交通道路建设存在极大的不足,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2014年山西省公路货运输量来看,2014年太原市货运量达到14206万吨,临汾市货运量达到12877万吨,晋中市达到9911万吨;而晋城市只有5042万吨,阳泉市只有4489万吨,朔州市仅有2253万吨,各个城市的公路货运量差异十分大。
(三)城镇空间结构再造的建议
1.着手城乡整体规划,对城镇的空间节点进行重构。立足于区域视角对城乡进行整体的规划是推进城镇空间布局的要点。与传统城市规划不相同的是,城乡的整体规划方案中应当要同时包含乡村和城市,而不是仅仅将乡村作为城市规划的背景;也不仅仅是对城乡用地的进一步建设规划,还要同时对生态敏感区域、农田以及绿化隔离区等各类土地的统一规划。针对当前农村用地的特点,对于农村空间结构的创新应主要着力于集中建设方面。首先,在市域或县域层面上,要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村庄发展进行研究,并就此对城乡之间的发展进行统筹、对相邻的村镇进行协调,从而构造中心城镇——一般性城镇——中心村落——基层村落的网络体系;而在镇域的层面上,要对村庄的布点进行系统的规划,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从中选取发展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同时兼顾周遭的零散村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居民规模小、密度大、服务对象分散、浪费土地的局面。
2.以城乡的产业分工为基础,对城镇的产业空间体系进行重构。空间结构中重要的要素流和商品流,主要是取决于产业空间的配置。城乡一体化对村镇的空间配置提出要与中心城市形成互补又错位的要求,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我国城乡分工逐渐体现出工业由中心城市向卫星城市扩散,农村分散工业向中小型城镇集中的趋势。第二产业逐渐会由中心城市转移向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病和城市病,同时还可以将城乡之间过度竞争和产业同构的问题有效解决,从而在城乡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技术、经济联系。中小型城镇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生产性,并扮演者中心城市将技术及经济力量向农村转移的中介和农村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节点。同时,农村以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来满足周边城市对农村要素和资源的需要,从而取得农业的经济效益并更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这一趋势的基础上,原则上农村不再在农村进行工业相关布置,而是积极地将工业引向城镇。
3.城乡共建为基础,对村镇的空间通道体系进行重构。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要有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交通系统能够与之适应。公路是目前村镇只要采取的运输方式,而村镇中可用的高速公路和省干线等主要是在考虑大区域的需求角度而建设的,这些主要的公路干线作为带动区域路网骨架而存在,带动该片区域的发展,但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其建设却不足以起到预期中的效果。村镇公路建设是能够保障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方便居民出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来看,村镇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要以满足基本的运输需求和交通连贯性为基础,向着等级化、网络化、标准化发展。同时,要考虑到其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致,建立与发展模式匹配的场站层次和路网结构。
城乡一体化下商贸流通业分析——以山西农村为例
(一)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山西农村的流通主体趋向多元化。目前,流通领域的主体以个体农户、供销合作社、经纪人、龙头企业、批发零售商等为主。这些流通主体在农村市场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见图3)。截至2009年,山西省的农村经纪人就有50万,其中,已初具规模的超过10万人。农村合作社的资产总额超过163亿元,收入总额超过73亿元,年盈余额达17.5亿元。农村的流通客体规模逐渐扩大,流通市场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建成框架。
此外,当前山西省“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108个县(市、区)通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提升,96.3%的国道、85.5%的省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交通“两通一硬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车和街巷硬化“全覆盖”;13%的乡镇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山西省商贸流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商贸发展中“卖难”“买贵”等问题。
(二)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流通体系落后。一方面山西农村的基础设施在建设上初具成效,但是同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山西省中个别省市由于地势原因,流通体系建设受阻,造成了流通市场的发育还不健全,在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不能够满足商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通和农村流通市场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山西省的城市分布零散,而当前山西省流通体系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程度不高,农村市场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高信息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尤其是山西省南北两端的农村市场需要有效地信息交流和沟通,才能够避免北部山脉多发的农村处于信息孤岛的情况。
此外,农产品的交易场所主要是集贸市场,市场中多采用摊位式的运营方式,由于现代化设施缺乏,市场中加工、物流配送、保鲜等服务还没有配备。粗放式的运营模式使得农产品无法实现大规模交易。
2.流通主体与市场衔接程度不高。山西省的流通主体主要是单个批发商、经纪人以及个体的商户,而山西省的农村人口数量少,个别农村地区的农民甚至没有能够走出大山,因此这些流通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畅通、专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也不高。我国的农村目前采取的仍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户通常是独自生产、耕地的面积也较小,农民以个体的身份参与到农场品的交易中,而不能够直接与运营商、批发商等中介结构达成协议,在流通市场中没有主动权,议价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运营商和批发商管理水平较低,规模小,远不能扮演农村流通主体的角色。由于流通过程和信息技术不能够实现有效的结合,流通各环节不能够有效畅通衔接,流通的成本高,效率低。由于农产品的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还没能真正成为流通主体,使得市场需求与流通的农产品不能够有效衔接,不能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山西城镇空间结构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再造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流通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要从山西省农村的基本条件着手,完善并加强其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流通信息的利用水平和带来的附加效益。首先是要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各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村级的网站,将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并积极吸收外界有关日用品和农资的信息。对农村现有的网络进行升级,避免重复建设,改变分布分散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信息网的信息质量。其次,要根据流通市场的多层次主体,对信息的主体进行多层次的培育,并由于建立更为高效的流通信息体系。对于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要努力为交易双方提供更为全面的商品和交易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通过自动化操作、电子化的交割形式,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实用性。最后,要对农村流通网的物流网进行升级,对第三方物流、网上订单等更为先进、便捷的方式进行推广和普及。
(二)引进先进流通方式以缩小城乡差距
要将先进的城市流通方式向农村引进,进一步缩小城乡流通方式上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府应当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并将城市的先进物流手段引进农村,从而促进农村流通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技术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鼓励农村的流通企业抓紧接触并应用订单农业、电子商务、连锁市场等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实现流通交易市场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要鼓励发展农超对接模式,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向社区菜场以及便利店的产品配送,实现农产品的组织化、规模化,鼓励大型的流通企业在山西农村发展特许经营和直营连锁,将当地传统的小店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通过加盟来实现连锁经营,为农村小型的流通企业提供统一管理、采购、核算以及配送,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日用品流通的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流通对服务质量和盈利能力。
综上,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农民创收的根本途径之一。城镇空间结构创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条件,而城镇的流通业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于推动城乡发展来说,都是关键性的支撑力量。当下的城镇建设流通业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关键在于从自身探索和他人的先行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而更好地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加藤弘之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C].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冯明.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3(10)
3.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钟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2(22)
5.高柳珍,吕文鹏.渠道创新视角下的农村商品流通模式[J].改革与战略,2012(5)
6.纪志耿,王清川.中国农村流通体系研究:基本态势、突出问题及破解之策[J].学理论,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