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G20会议:中国该怎么做
2016-03-29
G20会议于2月26-27日在上海召开。
中国原打算利用这次G20会议推广一套全球经济新模式,却发现不得不借这个机会缓和一下全球对中国汇率政策、市场动荡和经济管理问题的焦虑。
这种安抚变得至关重要了。眼下,围绕中国经济放缓和市场震荡的不确定性已经促使从华尔街到欧洲、再到新兴市场的交易机构和政府部门纷纷发出风险预警。
据中国官员和政府顾问透露,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长楼继伟预计将向G20成员国的同行们做出表态:中国不会用竞争性货币贬值来帮助出口,仍将恪守进一步改革并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
这种预料之中的退守姿态凸显出眼下的局势与2014年中国获得G20会议主办权时有多么大的不同。2014年末,中国获选成为G20会议东道主。当时,尽管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放缓,但人民币在升值,股市在走高,政府也似乎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图提升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当时甚至有一些分析人士预计,中国政府将利用举办G20会议的机会发起中国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之后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为核心的由美国主导的金融治理体系。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汇率政策的变化无常和不透明已经成了让全球投资者和各国央行感到茫然的一大源头,而最近几个月人民币的数次贬值和政府的重拳干预也导致全球市场震荡。此外,决策失误引发的中国股市大跌和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也令人担心:中国正在失去对经济的掌控,可能会用人民币大幅贬值等非常手段来推动经济重回正轨。
全球投资者还担心中国领导人在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开倒车,他们原本憧憬着金融开放能够帮助他们更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对金融改革步伐感到失望的中国企业和个人正在将资产转移至海外。分析人士估计,去年中国外流的资本在5000亿至1万亿美元之间,相比几年前资金涌入时的景象,变化之巨令人瞠目。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杜大伟(David Dollar)表示,G20官员正在祈祷中国能够稳住市场预期,阻止资金恐慌性流出中国。
就在此次G20会议召开几周前,一些私人投资者和一些全球最大金融机构的分析师呼吁该组织共同敲定一项汇率协议,以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
其中一些人将他们希望达成的这个协议称作新《广场协议》(Plaza Accord),这是30年前全球五个经济大国在纽约一家酒店里达成的协议,要求用市场干预的手段促使美元贬值,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如果这一次达成类似的协议,其宗旨应在于防范人民币和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不过,G20是应该让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呢?还是应该设法让人民币升值?对这一点分析人士并没有达成共识。
中国经济学家余永定是提倡人民币一次性贬值的人士之一。这位在国内备受尊敬的经济学家表示,中国难以承受持续耗费外汇储备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代价。他认为,得益于金融市场仍未放开,中国有能力承受人民币贬值10%,而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央行应该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但也有人认为这么做并不合理。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曾任IMF首席经济学家的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指出,人民币贬值的理由并不充分。
布兰查德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贸易顺差仍居全球前列。他说,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更好的做法是提振内需,尤其是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