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茶为例浅析汉英色彩词汇的差异

2016-03-30秦可李永兰

福建茶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红茶跨文化茶文化

秦可,李永兰

(贵州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以红茶为例浅析汉英色彩词汇的差异

秦可,李永兰

(贵州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本文首先从跨文化交际视野出发对中西方茶文化进行比较,并对中英茶文化语境中的红茶色彩表达差异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就与红茶有关的中英语境中的色彩词汇差异进行说明。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中西方茶文化比较从三个方面展开——价值理念体系方面:共同主体性与主客体二元论的差异;行为实践方面:绿茶情怀与红茶之爱的差异;物质器物层面:农耕之作与工业器具的差异。中英茶文化语境中的“红茶”色彩表达差异集中地体现在“Black Tea”和“Red Tea”方面,这种差异的形成是历史传承的结果。与红茶有关的中英语境中的色彩词汇差异可以从红色(西方一般引申为愤怒或狂热)、白色(西方一般引申为吉祥之意)、蓝色(西方一般引申为情感方面的压抑)以及绿色(西方多将其与青涩、不熟练、不成熟等关联)出发进行分析。

红茶;汉英色彩词汇;差异性;茶文化

茶是世界上饮用范围最广的饮料,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中都比较推崇的一种文化体系。从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视角来看,尽管茶文化某种程度上带有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特点,但是自17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传入西方的“茶文化”就很大程度上被“西方化”了,自此以后中西方在茶文化的对比上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例如在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方面,我国茶文化基于一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在人生观上秉持有“尊礼重道”、“和而不同”等理念;但是在西方的茶文化中,世界观呈现为“天人相对”,人生观则带有浓厚的物质理性、工具理性的特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都是这种理性的产物。又如,在关于茶文化的表层上,中西方茶文化在一些茶语的表达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彰显出中西方在关于茶文化的认知方面存在的区别,本研究便以“红茶”相关的文化为例阐述汉语和英语在色彩表达方面的一些差异,力求从中发现世界多元文化的魅力。

1 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现代的文化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可以从核心价值理念体系、行为实践体系和外观器物体系三个方面对两种相对异质化的文化体系进行比较,事实上这是一种体系化、结构化的视角。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视野下,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差异:

1.1价值理念体系方面:共同主体性与主客体二元论

基于一种农耕文明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禅宗思想都对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作用,在他们看来,中国茶文化的一种主体性哲学是“共同主体性哲学”,即在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内心等方面是讲究“和谐圆融”、“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人与外界万物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利用与被利用、相互对立的情景。当西方接受到东方茶文化后,主要是恰逢工业革命逐步兴起,将人的主体性无限地进行了拔高,从而导致了主客体二元论的产生,将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演变成了一种利用与相互利用、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从而对此后的奴隶贸易、殖民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2行为实践方面:绿茶情怀与红茶之爱

在关于茶的认知和品尝方面,作为一种行为实践选择的产物,我国茶文化自古崇尚绿茶(包括花茶),因为绿茶代表着一种原始感、自然感和原生态的甘甜,与我国崇尚的“道法自然”、“淡泊宁静”等文化理念相对应。但是对于西方人尤其是英国人来讲,“红茶文化”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西方茶行为实践。英国自维多利亚时代开始引入东方的茶文化,恰逢这个时代我国红茶得以发明并广泛借助于海运贸易运到了西方社会,因此对于西方人来讲,某种意义上红茶代表了他们对东方茶文化的某种基本认知。

1.3物质器物层面:农耕之作与工业器具

同时,区别于我国广泛使用瓷器、陶器、紫砂器等作为饮茶的物质载体依托,西方社会广泛使用银器、金属器皿、骨质瓷杯等作为饮红茶之器物,代表了一种工业化的气息。另外,在饮茶的一些具体的器物讲究方面,我国茶文化对于饮茶的器具种类讲究相对繁杂,例如主茶具一般主要包括“茶壶、茶船、小茶杯、杯托、茶盅、盖置、茶碗、大茶杯、盖碗、冲泡盅和冲泡器、水注。辅助用品有奉茶盘、茶巾、茶盘、泡茶巾、茶匙、渣匙、茶荷、茶针、茶著、计时器。备水器有煮水器、保温瓶、水盂、水方。备茶器有茶样罐和茶瓮”等内容,而西方茶文化由于从属于一种工业化的、城市化的快生活节奏,对于饮茶的功利性比较看重,因此在茶具的选择上没有这么繁杂的讲究。

2 中英茶文化语境中的红茶色彩表达差异分析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语言文化”,关于红茶的中英文表达方式可谓相去甚远。在英文中,红茶的表达方式为“Black Tea”(而非“Red Tea”),直译为中文是“黑茶”。而中文中的黑茶在英文中一般翻译为“Dark Tea”,显示出中西方在这种基本的茶语表达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另一方面,从我国颁布的茶叶分类的国家标准体系来看,国家倾向于采用“Red Tea”作为我国“红茶”的权威翻译方法。英国知名科技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当中对于中国红茶的英译也是采用的“Red Tea”这种译法。

学术界对于“红茶”在中英文世界中的这种表达差异一般倾向于这样解释其成因:在我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上,明朝中叶以前的人们一般按照茶叶的不同制作工艺将茶叶分为绿茶、黑茶、红茶、黄茶、青茶和白茶六大类。我国公文中正式出现“黑茶”这种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史·茶法》(公元1524年),这本书记载道“商茶低伪,悉征黑茶”,这是目前可以追溯的关于“黑茶”的最早表达。大概在明朝晚期、清朝早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贸易的初步进展,我国的“黑茶”借助于航运传入了西方,逐步被西方人所接触。同一时期,“红茶”在我国也被发明出来成为一种时尚的茶饮,比较著名的有福建的闽红(也被称为建红)、湖南的湖红、安徽的祁红,由于红茶在外观上和茶水的颜色上、气味上等方面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在传入西方以后也被广泛地翻译为“Black Tea”,并流传至今。当然,在当今这样一个跨文化交际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中,我们应当尽可能采取西方文化能够认可的主流模式来翻译“红茶”以及相关的“色彩”差异词汇,从而本着一种互文性、目的性、功能性的基本立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中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3 与红茶有关的中英语境中的色彩词汇差异略谈

无论是基于一种历史的传承还是基于一种翻译的谬误,“红茶”在当今的商业交往和跨文化交际中已经成为中西方一个重要的对话领域。无论是采用“Black Tea”还是“Red Tea”来对等地指称红茶,都显示出一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红茶”这种表达上的差异,在英文世界里还有其他几个容易产生混淆或者错误的色彩翻译词汇,本文尝试予以列举和分析,以飨读者。

3.1红色:引申为愤怒或狂热

汉语世界中的红色一般指向一种成功或者欢乐、喜庆等含义,“中国结”的红色就代表了这样一种美好的精神寓意。但是在英语世界中,Red作为一种泛化的概念,主要包括“革命理念”(Red Idea)、血战到底(a Red Battle)、杀人(have red hands)等。

3.2白色:引申为吉祥之意

在汉语文化中,白色一般代表一种“丧事”或者纯净无暇之意,但是在英语世界中,白色主要是作为一种良性的、善意的、吉祥的含义来对待的。例如,良辰吉日被表达为a white day;善意的谎言被表达为a white lie;不流血的战争则被表达为a white war;古董责备表述为a white elephant。显示出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中,在认识同一个对象、同一种色彩时,人们产生的文化联想和文化立场是存在差异的,这一点也与中西方的茶文化差异互相印证。

3.3蓝色:引申为情感方面的压抑

在汉语中,蓝色一般用来形容天空、纸张、大海等自然景观的颜色,并不具有很深刻的引申之意。但是在英语世界中,蓝色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情感表达词汇,主要指向比如说压抑、抑郁、忧郁等情感形态。比如说,blues(蓝调)代表的是一种伤感的音乐形态和种类;a bluemurder一般指的是哀声劣嚎;homesick and blue则代表了思乡心切的情怀等。又如,blue film指的是情色电影;in a bluemood则指的是情绪低落或失落、压抑等,总而言之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相对消极的情感系列表达。

3.4绿色:多与青涩、不熟练、不成熟有关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绿色并没有十分消极的意义,即便是“绿帽子”之类的表达带有的多半是戏谑姿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贬义立场”。在英文世界中,green多与年轻、缺乏经验、生疏等有关,比如说“green hand”指的是生手、不熟练的人;green house指的是“温室”;a green old age则指的是一个不服老、老当益壮的人等,整体上呈现出来的是年轻化、不成熟等含义。这一点与我国茶文化中的绿茶文化讲究的“崇尚自然”和“原生态”等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1]包婉玉.中英茶文化的内涵——从物质、精神、语言三个层面来看茶文化的内涵[J].学园,2013(25):192.

[2]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文史哲,2011(34).

[3]曾学军.中国最早出口的茶类是黑茶——分析“black tea”与红茶的关系推断[J].茶叶通讯,2013(1):35.

[4]曹明.英语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引导和发掘——以英国红茶文化为例[J].福建茶叶,2016(6):344.

[5]雷良荣,张林华.从“红茶”谈起——汉语、英语色彩词之比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70.

项目来源:2014年贵州财经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能力培养的外语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秦可(1986-),女,贵州安顺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

李永兰(1976-),女,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红茶跨文化茶文化
《幸福的红茶时光》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蜜香红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Happy Afternoon Tea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