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教育分析

2016-07-01周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实证分析高等职业教育

周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教育分析

周鑫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本文从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高职茶学专业教育问题。认为高职茶学专业教育要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以调查问卷和实证分析的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人文知识结构和知识培训程度显著影响茶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而目标合理的课程设置及重点突出的能力培养是提升茶学专业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茶学专业;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年19号)等文件的相继出台,预示着我国将建立与学位教学并行的健全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不再是次品教育,而是我国产业发展升级所需知识技能型复合人才的储备教育。

顺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作为我国茶叶行业人才输送的茶学专业也必须思考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茶学专业也愈来愈过多的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却忽视了“人”的培养。这种短视的教育方式致使学生素质不全面、知识视野狭隘、理论基础单薄,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茶学专业用人单位、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高职毕业生给予了全面调查。在回收的2372份有效问卷中,认为知识及技能最重要的有446份,占18.80%;人文素质最重要的659份,占27.78%;职业素养最重要的661份,占27.87%;思想品德最重要的376份,占15.85%;其他为230份,占9.70%。这充分说明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茶学专业教育中应当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1 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内在素质的养成,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氛围的熏陶,使人在人格、修养以及人生观等方面得到升华。茶专业与“茶”有关,茶自身就有超俗、优雅的本质,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值得深思。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茶学专业学生不但要培养以“茶”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还需要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调查显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茶学专业学生更为欠缺的部分。因此,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升茶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来进行研究。核心能力指“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并非指与职业技能和技术知识相关的能力,而是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机制转型过程中的职业转换能力。从中不难看出,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茶学专业可持续能力培养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相符,因此,我们认为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以职业人文素质为重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及自我修养中得到人文知识、人文思想的升华。

2 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实施因素分析

高职茶学专业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高职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因而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以及各种基础能力的培养程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均有较大影响。本文从人文知识结构合理性和知识培训程度两个方面对高职茶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来探讨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

2.1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以现场调查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和回收,用人单位、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调查问卷分别发放了500、500和1500份,样本覆盖了茶学专业和茶叶企业集中的京、沪、渝、苏、浙、川、闽、粤等10个省市。有效问卷共2372份,有效率为94.88%。

调查问卷包括用人单位、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三种问卷,每种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个人情况及对高职茶学专业学生的看法;第二部分包括有关变量的21个问题,采用五点法计量。变量设计包括知识结构培养合理程度和人文素质培训程度因素两个部分变量的问题,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合理度、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程度、人文知识丰富程度、文字表达程度、合作团队合作精神、外语能力等方面。

2.2 结果与讨论

利用得到的变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将人文素质评价(Humanistic Quality)作为因变量,人文知识结构合理性(Knowledge Rationality)和知识培训程度(Training Level)作为自变量,即:HQi=b0+b1KRi+ b2TLi+εi。该分析逻辑和前面的影响分析是一致的,也就是在人文知识结构合理性和知识培训程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产生影响。分析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影响因素系数结果表(N=2372)

回归结果表明,人文知识结构合理性和知识培训程度对高职茶学人文素质教育均有正向显著影响。因此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同时考虑知识培训程度和学生获取知识结构合理性两个方面。

表2 影响因素系数检验结果表

对影响因素系数进行检验(表2)显示,方程的拟合优度R2为0.5052,校正判定系数R2为0.4846,联合假设检验F值为516.56,此时F的p值为0.0000。表明,这两个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进行解释。

此外,人文知识结构合理性从人文知识与高职专业拟合度以及人文知识丰度等两个方面来考虑,知识拟合度(Degree of Knowledge Fitting)涉及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合理度、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程度等问题,知识丰度(Abundance of Knowledge)包含了文化知识丰富程度、现代礼仪程度等问题。利用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则有:KRi=b0+b1KFi+b2AKi+εi。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影响因素系数结果表(N=2372)

回归结果表明,知识拟合度和知识丰度对人文知识结构合理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人文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较宽的知识面,还要考虑学生所学知识与其专业岗位的匹配程度,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知识培训程度以核心能力培养程度为依据,考虑解决问题、自我提升、革新创新、交流表达、与人合作、基础技能等方面。解决问题能力(Settle Problem Ability)包括理解判断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自我提升能力(Self-Promotion Ability)涉及知识获取方面;革新创新能力(Innovation Ability)包含自主研究和开发能力、对学科沿革和发展动态了解能力等;交流表达能力(Express Ability)有文字表达能力等;协作能力(Cooperation Ability)包括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基础能力(Base Ability)则是外语、计算机能力等。利用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则有:TLi=b0+b1SPi+b2SAi+b3IAi+b4EAi+b5CAi+b6BAi+εi。回归结果见表4。

回归结果表明,各种人文能力的培训程度对高职茶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都有显著影响,并且交流能力(01721)和协作能力(0.1872)是影响最大的因素。说明这两个因素应该作为人文能力中最主要培养的方面。

表4 影响因素系数结果表(N=2372)

3 结论

本文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高职茶学专业教育发展问题。认为高职茶学专业教育要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茶学专业学生奠定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基于上述分析,探讨了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人文知识结构和知识培训程度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有显著影响,而目标合理的课程设置及重点突出的能力培养是提升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何爱民,孟晓敏.高质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1):86-87.

[2]李人杰,汤海涛.高职院校不可或缺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53-53.

[3]李勇.当代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探[J].教育与职业,2005(3):55-56.

[4]陆丽君.英国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66-69.

[5]郭心毅,黄志平.借鉴英国经验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1-3.

作者简介:周鑫(1982-),男,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实证分析高等职业教育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