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研究
2016-03-30范孟男
范孟男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次阐述,高校作为影响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社会场所,以“中国梦”教育思想为载体,实现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对大学生的发展和国家未来走向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中国梦”教育思想的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教学、学生工作特色基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教育和渗透指出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37-0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盛不衰,是否具有民族核心竞争力,文化兴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决定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深层次要素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广大师生座谈时提出“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最深层次、经久不衰的力量是全体人民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描绘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高校是优秀青年学生的集中地,也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要阵地,如何引导好、教育好广大青年践行“三个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利用“中国梦”引导社会思潮,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研究,为高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借鉴。
一、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在青年学生中产生普遍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与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的表达方式,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实践导向,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发展和继承,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在高校的不断推进有利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内化成为指导大学生学习、工作的思想基础,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高校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30余年,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涌入中国,为国家的科学、经济发展不断助力,但是要看到在此过程中一些浮躁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思潮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的成长,思维的丰富有利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但是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不断推进科学健康良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大众化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发挥首创精神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科技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从青年入手带动全民实现文化自信。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阵地,也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不断增大,各种意识形态的渗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的不断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对这些思想进行统筹的引导,对于错误的思潮要严格把控消灭在萌芽中,对于意识形态的培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将较为生硬的理论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大众化,通过将理论具体化,与实际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学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有力武器和思想保障。
二、“中国梦”在高校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梦”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的思想体系,以“中国梦”为契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展,更为贴近广大青年学生的实际,是“大众化”的重要手段。
1.以“中国梦”为指引,固化大学生共同理想。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在这一百年中,中国人民不断摸索前进,寻找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独立、复兴之路,这条道路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以“中国梦”为指引,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中国梦”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梦想,有梦想的指引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尤为重要。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理想,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那么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持之以恒的固化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十分必要。以“中国梦”教育思想为契机,在实现自我梦想的同学不断加入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固化大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
2.“中国梦”赋予核心价值观方向性和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的灌输,而不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使理论实际化、大众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中国梦”思想教育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个无形的载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方向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会产生方向性的偏差,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中国梦”在每个人心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生会根据其处于的不同阶段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段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时,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的不同理想进行有侧重的教育和引导,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研究
1.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顾名思义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其潜移默化间接受并践行核心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文化的自强和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优秀的价值体系,一脉相传的价值认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因,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使其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给核心价值观赋予生命力,加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我校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学讲堂”等都是实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光芒下不断提升自我素质,重塑自我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最后增强自我文化基础,达到与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2.与学生工作特色基地相结合,加强实践力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研究就是要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形式,加强实践力度,我校自2014年起以学院为单位,采取竞标的方式进行学生工作特色基地的申报,至今已经完成了两批项目的审批,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大学生学生工作无论是创新创业,还是党史党建,抑或校园文化的建设归根结底都是培育大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项工作,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要充分利用各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基地建设的契机,进行广泛的推广和渗透,二级学院进行学生工作具有灵活性强、首创精神高、宣传形式多样的特点,直接面向大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所以加强学生工作特色基地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向学生灌输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是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3.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实现教育全覆盖。高校教师的社会职责中既是文化、知识、科技的传递者,也是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者,由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因素,很多教师显现出“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对学生的教育就更参与甚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中教师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作为学生形成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教师无形起到了表率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持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方法,积极参与到学生树立价值观的过程中,我校每年度都会进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活动,在邀请教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全面普及导师对研究生、本科生谈心谈话的活动,让导师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授课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对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纠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全覆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形式。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稳定和发展,以“中国梦”为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形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不断地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大众化路径,才能助力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2.
[2]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徐玉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党建方式转型[J].理论讨论,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