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茶文化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30都蕊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

都蕊(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传统茶文化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都蕊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摘要:中国茶文化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底蕴。现代茶包装是对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体现和延伸,本文从现代茶包装的文化特点入手,对茶包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更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设计理念,以提升茶叶品牌度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现代茶包装;文化底蕴

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深厚,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丰富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合。传统茶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为茶包装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源泉,赋予了茶包装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茶文化与茶包装之间是彼此融合、相互影响的,茶包装设计汲取了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性,使茶包装设计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茶文化又在茶包装设计中获得不断的创新,茶文化与时代发展脉搏更加贴近,迎合了时代发展需要,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1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也是最早发现茶的国家,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著作,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财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朝代都展现了不同的茶文化特色,尤其是在唐宋时期,饮茶之风盛行,从王室贵族到平民百姓,饮茶成为备受欢迎的一项活动。随着饮茶文化的不断普及,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与此同时,茶文化逐渐渗透到其它艺术门类当中,与绘画、书法、宗教等都有很好的融合。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渗透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茶文化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繁荣时代,茶文化发展也一片繁荣景象。经济没落时代,茶文化发展也一片凋零。因此,茶文化不再单纯地被看作是一种文化形态,而更多地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

2 茶包装中的茶文化内涵体现

茶包装作为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样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茶包装从最初简单的收纳功能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人们生产消费的沟通桥梁,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来,与人们的行为密切关联。在茶包装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从表层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茶文化推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茶文化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逐渐挖掘和整合茶包装设计的创新方式,才是未来茶包装的发展方向,也是茶文化可持续发展前提和保障。成功的茶包装设计既要体现民族传统和茶文化特点,也要注重其艺术原创性,使新旧文化得到完美的融合,使茶包装设计焕发出新的艺术活力和审美意义。茶文化与茶包装设计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作用,茶包装是茶文化的体现和延伸,茶文化是茶包装的基础和内涵体现。人们购买茶产品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同时还有一种精神需求,因此,茶包装设计既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也要体现出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就需要茶包装设计者充分了解和研究传统茶文化,从中挖掘出极具特色的艺术元素和创作灵感,充分运用茶包装的图案、材料、色彩等元素,在与茶文化的融合中提升茶包装的文化色彩,使茶包装设计能够给人愉悦的感官刺激和审美体验,彰显茶叶包装的艺术特性和审美价值。

3 茶包装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茶叶有易碎和不易保存的特点,因此茶包装设计要充分考虑茶叶特点。好的茶叶包装不仅能够很好地保存茶叶、同时也能够体现绿色环保特点和茶文化内涵。随着包装设计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茶包装设计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相比茶叶发展,茶包装设计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对这些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才能进一步改进茶包装设计,使其获得更积极长效的发展。

3.1 茶品牌意识不强

我国的茶叶种类繁多,但是在茶产品市场上,许多茶叶却只有名称而没有品牌,令人识别不清。例如我国著名的茶叶龙井和铁观音,这些茶叶也仅仅是一个名称,而并不是品牌。由于一部分茶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或者为了减少成本,主要以中国的十大名茶作为茶叶名称,或者干脆将茶名称和品牌融合起来,不仅使茶产品名称和品牌形象十分模糊,而且也容易使人造成错觉,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外国消费者来说,对中国茶叶品牌认识不清,影响了他们对中国茶叶和茶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也制约了茶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茶叶行业中还存在着“酒香不怕巷子深”传统观念,一些茶企业认为只有茶叶本身品质好,并不注意品牌意识的维护和提升,忽略了对茶包装形象的建立与推广,这也造成了茶产品与包装设计不符,尤其是一些茶叶包装出现雷同现象,因此,对于茶品牌的建设意识需要亟待重视和加强。

3.2 包装的“度”把握不准

当前茶叶市场中存在着过度包装的问题,这不仅给茶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负担,而且也与当前社会所提倡的绿色环保发展目标不符。随着工业的发展进步,茶包装的材料也融合了许多高科技元素,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茶包装,这些包装十分新颖高档,但是却脱离了茶叶本身的属性,超出了茶叶的功能要求,不利于茶叶的保护和运输。此外,还有一些茶叶在销售时没有包装,仅以散装销售,这种销售模式较简陋,不仅容易对茶叶质量造成污染,而且也缺乏吸引力,降低了茶叶品质。这种包装欠缺的状况也需要加以改善。只有充分有效地把握住茶包装的“度”,才能使茶包装成为茶叶的广告,既能传达出茶包装设计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能使茶文化内涵得到有效体现和延伸。3.3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当前的茶包装设计来看,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许多茶包装设计都大同小异,存在严重的模仿现象。有的茶包装设计是模仿其它食品的包装,有的干脆直接模仿其它茶包装。目前的茶包装设计中,普遍采用了大红大紫的设计,而缺少具有茶文化特色的古典色彩。此外,如果市场上某一个茶包装十分受欢迎,那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地跟风模仿,这样也造成了茶包装设计的雷同。对于茶包装设计的发展来说,创新才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否则只会使茶包装设计行业发展越走越窄,后果不容乐观。

4 传统茶文化下的现代茶包装的发展

茶包装设计是设计的一个分类,需要符合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讲究创意和特色,因此,将传统茶文化融入茶包装设计,能够突出茶包装的古朴厚重与悠远意境,这种设计更突出了茶包装的类型特色,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也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是茶包装走向创新,走上国际市场的前提和基础。

4.1 注重茶包装理念与茶文化的融合发展

首先,在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包装设计的融合中,不仅完全依靠简单的模仿和照搬,而是要充分挖掘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髓,使其融入到茶包装设计理念中去,以达到茶包装设计的精神内涵的体现,使茶包装设计既有传统元素,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其次,在现代茶包装设计中,要注重设计元素的现代化和本土化,使设计语言有更好的沟通和传播效果,能够在消费者中达成共识,并延伸出更深刻的精神理念。最后,在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面对这种开放的发展格局,现代茶包装设计不仅要充分融合传统茶文化内涵,同时也要突破传统的束缚,使新旧文化形成互补,适当引用国外设计元素,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延伸,焕发出更新的活力。

4.2 突出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与创新

首先是对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创新。现代茶包装设计借助传统茶文化元素进行创新,使其更具有时代特性,通过对茶包装中的色彩、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组合,使茶包装设计更具有审美情趣。此外,通过传统茶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的结合,实现茶包装的创新设计。其次,通过对现代茶包装设计进行再生创造,通过对传统的艺术元素进行重新提炼加工,使其更符号现代包装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既保留了传统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最后,以茶文化特点为基础进行绿色环保设计。结合各种茶元素特点,将其应用到茶包装设计中,通过产品的再消费,使其得到循环利用,提高使用价值,这种设计理念更具独特性,能够提升市场占有率,也能够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4.3 注重茶包装设计的文化演变

首先要充分注重传统茶文化的内涵,由于大众对所生活的文化环境都有一种普遍的认知,这种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在现代茶包装设计中体现出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要注重茶包装设计形式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民族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最终形成了一种丰富的鲜明的文化形式。最后要突出茶包装的特色,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通过对不同文化元素的结合,使文化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人们对茶产品的需求也从简单的物质层面向更高的精神层面转化,对于茶包装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当前茶包装设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竞争中获得一线生机,使茶包装设计脱颖而出,对于设计者来说,只有深入地挖掘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通过茶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设计出更具特色的茶包装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积极的发展,同时对中国传统茶文化也有积极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立.茶叶包装的诱惑性及基本要求[J].中国茶叶,2001,23 (132):27.

[2]汪玉,何征.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叶包装设计[J].包装世界,2009 (6).

[3]李辉.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营销,2011 (6):12-13.

[4]黄媛媛,胡秋辉.纳米包装材料对绿茶保鲜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6,27(4):244-246.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
“一壶春秋”壶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中国传统元素在新中式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中学教材中的又一悲剧形象
文化底蕴·题型多样·素养提升——2014年高考论述类文本命题评价
通过诗歌阅读提升初中生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