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普洱茶产区分布看云南区域经济开发

2016-03-30张丽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茶叶

张丽(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从普洱茶产区分布看云南区域经济开发

张丽
(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摘要: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植物,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茶叶由于产地的不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发展会影响到这一区域的经济状况。本文主要以云南普洱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普洱茶各大产区的现状,以及影响普洱茶发展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继而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云南普洱茶的表现在近几年来十分突出,因此,研究普洱茶产区对云南区域经济的开发状况,对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建设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茶叶;产地分布;区域经济;品牌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六千多年前,中国古代人就开始在田螺山种植茶树。随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茶叶经济逐渐开始繁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种植茶树,茶树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有关。其实茶与人一样,都是承蒙这一方水土的养育,各地区的茶叶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各具特色,各有风貌。中国有有种类繁多的茶叶和多个产区,在这里主要谈云南普洱茶。

在云南省,普洱茶产业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云南普洱茶表现十分抢眼,但风光的背后是茶叶品牌严重欠缺的问题。尽管云南省关于普洱茶的生产厂家达到数千家,但属于普洱茶的品牌却少之又少。因此立足于普洱茶生产区域进行分析,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 云南省普洱茶产区分布和现状

据史料记载,早在1700多年以前,云南就开始产茶。在云南,茶树的品种有很多,占世界茶树品种的62%。作为纯天然茶叶产区,云南省是公认的产茶基地。在云南,有25%的人口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有100多个县区是茶产区,全省茶叶产量一度跃居全国茶产量前列。古人云“普洱茶名遍天下”。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中的名茶之一,隶属于黑茶。普洱茶对于振兴云茶、发展区域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普洱茶别名滇青茶,主要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云南六大普洱茶产区。

1.1 西双版纳茶区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早在唐代,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就开始有了贸易往来,远赴西藏,并一直延续至今。西双版纳地理位置优越,土壤丰厚,日照充足,具备充足的雨水和适宜的温度,这些都是茶叶得以种植的有利条件。西双版纳全州的茶园高达几十万亩,其中,干毛茶、普洱茶年产三万吨。

1.2 普洱茶区

普洱茶区原名思茅茶区,2008年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普洱茶区是六大产区中面积最大的产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具有天然的山脉作为气候屏障。普洱市政府对茶叶十分重视,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与茶有关的活动。普洱茶区的茶山远近闻名,其中以营盘山、版纳与普洱交界处的大渡岗茶叶产量最多。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现代茶园和古茶园,这些茶园中的茶有相当一部分都可以作为普洱茶的生产原料。

1.3 临沧茶区

在临沧茶区中,勐库、邦东等出产的青茶最有名。临沧各茶区的茶叶味道差异较大,有的茶味苦涩,有的味道甘甜。作为“天下第一仓”的临沧茶区,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叶真正为其增光添彩。

1.4 德宏茶区

德宏茶区与缅甸相连,其气候特点亦十分适合种植茶叶。德宏茶区最初产的是绿茶,回龙茶也十分具有代表性。随着普洱茶的兴盛,近几年来,德宏茶区的普洱茶产量日益增多。德宏茶区的芒市中山的古茶园,品质和味道都十分独特,使得德宏茶区具有鲜明的特点。

1.5 保山茶区

保山茶区与著名的怒江、澜沧江均有交汇,在所有滇西南茶区中,位于最北部,而且海拔高,位于怒山和高黎贡山南。除了生产普洱茶,还有滇青茶、滇红茶。

1.6 大理茶区

大理与临沧和普洱南北相望,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其最南部是茶叶的集中生产区。大理专注于普洱茶的生产和研发,是普洱茶重要的生产地,同时普洱茶也使得大理名声远扬。大理茶区是这六大产区中产量偏低的区域,但由于在紧压茶的加工方面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同样备受关注。这六大产区为许多茶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各大茶加工企业的产值十分可观。由此可见,普洱茶六大产区对云南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云南省经济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六大产区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尽管普洱茶的知名度已经不容置疑,但是许多企业规模有限,而且加工设备十分简陋,生产的茶叶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良莠不齐的茶叶质量很难保证普洱茶的品牌竞争力,因此需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云南省有众多普洱茶生产企业,论实力来看,以西双版纳、临沧、普洱茶区最有优势。尽管普洱茶六大产区均有龙头企业,但是从总体来看,能够形成知名品牌的普洱茶产品依然很少。因此,从普洱茶产地分布现状来看,只有提升普洱茶品牌知名度,才能提升各大茶企业的效益,为区域经济的开发做出贡献。

2 提升普洱茶产区品牌竞争力的措施

品牌是企业的上层建筑。而对于许多普洱茶企业而言,产品有名无牌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对于茶企业的发展而言是大为不利的。而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根本则在于提升品牌的质量。

2.1 通过整合产区资源,保证产品的品质

云南普洱茶六大产区的资源若要得到进一步整合,就需要打破限制,将各自的最优资源整合,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保证原料的优质程度。因普洱茶的各大产区都会受到一定的行政区域限制,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加大茶产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原料生产得到足够的补充。在大叶种茶的生产技术和推广方面,需要借鉴更加先进的经验,使产品质量过硬,产量丰厚,形成实力雄厚的原料生产基地。

2.2 通过技术更新,提升生产效益

对于各大茶企业而言,技术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因为传统的生产技术有许多问题,不易于生产出高质量的茶,导致茶产品鱼目混珠,难出精品。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茶企业的技术革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生产设备到生产技术,均要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改造或更新。各大茶区的技术更新均要陆续进行,方可真正提升茶质量。

2.3 吸收优秀人才,促进质量提升

品牌的树立离不开实力雄厚的企业,企业的发展则离不开人才。对于各大普洱茶企业而言,吸收优秀的人才可以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有助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这些人才必须要熟悉相关茶叶知识,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人才的培养与学校是分不开的。在云南,一些知名院校都十分注重茶学人才的培养,每年都会为云南省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除此之外,成立了半个多世纪的云南茶叶研究所为云南的茶产业同样贡献了许多力量,他们成为云南茶产业最可靠的后盾。

2.4 统一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普洱茶而言,在云南主要有六大产区,每个产区还有许多企业生产普洱茶,数量之大,亟需统一管理。根据《普洱茶综合标准》,从工艺、质量检测到包装等方面,均需要统一操作。这种统一管理有助于提高普洱茶的质量和市场信誉度,减少鱼目混珠的可能性。实质上,通过统一管理,树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这既是提升产品品质的需要,也是树立品牌的必经之路。

2.5 重视龙头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云南普洱茶产区中,许多企业需继续整改和监督,尤其是那些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企图浑水摸鱼的“无证”企业,必须要严格打压和控制,或通过改造使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根据普洱茶“有名无牌”的现状,需抓住普洱茶产区的龙头企业,使其带动产品品牌的发展。重视龙头企业,使其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摸索经验,从而才能进行广泛的推广,即以点带面的推广方式。提升品牌质量离不开具备雄厚实力的企业,从产品质量到销售的控制,均需要合理进行,力求全面。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产品原料选择、质量监督以及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提升。销售控制主要是针对销售渠道、销售过程以及售后等方面的控制。

3 结束语

从茶产业谈到云南普洱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许多茶叶都面临品牌问题。就普洱茶产区而言,其所在的许多企业良莠不齐,大大限制了普洱茶的品牌质量提升,由此就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了解普洱茶六大产区的现状,我们知道,只有整合资源,打破区域行政限制,发挥行政优势,才能增进区域之间的和谐共生与相互扶持,形成良性市场态势。品牌质量管理离不开产品质量和销售质量的提升,即:产品和服务共存的理念,同时这也是提升品牌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理念。因此,各大产区借助名茶“东风”,实现资源共享和统一化标准,我们相信打造名优品牌的梦想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孙洪升.唐宋时期茶叶产地变迁考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4-158+160.

[2]和献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52-57.

[3]董明.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谢华香.清至民国时期云南经济作物的种植及影响[D].云南大学,2015.

[5]钟金雁.宋代东南乡村经济的变迁与乡村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2.

[6]周叔莲,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开发的中长期战略[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1):55-66.

[7]李道和.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8.

[8]王楠楠.茶文化对茶产地区域景观影响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9]原杕.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与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7-42.

作者简介:张丽(1980-),女,辽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品牌区域经济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旅游经济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