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规模缩小再生产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2016-03-30姜文

理论观察 2016年3期
关键词:策略

姜文

[摘 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再生产的思想,科学并且充分揭示了社会以及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般规律。现阶段社会及企业难以缩小规模再生产进而影响企业转型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本身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正确梳理再生产以及规模缩小再生产的相关理论,进而从中分析造成规模缩小之后再生产更加困难的种种原因,将会对企业乃至社会都到来巨大转变,也将会为我国现代国有企业进一步的改革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策略。

[关键词]缩小规模再生产;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013 — 02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所提出的再生产这一理论,充分揭示了社会以及企业再生产所呈现的规律,因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学,乃至微观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1〕以往在探究由马克思所提出的再生产这一理论,给国内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指导性作用时,我们忽视了对规模缩小再生产这一理论的分析,反而太过于注重于对扩大与简单再生产这两方面理论的研究。〔2〕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规模缩小再生产对企业的威胁更大。尤其是目前存在着很多国有企业没有生机以及活力,大多数都是因为规模缩小再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在如今国有企业改革的这个大背景下,如何规避企业在转型或者改革中的风险,如何更好地增加企业活力,就成了需要重点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规模缩小再生产的概念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随着年份的变化生产条件并不是不会变化的(而假定生产条件是不会变化的),那么这就抽象了规模恒定的简单再生产,这种假定较为奇怪。〔3〕就实际情况来看,再生产这一过程存在着规模缩小或者是规模扩大这两种情况。假如说再生产是在一个比以前更为艰难的情况下运行,那么就可能造成出现存在着缺陷即为不完备的再生产这一结果。〔4〕马克思在对再生产的那些前提条件进行扩大积累以及探究时,提出:I(V+m)=Ⅱc是简单再生产的一个前提。〔5〕它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是相互排斥的,尽管它并不和在一个产业周期中,其中某一年的实际生产额经常会出现比前一年更小的情况,以至于在和前一年的生产额比较来看,并不存在简单再生产这一问题相矛盾”,由此可见,由马克思所提出的规模缩小再生产是一种存在着缺陷即为不完备的再生产。〔6〕社会的再生产规模一旦缩小,随之而来的不可避免的就会造成相关企业的部门再生产规模的缩减。

二、规模缩小再生产更困难的原因

(一)企业本身的原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这本著作里面,不仅仅提出了规模缩小的再生产的概念,而且还对规模缩小的再生产的原因做出了分析。

结合企业自身的条件进行分析,可发现主要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不合理的资金结构。结合马克思所提出的资本循环的相关规律可以得到,只有当企业内部供、产、销这几个环节的活力结合到一起,才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然而能够让以上那些环节相互融合的关键又是企业拥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所以说拥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对于企业而言十分重要。第二,没有高效率的企业管理。马克思曾经提出,所有规模较大的共同劳动都存在着一个客观要求,即为企业管理,它能够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如今仍然存在着一些企业没能够很好的建立起一个符合当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系统,企业内部的管理没有秩序以及纪律性。或者是有些企业仍然只看中业务的过程,不关注那些因为文化传统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等所造成的影响,这必然会对生产规模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三,混乱的财务活动。财会制度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部分,马克思重点提出:“简单的按照社会规模执行这一制度,只会让其失去个人性质,那么薄记这一对过程控制的凭证就会显得更加关键了”,〔7〕会计可以通过提供那些非常关键的财务信息以此来反应企业具体的经营成果,人们通过利用这些信息能够很好的掌握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并可以对其进行控制。但是如今一些国有企业不仅有明账还有暗帐,个人指使企业会计暗中做假账,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会使得企业产生危机,而因此无法再维持公司的一些正常运转,最后不得不减小生产的规模。

(二)外部环境所导致的生产规模缩小

马克思对外部环境对生产规模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了生产规模的变化。首先是因为具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马克思提出:“存在着一些事业他们会取走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却不提供产品,而另外有些部门不只是在一年内频繁的取走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同时他们也会提供一些生活方面的资料,”〔8〕因此这就要求社会应该先“明确前者所遵循的规模,这样才能很好的维护后者。”但是,“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社会理智才能够发挥出作用,因此这必然会导致紊乱的产生”。〔9〕这种紊乱的产生很可能会使经济结构失去平衡,这种失衡只能是利用国民经济在宏观上进行调整,同时在微观上这一调整必然会使得一些企业不得不因此而缩小产业的规模。其次是因为企业资金无法很好的进行周转。周转属于一种潜在类型的资源,它本身就具备张力这一特点,加速企业其资金的周转速率,不只是有利于预付资本的节约,同时也有利于产出效率的提高。马克思提出“如果想使得生产每周都能够连续且同时进行,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本维持这种活动,那么只能通过减小生产的规模才能够实现。”与此同时马克思还提出:“流通时间的变化能够对生产时间的变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假如一个企业只注重于生产而不注重流通,那么必然会使得企业最后不得不减小生产的规模。

(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

由国家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同样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规模。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一种大势所趋,每次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势必会对某些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使得他们不得重新制定企业的生产方向。

三、规模缩小再生产的启示endprint

(一)强化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双向改革

强化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双向改革,对市场的主体进行重塑。市场经济不断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国有企业拥有一个较为先进的机制,〔10〕它的基本要求是让企业测底的发展成为经济以及法律方面的自主实体,拥有自主的进行发展以及经营的权利,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市场竞争。如今经济的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不断的强化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双向改革,才能够切实的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培育出新的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发展点,〔11〕才能够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很好的避免自身受到规模缩小再生产的影响。技术创新可以对生产函数造成影响,有利于其众多生产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它也能够替代其它诸生产要素。纵观世界上的各知名跨国公司基本上都是通过利用新技术不断的发布新产品,以此来构成产业化,提高市场上本企业产品的占有比率。国有企业如果想要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加快新产品的更换进度,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12〕

(三)构建与现代市场相符的企业信用体系

尽管多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进行,国有企业的信用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国有企业的信用水平仍然达不到要求。对于国际市场这一大体系之下,如果企业存在着信用方面的问题的话,必然会严重的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所以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提高信用管理方面的水平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把关注重点放在业绩销售方面是一个不科学的举措,企业更应该致力于信用机制的管理,失信的企业将很难再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企业必须学会把信用方面的管理机制和企业内部与销售、财务以及生产等这些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促进管理素质的全面提高。〔13〕从宏观上来讲,企业则是需要通过利用行政的力量对经济秩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四、总结

就实际情况来看,规模缩小再生产能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更大的威胁。因此国有企业势必要重视起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切实的认识导致规模缩小之后再生产更困难的种种原因,结合自身企业的情况,对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使得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常婕.对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的认识〔J〕.当代经济,2012.

〔2〕〔4〕〔6〕刘玉珂,孙中叶.马克思规模缩小再生产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1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张作云.试述马克思关于规模缩小现地生产的论述〔J〕.当代经济研究,200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宋凡金.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市场,计划两种调节形式〔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

〔9〕刘德中.和谐社会的发展哲学解读――发展合理性问题探讨〔J〕.岭南学刊,2007.

〔10〕林裕宏.国有企业红利流向民生领域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J〕.江海纵横,2012.

〔11〕孙卓,柴忠东.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05).

〔12〕齐建军.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创新探索〔J〕.项目管理,2009.

〔13〕刘海涛.企业信用建设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7.

〔责任编辑:谭文富〕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