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氟含量的研究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2016-03-30赵平花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赵平花(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茶叶氟含量的研究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赵平花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本文对茶叶氟含量及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了氟含量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身体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健康饮茶。
关键词:茶叶;氟含量;人体健康
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但过量使用又会引起中毒,因此人类对氟的适量使用以及氟与疾病健康的关系研究有很长的历史。由于任何食物中都含有氟这一元素,因此氟的使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指标。1970年,美国专业营养研究人员认为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于是当时氟被列入了对人有益的微量元素行列当中。其实,人体如果摄入过量的氟可能会造成中毒,主要表现在牙齿和骨质的损坏,我国有许多地区都有这种病症。但如果人体缺氟元素时,也可能造成龋齿,这是因为在牙釉质中无法形成氟磷灰石,因此无法使牙齿轻磷灰石结构得到保护,牙釉质容易被有机酸或者微生物侵蚀,最终造成龋齿的发生。而氟对减轻龋齿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和降低作用。
据研究发现,茶叶的氟元素含量较高,与其它植物相比,氟主要集中在茶叶的叶片当中,人在饮茶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补充氟元素,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在一些低氟地区,人们可以通过饮茶来弥补氟元素的不足,而在一些多氟地区,如果仍然饮用含氟量较高的茶叶,则容易造成氟中毒。由于茶叶的氟含量对人体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饮茶而导致的氟中毒以及如何预防氟中毒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如果准确地测定茶叶中的氟含量以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饮茶是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
1 茶叶中氟含量研究
1.1氟含量与产地关系
我国的茶叶产区分布广泛,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水质与土壤都不尽相同,因此茶叶的特性也有较大差异,所以茶叶的氟含量也各有不同。据研究统计,在我国的江浙一带的茶叶产区,茶叶氟含量较高,而广西和云南等地区的茶叶氟含量较低。由于我国茶叶种类较多,其中包括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多个品种,通过对这些茶叶氟含量的检测可以得知,其中含氟量较高的有产自嵊县的平水珠茶、安徽六安的六安瓜片、安微屯溪的屯绿茶以及浙江绍兴的越毛红等等,这几种茶叶的氟含量都较高,其中珠茶的氟含量达到了137mg/kg,而含量较低的是江西九江的庐山云雾,氟含量仅有3.8 mg/kg。由此可以看出,不同茶叶的氟含量的差别较大,而如何在饮茶中选择适量的氟含量,则需要选择合适的茶叶品种。茶叶中所含的氟与茶植物生长土壤的关系较大,茶类植物的根部与土壤紧密联系在一起,吸收了土壤中的氟,氟通过根茎转向叶片,使茶叶的氟含量增加。叶片中的氟含量与土壤中的氟含量以及水溶氟含量有较大关系。如果在茶叶种植地使用含氟磷,能够提高茶叶的氟含量。同时,茶树种植的山势方向与氟含量也有关,例如茶树向南方向,则氟含量较高;茶树向北方向,氟含量相对较低。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茶叶的氟含量与土壤的氟含量无关,而是与环境污染有一定关系;还有人认为茶叶中的氟含量一方面是受到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茶树的土壤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茶叶的氟含量并不完全来自于茶叶本身,而是受到了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
1.2氟含量与季节关系
不同的季节,茶叶的氟含量也有所不同。例如安徽屯溪和浙江绍兴两地都是茶叶的主产区,这两个地方纬度相同,但是由于季节不同,氟含量也出现了差异。春季茶叶的氟含量最高,夏秋两季茶叶的氟含量最低。有研究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在夏秋季节,当地温度较高,茶叶生长快,氟的吸引率较低,加上雨水较多,冲刷了茶叶中的氟,导致了氟含量较低。春季则正好相反。
1.3氟含量与茶叶品种和部位的关系
氟含量的高低与不同品种的茶以及同一品种茶的不同部位也有较大关系。通过对茶叶氟含量的研究统计表明,茶叶的叶片是氟含量最集中的部位,而氟含量最低的部分分别是根、茎。此外,相同茶树品种的茶叶也有一定差异,不同茶叶片中的氟含量也各不相同,尤其是茶树的老叶片,相比鲜嫩的茶叶片,氟含量要超出一倍左右,而老茶梗的氟含量则更高,由此可见,茶树叶片的成熟程度与氟含量成正比。
1.4氟含量与茶叶等级关系
氟含量的高低与茶叶的等级也有关系,茶叶等级越高,氟含量越低;茶叶等级越低,氟含量越高。茶叶等级越差,叶片也越老,这说明茶树的生长周期较长,因此从土壤中吸收的氟元素也越多,而等级高的茶叶正好相反。不同等级的茶叶氟含量相差也较大。例如名优茶,由于等级高,其中的茶叶片较嫩,因此,氟含量也较低;大宗茶等级相对较低,所选用的茶叶自然较成熟,因此生长周期较长,氟含量自然较高。
2 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1氟元素与人体的关系
氟作为一种活跃的元素,常常以氟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空气、水、食物和人体当中。人们对于氟的摄入主要源于食物和水。在茶叶和水中氟含量较高,人体的氟主要来自于水产品,氟主要颁布在人的牙齿和骨骼之中。氟在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胃肠和肺吸引,存积在牙齿和骨骼当中,再经过肾脏排出。氟主要在人的牙齿和骨骼中发挥作用,在人体骨骼中,主要是经基磷灰石,即骨盐。当骨骼中的氟含量多时,骨质变坚硬。骨骼中有适量的氟,能够促进钙磷等元素的利用,有利于骨骼的生长,保护身体健康,减少龋齿的发生。
2.2缺氟导致疾病
氟对人体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适量摄入氟能够有效促进人体组织的发育,提高牙齿的防御能力。如果氟含量不达标,可能造成儿童龋齿的增加。龋齿主要是由于牙齿钙质差,氟能够有效补充钙质,提高龋齿防御能力。茶叶本身是碱性物质,能够减少钙流失,对牙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据资料显示,在氟含量适宜的地区,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情况较少,如果老年人缺氟,则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因此,氟对抑制骨质疏松有一定效用。
虽然氟治疗骨质疏松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更容易引起副作用,造成血清钙下降,形成异常骨骼。随着人们对氟的关注与研究,美国对关于氟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至今没有批准。因此,在对氟对疾病的影响与效用的试验中,在给氟的同时加入了钙和维生素D,以防止氟的副作用发生。据相关报告分析,对于女性停经后出现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氟一钙,通过拍X光片,发现经过治疗后,骨质得到增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茶的防龋齿效果较佳。
2.3高氟导致中毒
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饮水和环境污染等。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常常通过煮茶的方式饮用茶水,在煮茶时佐以盐、牛奶等食物,在茶叶煮出香气后直接饮用。由于当地缺少新鲜蔬果,他们常常以茶叶作为菜品食用。由于茶叶摄入较多,氟含量也容易超标,这就容易造成氟中毒,当人体出现氟中毒后,牙齿会变成黑色或褐色,出现四肢疼痛或变形等症状,严重者出现瘫痪,这也因为过量氟破坏了人体的钙磷平衡,损害了牙齿和骨骼的结构。
2.4适当用氟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饮茶作为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一直延续至今。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专家对饮茶习惯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分析表明,每天饮浓茶超过5杯的人,相比不饮浓茶的人,骨折危险更高。这是因为在茶中所含的氟影响了钙在人体中的吸收,导致钙大量流失,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继而出现骨折。
氟既是人体需要的元素,也有一定的毒性,氟过量容易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氟含量不足则容易产生氟缺乏,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人们在饮茶时,要对茶的浓度有所把握,据研究表明,饮茶时的浓度以中度以下为宜。
3 科学健康饮茶
茶叶中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只有科学健康地饮茶,才能真正发挥其中的功效。首先,要对泡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和不同品种的茶叶差异较大,而且茶叶成熟度也直接决定了氟含量的高低,因此,在冲泡茶叶5分钟左右,茶叶中大部分的氟都能够被浸出。其次,可以在饮用水氟含量高的情况下,多选择绿茶和花茶饮用,或者选择氟含量低的茶饮用,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最后,饮茶时要保证安全,避免氟中毒。由于我们对人体正常的氟需要与过量氟中毒之间很难把握,目前国内外都也没有关于氟用量的规范标准,美国相关研究部门也只提出了氟摄入量的估计安全值,例如青少年为每日0.5-2.5mg,成人为1.5-4.0mg等。因此,如果相关科研部门能够对茶叶的氟含量进行准确地检测与运用,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饮茶,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曹进等.湘阴县茶叶的氟化物含量及其防龋意义[J].茶叶通讯,1987,(2):21-22
[2]高绪平,王之让.环境氟迁移与茶叶氟富集的关系,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2):43-44
[3]梁月荣等.不同茶类和产区茶叶氟含量研究.茶叶,2001,27(2):32-347
[4]陈志刚,张捷,陈玉红,茶氟概论.安徽农业科学,2006,34( 4) : 688-689.
[5]谢忠雷,丘立民,董德明,包国章,王俊英.茶叶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21( 2) : 81-84.
作者简介:赵平花(1968-),女,山西朔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项目来源: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及身体素质的措施研究》,编号:2015041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