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关系研究
2016-03-29李慧德
李慧德
摘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另一个主体是国民消费,国民消费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动力。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中,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更是促进再生产的起点和动力,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处于一个中间位置。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篇文章立足于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益,以及国民消费的水平,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给相关人员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民消费;演进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18-03
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又高速增长的状态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国民消费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伴随着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不断落实,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也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国民的消费层次以及储蓄倾向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对消费需求是一个有力的刺激。国民消费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消费需求的变化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更是我国经济关系的关键元素。[1]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的矛盾,首先,从2008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逐步放缓。[2]其次,促进经济增长的国民消费与投资和进出口两个因素相比显现的动力明显不足。当下,我国的国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当外部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
一、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演进过程中的矛盾及问题
立足于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作为主力军所需的动力为出发点,经济增长和国民消费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两者不仅有着相互影响的因果联系,而且有着相互促进的互动影响。无论是哪个国家,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分析,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长期处在一个相互对立的状态中,这样的情况不仅让经济增长因为缺乏消费需求的刺激和引导而发展缓慢,同时还很难让中国经济发展脱离粗放的发展方式。[3]另外,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的对立也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因。
1949年建国之后,国家领导人极力想要以更快的速度落实国家的制度以及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当时,我国大部分的居民存在着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状态,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与此同时,也将人民作为国家主体的主体需要进行了最大程度上的否定。虽然这样的情况可以站在国家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形,但是由这种对立的矛盾所导致的劳动力贬值以及消费行为的需求欲望越来越低,进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最终只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比较粗放,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获得的经济效益较低。[4]
从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让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的落实有着较大的完善。我国的城乡居民获取收入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这一系列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矛盾的尖锐对立,并且第一次认同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需要。伴随着社会面貌的不断变化,人力资本开始呈现出不断增值的态势,国民消费也呈现出强大的需求和能力,这一系列的改善不仅引领着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适时的调整,同时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了一个好转的良好态势,但是根深蒂固的经济体制的残余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固有模式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中还存在着很多漏洞和缺陷,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不顺畅以及消费品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致使新的问题出现,通货膨胀以及国民消费的选择中的溢出效应,甚至关于消费断层等矛盾都无法逃避。这样就对我国的国民消费的层次不断提升导致了一定的阻碍。[5]
改革开放各项政策贯彻落实以后,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如何评价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引发了不同的声音。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资料显示,在我国整个八五期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在12.1%左右,与此同时,国家的固定资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21%,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23%。这一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结论,当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提高1%是依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提升1.7%以及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增长提高1.9%来完成的。与此同时,当时中国每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损耗都高于发达国家多倍,基本建设的耗用原料更是多于美日韩等国家的六倍之上。这一系列的对比告诉我们,自从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長还是依靠大量的资本投入与资源消耗来完成的。
从1992年到1994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一个快速提升的阶段,这三年中,我国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可以达到20%以上。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商品由于质量以及结构的不同缺陷造成积压滞销。这一结果是国家经济增长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后果。此时,我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仍旧是延续改革开放之前的粗放发展模式,唯一改变的只是规模的不断扩张。所以,尽管国家经济增长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但是大部分的增长仍旧是脱离了主体需要,最终无法实现价值,造成无效增长。因此,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的对立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具体表现如下:
(一)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制约了国民消费水平以及消费层次的提高
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经济发展的产物不能够完全切合我国国民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以及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生产产业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没有消费市场,消费出现了显著性的断层现象。根据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从1992年开始,中国消费品中90%的商品都在消费市场中呈现出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或者是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的状态,商品积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可以生产有大约八百万锭的棉纺产品,然而2/3的毛纺存在过剩现象。一些高档家庭用品的生产品出现大量的闲置现象,这些高档的家用产品由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无法销售出去。[6]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以及产品的结构转变并没有跟上前进的步伐,80年代的高档家用电器闲置的问题未得到充分的解决,90年代新的领军性消费热点并没有快速形成。这样的一个迟缓的过渡使得我国的居民在消费级别转变过程中遇到了消费断层现象。这一系列的表述告诉我国,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没能解决无效增长的弊端问题,反而直接阻碍着我国国民消费的水平以及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
(二) 商品市场的二元性制约着我国国民消费的选择范围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不断改变过程中,仍然留有一些不适合形势的一些残余,收入分配体制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我国的城乡居民需要处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形势之下,一类是商品性消费品市场,另一类则是非商品性消费品配额市场。消费品市场存在的这两种不同的性质的市场类型,是掩藏在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一种更深层面的矛盾。商品性消费品市场以及非商品性消费品配额市场两者的存在,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选择空间造成了一定的约束,这一现象的存在也是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的各类福利补贴政策以及定额配给制度仍然没有发生变化。[7]商品性消费品市场与非商品性消费品配额市场不同,它需要用一定的货币去购买商品和服务,而非商品性消费品配额市场则无需使用足够的货币去购买消费品,一般只是象征性地用数量小额的货币去获取消费品,非商品性消费品配额市场一般适用于住房、交通、医疗等公共性领域。在计划经济时期,非商品性消费品配额市场的存在是对低收入城乡居民所给予的一种福利补贴,以及定额配给政策的应用,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补偿。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非商品性消费品配额市场的存在则不再是一种国民福利,反而会阻碍国民消费的选择范围,进而产生不良的影响,可以称之为溢出效应。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不断的提高,多余的购买力只能应用于商品性消费品市场中较为局限的消费品上,或者将剩余的购买力进行定期储蓄。这样一种情况的出现并不利于我国消费需求结构的优化更新,同时也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不利于消费品市场的供需平衡,无论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还是对经济利益获取的提升,存在着很大的阻碍作用。
(三) 通货膨胀现象降低了国民的购买力水平
近年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延续,以及过度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导致了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在90年代初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也不容乐观,通货膨胀的发生致使我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这就导致我国的城乡居民的购买力也随之降低,消费需求随之降低。早在1994年,很多地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只能重新实行票证供给政策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8]这一矛盾如果不能得到解决,那么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长时间之后必然会影响他们对人力资本更新的热情和信心,久而久之就将会缺乏创造力和活力,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最终会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影响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二、 提升我国经济增长效益以及国民消费水平的措施
(一) 变革经济体制,优化产业机构促进经济增长
1.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让市场发挥主导型作用
市场机制以及价值规律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导向标。我国政府应该大力转变生产观念,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把现代企业制度融入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去,打破原有的旧观念、旧体制。大力扶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最终树立起企业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规划,不断完善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
我国的产业结构构成不够合理,应该合理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划分,积极利用科学技术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在运用各种政策扶植第一产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第三产业。[9]转变第二产业的生产方式,通过对重点领域的扶持来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最终使得整体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高。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的质量和特征,适应社会的市场消费需求。
3.控制投资规模,规定合理增速范围来缓解通货膨胀带来的不良影响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过热的投资态势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导火索。国家应该规定合理的增长速度,控制投资的力度以范围,引导投资的重点放在健康持续性较强的第三产业以及质量优良的行业中去,并通过它们来带动相关行业领域的健康发展。
(二) 更新消费观念,落实消费政策提升国民消费水平
首先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拓展居民的收入渠道,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革国际的福利补贴政策和方式,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社会基本保障制度。将不完全消费品市场逐渐过渡到完全消费品市场,扩张国民消费的消费空间,不断调整消费的合理支出结构。
其次,倡导适度消费的前提下,更新国民消费观念,提倡信用消费,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还可以稳定国民对高额消费品的购买幅度,提升消费品市場的更新速度,保持更合理化的供需平衡。[10]加大消费政策法规的落实力度,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消费层次,促进经济增长的健康发展。
(三) 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
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主体需要是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最直接的推动力,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人的主体需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不断进行高效开发和有效利用,才能更快速地实现最终的发展目标。人力资本的开发需要从两个层次进行努力,一方面是将人力资本的开发作为科教兴国的一个关键要素,另一方面是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的前提下,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并有效地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奠定雄厚的资本基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沈士成.从积累率和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数量关系看我国今后二十年间的经济增长速度[J].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1(02):32-38.
[2]董辅艿.“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 1982(06):6-9.
[3]王志云.谈谈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参与者[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2(02):32-36.
[4]吴鹏.信息技术与生产率——我国经济增长及企业增长方式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
[5]张弘历.论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
[6]周综林.保增长 促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大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0(01):71-72.
[7]余时飞.经济危机、宏观政策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2):36-38.
[8]王继伟,宋秀岩.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走势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01):41-45.
[9] 张瑞.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与扩大内需的关系研究[D]. 吉林大学,2008.
[10]葛霖生.中外十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0(06):72-78.
责任编辑:张丽