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合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对外文化传译研究

2016-03-30李春光

理论观察 2016年3期
关键词:话语权

李春光

[摘 要]和合学说源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地—天”自然有序的和生之道强调一种整体性思维。和合学说之于翻译研究,为解决翻译理论研究的纷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合翻译理论要求翻译过程中各要素有机融合,矛盾转化,新事物生发。中国文化形象的对外传译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肩负着恢复民族文化,树立积极全面的大国形象,在世界文化和翻译领域争取民族话语权的重任。 和合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文化传译要求译者应在文本选择,语言表达,翻译策略,受众期待等方面要有“和合”意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和合翻译;和合相生;对外文化传译;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09 — 02

一、引言

和合学说源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地—天”自然有序的和生之道强调一种整体性思维。和合学说之于翻译研究,为解决翻译理论研究的纷争提供了新的视角。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塑造了我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合”翻译思想从整体考量翻译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家普遍认为新事物、新生命的化生,都是多种差异元素、要素相互冲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规定而生生。因此,中国文化精髓只有通过“和合”之径,才能赋予原作新的生命力,与异域文化语言体系中的“异质”元素由“冲突”而“融合”,两种文化共生共存,实现和谐、多元、创生的世界文化体系。

潘文国教授在《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一文中指出:理论构成体系,体系组成于术语,而术语、体系、理论总结起来即称为“话语”,而一套话语被别人认可,即成为理论。〔1〕 而话语权就是说话的权利,是否有这个权利取决于话语的信服度,认可度。中国国力的增强,经济地位的提高,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是对外宣传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有力时机,因此,中国译者应该把握时机,为国家良好形象的树立,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而努力。

二、和合翻译理论的中西方哲学渊源

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和“中庸”思想为其精髓,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及领域,已然成为华夏大地主流思想并影响其文化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及伦理道德的形成。西方和合翻译思想源自古希腊自然科学与理性哲学,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继承发扬古希腊智者们的“和谐观”,提出了中道理论,认为“中道”就是“适度”、“执中”的意思。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正是由于中西方共存“和合”文化底蕴,以翻译为途径之一的文化交流才得以互通有无,彼此促进。

(一)和合翻译理论在中国

和合翻译思想肇始于郑海凌先生《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一文,发表于1999年。郑先生认为“翻译的艺术贵在和谐”。而“和谐说”的哲学基础则源自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里的“中和”观念。〔3〕 对于中国人,“和合”、“中和”之美是最高的美。中国古代先贤均要求达到这个“最高美”的境界。儒家“中庸”之道讲究“中和”,“允执其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刘宓庆先生解释为“功源于两端之和合,用系于两级之中和。”此为“天人合一”的自为状态;老子的“大一中和”的政治观“天下浑心”,“天下人心浑然一体,恰恰融和”均表现出了“和合”观念的深厚文化底蕴。〔4〕 刘宓庆先生在其著作中把“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列为中国翻译传统之一。此处,“道”即翻译,“极轨”意指最高准则,完美境界。“所谓圆满调和也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和合之境。”(同〔4〕)在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意译的“折中调和”始于鸠摩罗什,“文约而诣,旨婉而彰”。 (同〔4〕)而就其翻译思想而言,梁启超对玄奘的翻译评价“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至此,我国传统的调和和合翻译思想初步形成。后世的翻译理论,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以神为用,以形为体”到钱钟书的“化境”论等,均是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和合均衡,并没有偏离允执其中,圆满调和的主导思想,而且强调“质”中见“效”,人文调和的译论传统。

(二)和合翻译理论的在西方

自古以来,“和谐”一直是西方各学科,尤其是哲学、美学等学科的高频词汇。语言和谐和艺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达哥拉斯学派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提出“美就是和谐”的命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产生和谐”的观点与中国古代强调的“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的思想是一致的。从语言的角度论和谐,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指出语言表达既不能流于平凡,也不能提得太高,而应求其适合。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认为“语言内在和谐一致”的结构与人们各种细腻的感觉色彩、与语言的名(名称)和实(事物)等都有一定的联系,语言具有“令人赞叹不已的美。”西方现代语言学者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要求交际双方在语用中必须遵守的原则,而“合作”才是实现语言和谐的必由之路。范淑伦的语言“适应理论”认为语言的适应性是协同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要考虑适应的对象、层次、阶段、程度、功能等要素。交际双方相互适应诸上要素,语言才能和谐。这些语言“和谐论”的为翻译和合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5〕

三、和合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文化传译

从和合翻译理论的提出迄今,国内几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扩展,补充。郑海凌教授把翻译过程的“和谐”具体描述为:译者与原文之间,译者与译文之间,译文与原文之间,译文内部关系之间以及译文与读者之间均以“不隔”为和谐。此理论实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张从益指出了和合系统与翻译系统的类似性与同构性,其中,“翻译适用选择论”,“自我复制”和“自我指涉”等概念证明了翻译中“话语权”的重要性,对于译文而言,就是冲突与融合后的和合体。在此基础之上,莫运国教授总结了翻译和合说的四点基本特征:恒量性与动态性,模糊性与开放性,层级性与传承性,超越性与创造性,科学系统地阐释了和合翻译理论的性质并指导翻译实践。吴志杰教授通过深入研究,开发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理论资源,对翻译的本体观,伦理观,审美观等问题作出理论阐释,从“意”、“诚”、“心”、“神”、“适”五个核心范畴尝试建立“和合翻译学”的话语体系。这些思想的提出为中国译论的发展开辟新径,对我国文化对外翻译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文化传译译文处理中的和合意识

罗松纳·沃伦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认知模式以及生存模式,对此他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两种语言的转换就像自然界动植物的迁移,“必须像个人或民族的‘适用和成长那样 ,只有适应新环境而有所改变才能生存下来。”〔6〕(转引自张从益(Warren 1989: 6)同理,中国文化对外传译中的文明要素要想根植于西方大地,必然要遵循“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和合生态系统与翻译体系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适中尚和”的核心理念被置于一定的理论高度。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所体现的不平等现象。目前,中国文化由于经济政治及历史原因,仍然相对弱势,在向西方一些强势文化输入过程中,一方面,为了消除历史上文学译作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树立中国的正面、全面、积极的形象。对于外译的文学典籍一定要选择与“时代”背景和合,与异域文化中所缺的内容“和合”。

(二)文化传译中译者因素和合意识

在中文典籍英译的历史上,译届有过这样一种争论,那就是译者到底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翻译者还是本族语翻译者更能胜任“译出”的任务。结论不严自明,由于汉语语言系统自身的困难,与印欧语系相差悬殊,再精通汉语的西方翻译家也很难不出现理解表达的错误,而且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领悟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就算谙熟中国文化的外国译者也会难上加难。像“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学者为数不多,文化传译的工作,尤其是中国典籍,诗歌等题材的译作最好能实现“中西合璧”,以中国译者为主,尤其是国外华裔翻译学者参与。中国译者负责初译,因其能很好把握原文深层文化涵义,为译文保留源语文学思想及价值观不失真打下基础;加上西方译者在语言表达,及内容理解的后续效应,文本润色,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为译作在国外接受的可持续性提供保障。这样所成之译作融合中西方译者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共生共存,和合共建。

(三)文化传译中受众群体与策略上的和合意识

翻译策略的直译意译之争在中国其实没有立本之源,潘文国教授称之为“伪问题”。原因在于,直译是来自西方语系相同之间的对译,即字字对译,甚至可以字母对译,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中西语言类型的显著差异,完全实现直译是不现实的。中国人重悟性,具有整体性思维模式;西方人重理性,体现个体性思维模式。因而中文句式较流放、疏散、重意合;而英语较严谨、紧凑、重形合。所以在中国译论中,中国学者结合汉语英语实际,在直译意译的范畴中提出“折中”的概念,例如朱光潜先生就说过,“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存在”,巴金所言“好的翻译应该都是直译,也都是意译”。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在借鉴外国译论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译论,这也不失为和合思想完善译论体系的表现。

四、结束语

纵观历史,世界上几次伟大的思潮的出现都离不开不同民族的相互碰撞。浩浩荡荡的文艺复兴运动再现古代希腊文明精髓;东方的儒学智慧为启蒙运动提供理据。这就又一次验证了中西方在思想文化源流中无法分割的亲缘纽带,也是和合相生的历史硕果。正如莫运国教授所言:“东方的人文艺术翻译思想应该与西方的科学翻译思想和合,而西方的系统化科学翻译思想应该与东方的人文精神和合,最终实现世界翻译理论的和合之势。”〔7〕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传译是我国对外形象展示的依据之一,肩负着本民族权力话语向世界宣扬的重任;和合翻译理论的提出为译论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理论思维和视野,从整体指导翻译过程,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译论体系,也为世界翻译理论的建构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1〕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01):1.

〔2〕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

〔3〕郑海凌.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J〕.中国翻译,1999,(04):3.

〔4〕刘宓庆.中心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1):61.

〔5〕冯广义.语言和谐论〔M〕.人民出版社,2007,(11):19-43.

〔6〕张从益.和合学途径的翻译研究〔J〕.外语学刊,2009,(03):85.

〔7〕莫运国.和合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158.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话语权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研究
争衡·重塑·掌控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话语权提升研究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婚姻里的“话语权”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