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6-03-30冯贺

理论观察 2016年3期
关键词:微文化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冯贺

[摘 要]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产生标志着社会进入微文化的时代,微文化以其特有的特征和优势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对微文化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助于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47 — 02

一、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微文化是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而逐渐兴起的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为代表的一种新兴文化载体。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社会现象,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内容简洁明了。微文化内容简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微”字上,比如微信朋友圈有字数限制,微视频有分钟数限制等。这种呈“碎片化”的信息形式更适合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起零碎的时间(如:排队、等车,等等)来获取信息。第二,信息共享便捷灵活。在微文化的世界中人与人的信息互动、交流、共享更快捷灵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指挥下,由高校具体负责,按照思想道德的发展规律。对高校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育内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多个方面。第二,教育途径较多。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社会实践。还应该抓住主流文化、新兴媒体等与时俱进的新途径。发挥各种不同途径的优势,更好的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服务。

(三)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文化发展的一种新兴形态,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微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微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大背景,未免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观点、方式、途径等方面都产生影响,与之相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也会对微文化的产生,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动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预先积累其所需资料,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座等各种形式,将自己搜索的信息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来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此来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改变。高校教师提前搜索整理的信息优势便决定了其在授课地的过程中占有绝对的地位。与之相反,大学生由于信息量的匮乏只能被动的接受。高校教师的话语权优势、信息量的优势都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而现时代处于微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被大量的信息包围,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教育者就不再具有信息占有上的优势,这就动摇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二)冲击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大量信息使高校学生难以辨别,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今,微文化还只是一种非主流意识的文化,它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微文化具有健康、向上的一面,能够丰富主流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微文化也具有背离主流文化的层面,对主流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有些时候还会以其消极和颓废的一面来与主流文化相抗衡。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便担负着弘扬主旋律的任务,其内容一般包括:宣传主流人物、传播主流文化。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其多元性的传播方式一般都是侧重在“微”这一字眼上。“微民”往往都是热衷于小事件,并且努力将其放大,这在另一方面也淡化了主流文化的地位,强化非主流的中心地位。这种不良的倾向,对整思想意识确立期的高校学生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经意间就会使其形成主流文化“去中心化”的思想意识,严重者甚至会拒绝主流价值观的教育,这就严重的冲击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管理难度

在微文化的时代下,信息的传播的快速性以及不可控制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微文化的迅速兴起和广泛传播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发展为依托的。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其惊人的速度进入了千家万户。与之相适应,作为互联网的依赖者微文化的迅速流传使得“微民”这一社会群体也迅速扩大。高校大学生无疑是这一新兴的社会群体“微民”的主力军。由于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而且人人都可以通过无线终端发布消息。并且微文化以其“裂变传播”(即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形式)的信息传播形式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时也激发了高校学生想要表达自己话语权的欲望。如果这快速传播的信息是积极的,符合主流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就会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但传播出来的信息是消极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是被有意虚造的,一旦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就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总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微时代条件下如何改善信息源以及信息发布的“零控制”局面、如何监管信息的质量和传播是值得髙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

三、微文化时代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对对策

(一)增强高校师生对微文化的认知

正所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够更好的指导我们的行动。同样道理,对微文化只有我们彻底的在思想深处接受它并予以高度的重视,它才能够为我们所用,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用。要利用起这一新兴媒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首先必须提高各高校师生对微文化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微文化的时代,同时引起对微文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据一项调查可知,很多高校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关注的大学生人数也不少,但是学生对此却无太多的期待,这足以说明微文化已经进入了高校管理工作领域,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教师还没有充分的利用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所以利用微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思想上认知它,并重视其积极作用是关键。其次,对于微文化思想认知是第一步,思想认识上去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即“微素质”。众所周知,微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兴起的,所以就要求高校师生具备一定的互联网基础知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与参与精神以及学习态度与辨别能力。据一项调查可知,高校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会觉得上网、发微博微信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对此望而却步,退避三舍。这一态度是不利于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的。只有保持着一颗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够缩小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借用网络这一媒介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优化微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除了思想上的认知之外还要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上的科学性。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理想与现实结合。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总体上符合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这一特点。但有时也会出现过多强调理想而忽略现实情况这一问题。例如,微文化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想表达自己人人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时代,那么如果课堂上过多的强调社会、整体而忽略了大学生这一能动性的客观存在就会导致大学生的参与感迅速降低,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毫无疑问,强调整体以及社会价值是正确的,但如果过分强调,忽视学生这一能动性的客体,就会与微文化强调个体独立性这一影响相反。所以在微文化下,这种教育方式应当适当的做出调整,否则就会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排斥。

第二,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涵盖了高校学生的专业课、基础课、技能课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爱国主义的教育等内容。着眼现时代,我们都处于微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在这一氛围中每个个体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同时是信息的接受者,那么如何发送以及如何传播积极有益的信息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校教育应该着力于在传统教育之外适当开展新媒体素质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具备能够在网络信息海样中很快获取有益信息,主动屏蔽虚假信息,同时又能轻松进行转发和扩散。所以开设新媒体教育,有利于提高到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充分利用微文化中的新媒体、新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微文化是依托互联网尤其是个人便携移动设备的普及发展起来的,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抓住这些新媒体的优势并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会大大提高其实效性。

第一,发挥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已经普遍的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微博这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与学生的沟通,在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的同时又能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具有即时性。现如今,在微文化的大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重视微博这种形式,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像力。

第二,借助微电影、微公益等新形式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微电影、微小说以其内容精炼、阅读方便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一部短暂的微电影,虽然放映时间不长,但却会带来超出我们想象的思想震慑力。所以,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形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传播正能量。这对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无疑帮助极大。

〔参 考 文 献〕

〔1〕尹冬梅,等.学习辅导: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内容〔J〕.思想理论教育,2006,(07).

〔2〕桑华,等.边疆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与社会稳定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2).

〔3〕刘景林.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0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微文化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