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食品安全治理,完善茶叶生产销售管理的研究

2016-03-30吴玉宁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昆明650228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吴玉宁(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昆明650228)



加强食品安全治理,完善茶叶生产销售管理的研究

吴玉宁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昆明650228)

摘要:食品安全治理的本质是指食品产业链上市场的各个主体如何履行产品质量合约的过程。将食品安全治理引入茶叶的生产及销售管理,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推进茶叶生产、销售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食品安全治理背景,本文探讨茶叶生产、茶叶销售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茶叶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茶叶生产;茶叶销售;管理体系;食品安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企业社会责任视域下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YJCZH108

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食品安全治理迫在眉睫。茶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茶叶的加工销售是茶叶产业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过程。近年来,尽管我国己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茶叶质量管理体系,但由于我国茶业的经营方式多以小规模生产与销售为主,使茶叶质量安全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茶农对化学农药的不当应用、茶叶生产加工的环境污染严重,茶叶销售缺乏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等。据统计,当前符合国家现行GB96790质量标准的茶叶合格率仅在90%左右。在食品安全治理的大背景下,本文对完善茶叶生产、销售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措施,以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茶叶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茶叶的生产与销售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

1.1 茶叶生产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从茶叶的采摘到茶叶的萎凋、摊放、揉捻、杀青、发酵、做形、烘干、渥堆至贮运环节中,茶叶均有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病虫害防治、茶园灌溉、茶叶修剪、茶叶采摘、茶园培肥等环节中,各环节的不科学操作均有可能导致茶叶污染的产生。其中,不合理的茶叶采摘、茶叶摊放及茶叶加工环节很容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茶园培肥、茶园病虫害防治环节很容易导致农药的残留,不符合规范的揉捻机械设备很容易带来Cu、Pb、Hg及Cd等重金属污染。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也极易受到生产设备、生产用具和生产场所环境的限制和污染,从而影响茶叶的卫生状况和品质要求。

1.2 茶叶销售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我国茶叶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在茶叶销售过程中,部分企业不是以提高茶叶质量、完善茶叶销售后期服务、优化茶叶销售运营机制等举措来立足于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而是妄想通过偷工减料、简化销售程序等减少成本等低劣手段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理论上,茶叶既属于初级农产品,同时也属于农产品的加工品,属于广义上的食品类范畴。因此,对于茶叶销售过程的管理形成了工商部门、质检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多头管理。多头管理往往会导致管理的错位,有的甚至引起管理的缺失。在茶叶销售标准体系制订的过程中,一些相关的质量安全检测指标参数也常常存在分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叶销售的发展。在茶产业销售过程中,“管”而不“理”、“理”而不“顺”是存在于茶业销售过程中的不良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问题。

2 食品安全治理背景下完善茶叶生产、销售管理体系的举措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提高安全生产加工水平、加强销售安全体系建设以及完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三项措施以期推动茶叶的质量安全管理,保障茶叶的食品安全。

2.1 提高安全生产加工水平

2005年初,茶叶产业制定了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但当前还有很多茶叶企业尚未按照准入制度要求进行认证。部分茶叶的生产工厂厂房简陋、设备陈旧,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域没有明显的界限,很难保障茶叶生产的卫生水平,因此有必要对茶叶的生产加工环境进行优化改造,升级原有的生产条件。在设计布局茶叶生产的厂房仓库时应严格按照食品加工的要求进行设计,存放在专用的成品库内,并注意掌握库房的干湿度和温度,做到专库专用,同时应配套符合卫生标准的设备、器械,茶叶贮存及摊放过程所需的设备工具,应积极引进连续化的加工设备。运输用的车辆,工具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将成品与污染物同车运输。在选择茶叶原料时应注意新鲜茶叶的质量控制,对新鲜茶叶的数量及来源等级作详细的记录。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作业人员、包装材料、生产设备等对茶叶造成的微生物或物理性污染。定期举办茶叶生产人员培训会,主要培训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操作,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此外,工厂制定茶叶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从而有效提高茶叶的卫生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加强茶叶包装材料的管理,茶叶的包装材料级别应使用食品级别,粘结剂及油墨均使用绿色环保型,以有效保证茶叶生产的安全。茶叶的病虫害防治、茶园培肥是出现茶叶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在茶区推广科学的、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尤其要提高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水平,严禁使用茶园禁用的相关植保用品。在茶叶的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逐渐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同时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尽量减少茶叶生产中的不良危害。在茶叶的室内生产环节中,应加快推进茶叶生产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作业进程,及时规范生产工艺,进一步推动和引导ISO1400、HACCP生产管理模式,努力推进茶叶生产的清洁化、安全化进程。

2.2 加强销售安全体系建设

茶叶的质量安全贯穿于加工、生产、储运、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因此应完善茶叶销售安全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茶叶质量的检测平台,在茶叶的销售环节实施检查。二是建立茶叶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追溯制度中涉及茶园生产管理、茶叶的加工贮藏、茶叶的销售等追溯制度,若在追溯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茶叶产品,应予以退市,同时在茶叶质量检测平台进行公布。此外,可以将茶叶的生产、销售及流通质量检查环节交给政府的某一个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同时政府的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工作。三是要全面推进绿色茶叶、有机茶叶的产品认证;同时制定一些配套的销售优惠政策,鼓励茶叶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等认证,确保茶叶销售的质量安全。

2.3 完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

我国茶叶产品检验标准主要有:《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茶叶感官审评术语》、《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茶取样》等。针对当前茶叶生产及销售产生的质量问题,对国外相关的茶叶质量安全指标及分析方法及时进行实验验证,若验证确实有效可将指标引入并应用于当前我国茶叶产业质量安全评价。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国茶叶残留的农药种类与标准比较少,对茶叶使用的农药检测的项目没有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当前我国茶叶标准与茶叶法规之间尚缺乏协调及统一,茶叶的监管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应及时对现有的茶叶质量标准进行更新,积极组织开展茶叶质量的安全性研究,根据风险评估制度,增加茶叶质量的检测指标及限量项目。对于需要出口的茶叶,应结合国外的相关标准,及时修订茶叶的相关质量标准,及时跟踪国际茶叶质量标准的制定,切实维护我国产茶大国的权益。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加剧,食品安全治理显得尤为必要。茶叶的病虫害防治、茶园灌溉、茶叶修剪、茶叶采摘、茶园培肥等环节中均有可能导致茶叶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将食品安全治理引入茶叶的生产及销售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还能推进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在茶产业销售过程中,“管”而不“理”、“理”而不“顺”是存在于茶业销售过程中的不良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问题。在食品安全治理背景下,要提高茶叶的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提高茶叶的安全生产加工水平,其次要完善茶叶销售安全体系建设,最后要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从茶叶的生产至销售环节层层控制,切实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从而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开刚,范琳琳.食品安全治理的理念变革与机制创新[J].学术月刊,2014(12):41-48

[2]杨嵘均.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体系的再建构[J].政治学研究,2012(5):44-57

[3]袁自春,杨普,彭邦发等.中国茶叶品质危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3(5):297-302

[4]陈煦江,蒋夏霞,高露.食品安全治理的国外研究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食品工业科技,2013.14

[5]吴迪,鲁成银,成浩.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研究进展及在茶叶行业应用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9(1):251-255

[6]刘新,张颖彬,潘蓉,等我国茶叶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4(2):16-19

作者简介:吴玉宁(1972-),女,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构建“四点一线”的项目预算管理体系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