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赎:《钟》中的四个布道
2016-03-30王婉云
王婉云
摘要:英国小说家,道德哲学家艾丽斯.默多克的小说《钟》于1958出版,一经问世就受到众多评论家的高度赞扬。本文将抛开评论界惯用的对其从女性、男性视角的观察及道德批判分析,结合罪与赎的主题,对小说中四个布道在细读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解读,探究小说的宗教伦理内涵,进而探讨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认识这部作品。
关键词:罪与赎;布道;宗教伦理
布道,类似训诫,指的是在宗教场所由牧师,或某宗教团体成员向受众进行的谈话或讲演,内容通常源于圣经教义、社会事件,道德议题。布道者在其布道中向受众传达自己对社会或道德现状的看法,给予受众道德,行为上的建议。小说《钟》中,詹姆斯、迈克尔、尼克和女修道院长各有一个布道,前两者的被评论界广泛承认,但后两个由于偏向私下谈话,没有被给予足够关注,本文将分析这四个布道,以期证明后两个布道的重要性和四个布道透露出的关于罪与赎的宗教伦理讯息。
一、詹姆斯的布道
詹姆斯的布道出现在第九章,在因伯团体成员晚祷时进行。布道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引入段中,詹姆斯指出拥有美好人生的前提是做到忘我,他进一步提出,对原罪的笃信不应发展成为对个人品性的研究,因为后者是危险的。基督教义中,众人皆罪,对自己罪过的深入探讨只能将自己变成和大家一样的罪人。他认为所谓的好人是有信念的人,只做对的和符合规则的事;他鄙视“经验”和“经历”,认为人生该追求的救赎是通过崇尚美德和纯洁,由外而内的努力,认为保持纯洁才是人最该追求的。他把即将入修道院做修女的凯瑟琳和修道院的大钟放在一起对比,指出后者没有繁琐的机制可言,敲钟即鸣、属性单纯;连同前者的单纯美德,以比喻世人所应追求的纯洁。
虽然詹姆斯在团体中以圣人面貌存在,他的布道充满绝对之词,让人无法豪无保留地服从。与迈克尔相比,詹姆斯的道德生活令众人信服,但却缺少对有罪之人的宽容。他认为迈克尔“有理想没原则”[1];马克太太“刚愎自用”[2];朵拉“婊子”[3];尼克“基佬”[4]。颇为讽刺的是,唯一为他所褒赏的凯瑟琳,结果证明暗怀着对迈克尔的不洁之情,以致最后精神崩溃。
二、迈克尔的布道
迈克尔的布道于一周后进行,他的布道内容与詹姆斯向左。迈克尔的布道分两部分,与詹姆斯相同,都以美好人生开头,但迈克尔认为美好人生的前提是对自己品性的熟知,哪怕是罪恶,认为正是不同的罪使人类不同于彼此。第二部分,迈克尔指出要取得个人的救赎与升华,改变应自内向外,且需尊重他人不同于己之处。迈克尔也同样借大钟为喻,只是他认为,大钟也有自己遵循的机制,钟摆是在引力作用下才有起有落。因此人类的救赎也是找出自己的机制所在,独特的机制即自身能量的源泉。
詹姆斯与迈克尔布道内容的背道而驰,是作者有意为之,康拉迪人文,这是“詹姆斯作为一个遵循原则的‘圣人形象与迈克尔作为一个心怀浪漫思想的‘艺术家形象的对抗”[5]。而身为因伯团体核心的二人布道内容的南辕北辙也透露出团体内部思想根基上的无法调和的矛盾,预示着团体最终的失败与瓦解。
三、尼克的布道
尼克的布道是在自己的寓所进行,对象是托比一人,时间正好是他撞见迈克尔亲吻托比及托比与朵拉谋划打捞湖中大钟之后。尼克的布道虽然更像是醉酒后的宣泄,但包含了其对罪与赎的深刻理解。尼克的布道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他指出众人皆罪,人类生来就背负“该隐弑兄的罪恶之印”[6],因此就应追求“忏悔之乐”。尼克强调felix culpa,felix在拉丁语中意味“幸福”、“神佑”,culpa意为“堕落”,因此他宣扬“幸运的堕落”。认为堕落中所藏的幸运在于人们能大胆地承认自己的罪恶,忏悔之,等待伦理审判,悔改,以求得救赎。
第二部分中,尼克以暴力逼迫托比将其与迈克尔和朵拉之间发生的亲密事件向他心目中因伯唯一的圣人詹姆斯坦白,并指责托比把迈克尔拖入了断袖之情的泥沼,又将朵拉陷入一段不伦之情,给二人带去毁灭。尼克布道的重要性体现在是小说情节的重要转折,正因为尼克催促托比坦白,成为引起因伯解散,小说结尾的导火索。
四、女修道院长的布道
女修道院长指出,人类所有失败的根源是爱情的失败。不完美的感情不该被谴责而是该被努力变完美,以得升华。道路总是向前的,永不退后,爱情之路如此,人生,救赎之类亦如此。
女修道院长隐居遁世,却又看透了迈克尔内心的彷徨,洞晓因伯团体里的人情世故。布道词有关道德和宗教,言语充满了温和与智慧。虽然女院长的布道对象仅限于迈克尔,其中传达的信息却是理解全书的关键。让人不禁想起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女修道士诺里奇的朱利安的《神圣之爱的启示》,朱利安认为“罪孽的存在是必要的”[7],因为了解罪恶,且追求前进,即能自知。
朵拉作为小说中堕落的女主人公,嫁给处处比自己有优越感的丈夫,感情生活紧张而窒息,只得一次次逃离;迈克尔怀着对尼克的爱,想靠近他,却又极力压制,畏首畏尾,直到后者自杀才幡然醒悟;凯瑟琳对尼克暗生情愫,自知无法实现便决定入修道院为修女,最终精神崩溃。
综观四个布道,结合小说人物,我们发现,詹姆斯高居圣人之位,姿态过高缺乏包容;迈克尔过分沉湎浪漫主义,优柔寡断;尼克自暴自弃,偏激暴力。只有女修道院长的布道中的罪与赎成为小说中最权威的声音。
【参考文献】
[1][2][3][4][6]艾丽斯.默多克.钟[M].伦敦:企鹅出版社,1985:84.
[5]皮特.J.康拉迪.艾丽斯.默多克[M].纽约:诺顿出版社,2001:422.
[7]伯纳德.麦吉恩.方言神秘主义[M].纽约:赫尔德出版社,2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