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16-03-30李舟轲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杭州310002

福建茶叶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地全程信息系统

李舟轲(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杭州310002)



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李舟轲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杭州310002)

摘要: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其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各国也相继开始大力发展本国传统文化事业。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几千年,已成为融合我国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文化之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近年来人们对茶叶的需求在质和量方面都出现了提升,这就要求茶叶生产企业要不断引进最新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技术,不断提升茶叶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促进茶叶生产企业生产力及生产效率的提升。然而随着我国茶产业的迅猛发展,其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它极大的影响着茶叶品质的提升,以及阻碍茶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引进WebGIS技术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系统,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将就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情况进行信息的探讨,由此对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WebGIS;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

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茶叶生产总量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在茶叶生产加工工艺方面也得到了质的飞跃,茶叶产品质量也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其在茶叶产业中的不断渗透,人们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所以茶叶的全程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而要想有效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充分利用WebGIS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完善的茶叶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对于提升茶叶的总体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都有着重要作用。下面将就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情况进行探讨,由此对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1 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1.1茶叶产地编码信息系统开发

要想有效保障茶叶全程质量安全,提升茶叶质量,首先就必须对其产地编码信息系统予以开发。要想有效开发该系统,一方面要合理的设计其编码。该编码的编制,要保障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如可以采用区划码的模式进行编制,同时还要兼顾到该生产基地,其有无经过相关的认证,由此可以得到产地编码的编制格式,即产地编码越区划码垣地块编号垣基地认证情况。然后再结合其基地名称等方面的差异,分别给予不同的编码。此外,在产地编码信息中,其不仅要包括所种植的茶叶品种信息等,还要将茶叶的种植管理相关信息纳入进去,诸如茶叶在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情况、水分供应情况,以及农药喷洒情况等,由此获得全面的茶叶产地信息。另一方面就是对编码进行标识及转换,在编制了产地编码后,可以借助WebGIS技术,制作编码卡,并储存茶叶产地等全部信息,茶叶采摘到包装完成,可以将其以条形码的方式,印制在产品包装上,以作为其标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的方式,来获取该产品的产地信息等,最后这些经过标识的茶叶产品就可以进入到市场中[1]。

1.2茶叶流通信息监控

由于在茶叶生产加工及流通的全过程中,其信息是在不断变化更新的,因此要想保障茶叶的质量,必须对其全程质量安全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在借助茶叶产地编码信息的基础上,对茶叶的生产加工等环节予以实时监控,并做好相关信息的记录工作,其主要包括农户信息、种植信息以及加工条件信息、加工时间、酸碱度关光照和温度以及相关工艺参数,材料等信息。具体来说,茶叶在采摘后,给予其条形码标识,然后开始加工工序后,相关人员要做好其原料信息的记录工作,对于加工工艺条件的不同,也要分别予以记录。加工完成进入包装环节后,则要结合茶叶产地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规格的包装,茶叶产品在流动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实时记录并更新其有关信息,以保障一旦产品出现问题,能够依据其条码实施回溯处理[2]。

1.3茶叶安全生产系统的研发

该系统在结构上,主要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一是数据服务层。该层结构主要是用于对茶叶的元数据,属性信息,以及空间信息等进行储存和管理,为了实现该功能,其应用到了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二是逻辑事务层。该层主要功能是对用户的查询及请求操作,予以回应,其所用到的技术及程序有ASP.NET2.0,以及ArcIMS等;三是用户表示层。该层主要是针对用户的请求情况,予以信息返回,并以网页及文字和图像等方式,予以发布。该茶叶质量安全信息系统,通过构建三层结构,有效的将数据应用,并及时将数据予以分离,从而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其扩展性,对于保障茶叶安全生产质量,有重要作用。此外,在茶叶安全生产信息数据库的设计方面,其主要有流通信息数据库,以及产地环境数据库。后者又可细分为产地一般属性信息、空间数据信息、空间信息方等面,其涵盖了采样点分布图、茶叶产地分布图,以及产地地形图等信息,而产地属性方面,则主要包括采样点数据信息,如重金属PB含量,以及PH值等信息。前者则涵盖了茶叶的储藏运输、包装以及加工流通等全过程的工艺及重要参数信息。最后再结合属性信息的实际情况,予以分类处理,构建不同的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及管理,以方便相关人员的查询与信息调取[3]。

2 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2.1茶叶产地编码图

基于WebGIS技术下构建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茶叶产地的土地利用情况、产地环境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等情况予以编码绘制,并得到产业产地编码图,通过该编码图,可以对任一茶叶产地的茶叶生产基地予以一一编号,使得每个产地都拥有各自的身份,产业产地编码图的绘制,对于茶叶在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及流通等各环节的质量信息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其也是提升茶叶产品质量,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2茶叶质量安全跟踪

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应用于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跟踪及溯源中。该系统可以借助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有效的将茶叶的属性数据信息,以及其产地环境的空间数据信息等,有机整合起来,从而达到使产业属性及空间数据信息的有机统一,进而为用户提供茶叶属性空间数据信息的统一查询,以及统一更新服务。如该系统在宁波某茶叶种植示范区茶园的应用中,通过该信息系统,就有效地实现了对茶叶全程安全质量安全信息的统一入库,通过构建其跟踪及溯源系统,有效的提升了其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对茶叶生产技工运输等全部环节的准确追踪,用户只需要用扫描枪,或者人工输入条形码,就可以实现对茶叶全程质量安全数据信息的高效查询及获取,诸如茶叶的病虫害信息,施肥信息以及产业种植条件信息及其加工工艺数据信息等。此外,该信息系统还可以将这些信息通过We-bGIS技术,定位到地图中,以随时随地供用户查询[4]。

2.3茶叶生产质量安全管理

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应用于茶叶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中。茶叶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流通档案的建立及管理、生产档案的建立及管理、以及基础档案的建立及管理等几个方面,因此相关企业应专门设置这几个岗位,并科学合理的选择工作人员,从而提高茶叶全程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工作水平,以保障茶叶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对茶叶安全质量的管理内容,其主要包括茶叶的包装及销售信息管理。茶叶的质量监测管理、茶叶的采收管理以及茶叶的病害防控信息管理、和茶叶种植土壤环境信息管理等。系统管理员应结合用户的权限不同,予以分别管理,如对于普通用户,只需要向其开放浏览及查询等服务,而对于流通档案管理员,及基础档案管理员等工作人员,则可以给予其适当的信息系统管理及维护权限,以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对于更新的茶叶数据信息,必须经过专门的信息审核人员审核确认后,才可将该茶叶信息纳入到信息系统中并予以发布。

3 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出,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对茶叶的从种植生产到包装流通的全过程予以实时监控,其对于保障茶叶产品的安全,提升茶叶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对基于WebGIS的茶叶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的相关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翔.基于WebGIS的龙井茶溯源与产地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4:12-15.

[2]邓勋飞,王开荣,陈晓佳,吕晓男,麻万诸,任周桥.基于WebGIS的茶叶产地编码及其质量安全与溯源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13,(S2): 303-307.

[3]江晓东.基于WebGIS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1:18-20.

[4]方俊.基于WebGIS的农产品检测管理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D].江西农业大学,2011:23-25.

作者简介:李舟轲(1994-),男,湖南岳阳人,本科,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猜你喜欢

产地全程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