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研发

2016-03-30王永倩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陕南

王永倩(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研发

王永倩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陕南是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茶马贸易的中心,悠久的历史为陕南地区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资源。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是基于茶文化的旅游项目,对于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及乡村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旅游开发

陕南北靠秦岭,南倚巴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独特的文化。茶文化是陕南文化的重要瑰宝,历史悠久,丰富多元。作为茶马贸易的中心,陕南茶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及外向性的特点。近年来,陕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商洛、安康、汉中等地已经形成了一个联动的经济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契机。旅游是现代人消费的主要种类,发展旅游业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个优质的旅游项目,不仅仅要有优质的基础设施,而且要包含优质的文化。茶文化,作为陕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作为陕南旅游的主打项目。但是如何利用好这笔宝贵的历史资源,仍旧需要科学的研究与策划。

1 陕南茶文化旅游资源

陕南自古以茶闻名,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将陕南列为天下七大茶区之一。唐宋以来,陕南茶一直是贡茶,历代文人多有赞誉。谈及陕南茶文化资源,其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是非比寻常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生态资源。陕南茶区的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汉中、安康、商洛都是著名的产茶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优质茶品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茶区内常年云雾缭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各个年龄层的人旅游休闲。茶区内空气清新,含氧量高,适宜发展为生态休闲度假区。由于工业及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生态危机,东部地区生态资源稀缺,而陕南的原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其旅游业最大的一笔财富。

二是茶马贸易。茶马贸易始于唐代,宋代最为鼎盛,清中期由于大小金川战役而衰落。作为西南最大的茶源地,陕南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茶马贸易的起始站。从陕南出发,一条贯通中亚的茶马古道,在脚下延伸,对于任何一个游客来说,这都是非常神奇的一种体验。茶马贸易不仅促进了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让陕南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征。在陕南,游客可以找到各种文化的遗存,既有三国两晋的汉中文化,又有茶马古道的贸易文化。茶马贸易不仅让中国茶走出国门,也让陕南的茶文化走向世界,其影响力遍及中亚,西亚及欧洲,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一种多元的茶文化,这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

三是文人茶文化。在茶文化中,文人茶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粹之一。陕南地理位置独特,交通发达,风景优美,自古是文人揽胜的必经之地。唐宋以来,关于陕南茶的诗篇数不甚数,名篇辈出。唐代诗人薛能有诗曰:“野色生肥芋,乡仪捣散茶。”唐代时,为了便于运输,茶被制成茶饼,因此在饮用前需将茶捣开。唐代诗人岑参有诗曰:“庭树纯栽培,园畦半种茶。”此诗描写的是茶树的种植。唐代时,金川已经是重要的茶产区了,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茶树的习惯。宋代文人文同有诗曰:“好寺名园遍游尽,惟攜茶具赏幽绝。”可见,茶园风光的独特与迷人。明代文人王九思有诗曰:“使君题玉版,仙茗自金州。”明末陕南安康文人刘应秋有诗曰:“雀舌经春长,阴岩初吐芽。”雀舌是一种茶名,产量极低,极其珍贵。清代陕南紫阳茶开始闻名,文人谢申有诗云:“合补《茶经》鹦鹉绿,须添砚谱鹧鸪斑。”其中“鹦鹉绿”形容的就是紫阳茶的色泽。文人叶世倬有诗曰:“自昔关南春来早,清明已煮紫阳茶。”清明前后是新茶的上市时节,是品茶最好的时机。茶诗不仅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文献,在记录和说明陕南茶文化方面,其所具有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历代关于陕南茶的诗文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对复兴、弘扬陕南茶文化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优质的文化资源为陕南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及文化基础,但是如何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还需要深入分析及采用适合的开发策略。否则,盲目开发有可能造成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

2 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策略

在文化开发上,保护与利用往往存在着悖论。在一般人看来,保护总是会带有一定的破坏性。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只要深入分析文化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开发策略,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就可并行不悖。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项目,全国各地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在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应当认识到普遍性和特殊性。所谓普遍性是指茶文化旅游具有一般旅游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即休闲娱乐。但它也具有特殊性——以文化为主题,为核心,而非一般的休闲娱乐,包含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等功能。

在都市茶文化的开发上,还应当意识到其特殊性。都市茶文化是基于都市生活产生的,具有高度的都市性。都市茶文化与传统茶文化有所不同,都市茶文化的商业性更重,偏向于消费。传统茶文化是一种文人文化,古人注重文化感悟,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因此在都市茶文化项目的开发上,应当取长补短,将传统茶文化有机地带入现代都市。

茶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一种具有高度生命力的文化。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上,应当充分注重这种特性。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急需要一种可以休憩心灵的文化,一种日常生活的文化,其中茶文化是最佳的选择。弘扬茶文化,不仅有利于保存传统茶文化,而且有利于现代人的健康,为都市人的生活增添乐趣。

在陕南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上,应当注重都市与乡村的联动。陕南地区的城市与茶产地距离较近,且传统茶文化遗留较多,其都市茶文化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对都市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来说,陕南地区的茶文化资源更加具有弹性和层次。在项目开发上,可以采用几种策略:一是注重主题的差异性即品牌性。陕南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城市的生态性比工业型及商业型城市要好很多。在茶文化旅游的主题定位上,应当将生态游作为核心,突出茶文化的生态性。二是注重文化资源整合。茶文化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它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与兼容性是非常良好的。在茶文化的开发上,应当注重茶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茶文化,不是将茶文化从其他文化中提取出来,而是打造出一个整体性的文化产品,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的开发,不是以破坏为代价的开发。注重文化的整体性,有机性,才是文化开发的关键。三是生态保护型开发。文化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化的产生和人的活动有紧密关联。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上,应当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的重要性。茶文化旅游开发不宜采用拆建的做法,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原貌,尤其不应当过度商业化。在开发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听取当地人的意见,盲目开发即便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商业利益,最终只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四是规范化管理及服务。茶文化旅游是城市与乡村联动的旅游,乡村基础设施较差,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从而吸引城市居民。作为一个优质的项目,必须配套优质的服务及管理。从调查情况来看,陕南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还未能充分满足茶文化旅游项目的需要,必须加强相关方面的培训,例如茶艺培训,茶文化培训等。

3 陕南特色都市茶文化旅游模式

目前成熟的旅游模式有很多,选择哪一种主要看地方现有的资源。从一些失败的案例来看,之所以失败恰恰是没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文化是不能强行移植的,没有根基的文化注定不会有生命力。陕南茶文化具有极高的深度和广度,适合多种模式的旅游项目。同时陕南地区的都市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和关联性,可以采取联动发展的模式,共同打造陕南茶文化品牌,共享茶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生态旅游模式。陕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极适合生态观光旅游。陕南安康的紫阳县,自古是著名的茶产区,所产的富硒茶,营养价值极高,享誉海内外。茶区内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开发成休闲度假区,集茶区观光、民俗体验、茶艺表演、特色产品采购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二是历史文化游。以汉中为例,其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中国茶文化,源于汉代,成型于两晋,三国时期可以说是茶文化成型的过渡时期,在汉中仍旧保留着古人饮茶的方式,可以说是活的茶文化。以汉中为中心,设计一条历史文化探源之旅,可以将周边的旅游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联动态势,实现共赢的局面。三是文化体验游。茶文化是一种活的文化,它源自于中国人的生活,仍旧是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茶文化体验旅游,是保存茶文化,弘扬茶文化的重要手段。陕南茶文化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多样性,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层次的体验。在旅游项目开发上,应当注重突出文化,用文化来带动游客,具体做法上可以将茶艺表演、民俗表演、品茶论茶、采茶制茶等融为一体,打造全方位的体验旅游项目。四是节庆主题游。节庆是全人类共有的一种文化活动,以节庆的方式开展旅游,在打造旅游品牌方面具有优势。在节庆旅游项目的开发上,三地应当形成一股合力,打造具有陕南特色的茶文化节,同时筹集资金,选择适宜的地点,打造茶文化主题公园,为陕南茶文化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是具有高度可行性的项目。在项目开发上,应当尊重旅游项目开发的一般规律,深入调查现有的文化资源。同时,应注重资源的保护,采取保护性的开发手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暴向平,薛东前,郭瑞斌.陕西省旅游文化产业实力差异及空间结构构建[J].干旱区地理,2015(1):190-198.

[2]侯晓丽.陕西汉江走廊休闲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15(5):63-67.

[3]余谦,陈绪敖.陕南特色农业资源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5,27(3):31-34.

[4]陈绪敖,查芳.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的陕南旅游产品定位与开发策略[J].林业调查规划,2015,40(2):134-138.

[5]高立,张云翔.陕南绿色生态旅游基地建设的可行性报告[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7):145-146.

作者简介:王永倩(1979-),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陕南
党建地图·陕南
陕南山区某滑坡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陕南民歌生态文化特征与创新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凤凰古镇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