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英茶文化价值取向的异同

2016-03-30刘艳红田海松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福建茶叶 2016年2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中国茶文化

刘艳红,田海松(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谈中英茶文化价值取向的异同

刘艳红,田海松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中英茶文化是对两国人民价值取向的缩影,由于历史环境与文化体系的不同,两种茶文化的内涵也彰显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茶叶及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为切入点,从哲学层面深入分析了中英茶文化在处世理念上的差异,并指出二者皆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具有卓著贡献。

关键词:中国;英国;茶文化;价值取向

刘艳红(1978-),女,满族,河北宽城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田海松(1980-),女,河北承德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国度。中国的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它萃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又吸纳了儒教、道教、佛教等思想,进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华夏文明特色,将种茶、采茶、饮茶这一系列行为上升至精神层面,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推进了华夏文明的进程。英国原本没有茶叶,十七世纪茶叶传入欧洲以后,英国贵族认识到这种饮品的独特魅力,他们将茶叶融入自己的日常餐饮之中,在纳为己用的同时,立足本土、锐意创新,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英国茶文化。在茶叶贸易迅速扩大以后,茶叶作为一种饮品,逐步被普及至英国大众,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大宗消费品,而英国茶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丰盈和光大。

1 中英茶叶的兴起与传播

根据中国史料记载,茶叶的起源与神农氏密不可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三皇,其中一位就是炎帝神农氏,他关心百姓疾苦,为了治病救人,经常独自前往深山采药、试药,从而来识别草药的药性与药效。一日,神农氏误食毒草,随手将身后树上飘落的叶子放于口中咀嚼,发现不适感竟完全消失,精神也随之振奋。他身后那棵树便是茶树,而他咀嚼的叶子也便是天然的茶叶。诚然,时隔久远,我们已经无法考证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但是通过研究历史文献、考察自然地理环境,我们可以确定茶叶起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确有五千年之久。对于茶叶的对外传播,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那时可谓是国富民安,我国与国外的交往甚为频繁,茶叶作为一种大众皆爱的饮品,常常被当作礼物馈赠给来华访问或游学的僧侣、传教士以及外国使节,由此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十六世纪,西方人已通过传教士的描述得知了茶叶的存在及其口感特征;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将茶叶作为稀有礼物贡献给英国皇室,饮茶之风迅速在英国宫廷贵族体系内扩散开来,英国各大上流社交场所开始出现茶叶的身影;到十八世纪,随着茶叶的普及与价格的平民化,它逐步取代了咖啡和酒,成为人们最为喜爱的杯中之物,而饮茶则成为英国国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中英茶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茶叶发现之初本是作为草药为小部分人使用,后来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茶叶在秦汉时期成为上层社会的饮品,至两晋南北朝时则成为寻常人家自饮或待客之物。东晋时期,社会风气浮躁,世人多以斗富为荣,整个社会从上至下显示出浓重的奢靡之风。为了抵制这种不良风气,发扬淡泊的思想理念,有识之士提出围绕“饮茶”这一行为的“养廉”之策。南北朝时期,南齐武帝下遗诏,要求其丧事要从简进行,灵位前不得放置三牲祭品,只摆放些果饼与清茶即可,并昭告天下一切祭祀活动,均应以此为标准。由此可见,此时的茶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饮品,而转化为一种文化理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清净、淡泊、无争、简约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板。带着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念,茶叶从物质层面步入人们的精神世界,茶文化由此在华夏大地上萌芽。唐朝时期,我国农业进步、商贸活跃,茶叶的生产与销售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此时同样是各大思想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佛教兴盛、道教兴旺、诗风繁盛、科举形成、贡茶流行、令行禁酒等,整个社会掀起一股强大的饮茶之风。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作为世界上首部关于茶叶的专著,系统介绍了种茶、采茶、饮茶等与茶叶相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将饮茶的过程描述成为一种艺术行为,并将儒家、道家和释家这三家的思想融合其中,为世人呈现出一套完整的以意境为核心的中国茶艺,极大地推进了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众所周知,英国最初是没有茶叶的,在十七世纪以前,人们的饮品仅限于咖啡和酒精饮品。茶叶刚刚传入英国时,茶叶是作为一种奢侈舶来品而存在,“茶叶皇后”凯瑟琳将饮茶扩展为一种至高的餐饮风尚,茶叶便迅速在王室贵族之中传播开来,尽管当时茶叶价值贵若黄金,上流人士仍然争相效仿。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英国政治安定、社会安稳、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其海上霸主的地位确立以后,茶叶的进口量急速增加,茶叶在英国社会的价格逐渐降低,走入杂货铺的货架,成为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的一种日常商品,此时茶叶便成为英国人待人接物时必不可少的物品。后来,由于英国人午餐与晚餐之间时隔较长,在一位伯爵夫人的引领下,上流社会的女性便在下午四点左右举行餐会,在甜点与茶水之间畅聊生活,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下午茶。鉴于下午茶简约而富于巨大的社交意义,它便成为维多利亚时期必不可少的用餐环节和社交活动,不论是贵妇人、绅士还是商人、政治家等,都乐于接受这种省时、省心的社交方式。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公爵夫人安娜对下午茶进行了更加符合英国人审美意识理念的高层次设计并对这种社交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推广,下午茶此时便成为几乎全体英国人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二十世纪初爱德华时期,单纯的家庭式下午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社交与消费需求,外出饮茶渐渐成为社会风尚,能够容纳几人至几千人的茶社以及茶交会等各种活动纷繁不绝,并且由此也形成了对于交流内容、举止行为、衣着装扮等各方面颇为详细的规范要求,于是,极具英国本土特色的茶文化正式得以确立。

3 中英茶文化中的价值取向

中英茶文化形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具有不同的发展历程,这也势必导致两者的内涵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中国茶文化以传统农耕文明为发源基础,提倡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意境悠远以及心灵感悟。而英国的茶文化则衍生于先进的工业文明,立足于高贵优雅的宫廷贵族传统,具有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社会所强调的务实性、严谨性、程式性与目的性。

3.1“天人合一”与“天人两分”。

中国古典哲学来源于农耕文明,众所周知,农时农事均与自然息息相关,所以,华夏儿女自古以来便对自然拥有一种敬畏、憧憬与依赖的情结,正如汉代儒学集大成者董仲舒所言:“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在我国古典哲学中通常具有两层意思:其一,天人一致,即自然与人类同属于一个天地,前者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大天地,后者则是人们日常所处的小天地,这种关系就如同国之于家一样;其二,天人相通,这与庄子的物我相通是一个道理,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万事万物皆应顺应天命、顺其自然、合乎规律,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道家学说同样以崇尚自然为核心,推崇无为、守朴、归真的处世哲学,认为人们应当回归自然,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境界。茶叶产自山野,承天地之精华,纳丰壤之甘露,本身就蕴含着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文人雅士在室内煮茶品茗,宛若置身自然,于野石清泉旁、松风竹林间,论道思考。中国的茶文化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形成的,无论是茶叶本身,还是茶具,亦或者品茶之人,都无一例外地带有清新质朴的山林气息。大多数中国人都偏好饮用绿茶,原因之一就在于未经发酵的绿茶冲泡之后,其形状、颜色与味道都极尽天然,无论观之、嗅之还是品之,都给人一种置身于绿林山川的怡然自得、心旷神怡之感。品茶之人往往在心闲气定或者寻求宁静心境之时泡上一杯茶,感受自己与自然合而为一,于茶汤之中品味人生。

与地大物博、广袤无垠的中国不同,英国由四个主要岛屿与诸多小岛组成,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少有平原,物资匮乏,自公元前三千年开始便充满纷争,唯有那些拥有斗争并善于征服之人才可以成为统治者,这就奠定了英国人渴望统治与征服自然的基调。加之西方哲学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就专注于探究自然的奥秘并由此主宰自然,他们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之路从来没有停止过。英国人提倡站在世界的对面去看世界,以此获得对世界的客观而全面的认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人两分”的哲学理念。英国人偏好引用发酵后的红茶,或者加入牛奶等制作成为奶茶,因为这可以视为对自然的一种改造与征服。英国文化中始终将人视为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个体,传达的是一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在邀请他人或者自己出席下午茶时,他们总会拿出最好的茶点,身着最体面的衣服,从而向人们展示出自己及家庭最好的一面,以获得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另外,英国的茶文化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中国人饮茶通常与静心、思索联系在一起,英国人则全然不同,他们将茶与一日三餐结合,还有规定的饮茶时间,比如早茶、下午茶、晚餐茶等,而不会依据心境随时随地喝一杯。尽管现在饮茶在英国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习惯,但他们最早饮茶看重的是其提神醒身的效果。在茶点的选择上,英国人融入了自身的饮食特色,将奶制品、肉类、蔬果合理搭配,制作成美味而饱腹的点心辅以饮茶,体现出较强的个人意识。

3.2“中庸仁礼”与“高傲霸气”。

中国茶文化汲取了儒、道、释等多家思想的精华,贯穿始终的主导思想是中庸和仁礼,主张通过饮茶品茗来反躬自省,在一派和谐的氛围之中淡泊心境、升华思想、增进情谊。中国人讲究的是意境与心态,追求的是寄身自然、寄情山水,而不在乎物质环境如何,即便身居陋室也照样可以怡然自得地饮茶。而英国的茶文化则截然相反。英国曾经一度称霸海洋,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他们自古以来就带有鲜明的高傲排外的岛国心态,加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致使英国人对于物质条件历来颇为重视。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英国人总是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最佳状态,对于饮茶,更是有着极高的要求:环境一定要优雅舒适,衣着一定要高贵得体,茶点一定要高档精致,待客一定要体贴周到,下午茶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修身养性的内在活动,而转化成为一场隆重的时尚与社交盛宴。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英国茶文化以高贵典雅闻名于世,其中所蕴含的审美理念、价值观念与生活情趣的信息同样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总而言之,中英两国的茶文化由于历史环境及文化体系的不同,彰显出独特的意蕴。中国的茶文化更接近一种精神境界,英国的茶文化则可以视为一种行为艺术,两者均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均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丰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黎小萍.简说中国茶文化[J].茶叶机械杂志,2001 (4).

[2]赖功欧.现代生活与现代茶文化论[J].农业考古, 2001 (4).

[3]吴琳.中英茶文化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8).

[4]张琳洁,龚淑英.茶的物质属性和茶文化的思想背景[J].茶叶,2003 (4).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中国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