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2016-03-30张春霞
在理论学习中涵养内功,为成长奠基
系统地研读专业书籍,涵养理论功底。教师要发展,队伍要提升,第一件事便是引导研修员读书,有针对性地大量阅读、研习,汲取前人的经验成果和智慧结晶。通过专业阅读,系统地研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积淀自己的理论功底,并反思各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为了促进工作室研修员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作为工作室主持人,躬身示范是职责所在。因此,每学期,笔者都会利用工作室平台上示范课、研讨课,现身说法,引导研修员探索破解课堂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平等交流,为工作室营造了一种自由讨论的氛围,大家畅所欲言,尽抒己见,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灵感的火花。
向全国各地名师取经,汲取百家之长。向全国最优秀的学校和名师取经,是工作室一项非常重要的研修活动。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主场”优势,只要有全国知名的语文界名师来汉讲学,笔者就一定会组织工作室研修员前往观摩学习。几年下来,我们领略了管建刚、吴勇、张祖庆、王崧舟、陈琴、贾志敏、武凤霞等一大批全国小语名师的阅读教学或作文教学课,聆听了他们的学术报告,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发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创造机会,到全国各地的优秀学校考察学习。去年5月,当我们在探索“群文阅读”这一课题遭遇“瓶颈”时,笔者主动联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校区李怀源校长,向其表达学习交流的愿望,并成功争取到前往学习的机会。我们带着问题和困惑来到北京,与李校长深入交流,向他请教。三年多来,工作室研修员们足迹所至天南海北,从省内的黄冈、黄石、孝感到省外的桂林、杭州、北京……不同地区的游学大大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在线研讨。自成立之日起,工作室便创建了自己的QQ群,几年下来,研修人数由最初的8人增加至如今的153人,群研修员均为武汉市各区的骨干教师,极大地丰富了工作室网络研修的主题和内容。为了让研修员们更多地接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还推荐大家加入华中师范大学夏家发教授的小学语文网络研修群,向全国各地的专家、名师取经、学习。
在教研实践中积淀智慧,内化理念
以课题研究引领课堂教学。工作室活动需要抓手,课题研究是一条可行之路。经过充分调研,工作室承担了市级课题“小学中高年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研修员们围绕该课题拟定子课题,其中,明熙小学的徐爱荣老师领衔申报了省级课题“大量阅读与促进儿童有效阅读之间的方式研究”现已结题;樊丽、张春霞申报了市级课题,正在为结题作准备;盛春玲、熊辉、张婷婷、饶晓妹分别申报了区级课题。
改革观课方法,在对照反思中进步。以往,在一般性的教研活动中,听课教师总是习惯于泛泛地听,不着重点;评课时也习惯于唱赞歌或者泛泛而谈,抓不住或者不敢指出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听课教师也多半关注教师的“教”,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教师找不准自己的位置,课堂重心往往高悬于顶,既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
为此,工作室每次组织集体观课前,笔者都会事先精心设计不同的观课点,并详细解读观课点和观课方法,指导教师们学会使用观课量表,选准自己感兴趣的观课点,以此培养研修员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起初,老师们看到自己的观课量表,均很吃惊。他们没想到,按照传统观课标准,非常优秀的课竟然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尊重学生主体性、不关注全体学生的现象。评课时,大家都开始自觉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观课方式,使大家把他人的课堂当作自己课堂的一面镜子。老师们说,经过全新的听评课训练,自己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教室两边和后面的学生,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为了照顾全体学生,他们学会了课前分层设计教学问题,课堂教学气氛也更加活跃了,教学效率大幅提高。2014年,江夏区送评的“一师一优课”,全区六节课获教育部表彰,其中三节由工作室研修员执教。
创新送教模式,促进主动发展。送教下乡活动是工作室的常规活动,为了提高送教效果,工作室改变传统的“送教—点评”模式,每到一所学校,笔者都会提前要求学校为工作室研修员安排一节课,让研修员与送教学校教师一同备课。活动当天,第一节课由送教学校教师上,研修员观课并记下相关数据;第二节课,研修员与送教学校教师一起议课,重建教学流程与模式;第三节课由研修员进行展示;第四节课大家再一起议课。这样的送教活动可引导其他学校教师主动地学习和研究,对工作室研修员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反思常态化,在反思中成长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不善于反思,不经常反思,是很难消化吸收所学理论的,不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因此,每次开展集体学习和教研活动之前,笔者都会和研修员们一起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献资料,提升对活动主题的认识;活动进行中,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让思维在头脑风暴中得到启发;活动结束后,也会组织大家一起进行反思,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思考,参考伙伴的独到见解,将反思的结果诉诸文字。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写教学反思,一方面可以激活教师的思维,促使他们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年下来,工作室研修员们经由反思形成的论文,有十多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有20多篇在国家级、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工作室研修员樊丽等五位教师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徐爱荣、陈春芳两位教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张婷婷等两位教师获江夏“魅力教师”称号,廖荣敏、饶晓妹、周月华三位教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部级奖。
回看经行处,点点淡墨痕。几年来,工作室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理想目标尚有不小距离,我们将不断努力创新,在引领一线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