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传播对高校学生心理成长的价值与作用分析
2016-03-30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金 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茶文化传播对高校学生心理成长的价值与作用分析
金华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高校学生人才是当代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国家实力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心理健康则是高校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为了当代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各大高校必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本文则主要探讨茶文化传播对高校学生心理成长的价值与作用,注重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主动发展自我社交与心理调节能力。
关键词:高校学生;茶文化;心理成长;价值;作用
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成高校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涉及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与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息息相关。从一项有关当代人素质调查报告来看,当代人的综合素质已经无法与社会需要和社会进步切合,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心理素质薄弱,面对挫败所表现的承受能力不足,且明显缺乏社会竞争意识。究其主要原因则在于,高校教育未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显然,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主要取决于后天塑造,而高校教育是人这一生塑造人格和素质的关键阶段。下文,笔者以茶文化传播对高校学生心理成长的价值与作用展开深入浅出的探讨与分析。
1 中国茶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史到处都散发着茶香。文化要以一系列生活方式来承载,茶文化承载的就是一种极富质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和平安康的时代。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文明的饮料,其制作工艺和饮茶传统构成了当代灿烂无比的茶文化。茶是自然的产物,来自名山秀川,人通过饮茶与自然联合一体。茶文化的自然属性和中国历史文化相互渗透,这也是中国人接收饮茶和喜欢饮茶的主要原因之一。茶文化蕴含儒释道三家思想,是一种哲理,是一种道理,也是民族礼俗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且重点引申有关做人道理的文化内涵,茶文化能够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礼仪风范,并倡导茶与人的和谐关系,追求互助、互爱和互敬,通过茶的文化精神逐步磨砺自我意志,极力主张以茶戴礼、以茶表意和以茶养心。
茶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发展史,茶文化之花遍开中华大地,这也符合中国人追求内在的精神条件,俨然成为中华国民性的一种综合表现,和谐的茶文化对于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不同历史时期茶文化所发扬的人生价值理想不谋而合,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构成。茶文化是中国人认识茶和应用茶的精神升华,中国人通过采茶、饮茶可以明心净性、加强修养、完善人生价值和提升审美情趣。饮茶从最初的生活需求演变成为追求精神情趣和精神追求的一种形式,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并完美展现饮茶人的人生价值取向。
2 茶文化传播对高校学生心理成长的价值
2.1良好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自我的正确认识,需扬长避短、需悦纳自我。茶文化传播可以提升高校学生面对挫败的承受能力,学生可以正确认识挫败,不惊不慌,理智应付挫败,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我们知道,人在面对挫败所表现的承受能力往往与自身素质、思想境界、主观判断能力和挫败体验不无关系,提升挫败承受力需加强思想境界的不断升华,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人生经验。
2.2科学生活方式
科学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的规律性,即劳逸结合、合理用脑、合理锻炼、不吸烟、不饮酒和讲究卫生习惯等。高校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合理安排每日的学习生活、锻炼生活和作息时间,保证生活的规律性。合理用脑则为勤用脑和适时用脑,切勿过度用脑导致神经受损,进而引起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的衰退。
2.3调节自我心理
调节自我心理囊括如认识结构、情绪状态、意志品质和适应能力等内容。高校学生尚处黄金年龄,这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性生理的成熟,也是生理状态进入最活跃状态的时期。从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来看,此阶段也是人一生当中的多事之秋。究其原因,社会经验的不足和知识技能的幼稚都决定了这一阶段心理发展要滞后于生理发展。因此,此阶段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社会经济和经济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发展节点,社会发展的每一天都在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度过,市场竞争日趋惨烈、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和科学技术快速进步。这些情况对于迟早进入社会的高校学生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苦闷,比如家庭变故、成绩不佳、双亲下岗和恋爱失败等。以上的心理问题是很多高校学生的常见问题,长时间面对这样的问题对于不太乐观的学生而言是毁灭性的,日积月累势必造成学生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因此,让学生能够乐观对待现实,学会调节自我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善自我心理和改造生活环境,孜孜实现自我理想。高校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应该做到:
持续浓厚的学习趣味和求知欲。高校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拥有兴趣才能更好地汲取新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我修养和自身素质,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高校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倘若遇到一些令人悲观和情绪消极的事情,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发泄和控制情绪,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和忧不绝;
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要以宽容大度、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态度处之,利用人际交往让学生认识到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养成遵纪守法和尊人重道的良好品质。同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可与他人同心同德、协作共事,要有良好的集体意识;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校园里完成这一阶段所有的生活过程,对高校学生造成心理影响的环境则主要有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等。
2.4主动参与各类业余活动
高校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类业余活动也是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业余活动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了促成健康成长的重要机会,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培养更多的业余兴趣,广泛发展多方面业余爱好,利用业余活动挖掘自身潜能,振奋精神,并缓解过多的紧张情绪。同时,通过与外界的交流,还可以实现更多的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不断丰富与激活学生的心理世界,对高校学生心理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
3 茶文化传播对高校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
3.1作为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
人的心理素质是一种主体在心理层面较为稳定的内在特性,主要包含个人精神面貌、个人气质、个人性格和个人情绪等要素,是综合素质构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学生心理成长与求知过程往往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活动过程与心理发展过程。从目前来看,高校教育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仅能利用个体选择方能渗透在个人的素质当中,让人的心理从幼稚不断发展成熟。这一发展过程,往往也是个人心理素质不断加强的过程。高校学生自身素质的加强,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心理成长。高校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需以心理素质作为中介,而诸如创新意识、人格品质、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将以心理素质作为基础。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竞争环境,高校学生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抵抗社会诱惑、承受各种挫败和实现调节自我心理的重中之重。从此方面来讲,高校学生自身素质的好坏,都将取决于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否。
3.2驱动学生人格品质培养的原动力
茶文化传播与高校学生人格发展关系密切,并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水平。首先,高校学生通过领会茶文化精神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接受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和社会期望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结构;其次,客观存在的社会价值观可以作为衡量、评价和调控个人心理生活的标准,也会对学生人格发展造成影响,在某种特定条件中可将其转化为人格特质,引导人格发展至新高度。此外,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心理健康培育不是一种消极附属的转化过程,在此转化中往往可以引导学生找准调控方向,实现自我把控,实现自我行为的认识与评价,最终达到心理健康培育和人格特质培育的目标。
3.3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
高校教育中诸如茶文化传播的主要目标是传授学生社会知识能力和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健康心理与潜能挖掘是相互促进和互为前提的,高校教育应该为健康心理和挖掘潜能提供先导条件。高校教育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全面认识自我的标准,逐步实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社会角色的过渡,为适应社会历练环境适应能力,最终使得自身潜能得以充分挖掘与充分发挥。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教育是一种传授学生社会知识能力和挖掘学生自身潜能的过程,而学生作为一种无比艰辛的过程,无可避免地将遇到各种挫败和困境,学生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和历练效果,掌握社会知识能力是必然,而历练坚强意志和具备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也是极为关键的。健康心理是当代高校学生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并积极进取与服务社会的基础,统一自我需求、自我愿望、自我行为和自我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将成为高校学生拥有强大实力的重要前提,也是驱动高校学生不断完善人格品质和完成学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就当前我国教育现状而言,通过茶文化传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一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谋求全面发展成为祖国“四有”人才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沈群群.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10(09):101-103.
[2]薛驰宇.利用艺术资源建设与市场接轨的特色校园文化[J].艺海, 2011(07):34-36.
[3]赵景丽,周红.心灵的沃土——浅谈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 2012:22-23.
[4]赖晓红,王丽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J].三明学院学报,2011(04):128-129.
作者简介:金华(1970-),女,四川眉山人,讲师,法学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